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的經濟學分析(三)

▲台灣防疫成效斐然,在敦睦艦隊(磐石艦)群聚感染爆發前,台灣於4月中旬曾經4天內3度「零確診」。圖為圓山飯店發揮巧思,點亮客房燈光在外牆拼出「ZERO」致敬辛苦防疫的所有台灣人。Getty Images
第211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最近兩週來,國際社會充滿了要向中共索賠的聲音。除了美國不少民間團體已經向美國法院提交訴狀,狀告中共政府或者政府組織(例如人民解放軍、武漢病毒研究所等)之外,密蘇里州政府也提起民事法律訴訟,要求中共賠償因為其疏失所造成的該州經濟損失。美國國會也在推動法案要免除中國在法律上的豁免權,以及由聯邦政府逕行向中共索賠。

姑且不論這些訴訟在法律上能不能成立,或者勝訴後有沒有辦法可以獲得賠償,我們來談一談這些索賠行動有沒有經濟學上的意義。

外部性內部化

一般的交易只涉及到交易雙方,但在很多情況下一個交易會影響到無辜的第三方,這個影響所造成的成本就是經濟學上所謂的「外部性」(externality)。解決外部性問題的必要條件是將外部性「內部化」(internalization),也就是買方或者賣方將外部成本給承擔起來。

我在前文〈武漢肺炎的經濟學分析(一)〉曾經提到,個人染疫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因為會傳染給他人),而防治瘟疫困難的地方正在於外部性無法內部化,因為法律上無法要求個人為傳染給他人負責。

我們看到很多歐美人(尤其是年輕人)根本不在乎被病毒感染,所以當大家被迫歇業防疫的時候,他們趁機休假玩樂,到處開派對。這正是因為他們不用為別人(尤其是老人)染疫負責,所以才能如此漫不經心,這是個典型的外部性無法內部化的現象。

中共是慣犯

要防治武漢病毒這種傳染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病毒初發的時候進行有效的隔離與檢測,並且提醒民眾注意,以集體行動來防疫。這是所有正常國家都會採用的公共衛生標準動作,也是一個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的基本動作。

然而中共政府做了甚麼?隱匿、隱匿、以及更多的隱匿。這是中共政權的慣性,為了維穩,不能讓民眾知道真相。因此,2003年中共隱瞞了SARS,17年後它又再度隱瞞了武漢肺炎。這麼多年來中共不但沒有改進,如今還學到了讓WHO一起幫它隱匿,洗白它的謊言。

現在國際上對中共採取的索賠行動,透過國際壓力讓中共為全球災難負起責任,正是一種將外部性內部化的手段。這不但能增加經濟效率,也是保護中國人民的人權行動。否則下一次病毒在中國降臨時,中國與全球民眾還會再度遭難。

 

武漢病毒的兩面性(看起來不如SARS致命,但傳染性更強、危害性更大)簡直就是中共的翻版,難怪許多人直接稱武漢肺炎為「中共病毒」。Adobe Stock

▲武漢病毒的兩面性(看起來不如SARS致命,但傳染性更強、危害性更大)簡直就是中共的翻版,難怪許多人直接稱武漢肺炎為「中共病毒」。Adobe Stock

 

病毒是中共的翻版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特殊現象,就是武漢病毒的兩面性根本就是中共的翻版。武漢病毒不像SARS那麼致命,但因此傳染性更強,能夠癱瘓全球系統,危害性更大。SARS的致命性高,但反而很快就被各國的防疫體系殲滅了。同樣地,中共「看起來」也不像伊斯蘭國ISIS那麼血腥邪惡,因此中共政權卻可以在既有的國際環境中發展壯大,並得以收買西方世界的政要、企業與國際組織(傳染性更強)。可是正是因為這樣,中共政權對人權與國際秩序的危害性更大。相反地,ISIS反而很快被殲滅。

很多人把武漢病毒當普通感冒,這些喪失警覺心的人最容易被感染。同樣地,也有很多人認為中國是正常國家,甚至認為中共還是比較友善的極權政府,這些喪失警覺心的人最容易被中共收買。

或許武漢病毒正在用它自己奇特的方式來警醒世人認清中共對世界的危害。而台灣成功防疫的經驗,剛好印證了反共才是長治久安、永保健康之道。病毒的風中絮語,你是否聽得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好景不再 華爾街銀行家「吃鴨蛋」
每年年底是華爾街的獎金季節,人們總習慣於談論以百萬計算的高額獎金。但是2010年和以往不同,所有員工都面對一個過去根本不可想像的現實──「…
精湛光學科技吳俊男 登上全球最大篩選機供應商
在明亮氣派的辦公室內,一抬頭就可以看見一幅巨大的書法,上面寫著「厚德載物」,由此可見主人對自我的期許。…
清水岩國家步道 登山鐵騎隨你玩
70度的陡坡、超過150個階梯,往上看就像直上雲霄,當地人稱之為「擎天岡」。清水岩登山步道前的小販充滿人情味,…
跟著興趣走 天生IG網紅「電商人妻」
隨著第一本書《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於今年8月出版,到10月中已經第七刷,「電商人妻」孔翊緹在社群上的聲量持續水漲船高。…
中國高通貨膨脹 誰是黑手?
據《第一財經日報》近期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再次把國內的持續高通貨膨脹率,歸咎於外資流入和美元貶值。 易綱去年便提出,…
從實體到網路 虛實整合把餅做大
「我參與很多協會。參加連鎖業的聚會時,我年齡大概是最輕的,因為那邊大多是六、七十歲的人;但當我參加電商活動時,我年齡是最大的,所有人都是三…
傳承台灣「美好年代」 掌中戲大師陳錫煌的人生寶典
掌中戲,又稱布袋戲,是一門結合表演與工藝的精緻藝術,在清朝同治年間傳至台灣。一百五十年間,歷經日本殖民政府打壓、…
走進林百貨,「體驗」台南今昔的摩登與現代
林百貨今昔事蹟: 南台灣第一家百貨,1932年(昭和七年) 12月5日開幕,只比台北菊元百貨晚兩天。 全台唯一百貨樓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