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恩怨衝突再起 以巴戰爭背後的大國盤算 (下)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上一篇主要講歷史故事,今天就要來切入重點(居然拖到下集才是重點)

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在2017年失去了政權轉為民間組織後,仍然持續控制著加薩走廊,雖然中間一度傳出會放棄消除以色列的計畫,承認「兩國方案」,但後續的和平對談卻始終沒做出結論。

相反的,哈瑪斯的實質行動是繼續攻擊以色列。從加薩走廊挖了數百條地道到以色列境內殺害平民,日以繼夜的發射導彈轟炸以色列,把加薩走廊徹底變成進攻以色列的基地。近年甚至直接將軍事基地設在平民區,在清真寺製作武器,把伊斯蘭大學當作彈藥庫,把百姓當作盾牌藉此阻擋以色列進攻,並製造國際輿論讓外界認為以色列在屠殺平民,以政治正確的「正義」騙取國際同情。

以色列當然不是好惹的,建國之初就面對虎視眈眈的阿拉伯世界,以色列開發出舉世聞名的「鐵穹防禦系統」,精準地把所有來自加薩走廊的哈瑪斯飛彈打下來(然後發現上面都寫中國製)。這樣的高科技軍事防禦,最後導致了以色列損失不大,巴勒斯坦死傷慘重的結果,強化了巴勒斯坦弱者的印象。但哈瑪斯不僅反省為何仗打不贏,仍然日復一日的發射飛彈,無論這些飛彈最終是否打中以色列,或是直接掉在自家人的門口。

也就是說,哈瑪斯明知打不過擁有高科技軍事系統的以色列,卻仍不放棄使用暴力,為的就是讓以色列落下話柄,透過國際輿論給予壓力。

今年齋戒月在謝赫賈拉(Sheikh Jarrah)地區發生的衝突,正好又給了哈瑪斯出兵的機會。在警民衝突發生後不久,哈瑪斯立刻發布最後通牒,要求以色列警方和以色列居民限期撤出阿克薩清真寺和謝赫賈拉地區。以色列當然沒有理睬,於是在5月10日當晚最後通牒到期後,哈馬斯立即發動了大規模的火箭彈襲擊,將地區衝突升級為兩國之間的戰爭。短短時間內,哈瑪斯向以色列發射了超過3000枚火箭彈,龐大的數量刷新歷史紀錄,可見哈瑪斯是有備而來,武器早就等著了。

為何哈瑪斯要這麼做?專家認為目的應該是要打亂前美國總統川普剛佈局完成的中東世界和平機制。川普在卸任前,積極促使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開始展開和平對談,甚至成功讓阿聯、巴林、蘇丹和摩洛哥與以色列正式建交。眼見阿拉伯好友不靠譜,哈瑪斯立刻轉頭去找昔日舊友伊朗和中國,尋找新靠山。

中國為何願意淌入這渾水?除了販售武器外,中共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中東地區再度陷入混亂,從而讓美國無暇顧及原本快成功的亞太圍堵戰略,轉移西方國家的焦點。

甚至,中國政府這次還高調出演「和平使者」的角色,在安理會上站出來大聲撻伐以色列,要求以色列停火止暴,並答應給予人道援助、國際支持,堅持一邊一國的「兩國方案」。外交部長王毅還說以巴雙方可在中國舉行談判,儼然想取代美國,成為中東衝突老大哥的態勢。

那為何以色列明知會被國際撻伐,還是堅持要轟炸加薩走廊呢?首先當然是哈瑪斯從不間斷的攻擊,雖然並未造成實質損害,但也讓以色列百姓長期活在緊張恐懼之中,以色列不得已才針對軍事要地反擊,偏偏哈瑪斯又故意把軍事區設在民宅學校內,營造大規模傷亡的慘況。

以色列軍方表示,在轟炸前都會給予一小時的緩衝時間,提醒當地非軍事人員盡快撤離,反觀哈瑪斯發射前有通知嗎?

現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屬於極右派,崇尚猶太民族主義,對巴勒斯坦一向採取激進強硬策略,堅決反對兩國方案。身為執政最久的總理,納坦雅胡從去年開始因貪污醜聞出現連任危機,失去黨派盟友的政府連內閣都快組不成。因此專家認為,納坦雅胡此時透過跟哈瑪斯發生戰爭,煽動愛國情緒來轉移國內政治失利的焦點,這也是為何即使美國總統拜登急電納坦雅胡多次,以色列軍方仍然沒有要停手的意思。

美國政府雖然呼籲雙方停火,但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西方國家還是力挺以色列,認為以色列並非故意發動戰爭,而是基於「自衛」的合法權利。可惜多數國際媒體都忽略了這點,被「政治正確」的「站在雞蛋這一邊」理論迷惑,同情巴勒斯坦。以色列這次空襲地點又是有美聯社、半島電視台等媒體大樓,惹毛記者的下場,以色列因而被塑造為以巴衝突的大惡棍。

我不會說以色列都沒有做錯,每一次的戰爭,背後除了猶太人優越心態,還充滿執政者的各種算計。只是每次談到以巴衝突,多數人只會責怪以色列政府以強欺弱,殺了多少巴勒斯坦平民,但反過來想,故意將人民作為盾牌的哈瑪斯,難道就不應該受到譴責嗎?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的恩怨,無論從歷史、政治、經濟、宗教哪一方看,暫時都不可能找到完美的解法。尤其背後又有美國、伊朗、阿拉伯國家、中國等大國各自盤算著,絕對不是以巴兩國坐下來好好談就可簡單解決的。

可悲的是,無論上面的首領如何算計權衡得失,如何透過戰爭獲得利益(政權),最後受苦的永遠是底下的所有老百姓。

所幸,就在這篇文章準備要發布之際,以巴終於傳來好消息,雙方各自宣布停火,結束長達11天的飛彈轟炸。畢竟以色列人無法天天躲在防空洞過日子,巴勒斯坦人則需要時間撫平傷痛,重建受到重創的家園。

還記得去年的BLM運動嗎?媒體當時也是鋪天蓋地的同情BLM,最後這個運動的結局是甚麼?各地發生打砸搶事件、發起人坐擁五座豪宅、美國警方跟有色人種(黑人為主)的衝突越來越激化、源起地西雅圖變成破敗不堪的城市。

希望大家在看新聞時能多想想,不要因「政治正確」而盲目過度相信某方的訊息,也不要先入為主認為弱小的一定對,強大的一定錯,在這種邏輯謬論下失去了看清真相的判斷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