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社群媒體的時代,中共利用自由開放社會的保障,對台灣進行不對稱的滲透和影響。Fotolia
第199期
本文為原刊於八旗文化《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新書中的導讀,經該書何清漣教授特別推薦與八旗文化授權,特刊於《看》雜誌以饗讀者。
▲中共的全球媒體擴張,被喻為「紅色滲透」。Fotolia
海內外知名的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女士一向十分關注中國的新聞言論控制,她在2006年出版的《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至今為止,幾乎仍是系統的分析中共控制媒體的唯一專著。2019年初,何女士繼續再接再厲出版本書《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補上了中共對國際社會輸出言論和媒體控制的各項事實和數據分析,並說明近兩年來國際社會如何覺醒和反擊。同時擁有歷史和經濟學專長的何女士,也曾是一名優秀的記者,著作一向嚴謹、分析犀利、數據資料確實豐富,更堅守自由與人權的核心價值。相信本書的問世同樣將是學界瞭解中共外宣的必讀之作。
《紅色滲透》全書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簡介中共的對外宣傳史,資料很珍貴,尤其是回溯到中共早期建制時期,西方媒體左派記者如愛德加.史諾(Edgar Snow)等人如何讚譽共產體制,卻完全無視於中共如何剝奪人民政治權利。本章也說明澳洲、加拿大以及美國政府如何在2014年之後,才警覺到中共的外宣機制已影響該國的自由民主及政府決策,於是相繼質疑中共的外宣媒體具「間諜」性質,並修訂了相關法案,包括澳國政府重修反間諜和外國政府干涉內政的法律、美國修訂《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等。
第二章主要分析中共自2003年後,如何將外宣「本土化」,也就是為了執行「外宣工作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貼近對中國訊息的需求,以及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中共在其經濟大幅成長之際,編列了巨大資金,或是直接建立中共主要喉舌媒體分社、或是收編或聘用外國的記者編輯、或是入股或併購外國的媒體等等。執行的範圍廣及歐、美、亞、非、拉美等地。在習近平上台後大力推動的「一帶一路」計畫下,各項外宣計畫更是要「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而對於多個國家在該計畫下出現「債務外交」等惡果,則是隻字不提。
第三章是詳細分析國際上的「中文媒體」如何被中共籠絡及收編,目前多半已逐漸靠向中共。中文媒體是中共所謂「海外統戰三寶」(中文媒體、華人社團與中文學校)之一,本章主要以美國為案例,分析中共如何以入股、收購、主辦交流會議、研修班、論壇等等積極且規模龐大的交流平台,影響海外的中文媒體。結果是:「自21世紀中國強力推行大外宣以來,世界中文媒體版圖已呈現紅色和粉紅色」,還能夠堅持獨立和批判立場的中文媒體已屈指可數,如美國之音、BBC、自由亞洲電台、以及《大紀元時報》和新唐人電視台等。
第四章則是專門談香港九七回歸後的媒體「喉舌化」現象。本章記錄香港在港英殖民統治下曾經享有的新聞自由已成明日黃花。無論是所有權、言論、編採及廣告等均多遭控制,甚至批判性強的記者遭到威脅、離職或暴力攻擊。連外國新聞機構的記者都遭到整肅,例如,2018年時任香港外國記者會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也是《金融時報》的亞洲新聞編輯,因邀請「港獨」人士演講而遭到驅逐出境,「香港已死」終已到來。
第五章是談中共對台灣媒體的紅色滲透。作者直指台灣新聞自由度的升降明顯受到兩岸局勢的變化。2008年馬政府上台後,兩岸交流日多,親中商人也大張旗鼓進入台灣媒體市場。很明顯的,所有權的變化也同時伴隨著新聞編採立場的變化(如親中的正面報導、迴避負面的公共議題)、甚至是棄守新聞專業(偏向的報導和新聞置入等)。2016年至2018年的國際新聞自由度評比,台灣連續三年重新獲得亞洲第一的排序(總名次則是在40名左右),而中國則是在全球近200個國家中排名倒數十名以內。不過,作者也警告,中共汲汲於對台灣媒體滲透和言論控制,台灣必須時時警惕。
第六章是「中國的形象焦慮症與『大外宣』效果」,作者總體分析為甚麼中共要花費巨資,營造中國的正面形象,又獲得甚麼樣的效果。其實做為GDP世界第二大總量的中國,絕對是任何國家不容小覷的「強國」,為何還要不計成本地「爭奪話語權」?作者首先用《環球時報》及其英文版Global Times為例,諷刺地指出其對內對外是「陰陽臉」,一方面對外宣的報導故意顯示中國的「自由開放」,例如凸出其對異議人士的公開採訪報導;另方面,對內則是不惜扭曲訊息,撒謊編造中國的正面假象。作者認為,由此也可看出,中共原有的真實面孔太醜惡,不能以本來面目示人,因此投入巨額經費,打造一副好看的面具。
最後一章是進一步分析「2018年:美國阻擊中國大外宣之始」。本章說明美國如何從早期將中國定位為「經濟合作夥伴」,因此秉持「接觸、合作、改變」的基本原則,希望最終實現中國的民主化。但是,前述「擁抱熊貓派」在2016年川普當選後,遭到「屠龍派」的打擊,使得中共經營多年的美國外宣工作,幾乎趨於互解。2018年由美國智庫、國會或政府出台的幾項報告,直接揭露了中國「學術間諜」、由中共出資和影響的「孔子學院」、「中國研究中心」,以及收買人才的「千人計畫」等等,如何利用美國的開放社會,出巨資打造平台,伸長臂監控異議者、壓制談論「六四」、台灣、新疆、法輪功等議題,利誘和影響美國政策和意見領袖。
