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集資必讀! 成功的訂閱集資模式為何?

不想「吃人頭路」,有想法、有創見的台灣年輕人,有沒有辦法突破低薪困境?Fotolia
第179期
李唐峰
擺脫台灣低薪宿命 -- 台灣一般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約750萬人,其中仍有300多萬人的月薪不滿3萬。熟悉網路的新世代最近卻發現,以「訂閱集資」為生的網路紅人,每月所獲取的訂閱金額超過10萬已經不是難事……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5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台灣2017年3月的「經常性薪資」(指本薪與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平均為39,781元,總薪資(「經常性薪資」加上加班費與非按月發放之工作獎金、員工紅利的「非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4,144元。

這數字看似不差,但所謂「平均數」就表示有人高薪、有人低薪,且通常低薪的人還是多數。台灣一般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約750萬人,其中仍有300多萬人的月薪不滿3萬,且派遣等臨時性工作者的比例也漸漸增加。

對於許多台灣年輕人來說,低薪似乎是難以避免的宿命。尤其是不想「吃頭路」,有想法、有創見的年輕人,有沒有甚麼突破的方法?

熟悉網路的新世代最近發現,以「訂閱集資」為生的網路紅人,每月所獲取的訂閱金額超過10萬已經不是難事(參見前文)。而隨著網路效果的擴散,普及面可能越來越廣、金額也可能越來越大。

當然,不是所有的創作者想要集資都能成功。那麼,成功的「訂閱集資」,究竟有何關鍵模式呢?


  

▲讓教學內容更有趣、與觀眾密切互動,都是阿滴英文訂閱集資成功的關鍵因素。網路擷圖

 


▲群眾集資平台「嘖嘖」創辦人徐震認為,「社群、誠實、互動、紀律」是創作人在進行訂閱集資時必須做好的關鍵。葉俊宏攝影

 


關鍵模式1:

持續經營社群,對粉絲有責任感

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以PressPlay這個台灣首個訂閱集資平台為例,上面有各式各樣的提案,但還是有很多提案人的訂閱收入一個月不到幾千元,甚至有些提案一段時間後就消失不見。

目前每月訂閱金額排名第一的「阿滴英文」創辦人阿滴,在2016年4月轉為全職YouTuber,並開始訂閱集資後,剛開始的前兩、三個月,同樣沒有辦法突破訂閱數、觀看數,因而開始有經濟壓力。阿滴於是參考了無數個YouTube頻道、節目形式、創作者生態後,定下三個方向,包括「活化教學內容」、「打造社群歸屬感」及「養成觀眾習慣」。

而實際做法包括「主題必須有趣」,例如〈吵架常用的英文〉、〈當紅英文歌曲分享〉、〈台灣人常犯的蠢錯誤〉;還有「養成觀眾對主持人的親切感」、「鼓勵留言並且花時間回覆互動」、「宣告播出頻率與時段」、「固定風格或元素」等等。徹底落實這些原則後,阿滴英文YouTube頻道的訂閱數、觀看次數與留言數量就持續地成長,讓他直呼:「教育性質影片竟然可以擠得上熱門真的是我人生成就!」

募資平台「嘖嘖zeczec」的創辦人徐震觀察道:「經營社群、誠實、互動、對粉絲有責任感、對產出內容的紀律,以及清楚自己內容的分眾,這些基本上就是創作者進行訂閱集資成功的關鍵。」
 


關鍵模式2:

以「個人」或「理念」為號召

許多人以為目前成功訂閱集資的都是「網紅」,林大涵綜觀這些成功案例指出,雖然訂閱集資的案子基本上都有其社群基礎,但不是只有個人式的網紅才能成功,他認為現在的訂閱集資案大致有兩種號召或訴求:一種較偏向「個人」,一種較偏向「理念」。

林大涵表示,以目前排名前幾名來看,阿滴、囧星人、啾啾鞋,偏向以「個人」風格為號召,雖然有其訴求,但具有較強的個體性存在;而美的好朋友、故事,則偏向以「理念」價值為訴求,強調其內容是對世界有益的。當然,並非有理念的部分就沒有個人的概念,也並非偏重個人的就沒有理念,只是「主角」是誰不同而已。

而兩種號召方式的不同,在思考如何將「粉絲轉變成現金」時就很重要。林大涵分析,如果以個人為主,就必須清楚傳達給粉絲知道:「你所付出的這一切,會為我跟你之間創造的羈絆是甚麼?」也就是要讓讀者感受到:「我讓我自己跟一個很厲害的人,有了更緊密的關係。」如果是以理念價值為號召的創作,最重要的則必須讓觀眾了解:「你所付出的這一切,為世界創造出的價值是甚麼?」
 

▲「啾啾鞋」最新版的訂閱回饋計畫展現相當「個人」的訴求。網路擷圖
 


▲「故事」的訂閱回饋方案,偏向其價值理念的訴求。網路擷圖

 


關鍵模式3:

設計恰如其分的「回饋方案」

而不同號召方式的訂閱集資案,往往也會有不同的「訂閱回饋」方案。偏向「個人」者,會在公開的作品之外,給予贊助者較私人的額外周邊回饋。一般較低金額的訂閱,會有類似加入不公開社團互動,或是文稿、素材提供的回饋;較進階的,像是回饋給訂閱者podcast廣播、親筆小卡、筆記分享、生活心得等,以更貼近創作者的生活。訂閱金額較多者,甚至還有實體刊物、線上聊天、見面、講座、指定作品主題等等的回饋。

而較偏「理念」者,個人特色較輕、訴諸理想較重,如「美的好朋友」訴求「為台灣拚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解決複雜的市場亂象」;「故事」訴求「寫給所有人的歷史、打造台灣的人文知識新媒體」。這類訂閱集資者提供給贊助者的額外周邊回饋,通常也較偏向「理念」而非「個人」。如「故事」提供台灣老照片與資料庫使用權限、故事的故事書、鋅版藏書書票、故事旅遊包、故事講座活動、與團隊互動等;而「美的好朋友」則給予訂閱者對應於其理念的電子報、講座報名權、健康保養專書、票選想看的產品或廣告評論等。

不過,林大涵與徐震都不約而同地提醒:想要進行訂閱集資的創作者,回饋方案都必須好好思考,不能「過度承諾」(over promise),也不能提供需額外花費心血、甚至遠離創作作品本身的回饋。比如「啾啾鞋」在今年1月發起的回饋計畫中,金額500元的回饋品是「得到一封啾啾鞋的親手信」,結果有將近300人訂閱這一選項,讓他整整花了三、四天的時間寫這些信。

林大涵與徐震都推舉「圖文不符」,認為他們的回饋方案比較理想──除了剛開始訂閱的一封感謝函之外,主要提供一個悠遊卡套、新作品發表通知、商城專屬折扣、作品感謝名單列名等,基本上不需額外耗費太多時間。

徐震表示,最好的回饋,應該就是原本創作計畫的一部分。他舉正在嘖嘖平台上訂閱集資的「台灣燙」為例,它的訴求是:要讓台灣料理在全世界發光發熱、做出台灣燙中英食譜網站、打造當代的台灣飲食資料庫。而其訂閱回饋方案,主要就是線上台菜烹飪直播課。而這個直播影片,其實就是「台灣燙」本身計畫的一部分。以此做為贊助者的回饋方案,不需額外花心力,又正好是創作內容裡,群眾覺得很有價值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

訂閱集資 媒體產業的救命符?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看知識型YouTuber囧星人「說」書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