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搬起的巨石

自從6月9日以來,香港人不斷的湧上街頭,反對「送中」條例,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塊擋在自由與獨裁之間的巨石。Getty Images
第203期
馬建(英籍華人作家)

北京當局最近多次使用中國的成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來指責川普掀起的貿易戰。

現在香港人就搬起石頭,砸向北京當局掌控的香港政府。自從6月9日以來,香港人不斷的湧上街頭,反對「送中」條例。從一百萬人增到了二百多萬人,從青年學生到母親、老人、孩子,他們終於創造了人類歷史最壯麗的民主集會,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塊擋在自由與獨裁之間的巨石。

香港政府妥協了,擱置了法案但是沒有撤回。民眾在要求林鄭月娥謝罪下台,她沒有回應。也就在5月16日,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召見了二百多名香港親中人士,布置《逃犯條例》修訂立法工作。王志民表示,中央全力支持港府修改填補法律漏洞,更形容修改條例是大國博弈,真正對手是西方反華勢力,他指出,美國反華勢力將香港作為中美貿易戰制衡中國的棋子。

那麼,香港就成了中美貿易戰的前線了,林鄭月娥就是衝在前面的傀儡,香港市民就成了衝在中美之間的棋子了。

但香港人是為守護人類的自由和法治而戰。

他們上街示威反對「送中」惡法,是因為一旦通過,中共不但可以隨時抓捕任何民主人士以及學生商人,也是對全球民主國家的嚴重威脅。加拿大因為扣押了華為的孟晚舟,兩位加國公民被抓捕成為人質。中國政府急於通過《逃犯條例》,是為了擴大他們的控制範圍,是在加拿大引渡孟晚舟而引發的香港引渡戰。

香港本身與18個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包括了英國、美國、紐西蘭、加拿大和澳洲等國,但不包括中國。英國在1992年為香港制定引渡協議及現行《逃犯條例》時,也強調:只與司法制度、刑罰制度、人權狀況達目標政府建立引渡關係,即使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此人權標準仍然適用。看看今天的新疆和西藏,誰敢承認中國的人權記錄達標了。修訂條例就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是拆除自由社會和獨裁統治之間的防火牆,是把北京當局的特洛伊木馬牽進香港。

今天的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城市,也是中國主權之內唯一擁有自由和法制的特區。它的特殊位置決定了香港是全球政治經濟發展的衝突中心。因為香港的法制是可以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從而影響這崛起的紅色帝國對全球的傷害。反之,中共獨裁控制了香港,西方民主國家也就喪失了改變中國無法無天的擴張野心,只能退守在敦克爾克海灘挨打。

在林鄭月娥的「修例」計畫之前,香港已經陷入風雨飄搖的恐怖氣氛中。我在大館的兩場演講中,都講到保護香港言論自由的緊迫。因為在獨裁者眼中,我們人人都是逃犯了,隨時會被抓捕失蹤,因為自由意識是獨裁者首先要剷除的。

自1997年香港回歸至今22年,香港人與北京之間的抗爭從未停止,2014年持續了79天,要求一人一票真普選運動,隨著抵禦警方催淚瓦斯的一片片黃色雨傘,載入自北京天安門事件以來中國最轟動的民主運動史頁。香港教授以及學生領袖也被以暴動罪名判刑入獄,香港出版業和新聞媒體也在高壓下退縮,作家和出版人或被綁架至內地,或被迫流亡台灣。但自由的種子四年之後又長滿中環長滿香港大街小巷,也在倫敦、紐約、溫哥華等到處開花。這一次香港人再也不信任中國政府了,而且是全家老小出動。人們意識到了言論新聞自由與司法獨立是他們的唯一盾牌。

去年11月,林鄭月娥前往北京領旨,得到明確指示:「港澳同胞要完善特別行政區同中國《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要求香港不能無限期的推遲履行《基本法》賦予香港的法律責任,指的就是實施針對煽動叛亂、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和叛國罪行的23條國家安全法。

北京當局希望對香港保持全部控制權,所以不允許在這片半自治的領土上實行全面民主。然而,由於沒有民主,接連幾屆香港政府都因低估公眾的擔憂而陷入政治危機。林鄭要修改《逃犯條例》,是為了迎合北京當局,為了方便中國員警合法跨境抓人。可以說從北京當局鎮壓黃雨傘運動至今,香港人對他的真面目已經完全厭惡。香港與中國政府只會走向對峙,絕大多數香港人已經丟掉了對中國政府的幻想,他們在為捍衛自由、法治的生活做最後決戰,這個決戰不僅在街頭,更在人們的心頭。我想,委內瑞拉的雙政府局面也會出現在香港的廣場。

文明衝突也是政治衝突。香港的自由意識來自英國的長期統治,因此,在交給中國政府之後,英國政府必須支持這座已經多元化了的香港,尤其是民主被極權衝擊得四分五裂的時刻。香港雖然土地易主了,但人心不會隨之改變的,他們仍然堅守著英國傳統的普世價值觀,而且是為所有的民主國家阻擋著獨裁者不斷擴張的中國惡夢。

北京當局現在能搬起香港這塊巨石嗎?下一步,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