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德太子 奠立日本佛法之基

聖德太子把佛教引入日本加以弘揚,佛教幾乎成為當時日本的國教。Adobe Stock
第208期
艾艾子

日本的國家雛形,約略是在中國的隋朝時期。當時當政的推古女皇,是第一個正式採用「天皇」稱號的日本君主。此前日本的君主稱為「大皇」,兩者的差別是,前者具有一定的神格,後者並無。日本萬世一系,從古到今都是菊花皇朝,從未改朝換代,就是奠基於這個時期。

背後的推手,就是被後世尊稱為「聖德太子」的廄戶王。他被稱為「日本的君士坦丁」。君士坦丁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羅馬皇帝,他將基督教羅馬化。日後基督教變成羅馬帝國的國教,君士坦丁厥功甚偉。  

把佛教引入日本

聖德太子亦然,他把佛教引入日本,加以弘揚,佛教幾乎成為當時日本的國教。不僅如此,他將佛教的精神入憲。他訂立的《憲法十七條》就來自佛教經典的精神,內容主張德治、禮治、法制、篤敬三寶、勸誡去忿、除妒等,通篇貫穿「以和為貴」的主調。除此之外,還具有儒家的精神,譬如「正尊卑、定名分」,其中明確規定:「國非二君,民無兩主,率土兆民,以皇為主。」他開始與中國通交,篤信佛教,學習更高的精神文明來強固自身。他大量遣使入隋,總共四次,開啟了書籍輸入的端緒。日本從他開始,大量的隋化,為日後的唐化運動,亦即「大化改新」奠定基礎。

傳說他派遣小野妹子送交給隋煬帝的國書說:「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這樁有名的故事並不正確,若根據《新唐書》記載,這封國書應是用明天皇所遞交,與聖德太子毫無關係。

當時的日本,地方豪強的勢力興盛,彼此爭權奪利,而且各自信仰其氏族的神祇。當時本土氏神的信仰和佛教激烈鬥爭。本土氏神的堅定守護者是物部家族,積極引進佛教的是蘇我家族。物部家族有軍事力量,要的是維護部民制(奴隸制)。蘇我家族掌財政,與大陸與百濟移民關係緊密,主張吸收外來文化,以佛教取代氏神信仰。

推古天皇在一輪政治鬥爭中登基,即位的第二年,便立侄子廄戶為太子,就是聖德太子,並由太子攝政。  

強化皇權 神化天皇

聖德太子推行改革,先後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和《憲法十七條》。《憲法十七條》並不是現代國家意義的基礎《憲法》,更多是規範人們行為的律令。所謂冠位十二階按才能和功績授予個人,是個「非世襲」的官位,排擠了那些世襲的貴族,使天皇的權力增大,同時使國家的政府官僚體制有了雛形。這一點很不容易,當時的中國,經歷約三百年的魏晉南北朝,主流文化就是「九品官人法」,一個人的出身背景很重要。到了隋朝,此制被廢除。所以,聖德太子的冠位十二階其實是先進的立法,引入隋制,貶抑豪族,有助於中央集權。

聖德太子強化皇權,神化天皇影響深遠。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曾說:「日本皇統與國體共同連綿,是外國比不上的。」日本人尊重天皇,已經是深入骨髓的皇道信仰。所以,日本地方武士再強,永遠不敢取而代之,換上自己當天皇。因為天皇具有神格,血緣即是正統,萬世一系,這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基礎。幕府是武士勢力,不敢僭越,即便是豐臣秀吉或是德川家康,充其量就是臣子而已。這是周朝的古文化,可惜失傳了。聖德太子把這個文化植入日本,實是大功一件。

明治二十二年,岡倉天心在《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前,表達「十七條的日本憲法」體現了「以天皇為中心集結的統一國民精神」,是「集約了其後長達十三個世紀的日本國民生活」。

