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惡例 斯里蘭卡破產

▲大批憤怒的斯里蘭卡示威者7月9日衝進總統官邸,要求領導人下台,震撼全球。Getty Images
第236期
楊天姿、萬厚德

斯里蘭卡在中共「一帶一路」的經濟陷阱下,7月舉國破產,大批憤怒的示威者7月9日衝進總統官邸,要求領導人下台,震撼全球。國際咸認,這些貧窮國家對中方的還款承諾將危及自身的政經穩定,也為北京帶來高度的金融風險。

一帶一路陷阱 負債逾500億美元

在中共「一帶一路」的經濟陷阱與一連串經濟及財政的錯誤操作下,斯里蘭卡陷入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超過500億美元的債務無法償還,該國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7月5日宣布國家破產。大批憤怒的示威者連日陸續湧上首都可倫坡(Colombo),最後導致大批示威群眾攻陷總統府。

拉賈帕克薩7月13日正式辭職,當日稍早他和妻子及一名保鑣飛往馬爾地夫,其兄弟、前財政部長巴席爾則前往美國。

斯里蘭卡2,200萬人民經歷數個月的經濟困頓,不僅長時間停電、食物及燃料短缺,外匯存底也耗盡,無法進口重要物資,進一步使通貨膨脹惡化。

斯里蘭卡財政狀況早已不佳,原因包含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使其債台高築、減稅使歲收大減、禁用化肥使農業產量減少等,加上疫情影響,觀光業大受打擊,全球通膨問題也加劇該國經濟困境。

尚有9國瀕臨破產邊緣

斯里蘭卡破產後,全球開始關注還有哪些國家也會引爆。《美聯社》指出,包含阿富汗、巴基斯坦、寮國、緬甸、土耳其、黎巴嫩、辛巴威、埃及和阿根廷等9國的經濟狀況也瀕臨破產邊緣。除了阿富汗遭中國已讀不回外,其他9個國家都加入了一帶一路。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全球最貧窮國家今年面臨了350億美元的債務履行支付,其中40%必須支付給中國。這只是表面數字,積欠中國的隱性債務相當難估計。在財政艱困下,這140億元債務很可能成為中國的呆帳。

美學者:中共挖坑自入

北京於國際戰線上推出了一帶一路,讓經濟體質脆弱的開發中國家墜入了殘酷的債務陷阱。熟悉中國問題的美國知名學者裴敏欣指出,北京過去15年對貧窮國家提供高達數千億美元的貸款,現在這些窮國面臨資本外逃、缺糧,難以償還貸款,也讓北京掉入自己挖的債務陷阱。

裴敏欣在《日經亞洲》發布評論提及,隨著俄國入侵烏國,高通膨、利率上升和美歐經濟衰退迫在眉睫,許多窮國正面臨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境。有些國家積欠中國的債務比檯面上還多,估計中國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未披露貸款,至少占這些國家GDP的15%。

北京身為窮國們的最大單一債主,且有近三分之二貸款用在基礎建設。但在經濟景氣低迷狀況,基建營運收入大減已難以償還貸款;至於以資源抵押交換債務的做法,在經濟衰退期間也將壓低大宗商品的價格導致違約風險上升。

裴敏欣表示,北京並沒有好的選項能夠擺脫自己挖的大錢坑。在經濟危機期間,施壓「資不抵債」的窮國償債,只是徒勞,北京不僅會賠錢,更會自毀聲譽。若完全註銷窮國債務,將導致中國國有銀行的損失,北京政府最終不得不彌補。

暗黑協議 舉債國成傀儡

此外,北京與債務國間的「暗黑貸款協議」也是導致債務國無法透過正常財政操作脫身的原因之一,進而成為北京的外交傀儡。

德、美兩國專家2021年3月31日聯合發布《中國如何放貸:與外國政府簽訂百份債務合約的罕見調查》(How China Lends: A Rare Look into 100 Debt Contracts with Foreign Governments)報告指出,中國藉由一帶一路成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最大債權國,貸款協議不僅「禁止舉債國公開貸款條件」,甚至要求舉債國否認雙方有借貸協議。如此不透明的貸款讓外界難以估計外債規模,一旦政府財政出現危機,將難以採取恰當措施。

