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背後的模擬者 戴敬晃談修復師的用色與用筆

▲油畫家、畫作修復師戴敬晃,曾於2010年、2015年分別獲得台灣全國油畫展的金牌、銀牌。
第265期
文、攝影☉謝平平

油畫發源於西方,以礦物質顏料調膠,再於畫布上作畫,是與水墨完全不同的作畫方式,但卻與膠彩頗為類似。台灣在日治時期,引入膠彩、油畫,莘莘學子負笈日本,一批批美術專業人才陸續回台,把油畫帶入台灣社會。然而,台灣的文物修復遲至1999年,才有台南藝術學院(今「台南藝術大學」)成立古物維護研究所,系統培育修復專才。

在南藝大成立古物維護研究所(後與博物館學研究所合併為「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之前,戴敬晃就前往法國知名的「孔岱高等藝術設計學院」(Condé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攻讀藝術修復碩士,回國後修復多件作品,包括新竹縣峨眉鄉天主教堂的畫作。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特展展出畫布尚未出現前,畫家以木板為基底,較大幅作品則以多片木板拼成,背後有刀鑿痕跡。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特展展出畫布尚未出現前,畫家以木板為基底,較大幅作品則以多片木板拼成,背後有刀鑿痕跡。

 

修復師理性多於感性

「修復師看油畫,與畫家的感性不同,必須實事求是。」戴敬晃曾師事楊永福等知名畫家,走上美術這條路,是100%的理性,「我看我哥從小被打,就跟姊姊決定要走一條老爸管不到的路。」戴父學電子工程,教子甚嚴,於是戴敬晃選了美術,姊姊則是建築景觀,刻意避開父親的專業,卻也看到不同的世界。

 

戴敬晃表示,一幅油畫作品有數層,從凡尼斯層到基底層,皆會相互影響。

▲戴敬晃表示,一幅油畫作品有數層,從凡尼斯層到基底層,皆會相互影響。

 

一般人從正面欣賞油畫,修復師則要正反看個透。他解釋,修復範圍包括:內框(基底)、隔離層(凡尼斯層)、打底層、顏料層等。一幅受損的油畫,修復師需先判斷原因出在哪一層,每個環節還涉及不同細部,如:油畫裂痕是過早裂痕,或是年代裂紋,「過早裂痕就是像鱷魚皮一樣,有可能是畫家筆法或顏料少油;年代裂紋就是老化造成。」

 

修復師需要理性腦。

▲修復師需要理性腦。

 

一幅油畫的受損原因

畫家使用的內框、畫布、顏料,也會在時間推移中,形成問題,如:畫布可能會被蛀蝕;鐵釘釘上畫布的內框,可能會鏽蝕、脫膠,造成畫布變形。

 

油畫表面龜裂可能為過早裂痕(畫面右方)或年代裂紋(畫面左方)。

▲油畫表面龜裂可能為過早裂痕(畫面右方)或年代裂紋(畫面左方)。

 

一幅油畫完成後大約三年內,還能修改,但作品會陸續固化,顏料慢慢滲入畫布中,打底層有油性底、半油性底、吸收性底,顏料也有多種品牌,「不同時代的顏料細緻度不同,各品牌顏料的含油率也不同。」雖然從顏料老化程度可以判定作品的年代,但他建議畫家們,最好使用中上品質的顏料,作品才不至於快速崩壞。

換句話說,經過時間的積累,每一層都可能產生問題,而每一層也可能與相鄰的一層產生混合問題。戴敬晃表示,修復最難的部分,是找出問題出在布料?顏料?還是收藏環境不佳?要從何處先著手?除了經驗判斷,現代還有光學儀器可以輔助,大大減低了誤判的機率。

現代機器輔助

十五、十六世紀,西方已有修復師的出現,修復十四世紀以前的宗教畫。而隨著修復技術的進步,今日多以團隊進行——主要修復師在分析出問題後,交給其他成員進行,包括:檢測確定、清洗與填色加固、基底材轉移等三大範圍,成員各有專精。