尤其是,獨裁中共的外宣計畫實際上結合著黨國的經濟戰略計畫,壓制負面批評,背地卻以「掠奪、複製、取代」的策略,長期盜取高科技知識技術、然後複製生產,在全球市場中取代美國公司,甚至忘形高聲宣傳「中國製造2025」,讓美國感受到強烈的不公平貿易帶來的威脅,川普終於堅決地發動了中美貿易戰。本章內容是當前最新的發展,作者又是長期觀察中美經濟社會的專家,內容精彩詳實,值得仔細閱讀。
反思:認識銳實力和軟實力的不同
也許有人會問,任何國家都在從事外宣工作,中共巨資投人的大外宣有何不當?文宣工作又稱「軟實力」,各國都在努力經營,當然也投入大筆金錢,像韓國影視產業行銷全球,還被奉為國家投入文創的典範。中共的大外宣策略,例如孔子學院推動中國文化教研和中文教育,有何不妥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分辨兩個名詞:軟實力和銳實力。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2017年12月初公布一份報告:《銳實力:威權主義影響力在民主國家中漸增》(Sharp Power: 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 in the Democratic World),即首先區別「銳實力」與「軟實力」的不同,後者主要是透過文化傳播增強其本身的吸引力或說服力(形象),如韓國的影視文化風行全球就是典型。但「銳實力」則是以「利誘」及「威脅」並用的方式,令有利於己方的輿論變成主流,迴避或壓制負面議題或問責言論,從而減低威權強國在海外拓展經濟項目和國家形象上所遇到的阻力。
這份報告主筆之一賈勒德納(Juan Pablo Cardenal),是西班牙記者,現旅居於香港,在2013年出版《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China's Silent Army: The Pioneers, Traders, Fixers and Workers Who Are Remaking the World in Beijing's Image),即詳細分析中國如何從媒體、經濟、學術與文化等各層面影響拉丁美洲。藉由各種經濟優惠、交流參訪或論壇平台的方式,拉攏他國社會的公/民間社會團體成員,其目的就是達成「中國積極設定的政治議程,與黨國立場都相當一致,且明顯是為減弱海外批評中國的聲音」。也就是說,其最終目的,就是藉由「銳實力」所發揮的經濟利誘,達成強制的「輿論操控」,壓制批評中共的言論,俾維護中共的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利益。
2017年12月14日的英國經濟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也以「銳實力」(Sharp power)為題,形容中國日增的國際影響力,主要是指中國通過收買與攏絡等多種做法,影響輿論取向,操控各國的決策。有別於國際社會認可的「軟實力」作法,銳實力的影響力具侵略與顛覆性、能削弱他國主權,是一種獨裁國家利用自由國家開放社會的「不對稱作戰」。各國隨著中共愈發高姿態的大外宣作法,因而開始警惕並定位中共為具威脅力的「外國勢力」。
中共銳實力的案例
中共銳實力運作於全球的案例包羅萬象,台灣應有最明顯的感受,例如:針對擁有中國市場的影視明星或企業商家、跨國企業如航空公司或旅館飯店等網站,對其有關台灣的言論立場,或台灣籍屬名稱等,均要求「屈服、道歉、並宣示配合既定政治原則,甚至進一步自我審查、限制言論或學術自由,或違背自由意志而配合做特定的發言、表態,甚至迫使他人也配合表態」。
國際上的文化學術界亦有多個案例受到矚目和警惕。例如,本書中提到的中國在多所大學設立的孔子學院,就是操作「銳實力」的具體事例。近年來澳洲及美國各地均持續揭露以中共資助(補助、捐助)等方式在各大學建立的孔子學院,表面上宣稱從事中國文化教研,但隱藏在背後的則是,中方運用經濟手段干涉學術自由,因而引起學術界覺察和反彈。近年已有多起大學關閉孔子學院的案例。美國國會也擬提案將孔子學院列為《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的登記範圍。
至於如何有效對抗來自中共的銳實力攻擊和影響呢?在2018年12月2日的一場「台美如何共同面對中國銳實力?」國際論壇中,多位學者均指出應加強分享台美和區域資訊和法規制度;在傳播面向的作法,則建議媒體應盡力透過自身的力量去進行調查與揭發任何「紅色資本」(Chinese capital and and investment)隱藏的利益勾結。
「台灣守護」(Taiwan Sentinel)總編輯寇謐將(Jean-Michael Cole)認為,互聯網和社群媒體的時代,中共的外宣操作,更可以透過假新聞(fake news)、假消息(misinformation)和假資訊(disinformation)等,利用自由開放社會的保障,進行不對稱的滲透和影響。台灣即將到來的2020年總統大選值得密切注意。因此,民眾與媒體都有責任,加強認識中國銳實力手段與其背後的意識形態。方式上包括定期舉行雙方學者專家和公民社會團體的交流會議,有系統地分享資訊與調查成果。透過共用平台,提升民眾情境意識(situational awareness),從而揭露中國銳實力直接或間接的威脅。
而本書的出版,正是揭露中國銳實力的力作。也是作者做為公共知識分子,關心人類自由、公義與人權的長期而深刻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