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是電商的最後一哩路,只要有實體貨物的企業,都有倉儲的需求。倉儲(Warehouses)是將物料儲存在倉庫,以供應出貨的流程。倉儲系統的穩定,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從進貨、入庫、確認訂單、撿貨、包裝、出貨,到逆物流處理、定期盤點,每個步驟都需要有組織的規劃。
但事實上,不少中小企業的倉儲系統仍用Excel進行管理,出貨流程耗時長、費人力,物流成本也高。到了折扣季或旺季,訂單突然增加,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後勤系統卻無法負荷,掉單、寄丟、寄錯、速度慢、缺貨、物品損壞等失誤頻傳,導致品牌形象大傷。消費者面對這樣的物流體驗,信任度也就大幅降低。
觀察1-倉儲管理4大痛點,企業在倉儲管理上通常會遇到以下問題:
1.出貨效率差,大幅提高退貨風險
台灣有不少中小企業並未導入「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系統,仍習慣以人工方式手動更新Excel表格,最基礎的問題是人工更動費工費時,也難保不會出錯。ERP則是以會計為導向,利用模組化,接收、製造、運送和結算客戶訂單的系統。然而要選用一個可靠的庫存管理系統,或自建庫存管理系統又談何容易,動輒幾十萬的費用,讓多數小電商立刻打退堂鼓。
而出貨效率差是電商最煩惱的問題之一。不少客戶很在意收到貨物的時間,一旦等待時間拉長,退貨機率也會提升。有些客戶甚至會在還沒有拿到貨的這段時間,重新思考自己究竟需不需要這個商品。尤其是高單價的貨品,消費者越可能在衝動購物之後的冷靜階段,按下退貨按鈕。
2.永遠不知道哪時會發生的出錯率
除了到貨時間,出錯率也是電商的痛點。一旦撿貨、包貨過程中出錯,寄錯物品不僅收不到款項,還會因為退貨大幅增加成本。產品從消費者逆流回到經銷商手中,其中的運輸、倉儲、處理費用都會沖減產品的價值,也就是「逆物流」將造成大量利益蒸發。此外,處理一件客訴案件,據統計至少需耗費客服人員一小時的時間,而這些多出的人力成本企業都必須自行負擔。
台灣電商總體的退貨率約為3%到10%,毛利率越低的公司對退貨的承受度自然越低。不少電商因此考慮將倉儲管理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團隊,由專業物流人員理貨配送,再搭配線上庫存管理系統,即時掌握出貨動態,並降低出錯率。
3.倉儲空間不易管理
2016年高雄前鎮區爆出一起冷凍廠將過期蝦改標販售事件,草蝦包裝上的有效期限是2009年7月,被塗改為當期,業者靠賣過期品不法獲利上百萬。案發後業者坦承,因管理不當導致大量庫存,為減少損失,將紙箱有效日期刮除或更換紙箱,出貨給其他中盤商。
庫存管理確實是許多業者碰到的難題,無論是實體貨物的保存,或是線上系統的控管,不能完全掌握是業者的痛點。能提早為即將到期的庫存做準備,搭配通路做商品出清活動,才能讓即期品轉為營收的成長動能。
4.淡旺季庫存量彈性不夠
不少業者選擇租賃倉庫,自行出貨。然而旺季所需的庫存量與平時完全不同,如果為了準備旺季庫存,選租一間夠大的倉庫,就容易出現淡季時空間閒置,使得倉儲費用負擔過重。有些中小企業選擇以安全庫存為基礎,旺季再租短期倉庫調節使用,雖然解決浪費空間的問題,卻也增加不少成本。
因此,「彈性不夠」是自行租賃空間的難題,電商環境變動快速,一年之內有淡旺季之分的倉儲問題,對業者而言是很大的挑戰。
▲庫存管理確實是許多業者碰到的難題,無論是實體貨物的保存,或是線上系統的控管,不能完全掌握是業者的痛點。Adobe Stock
觀察2-痛點也能成為獲利關鍵?
如何精準掌控倉庫的貨品和出貨流程,是每間公司必須正視的環節。想要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高的效益,勝出的關鍵就是「誰的倉儲物流最有效率」。不少業者因此選擇外包給第三方服務,解決倉儲、配送問題。
多數「第三方倉儲」(Third Party Warehousing)或「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服務,不同於傳統幾乎全人工的方式,而是大量運用IT技術,提高物料及帳目的精準度,讓流程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好的倉儲管理,應該要能夠協助處理繁雜的金流、物流、資訊流需求,業者只需將貨物送到倉庫即可。市面上第三方倉儲服務百家爭鳴,建議多方了解、諮詢並報價,評估企業現況再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