其中,檢測倚靠多種機器判定,例如:X光、X射線螢光分析、紅外線、紫外線、顯微鏡等,完整的一套檢測可從基底材到凡尼斯層,降低人為判斷的誤差。

 

修復色粉,與油畫顏料不同。

▲修復色粉,與油畫顏料不同。

 

修復主流:修舊如舊

法國在大一就開設有探測相關課程,並讓學生接觸油畫、器物、雕塑等不同類別的修復,分科專業則在高年級實施。

戴敬晃指出,學生進入修復學的第一堂課是「道德」,了解修復師的職責在於「維持作品的生命,而非創造新的作品」,如同修復古蹟講「修舊如舊」。

 

工作室中,除了待修復油畫,還有油畫顏料、畫筆、色粉等,放在不同的架台上,戴敬晃拿起筆仔細的點點,「我們是修復,需有可逆性,不是創作,所以不用油畫顏料,是用色粉,下一任的修復師能洗掉。」

▲工作室中,除了待修復油畫,還有油畫顏料、畫筆、色粉等,放在不同的架台上,戴敬晃拿起筆仔細的點點,「我們是修復,需有可逆性,不是創作,所以不用油畫顏料,是用色粉,下一任的修復師能洗掉。」

 

因為每個修復師手法、用藥方式,甚至對修復到何種程度的想法也不同,以〈蒙娜麗莎〉為例,作品中的人物本就無眉毛?或可能在某次修復中,眉毛不慎被洗掉?修復界目前仍沒有定論。

修復油畫作品,可說宛如破解一樁案件,修復師既像偵探,也像醫師。戴敬晃依照經驗判定,作品問題有一半來自畫家使用的材質,另一半則是保存造成的問題。他表示,保存油畫的最佳環境為溼度為55度、溫度攝氏25度。

回國後,戴敬晃從事修復相關工作多年,他喜歡觀察畫家對光與色彩的細膩表現,如:冷黑、暖黑的表現,不同白色的用法等。但擔任修復師,戴敬晃只能模擬原作,多年的觀察只能放在自己的創作中。當放下修復色粉,換上油畫顏料時,不知此時他是感性多?還是理性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睡眠地圖幫您挑對床 一夜好眠
能夠一覺到天亮,神清氣爽地迎接新的一天,應該是許多忙碌的現代人夢寐以求的。「Mr. BeD倍得先生─睡眠地圖」就是以「提升睡眠品質」…
華爾街俊逸奇花
王文菁──這個曾經被譽為華爾街最年青的女財經博士,一晃眼已走過了十五個年頭。在華爾街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金融焦點之地,王文菁屹立不搖。…
「六月初一」做快閃店 8結蛋捲從線上紅到線下
習慣網購的人應該對「六月初一」的爆紅產品「8結蛋捲」不陌生。這個2017年甫成立的伴手禮品牌,每逢年節店面都大排長龍,早上7點就有人在排隊…
科技和製造業發展是過時的政策嗎?
美國總統川普用了很大的壓力要將製造業搬回美國,美國也從歐巴馬政府就有國家製造創新網路大型計畫(NNMI,National Network…
橘之鄉 讓金橘蜜餞晉升為宜蘭縣禮
宜蘭縣的好山好水孕育出優質農特產,除三星蔥、鴨賞外,金橘年產量居全台之冠,高達九成。金橘蜜餞遠從日本統治時期就頗負盛名,…
2013年6月中國大事
中國經濟成長減緩 李克強緊縮銀根 世界銀行6月發表的半年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中國2013年經濟成長率將為7.7%,比先前預測的8.…
武鋼養豬 折射中國經濟轉型之困
就在中國正副總理溫家寶與李克強不斷呼喚「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是經濟結構的轉型」之時,…
從文字領略影像之美 以暢銷小說Boy's Life《奇風歲月》為例(三)
我們在前兩篇文章探討了《奇風歲月》(Boy’s Life)栩栩如生的敘述風格,與不同情境之下的描寫技巧。現在,我想談談這本書裡的三個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