問世間,錢是何物?

Thinkstock
第168期
劉惠宜
惠風文集

「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另婢女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世說新語.規箴》


  *    *    *

嘖嘖,古人連「錢」字都不願出口,我卻大剌剌地拿來當散文篇名,實是懾於其淫威。

阿母指著鄉下小路旁的工寮,問:「你在台北買的厝有比這間大嗎?」

我苦笑搖搖頭。

主建物僅容旋馬,房屋總價加上契稅、印花稅、各式規費、設定費、履保費、代書費、仲介費……把一個人的油水榨得一滴不剩,耗掉畢生積蓄,附贈百萬負債,還不包括要整理這間空屋未知的裝修費。繳完頭期款,步出銀行,形容枯槁。這算是第一次真正與錢打交道,初交手,即識人們為何對它生死相許!

兩年來看了約七、八十間的房屋物件,從遇到詭言相欺、故弄玄虛、傲慢勢利的江湖房仲,到與唯錢是問的代書、錙銖必較的銀行接觸,是一個認識「錢」的過程,一個痛苦的過程。原來在大多數人心裡或是社會機制的運作裡,金錢是唯一的宗教、唯一的價值。我感到很沮喪,而這種失落毋寧說是無知帶來的。雖然Michael J. Sandel寫的 What Money Can’t Buy旨在探討市場的道德極限,金錢幾乎買下了全世界卻是難以面對,卻又不得不承認的現實。以前在特殊節日,人們絞盡腦汁想要送甚麼禮物給對方,現在則是甚麼都比不上現金。前人重情,今人重錢,亮出白花花的鈔票,一切擺平。

「我手頭很緊,沒錢!」同事的未婚夫一句話回掉了她幫忙支付購屋頭期款的請求。同事幾經周折、旁敲側擊才知道,數月前她曾婉拒他二十五萬的緊急借款,導致他股票損失慘重。男友嘴裡不說卻記恨在心,所以挾怨以對。兩人於日前解除婚約。

「妹,那塊地是否過給你,我們再商量商量。」鄰家大姊在她父親去世隔天早上,驚愕地聽著哥嫂對老人家生前意願的翻盤,遺產分配的約定一夕之間變天。上述那塊畸零地,一百萬都不到。

「到了農會,我就站在他旁邊,他就這樣把三百萬轉走了。」八十歲的里長太太老淚縱橫地泣訴,自己最寵愛的么兒玩重機、啃老之餘,臉不紅、氣不喘地在她搞不清楚的狀況下,將已故里長遺留的存款,轉到他自己的戶頭。

利字當頭,不僅是非齊聚,這把刀也砍得親情、愛情遍體鱗傷,孝順變笑話,人間情愛泡沫化。因為錢導致的親人反目、手足爭產、戀人變仇人之事,從創世紀以來就開始上演了,戰況慘烈不輸宗教戰爭。

別以為新聞裡連命都賠上的錢財糾紛是別人的家務事,與自家距離遙遠。貪婪,真實地存在你我心中,只是有無被誘發。金錢,永遠是敏感的話題、棘手的問題。
這樣的例子,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家境優渥的鄰居老阿伯,閒聊時有事沒事就提醒我,不要與人有金錢往來。

「你們社區做保險的那位小姐跟我借三十萬,說絲瓜大到可以賣時就還我。如今絲瓜都已經收成兩次了,跟她催錢,她開了一張五十萬的票子給我,要我再找她二十萬!」

「吃到這麼老,第一次遇到這種事!」阿伯嘆口氣、搖搖頭。

作家Addison H. Hallock 說了句從1961年起就廣被引用的名言:跟朋友借錢之前,想想你比較需要朋友還是錢。意謂金錢與友誼難以兩全。(Before borrowing money from a friend, decide which you need more.)

莎士比亞著作《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三場景中,Polonius 在兒子Laertes 返回巴黎前勸告他:不向人借錢也不借錢給人家,因為借出去的款項常常要不回來,朋友關係因此搞砸;向人借錢則顯出自己沒有量入為出。(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 For loan oft loses both itself and friend, and borrowing dulls the edge of husbandry.)

錢,到底要多少才夠?媒體說,要存一千五百萬才能安心退休。春秋末期晏子說,一寸粗細的管子如果沒有底,天下的糧食都裝不滿它。(寸之管無當,天下不能足之以粟。) 

安個方寸之心,一定得付出昂貴的代價嗎?

看到周遭這麼多因錢財引起的干戈,這種對錢至死不放的把持、求索,一塊錢也不能吃虧的計較,所產生的人心爭鬥;加上在金錢,這萬王之王的面前不得不低頭的窘迫,讓我對「阿堵物」反感不已!

