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古意盎然的湖口老街上,途經如今依然香火鼎盛的三元宮,接著走進刻畫歷史的老湖口天主堂,時而品嚐風味獨特的客家美食……如果你自認擁有一顆「老靈魂」,那麼絕對會愛上此地。
湖口起源
湖口位於新竹北部,舊稱「大湖口」、「大窩口」。「窩」指的是兩山中間,三面封閉、一面開放、有河水流出的地形。湖口地處丘陵與台地的交界,加上省道台一線、高速公路、縱貫鐵路等交通要道經過,除了是新竹的商業重鎮,也是桃竹苗地區南來北往的重要門戶。
而「老湖口」與「新湖口」這兩個地名的由來,也與鐵路密切相關。清光緒年間,劉銘傳在台興建鐵路,1893年台北至新竹段完工,帶動了老湖口車站周邊的發展。1929年,日本政府調整了鐵路路線,將車站往北遷移,使得原本的政經中心跟著轉變,新湖口於焉誕生。
▲寬敞的騎樓與拱圈,是湖口老街的特色之一。
老街風情
台灣各地不乏特色老街,湖口老街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幾乎完整保留了往昔的建築樣貌。老街優雅古樸的風采,令初見者無不為之驚嘆。在許多老街不斷面臨新式建築進逼的壓力下,湖口老街彷彿沉潛於時間的洪流中,沒有隨波逐流,而是靜定自在地佇立原地,別有一番美好的懷舊氛圍。
▲「三元宮」是當地傳統信仰中心。
與迪化街、三峽、北埔、大溪等老街相同,湖口老街可歸類為日據時代的「大正式店面街建築」,全長300公尺,呈L型的街道在縣定古蹟「三元宮」交會。近年來在居民的努力與政府相關單位的支持下,老街也進行了牌樓、店亭的整修,地面也翻修成石板路。
▲紅磚牆面上有著細膩的雕飾。
▲招牌設計簡約有古風。
▲老街上的「復興戲院」,如今已改為餐廳。。
走在老街上,寬敞的騎樓與拱圈不顯侷促,遊客可悠閒地漫步其中,毫無摩肩擦踵的困擾。店家與攤販的招牌也沒有喧賓奪主的紛亂感,低調簡約的設計,自然而然地融入紅磚色的老街調性裡。抬頭觀察牆面上細膩的雕飾,家家戶戶各有千秋,美不勝收。
▲老湖口天主堂裡莊嚴的聖堂。
▲天主堂附設「仁愛幼稚園」所走過的歲月。
老湖口天主堂
除了傳統民間信仰,湖口老街的另一個亮點,則是來自西方的天主堂。1953年,天主教神父陶伯鐸來到此地,以幾棟民宅作為據點,展開在湖口的傳教。爾後由於信徒漸增,原本的空間不敷使用,義大利籍的滿思謙神父決定籌措資金,買下湖口驛站舊址的土地來興建天主堂。1965年,天主堂正式完工,除了教堂本體與神父宿舍,還設有幼稚園。
當時台灣經濟剛起步,天主堂除了傳教,也發揮了一定程度的社會福利與教育功能。後來因信徒減少,天主堂遂於1993年停止活動,成為閒置狀態。直到2003年,大窩口促進會向文建會爭取經費,最終獲得補助,於2004年將天主堂改建為「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並於2006年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物。
▲美麗的彩繪玻璃在黑暗中透著光。
走進人去樓空的天主堂,莊嚴的氣息尚存,偌大的空間飄蕩著寂寥,讓人連呼吸都不由得謹慎了起來,深怕打擾到這個半沉眠的場域。牆上的說明牌與櫃子裡一件件年代久遠的展示品,訴說著曾經熱鬧喧騰的往日時光。凝視黑暗中透著光的彩色玻璃,連空氣中的一絲揚塵都清晰可見。
▲「小窩口柴燒pizza」店內牆壁的pizza繪圖。
▲口味獨特的窯烤披薩。
小窩口柴燒pizza
天主堂的幼稚園如今已成為社區活動空間,而更令人驚喜的是,其中還藏有特殊的美味——窯烤披薩!
2017年10月,一對年輕夫妻租下此地,賣起了窯烤披薩。結合異國風情與客家食材,披薩的口味除了常見的經典款以外,還有獨創的剝皮辣椒皮蛋、客家鹹豬肉、神父豬肉等,成功吸引了不少饕客上門。說來巧合,披薩發源於義大利,老湖口天主堂也與義大利有著很深的淵源,是否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