《華爾街日報》2021年12月報導,一份曝光的烏干達委由中方建設的恩德比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合約中,意外揭露一帶一路的醉翁心態。該合約竟然要求該機場運營商烏干達民航局的所有收支都必須經過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南非標準銀行集團有限公司坎培拉分行控制的帳戶。而中國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持有標準銀行的部分股權。

這意味著北京國有銀行拿到了烏干達的金融監管權,以及對債權人獲償順序的影響力。換言之,烏干達航空管理局的「任何預算支出現在都必須要得到中國進出口銀行的批准」。

一些西方政府和學者認為,對中方的還款承諾不僅可能破壞借款國的穩定,對北京當局來說也是日益嚴重的金融風險。

中國多地銀行「斷卡」行動升級

▲中國各地銀行「斷卡」行動正在不斷升級。Adobe Stock
第236期
李正鑫

中國經濟下滑,金融風險相應增大,近期包括存款消失和銀行擠兌等各類事件爆發。據《證券日報》7月18日報導,有持卡人表示自己所持有的銀行儲蓄卡被凍結,「只能存款不能取款」,且線上交易也受到限制。

「斷卡」覆蓋面擴大

經過採訪北京、山東、海南等地多家銀行的客戶經理得知,此舉主要是為了配合「斷卡」行動而採取的措施。目前各大銀行正在持續加大對銀行卡的監管,大額現金的管理、帳戶餘額較低、異地用卡、頻繁交易、信息不全等也成為本輪銀行卡封控的重點。

例如,北京地區某銀行客戶經理對《證券日報》表示:「連續三年以上未發生客戶主動交易,活期帳戶餘額低於10元,未簽訂信用卡、個人貸款還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協議的帳戶,是會被納入排查清理範圍的主要帳戶,一旦發生異常的交易情況,極易被凍結。」

報導稱,如果銀行卡存在異常大筆資金進帳後快速轉出,疑似洗錢;多次凌晨大額消費,疑似賭博;多次整數金額線上掃碼支付,疑似線上賭博下注;虛擬幣交易、風險交易的關聯方等,都會發生銀行卡被凍結的可能。

按照網友的總結,「斷卡」行動就是:凌晨交易封,一天多次交易封,一進一出交易封,三個月不交易封,5萬大額交易封,與可疑帳戶交易封,海外交易封,公對私封,外幣交易封,一天多次收款封,一天多次付款封,短時間多次來往交易封,身份信息不全封,電話號碼失效封,失信封,欠債封,欠貸封,帳戶10元以下封,帳戶突然活躍封,帳戶突然有大額轉入封,驗密連續錯誤三次封,法院封,公安封,檢察封,國安封,人行封,超限額封,換新設備封,證書過期封⋯⋯

雖然官方聲稱重點打擊網絡賭博、電信詐騙、虛擬貨幣、洗錢,但從實際行動來看,「斷卡」行動的覆蓋面已經擴大,或是應對金融風險不斷增大而採取的措施。

以反詐之名,行壟斷之實?

有網友爆料說:「我有張銀行卡,平時就用來買早飯、給電車充錢,居然也被凍結了,銀行讓我提供身分證複印件,並且簽訂承諾書才給解卡。」

有網友評論說,「它們說不讓你取錢,是為了你好,是為了防詐騙,其實就是以反詐之名,行壟斷之實。」

還有網友怒道:「銀行最寶貴的精神是信任和可靠,隱私和自主,但如今總是拿詐騙來說事,讓客戶都成了透明人,交易無隱私,這是最大的侵權!」「傷及多少無辜群眾,一言不合直接凍結卡,沒有任何事後通知,去解凍需要提供工作證明,證明錢是你的錢。」