若說這個神格化的天皇制度有何好處?那就是這是國家安定的基礎。日本面臨西方列強的威脅,武士們還喊出「尊皇攘夷」,體現了天皇的信仰權威。幕府能夠「大政奉還」,然後明治維新,其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日本有天皇信仰,能夠穩定自身。清朝則是根基只有268年,異族統治根基不穩,隨後陷入內亂,給了共產黨可乘之機。二戰後,為了抵抗共產黨的赤禍入侵,麥克阿瑟保留了日本天皇,並寫入《憲法》。至今,日本還保有自己的文化,已經邁入令和時代,實在難得。

▲奈良的法隆寺是飛鳥時期的古建築。聖德太子所造的佛教建築至今仍在,五重塔與夢殿依然佇立。Adobe Stock  

今世降生皇族 興隆日本佛法

《日本書紀》記述稱聖德太子:「生而能言,有聖智。及壯,一聞十人訴,以勿失能辨,兼知未然。」是說他剛出生就會說話,成年後能同時聽十個人講話,而且還能分辨他們說的,不會搞混。他甚至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關於他的聖化神蹟,還不止這些。根據《唐大和上東征傳》一書記載,鑒真和尚在揚州大明寺講過一句話,他說:「以前,我聽說南嶽慧思禪師圓寂後,為了興隆佛法,托生為倭國皇子。」

《聖德太子傳曆》記載,聖德太子尚未降生時,他的母親夢見一名金色神僧。僧人說:「我有救世的願望,想暫時寄宿在皇妃的腹中。」皇妃問:「您是誰?」僧人說:「我,救世的菩薩,住在西方世界。」皇妃說:「可是我是俗人,腹部骯髒,貴人怎麼能寄宿呢?」僧人說:「我不介意。只是希望托生人間。」皇妃不敢再推辭。皇妃懷孕後,變得聰睿慧敏,尤其善於辯論和領悟法理。皇妃分娩時,從西方射下金色的光芒,照亮了皇宮。敏達天皇聽說此事,率人一同探訪,那團耀眼的金色光芒依然存在。

還有一樁。太子六歲時,百濟國派遣禪師訪日。某天,太子說:「我想看看百濟國進獻的經書。」敏達天皇問他:「為甚麼?」太子說:「昔日,我在中國衡山修行,聆聽佛的教誨,今天想看一看百濟進獻的經書。」天皇聽後驚訝萬分:「你才六歲,常在朕的身邊。你甚麼時候去過中國呢?可不要撒謊噢!」太子說:「那是我的前世,所以我記得。」他提到,他曾轉生在中國數十次,今世降生皇族,是想出家修道,興隆日本國佛法。

他有神通,這無疑義,只是現代人普遍難以接受而已。推古天皇二十六年,47歲的太子對大臣說:「中土正在興兵大戰,有一大國將要滅掉小國,李姓將會應命出世。大隋的國運,今年就要終結了。」後來李淵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滅了隋朝。太子預言果然不差。

同年太子為太子妃講述因果。太子說,他累世在衡山修行。如果今生結束,將來要托生到貧窮的人家,繼續入道得法,希望太子妃不要因此悲傷。推古天皇二十九年春,太子在斑鳩宮,命太子妃沐浴更衣。他本人沐浴更衣後,對太子妃說:「今天晚上,我要遷化了。你可以跟我一起去。」次日,內侍發現太子和皇妃雙雙圓寂。消息傳出後,舉國悲慟萬分。

妃橘大郎女皇妃自述:「我大皇所告訴『世間虛假,唯佛是真』,玩味其法,謂我大皇應生於天壽國之中。」被稱為聖德太子臨終最為著名的遺言。

奈良的法起寺、法輪寺與法隆寺是飛鳥時期的古建築。聖德太子所造的佛教建築至今仍在,五重塔與夢殿依然佇立。想著「世間虛假,唯佛是真」,彷彿聖德太子就在眼前!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