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半畝塘 榕樹下的收冬市集

綠樹遮蔽又能透出陽光的廣場。曾允盈攝影
第199期
曾允盈
每年十月十五的下元節,是客家族群的傳統節日,客家聚落會放下手邊繁瑣的農事,慶祝節日的到來。新竹半畝塘的收冬市集大抵延續傳統節慶的精神。走進半畝院子,鑼鼓迎賓非常熱鬧,許多人跟著鼓聲舞動,小朋友也不亦樂乎……
▲走過門後的小徑,就是別有洞天的半畝塘新竹總部所在的「若水會館」。曾允盈攝影
 
 
▲土地公廟與老榕樹,成為半畝塘重要地景。李唐峰攝影
 
 
▲建築依著自然環境而建。李唐峰攝影
 
 
▲若水會館一隅。李唐峰攝影
 
 
▲小妹妹對木馬愛不釋手。曾允盈攝影
 
 
前往新竹「半畝塘」參加收冬市集時,正值歲末,氣候雖寒卻有暖陽灑落。
 
半畝塘的「若水會館」,就座落在距離高鐵站步行約20分鐘的地方,滿是綠意的空間,是住宅的研究與展示中心。
 
步行過程中,一棟20層樓高的建築,吸引了我的目光。從建築裡長出的植物,幾乎環抱了全部牆面,就像是青山一樣佇立。原來這棟種滿櫸木和九芎的建築,正是半畝塘的建案「若餘山」,超過150%的綠覆蓋率,幾乎是一座垂直森林。看起來很具實驗性,卻是出於「回歸」自然的目的。
 
一走進若水會館,就能感受到半畝塘想要傳遞的精神──尊崇自然,天人共好──尤其是如何用建築,去回應現代岌岌可危的環境。
 
▲小朋友在廣場上熱鬧玩樂。曾允盈攝影
 
 
▲熱騰騰的薑茶供民眾自取。曾允盈攝影
 
 
▲小朋友們在樹上爬上爬下,好不自在。曾允盈攝影
 
 
▲廟前的草地上,鋪著放射狀的幾塊紅磚瓦,在陽光下倒映著扶疏的樹影。曾允盈攝影
 
 
▲迎賓鼓熱鬧展開了市集活動。曾允盈攝影

 
 
依照節氣過生活
 
這次舉辦的「收冬」市集,指客家傳統節慶收冬節。每年黃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是客家族群的傳統節日,又叫做收冬節。十月十五日前後,客家聚落會放下手邊繁瑣的農事,慶祝下元節的到來。慶祝活動會舉行一至兩天,被稱作「謝平安」。謝平安是每個村莊一年一度的大事,除了準備三牲,最重要的節目就是演出「收冬戲」或「平安戲」,犒賞辛苦一整年的村民,以戲酬神,以戲同樂。
 
市集大抵延續傳統節慶的精神。半畝院子裡,鼓聲作響,用鑼鼓迎賓開場,非常熱鬧,不少參加的人跟著鼓聲舞動,小朋友們也玩得不亦樂乎。就像走進慶祝豐收的場合,走進了一場同樂聚會。
 
土地公廟就在廣場正中央矗立著。土地公廟在傳統社會中,是對土地的記憶和情感,半畝塘特意在入口處保留廟的原址,和一旁的幾棵老榕樹,環繞出一整片開闊的草地,與天相接。
 
廟前的草地上,鋪著放射狀的幾塊紅磚瓦,在陽光下倒映著扶疏的樹影,把草地點綴得十分具有傳統樣貌。院子裡有人端著熱茶走來,在冷天裡,暖身暖心。草地上還有炭火溫熱著的一鍋薑茶。市集不提供任何免洗餐具,陶器、竹杯在旁自取,再自己沖洗,磕磕碰碰的缺口,是崇尚自然的痕跡。
 
▲若水會館前的水池,綠蔭下美不勝收。曾允盈攝影
 
 
▲現場提供竹杯、陶器,一律不使用免洗餐具。曾允盈攝影
 
 
▲市集來自在地小農和友善土地商品。曾允盈攝影
 
 
▲早期社會的「奉茶」在此透露出半畝塘的理念。曾允盈攝影
 
 
 
大自然中的市集
 
廟前廣場放著輕音樂,還有參與民眾互換理念的輕鬆對談,在市集裡走走看看,十分有趣。有公平貿易的織毯與手作物、原住民特色飾品、各種有特色的陶器,還有新竹有機草莓果醬、草莓酒和黑麻油等,都是有一定規模的自有品牌,富有人文色彩的小農,展現在地的活力創意。最後我帶走了一綑蠶絲牙線,年輕老闆娘堅定地說:「真的很好用!」果然是強韌有彈性。
 
當日印象深刻的,除了有理念的市集,還有半畝塘順應自然環境所居的方式。明顯可以感受到,這個地方的設計,盡量極簡,更重要的是,想將建築和人對於環境的打擾,降到最低。大自然長怎樣,就活成甚麼樣,居住是在自然裡找到一個舒適自在的棲身。
 
草地上有風、有綠蔭,有陽光、有鳥叫,還有流水。然而風從哪裡來,陽光如何隨時序灑落,方位如何座落,生態系統如何自然成形?在「發現」這些現象之後,半畝塘想的是,該怎麼去順應生活?
 
所以依地、依物打造出的生活空間,不是去「運用」自然環境,而是讓建築從大自然之中長出來。聽起來有些抽象,但是待在這裡,解答就在其間。對半畝塘而言,建築是他們目標生活的一種展現,是理念和精神的物質依歸。但是進一步怎麼樣實踐天人都好,真正依照二十四節氣或作或憩,尤其在現代,考驗著理念的貫徹,確實並不容易。
 
想著這些理念,吃了半畝塘提供的餐點料理,突然有種身在桃花源的錯覺,莫非真能有那樣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角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