繼河南村鎮銀行無預警凍結儲戶存款後,作為國有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限制儲戶每日提款額度、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都爆出儲戶大排長龍,等待取款的事件。

銀行限制提款額度的視頻也在網絡上廣為流傳。視頻顯示儲戶在中國農行一家分行提款,被銀行職員告知每天提款額度是一千元人民幣。儲戶問:「為甚麼限制我一千元一天?解釋!」

農業銀行職員答覆說:「不是我規定,是系統自動設置的。」

中國金融系統千瘡百孔

接受《看中國》記者採訪的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博士表示:「現在看來已經非常普遍了,從深圳、廣東、上海、遼寧、丹東、河南等多地都出現了,一個是擠兌的問題,一個是提款提不出來的問題,還有存款挪用、被盜也非常普遍。有人存了幾十萬、上百萬進去,後來去銀行被告知,錢沒了。」

謝田進一步指出:「這種消息洩漏出來,其他人就會想了,這麼多錢沒了,我的錢安全不安全?他們就會去銀行提取。越多的人這樣做的時候,銀行就越拿不出來這麼多錢,銀行擠兌就會出現。」

「天鈞政經」團隊撰文指出,近年來,人們發現一個規律,中共的話語需要進行「反向理解」:什麼樣的口號喊的最響,就是哪方面出現了問題。中共19大報告明確提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習近平近年來也多次在各種會議上提出同樣的要求,成為各部委應對金融風險的「最高指示」。

「天鈞政經」認為,現在,這個底線已經被觸及,即將被突破。因為,在今年秋天召開的中共20大上,外界盛傳習近平試圖獲得第三個及更多的任期。而反對習近平的派系們,雖然沒有足夠的實力將他趕下台,但有相應的力量在金融系統掀起風浪。對於已經千瘡百孔的金融系統來說,任何一個小火花,就能引爆驚天大雷。

越來越多中國人誇讚台灣好 背後藏深意

▲海外和台灣都有許多中國人說台灣好,誇讚台灣的影片也越來越多。圖為台中的著名觀光景點彩虹眷村。Adobe Stock
第236期
金雨森

最近YouTube上中國網友說台灣好、誇讚台灣的影片越來越多,有些是在台灣的中國籍配偶(陸配)上傳的心得感想,也有的是在海外的中國人將台灣與中國做一個對照。有中國網友指出,這些不約而同地誇讚台灣好,而非誇讚其他國家好,其實背後潛藏著某種渴望。

台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從中國嫁來台灣的花花,已經在台灣住了四年多,常常在YouTube分享台灣生活經驗。花花形容台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並表示台灣人很幽默、很有趣。對於台灣的選舉活動、候選人的看板、拉票和造勢活動,她覺得「挺有意思」,這些在大陸都是看不到的。花花直言台灣和中國體制很不一樣,造勢活動還會有小吃攤,給人很熱鬧的感覺。

自稱胡辣湯姐姐的陸配也在網路上分享台灣經驗,說自己曾被台灣移民署請「喝茶」,但並不是中國公安找麻煩的那種意思,而是邀請她參加「新住民家庭教育」活動。胡辣湯姐姐說自己心情愉悅地一大早從雲林搭車上台北,和其他新住民分享自己在台灣生活一年多的心得。她表示自己來台灣後不斷地嘗試與突破,與很多人相識、相遇,覺得收穫滿滿。她很感謝在台灣認識到的人,也很高興自己一路不斷向正面改進。對她而言,在台灣生活的這一年意義非凡。

誇讚台灣是盼中國自省改進

針對近期越來越多在台陸配或海外中國人拍攝影片講台灣好的現象,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小鄭在近期的影片中強調,這並不是只有在台灣的中國人才講台灣好,而是在日本、歐洲的中國人都發布影片拿台灣當主題,講台灣的好處。而一直說台灣好,不去對照其他國家、講其他國家的優點,其實是內心潛藏無法實現的期望。