直到日前,偶然在書店翻閱龜田潤一郎著作《為甚麼有錢人都用零錢包?》後,才和緩了我對金錢的排斥,願意重拾正向的看法。例如,我可以把想法轉換成:我只是將存款移置他處,它並沒有消失,換得的是一個較保值的資產;如果以前沒有儲蓄,沒有好好對待、使用金錢,現在也無法有自己的窩啊。

這是本教人致富的書,但是筆觸真心、溫暖,眼界也開闊。錢,可不可惡,惹不惹人厭,其實是在於人啊!

拿出一個上班族工作二十年攢下的血汗錢,讓我「擁有」了一間小房子。我不禁反思:

甚麼是「擁有」?這個世界甚麼是「你的」?

擁在懷裡的都不見得屬於你,不是嗎?我們借了個皮囊暫遊世間,這期間的吃穿住,因著個人的福報與努力,有人好些,有人勉強湊合,廣大的金字塔底層還有更多人艱難求生。但甚麼是「窮」?請相信我,開著賓士車的窮人不少,有人裝闊,有人則是精神上的赤貧,窮得只剩下錢。一般想要特別炫耀甚麼,大多起因於心理上的匱乏,欲以此扳回一城,撐住搖搖欲墜的自尊。這不是另一種窮嗎?

我不想自命清高蔑視金錢,也沒那個條件,但我確實知道精神上的富足,千金難買,那是真正的幸福!整天在按計算機、在錢眼裡打轉,心情浮動,食不知味、夜不安眠的日子,沒有比較好過。這段期間,是窗外清新的夜風、雨聲、蟲鳴、寧靜的月光以及書籍,讓我的心靈多些餘裕,泛起微笑,重拾生活步調。我鼓勵、安慰自己:目前這些煩雜事,得耐心面對,它就是一個過程,過了就好了。處理得心煩氣躁,歸根也是因為自己經驗、見識不夠啊。

記得有一天傍晚,我光著腳在海灘散步,腳趾頭玩著細沙,天空那麼大,白雲那樣美。我拿出口袋裡的麵包當點心,吃著吃著,嘴巴甜,心裡也好甜。餓了有東西吃,覺得好滿足、好開心哪!而今我因購屋需錢孔急,慾望加深,煩惱也暴增,還多了一項功課,就是得學著與「伴你一生」的貸款和平共處。

問世間,錢是何物?往往賠上健康聚積的財富,自己一半以上都不會用到。鈔票是便利生活的工具,總有被花掉的一天。它們像拜訪的客人,何不待之以禮,必要時,再把它送往你願意且值得它去的地方。莫要因這位過客,砸了自己的清心,那可真的成了名符其實的奴才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好景不再 華爾街銀行家「吃鴨蛋」
每年年底是華爾街的獎金季節,人們總習慣於談論以百萬計算的高額獎金。但是2010年和以往不同,所有員工都面對一個過去根本不可想像的現實──「…
精湛光學科技吳俊男 登上全球最大篩選機供應商
在明亮氣派的辦公室內,一抬頭就可以看見一幅巨大的書法,上面寫著「厚德載物」,由此可見主人對自我的期許。…
清水岩國家步道 登山鐵騎隨你玩
70度的陡坡、超過150個階梯,往上看就像直上雲霄,當地人稱之為「擎天岡」。清水岩登山步道前的小販充滿人情味,…
跟著興趣走 天生IG網紅「電商人妻」
隨著第一本書《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於今年8月出版,到10月中已經第七刷,「電商人妻」孔翊緹在社群上的聲量持續水漲船高。…
中國高通貨膨脹 誰是黑手?
據《第一財經日報》近期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再次把國內的持續高通貨膨脹率,歸咎於外資流入和美元貶值。 易綱去年便提出,…
從實體到網路 虛實整合把餅做大
「我參與很多協會。參加連鎖業的聚會時,我年齡大概是最輕的,因為那邊大多是六、七十歲的人;但當我參加電商活動時,我年齡是最大的,所有人都是三…
傳承台灣「美好年代」 掌中戲大師陳錫煌的人生寶典
掌中戲,又稱布袋戲,是一門結合表演與工藝的精緻藝術,在清朝同治年間傳至台灣。一百五十年間,歷經日本殖民政府打壓、…
走進林百貨,「體驗」台南今昔的摩登與現代
林百貨今昔事蹟: 南台灣第一家百貨,1932年(昭和七年) 12月5日開幕,只比台北菊元百貨晚兩天。 全台唯一百貨樓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