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二年籌劃,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共同舉辦的「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6月6日起在故宮南院隆重展出,成為最具規模的亞洲特展,展品包括書畫、浮世繪版畫、工藝器物等百件精品。最重要的日本國寶級、狩野內膳代表作〈南蠻屏風〉,在多次爭取後,終於得以來到台灣展出。
眾所周知,日本與古代中國交流頻繁,奈良、京都保存有許多唐、宋文化。但日本與西方的接觸則遲至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因大航海時代來到東方,才開啟了日、歐交流。
數百年間,日本歷經開放貿易、封鎖基督教、幕府鎖國、明治維新等不同時期,此次展出讓時空回到了明末清初的日本江戶(東京)時代,觀賞者是否還能從中覓得今日日本的影子?
▲南蠻屏風(左幅)。
▲南蠻屏風(右幅)。
日本國寶級展品〈南蠻屏風〉
「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的首件就是〈南蠻屏風〉,製作年代在桃山時代(約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其上所繪之建築、人物與衣服、動物等,繪製技法細緻,構圖完整,作者為當時的知名畫家狩野內膳(Kano Naizen)。
〈南蠻屏風〉畫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二艘大船,一艘張帆的船估計是在印度果阿或澳門,準備遠航(左幅);一艘船已經收帆,船上有許多人員在桅杆上跳躍歡舞,準備進港(右幅)。
畫上有日本不出產的大象,準備引進日本的靈緹犬、阿拉伯馬等動物,許多人在港邊等著卸貨、點貨,人物與動物的姿勢、表情都十分生動。仔細一看,馬匹的畫法隱約與唐朝頗為相似。
畫中有幾位身著黑袍者,即是耶穌會士,一旁赤腳、身著灰色長袍者,為方濟會會士——是的,基督教也隨著國際貿易,輾轉流傳到了日本,包括不少日本上流社會都是信徒。1587年(明神宗萬曆十五年),豐臣秀吉下令禁止傳教之時,當時日本已有75萬人信奉基督教。
有趣的是,當時已有不少中國人移民日本,因此,在這次展品中也有幾幅日本畫家繪製的關公畫像。
「黃檗」不只是動漫取景點
數年前,日本以高中女生銅管樂團為題的《吹響吧!上低音號》動漫作品獲得許多民眾喜愛,作者虛構的「北宇治高校」即以京都府立菟道高校為本,該校位於日本國有鐵道(JR)「黃檗」站。不過,「黃檗」不只是動漫的取景點,更是日本佛教「黃檗宗」的發源地。
江戶時代,長崎華僑眾多,修建寺廟後,缺乏住持,因此請託中國僧人隱元隆琦(俗姓林)前往擔任。隱元隆琦在中國時,修行臨濟宗,赴日後,與日本臨濟宗修法不盡相同,又受到日本幕府的監視,傳播佛法並不順利。
但隱元隆琦克服困難,終於在宇治市附近獲得土地,並興建了與福建同名的萬福寺,他所帶領的修行門派後來從日本臨濟宗獨立出來,成為黃檗宗,他也被尊為祖師。
隱元隆琦本人擅長書法,他與弟子木庵性瑫(俗姓吳)、即非如一(俗姓林)均為日本江戶時代重要的書法家,這次展出的〈隠元倚獅坐像〉即由喜多道矩繪製、隱元隆琦題字。
不只宗教,宋代精美的緙絲技術、書法、建築、雕刻、醫學等,也隨僧人與畫家傳入東瀛;現今宇治市的萬福寺就是中國式寺廟,為著名觀光景點。
▲清・沈銓〈獅子戲兒圖〉內容描述大獅旁有二隻正在打鬧的小獅,屬南蘋畫派,現藏於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朝雍正年間,在工筆、沒骨皆有造詣的浙江畫家沈銓(號南蘋)受邀前往長崎,當時是八代的德川吉宗掌政,他熟悉中國畫家,因此沈銓在長崎的發展,可說比隱元隆琦順利。他並以栩栩如生的工筆畫法,打破了以狩野派、土佐派為主流的現象,連大阪、京都的畫家也以他為師,從而產生「南蘋畫派」,對日本畫壇影響巨大。
這次展出品中,沈銓的〈獅子戲兒圖〉與宋紫岩(繼沈銓後去日本的中國畫家)的學生熊斐、宋紫石的五幅作品,從其畫中,即可略窺「南蘋畫派」一二。
▲奧村政信被稱為浮繪始祖,〈見兩國橋夕涼〉展現西方透視技法,製作時間約為十八世紀中期。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這次展品眾多,還可見到浮世繪(彩色印刷的木版畫)始祖奧村政信、大師喜多川歌磨、鈴木春信、葛飾北齋與歌川國芳等一系列的浮世繪作品,描述著江戶(東京)不同年代的面貌。
此外,由荷蘭設計、東亞製造的瓷器也是亮點之一,故宮特別與台灣歷史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荷蘭德夫特王子博物館(Museum Prinsenh of Delft)商借展品,讓民眾飽覽日本與異國文化的交融。
「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展覽精彩,但要提醒讀者的是,展場溫度頗低,務必穿上外套再進場觀賞,該展在故宮南院展出至9月8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