小鄭表示,中國網友誇讚台灣,其實是希望中國也能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希望中國人民表達的需求可以被中國政府正視和解決,可以像台灣和日本人民一樣地批評政府的施政問題。小鄭說,這樣才能檢討問題,國家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談到中國與台灣的對照與差異,陸配莎莎的先生在鏡頭前表示,妻子來台灣生活後變化很明顯,內在想法上有很大的變化。以前聽到他說某些事情的時候,總會斷然拒絕接受。但現在就不一樣了,莎莎會透過網路搜尋、詢問朋友等方式搜集資料,查明並證實消息是否屬實。

例如最近河南省發生銀行無法提款問題及公安圍毆民眾等暴力事件,莎莎會透過多方管道查核消息,釐清事件的面貌與真相。當莎莎看到白衣人猛打抗議民眾的影片時,感到十分震驚,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敢在微博上批評。但他們夫妻倆表示,這可能頂多使中共政府派更多的人力刪除這些網路評論、封鎖用戶,而不是讓民意與政府溝通,解決民眾訴求。

 

在中國人認知上,中華民國已經不復存在,只存於歷史與影視作品中。所以每當中國人出國後,看到中華民國國旗、護照,會有一股奇怪的感覺。Adobe Stock

▲在中國人認知上,中華民國已經不復存在,只存於歷史與影視作品中。所以每當中國人出國後,看到中華民國國旗、護照,會有一股奇怪的感覺。Adobe Stock

 

中共不讓中國人知道台灣真相

中共對中國民眾輿論封鎖和思想控制程度之高,擁有半百萬訂閱量的中國網友Leonard,近期也分享中共不讓國內民眾知道的台灣真相以為佐證。Leonard表示,中共長期封鎖台灣消息與誤導台灣狀況,導致中國人想像中的台灣與實際情況相差很多,總是在去了台灣,或是在國外看到上面寫著中華民國的護照,才開始覺得奇怪。Leornard舉出下列五個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曉得的台灣真相:

1. 中華民國的傳國玉璽

Leonard指出,中共並沒有中華民國的玉璽。而中國歷史各個新朝代為求得法統,昭告天下自身的皇權「受命於天」,都會試圖延續使用上一朝代的玉璽。對自稱繼承中國五千年正統地位的中共來說,「中華民國之璽」如今在每屆台灣總統就職典禮上,依循傳統傳授國璽,就成了令中共尷尬又不敢告訴老闆姓的事情。

2. 抹滅中華民國的存在

在中國人認知上,中華民國已經不復存在,只存於歷史與影視作品中。而每次官媒播放「台灣領導人」畫面的時候,不稱中華民國,只稱台灣,且會把中華民國國旗、國徽等象徵主權的標誌用馬賽克遮掩,也不敢放「台灣領導人」說話的畫面。所以每當中國人出國後,看到中華民國國旗、護照,會有一股奇怪的感覺。

3.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的錯覺

中共堅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並以《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為依據,向全世界的國家要求只能承認一個中國。但其實《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只有短短幾句話,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聯合國席次,也沒有提到台灣及台灣主權問題。美國一直都是「認知」到中共有所謂一個中國的主張,而非「承認」。

4. 順問我者昌,逆我者台獨

中共從不引述台灣總統的兩岸政策、態度。前總統馬英九就曾說,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是台灣的核心價值,如果大陸能在這一塊跟進,就能與台灣距離拉近,反之越來越遠。蔡英文總統則是要求中國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並尊重兩千三百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而非打壓威嚇台灣。但中國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反對者就是「台獨」。

5. 中華民國不再提光復大陸

當今的台灣為何不再提光復大陸,並不是因為中國強大了,而是因為台灣政治發展及民主化的關係,政府把選擇權交還給民眾,讓民眾自己決定。中國自由派的人在統獨問題上也一樣,會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相對而言,中共直指那些說要尊重台灣人民選擇的是台獨分子,完全不理會也不尊重對方的想法。

