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就是過年。舊年歲尾叫大年三十,三十之夜叫作除夕,除夕守歲徹夜不眠,熬到天亮,就迎來了大年初一。此新舊交替之時,萬象更新之辰,怎能不隆重以待。
有人說過年之俗起源於周代,也有說源於商代。其實,正所謂:「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中國人的新年之慶,自古有之。這就如同,古人知天地時,就知敬天敬地;古人知四時時,就知辭舊迎新。
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
自上古之世開始,中國人辭舊迎新最重大的活動就是祭祀。要祭先祖,蠟百神。這個蠟,也作臘,亦是祭祀的意思。歲終大祭在十二月,所以十二月也稱臘月。為甚麼祖先要舉行歲終大祭呢?很大一個原因還與農事有關。過年、過年,這個「年」字,本義即是穀熟。《穀梁傳》曰:「五穀皆孰為有年。五穀皆大孰為大有年。」也就是說,慶新年,也是在慶祝舊年的豐收,並期盼來年再豐收。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五穀豐收實為天之厚賜,當然要祭天祀神以報之。時至今日,很多年俗都源於上古的年終大祭。
中國人過年的隆重,不僅體現在場面之盛大,還體現在慶祝時間之長。狹義上講,自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至正月十五上元日皆為過年。廣義上講,則自臘月初八始,一直過到二月二龍抬頭,才算過年的結束。
而整個過年期間,幾個重大日子就是臘八、小年(臘月二十三)、大年三十、除夕、正月初一、上元(正月十五)。
臘八源於上古臘祭之俗。起初臘祭之日並不固定,後因天子蠟祭八神,遂將蠟日定為臘月初八,這就是臘八的由來。中國人於臘八這天,要合五穀雜糧以煮粥,稱之為臘八粥。此外,驅疫亦是臘日活動之一。荊楚之地有古俗,人們在臘日這天戴上面具,扮作金剛力士,擊打細腰鼓,以驅邪除疫。所以俗諺說:「臘鼓鳴,春草生。」大概就是在說古人臘日打腰鼓。
臘八之後,又一重要吉日即是小年,多在臘月二十三日。小年又名祭灶節。所祭者,灶君也。史載漢宣帝時,有個叫陰子方的人,為人至孝且仁。一年臘日清晨,他正在做飯,見到灶君現身,於是用黃羊祭祀灶君,此後不久,家境突然好轉,很快成了巨富。消息傳開後,人們也都紛紛用黃羊祭祀灶君,於是有了後世祭灶之俗。想來陰子方祭灶致富,原因在於他的仁孝,而並非是在黃羊,所以鄉人年年祭灶,亦非只為圖富貴,亦在於警世自醒。
此外,又有一說,說灶君每於年終要回天面見玉皇,稟報每戶人家德行過失。於是家家要祭祀灶君,後世更供以糖瓜,祈灶君多為美言,少說過失。此說雖近荒誕,不過,中國人卻年年供糖瓜,樂此不疲,大抵是由於這些說法,頗有喜氣,而吃上一顆灶糖,又為歲暮年初平添了一味甘甜,至於為何要吃灶糖,誰又管它許多呢。
小年之後,就是大年三十,三十之夜,即是新舊兩歲交接的除夕,所謂:「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而除夕之種種習俗,皆意在除舊佈新,消災祈福。屋舍院落皆要掃除一新,壁上貼年畫,窗上貼窗花,門上貼門神。
而門神也有不同,唐代以前,人們多貼天師鍾馗,也有貼把守「鬼門」的神荼、鬱壘。到了唐代,開始有人貼唐朝名將秦叔寶與尉遲恭的畫像。原來,有段時間唐太宗夜不安枕,不時聞聽戶外鬼哭,大將秦叔寶與尉遲恭自告奮勇,要為太宗鎮守宮門。結果,鬼怪真的再未出現。想來秦叔寶與尉遲恭當是武靈臨凡,故而有此神異。於是人們爭相繪二將軍之像,貼於門上,秦叔寶與尉遲恭就成了門神。
此外,又有貼福字,貼春聯,放爆竹。恰如宋代王安石所寫〈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迎來三元開泰
而種種年俗之中,最隆重者,當屬吃年夜飯。年飯之前,先專設一桌,用於祭祖接神,名為天地桌。案上供奉很是豐盛。有魚肉菜肴,點心果品。之後由一家之長帶領家人進行跪拜儀式,迎接百神降臨,是為接神。接神儀式之後,全家歡聚一堂,共用年夜飯。年飯菜肴甚是講究。冷熱葷素樣樣皆有,此外,必有魚,且魚不可食盡,以象徵年年有餘。又必有年糕、甘庶,以象徵年年高、節節高。一家人從掌燈時分入席,豪嚼,縱飲,閒話,敘舊,一頓飯一直吃到深夜,所以要吃得這麼久,亦是為了守歲,也叫熬年。想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舊歲新年之交僅在今宵一刻,自然要恭送敬迎,一絲不敢疏忽。
熬到天明,終於迎來了新年之元、新春之元、正月之元的「三元」之晨了,人們彼此拜年,先拜長輩,再拜平輩。小孩子拜年,還有壓歲錢可得。之後,人們推門開戶,先放爆竹,這叫「開門炮仗」,意思是開門大吉。之後才走出家門,踏著滿街的瑞氣走親訪友,賀新年,道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