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論壇

增稅還是減稅,是走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道路選擇,也是決定國家經濟停滯還是繁榮的分水嶺。人類歷史早已證明,賦稅嚴重,人民不堪重負,最後一定是國破民窮。而減輕稅賦,讓人民手裡有錢(擴大大眾消費),…
截至12月20日,美國參、眾兩院均通過《減稅與就業法案》。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時曾承諾將完成幾大任務:修改美國的移民政策、減稅、提振美國經濟、廢除歐巴馬醫保法案,現在不到一年,…
傳統、現代、後現代,這些個藝術或建築領域的專業詞彙,對許多讀者來說,也許有些陌生,但我認為,這一組詞彙的概念,正好也是我們經濟體系演變的重要階段,請耐心看下去。容我從拙譯《沃爾瑪效應》(The…
2016年《勞基法》的修訂引發很多批評,2017年《勞基法》因而再提修訂,但仍引發不少爭議甚至抗爭,其原因之一是大家對《勞基法》該追求和能追求的目的有不同看法,而追求的方法也未經深入的討論。…
造成人類社會二千年發展緩慢的罪魁是專制,其中最壞的模式是政教合一。而人類的主要飛躍來自憲政民主、政教分離等思想的進步,而且是越來越走向美國憲法的價值方向:保護個人權利,限制政府權力。…
(續前期)文革後期與結束後,大批僑生回流,滯留香港,當然也包括人大校友。我到香港不久,接觸到的就有卓寶琴、薛瑞珍、李紹基、黃華榮、饒由基(在香港改名為饒熾烽)等,散布在各行各業。…
拙作《中國:潰而不崩》由台灣八旗文化出版之後,評論不少,最應該看到本書的大陸讀者因為海關檢查嚴厲無法購書。除了本書三位序言作者為拙作所寫序言之外,在我看到的評論當中,一篇〈週末讀《中國:潰而不崩》…
近十年來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不足,主要國家長期採行貨幣擴張政策而成效不盡如意,因此近來又有不少改用財政擴張來提振經濟的主張,但財政擴張的長期惡果恐怕比貨幣擴張還要大。…
在台灣的主流媒體界,假新聞已經不算是新聞了。2005年東森新聞S台的「腳尾飯」報導,以及2012年旺旺中時集團「黃國昌走路工事件」的報導,應該算是台灣新聞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個假新聞事件。今年,…
中共會不會武力犯台是一個老話題,最近又引起波瀾,是因為美國智庫學者易思安(Ian Easton)最近出版了新書《中國侵略威脅》(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續前期)當時張五常教授對中國的最大貢獻,應該是不但寫文章鼓吹「出賣國土」,1986年6月25日在《信報》的「論衡」專欄寫了「出售土地一舉三得」,而且同時到深圳市政府演講「出賣國土」的好處,…
我與夫君程曉農合著的《中國:潰而不崩》一書中文版,較之今年3月先期出版的日文版,增加了數萬字。因為面對的是不同國度的讀者,日本讀者希望更多了解經濟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