宋朝理學家朱熹曾說:「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在中國人民眼裡,台灣與中國同文同種,流著相同的血,但台灣可以的、做得到的,中國人卻沒有且做不到,這讓中國網友感觸很深。中國網友誇讚台灣好,背後其實希望中國也能變好,希望民眾的聲音得以被傾聽,期盼中國能做出真正的改革,給人民帶來自由與福利。

普丁的氣質和才幹

▲俄羅斯總統普丁作為這個世界上被西方媒體最嚴重妖魔化的人物,他真實的一面就更值得世人了解。Getty Images
第236期
曹長青
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在234期本專欄〈普丁真面目〉一文中,我側重寫了他在俄國政治中的作用。其實作為個人,普丁有更多值得寫的。尤其是,作為這個世界上被西方媒體最嚴重妖魔化的人物,他真實的一面就更值得世人了解。

過去20年來,普丁有很多講話,也有數不清的媒體採訪。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有兩個,一是美國導演史東(Oliver Stone)在2015到2017年間,採訪了普丁20多個小時,精簡出的九個半小時的音頻(書383頁),內容從國內到國際,從政治到經濟,從軍事到貿易,從全球反恐到社會議題等各個方面。普丁則是有問必答,沒有任何迴避和躲閃。史東後來在CBS電視採訪中說,他從來沒見過任何其他人像普丁一樣坦誠地展示自己。

另一個是2000年出版的《俄羅斯總統普丁驚人坦率的自畫像》(First Person: An Astonishingly Frank Self-Portrait by Russia's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這是由三位俄國記者對剛剛當上代理總統的普丁進行的24小時採訪。對這個採訪,最大網路書店亞馬遜的評論是:「在這之前,沒有任何一位俄國領導人對自己的生活和想法有過這麼坦率的展示。」

以上兩本書讓讀者感受到的最大共同點就是普丁的坦誠。而更能強化這種感覺的是網上眾多的各國記者對普丁的採訪視頻。基本都有英文同步傳譯或字幕,少部分也有中文翻譯。對我們無法結識、共處、面對面交談的人物,想要了解他們,看他們在接受採訪中怎樣談自己的經歷、怎樣回答問題,是真誠,還是圓滑狡猾,是怎樣的一個人,基本上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的。雖然聽不懂普丁講的俄語,但(除內容外)僅從他談話的口氣和表情,也可清楚感覺到他是一個真誠、坦率、可信的人物。

柔道塑造了剛毅、韌性、紀律性

由於普丁的兩個哥哥都夭折,他成為家中唯一孩子,所以從小就備受父母寵愛。但10歲之前,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個小阿飛。但到中學時,一項體育運動改變了他──日本柔道。他說柔道不僅是一項體育活動,它是一種哲學。柔道訓練了他的自律、控制情緒、尊重對手等(柔道比賽前都要相互鞠躬致禮)。普丁的柔道不僅是業餘愛好,他贏得了1976年聖彼得堡市的冠軍。那可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高手如雲,普丁能拿到冠軍,可見段數之高。他甚至在和一名獲得過世界冠軍的選手比賽時贏了第一輪。

普丁是典型的平民家庭出身,30歲結婚時,還和父母同住父親作為二戰老兵分到的27平方公尺的小公寓。父母住15平方公尺的,普丁和妻子住12平方公尺。大學三年級時,母親意外中了一個「樂透」獎,是一輛汽車!怎麼處置這輛車,家裡猶豫很久,如果賣掉就是一大筆錢。但太寵愛普丁的父母最後決定把這輛車送給兒子。那年代極少年輕人有車,普丁說他瘋狂地開這輛車,帶同學到處遊玩。這也是普丁一直喜歡開車的原因。在當了十幾年總統之後,對前去採訪的美國導演史東,普丁竟親自駕車帶他們到他的住處參觀。這種景觀,哪怕在小國總統那裡都不可能看到,更何況在俄羅斯這麼重量級的大國。

