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現代科學證實的中醫養生論

科學家利用果蠅分離出一個能控制日常生物節律的基因。他們發現這種基因編碼為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夜間在細胞中增加,白天則減少。Getty Images
第198期
青蓮

古代中醫認為,太陽與地球的變化,使人體的臟腑在一天12時辰(24小時)相應產生不同變化,人應該順天時而行才能保持健康。幾千年後,現代科學證實了中醫理論的正確性。

諾貝爾科學家的發現

三位科學家傑佛瑞.霍爾(Jeffrey C. Hall)、麥克.羅斯巴克(Michael Rosbash)和麥克.楊(Michael W. Young)因研究「晝夜節律的分子運作機制」,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諾貝爾獎官網說,這一發現將對人類健康帶來深遠影響。

甚麼是「晝夜節律」?就是人類、動物和植物會隨著時間的變換,出現不同的生理和行為變化。晝夜節律由體內「生物鐘」操控,它可以測到白天和夜晚的循環,將生理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

西方對「晝夜節律」的研究始於1971年,當時有兩位研究果蠅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幾隻果蠅的生理機制出現了異常,有的把一天24小時當成了19小時,有的當成了28小時。科學家們發現,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它們的基因突變導致的。科學家在這些果蠅的X染色體上鎖定了突變的基因,取名為「週期」(Period)。

霍爾、羅斯巴克以及楊三位科學家,在此基礎上分離出了這種基因。他們發現,該基因之所以能控制生物鐘,是因為它能製造出一種夜裡增多、白天減少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產生的機制就像細胞裡的發條,調節著細胞工作的節奏。人體也是這樣一種機制。

據研究顯示,人體內有兩類生物鐘。一個是位於下丘腦內的「中央生物鐘」,起總指揮的作用。人體還有許多「外圍生物鐘」機制分布在全身,不同的外圍生物鐘控制著不同的生理功能,既保持獨立運作又與所有的生物鐘和諧地同步運行。


▲ 當今的科學驗證了中醫養生理論的正確性。Fotolia

 

《黃帝內經》的智慧

人體的生理現象和晝夜節律的關系,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代《黃帝內經》等中醫典籍裡就已經有過詳細記述。中醫認為,人體有12臟腑,分別是膽、肝、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和三焦。12臟腑會隨著太陽與地球的變化而產生相應變化,與12時辰(24小時)對應,每一個時辰都有一個臟腑「值班」。

根據12時辰養生法,中醫認為,午餐要營養豐富,因為下午1至3時對應小腸經。小腸需要吸收營養,將精華輸送全身,廢物送入大腸;下午3至5時是一天中喝水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對應膀胱經,飲水可以補益膀胱,利於人體雜質排出。

晚間11時至凌晨1時是人體陽氣潛藏的時候,這時入睡可養護陽氣,使人在第二天醒來時充滿活力;凌晨1至3時,氣血集中在肝經,熟睡可幫助肝排毒,超過此時不睡或常被吵醒,就容易損傷肝經,造成眼睛發乾、頭暈和盜汗等症狀。

很多人沒有午睡習慣,但中醫認為,中午11至1時是心經最旺盛的時間,短時間的小憩,甚至5分鐘閉目養神,都對心臟有好處。

下午3至5時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黃金時段。此時對應的膀胱經是一條可以走到頭頂的經脈,氣血隨之上升到腦部,所以古人講「朝而授業,夕而習復」,就是指早上學的東西,應利用此時段強化記憶。

中國古代先賢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人體應根據時辰變化來保養相應的臟腑及治療各臟腑相關的疾病,並通過「晝夜節律」獨創出一套完整的時辰養生理論。

如果人們的生活規律長期和生物鐘不符,會增加罹患癌症、神經疾病、代謝紊亂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當今的科學發現,再一次驗證了中醫養生理論的正確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看書
說到看書經驗,人人都有。可是,看書之道,其道大哉!先寫一個偈子再說。迷時書關我。悟時我觀書。會心識密碼。圖文有玄機。且來張口頌。或看留白處…
光一咖啡 販賣幸福感
販賣幸福的光一咖啡老闆王菘豊。 「這裡老、這裡舊、環境差,但這也是這裡最完美的地方。」這所曾經是小兒科診所的老宅,…
你的「善意戶頭」中有足夠存款嗎?
過去有一句有名的廣告語,叫做「平時有儲蓄,急時不用愁」。這句話是在倡導儲蓄觀念與習慣的重要性:平常就算只是幾塊錢或幾十塊錢,…
青春痘治療配方
青春期體內荷爾蒙增加,皮脂分泌增多,塞住毛細孔引發丘疹,即所謂青春痘。許多人過了青春期長青春痘,多數有胃熱、肺熱等肝火現象,宜少吃冰品、…
中國官媒為何對CNN惱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近看來是被中共官媒咬住了。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11月8日發表了題為〈CNN淪為暴力恐怖幫凶〉的評論,…
緬甸向民主前進 多國擬放寬制裁
緬甸近來一連串的改革博得國際正面評價:八大工業國集團4月表態願考慮放寬對緬甸的制裁;英國首相卡麥隆訪問緬甸,提議歐盟暫停對緬甸的制裁;…
三十重聚最溫馨的迴響
各位親愛的仁班同學們,大家好: 我看了本班的影片後,真的很感動,我是何等的渺小與不配,竟然在影片中占了那麼大的篇幅。 我沒有工作,…
古人的養生醫療趣味
現今社會流行運動風,殊不知在中國古代,運動早已是家常便飯,古人更喜歡帶有養生功能的武術拳法。   武術、按摩 以農村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