從柔道開始,普丁喜歡各種競技:騎馬、射擊、打獵、開飛機。他當代理總統當天晚上(1999年12月31日,當時第二次車臣戰爭剛開始幾個月),親自駕直升機,到車臣前線慰問俄軍。戰士們吃驚到以為是在做夢,完全無法相信,是普丁總統親自到前線跟他們一起迎來2000年的第一天。此舉大振軍心。回到莫斯科後,受到剛剛辭職的葉爾欽總統家宴招待感謝。

普丁多次談到,愛好體育訓練了他的自律。他60歲時還去學冰球,後來練到可參加正式比賽。網上可看到普丁率領冰球隊打敗對手的視頻。穿著冰鞋在賽場飛速滑動、橫衝直撞,可不是能裝出來的。普丁接受史東採訪時說,開始時最恐懼的是在冰場上怎麼停下來。初學滑冰的人大概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但在政治冰場上,普丁則從沒有恐懼,滑向一個又一個成功。

不勢利、慧眼識才和善心得到好報

毫無達官貴族背景的普丁,以火箭登天速度當上全球第二軍事大國的俄羅斯總統,這裡有多少是天賦、努力、機遇和幸運呢?

普丁愛上柔道之後,學業也開始努力,中學大學都成績優異。他因為愛國和受間諜小說和電影影響,學生時代就想當克格勃(KGB,蘇聯情報機構)情報員。那是需要很多考核才能進入的職業,他順利如願以償,因為他想做什麼,就執著地去努力。他會德語,還因為自己要求,被派到共產東德做情報分析員(很多同事都爭取去生活水準更高的西方國家)。普丁把能為國效力作為目標,他的愛國心一直很強烈。他對史東說,自己是純粹的蘇維埃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產品。

在東德,普丁負責收集並分析北約、歐美等政治人物及他們的反對派的資料,向總部寫報告。普丁後來說,那種工作可根本不像他學生時代看的小說和電影中的間諜那麼有意思。他當上總統後,一些俄國報導說普丁曾是超級間諜,他克格勃生涯如何驚險、獲取過重要的外國武器情報等。普丁都公開澄清:那些全都是瞎扯,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文職情報分析員。如果普丁是一個善於作秀、誇張自己的人物,他可以默認那些對他的吹噓。根據保密原則,克格勃總部也不會出面否認。普丁的澄清表現出一種誠實的素質。

普丁的誠實品德,起碼還表現在這樣一件「小」事上。普丁在政治生涯中遇到兩個貴人:一是大學老師索布恰克(Anatoly Sobchak),二是總統葉爾欽。老師棄教從政,當選了聖彼得堡市長。普丁被邀入閣,當了市長辦公室外事委員會主任和副市長,成為老師的左膀右臂,很受信任。有一次原克格勃幾個同事來找普丁,說希望他幫助弄到一張市長的簽名批文。普丁拉開抽屜,拿出三張市長簽名的空白信說,市長對我信任到這種程度,我怎麼可能隨便毀掉市長對我的信任!那三個克格勃同事灰溜溜地走了。普丁的這種可信賴的品德,後來為他贏來很多重要機會。

老師要爭取連任,普丁是競選總幹事,他起草了一封聲明,希望幕僚們聯署,要與市長共進退,為的是大家在競選時能全力以赴,市長選輸了,我們大家就都丟工作了。結果老師連任失敗,新當選的市長需要管理人才,竟然邀請普丁留下繼續做副市長。按說新市長該有多少政治酬庸需回報安排,可他居然把重要的「副市長」位置留給政敵的競選總幹事,這種俄國政治家真是心胸廣闊,一心為國家和事業。普丁更絕,他拒絕了慰留,堅持與老師共進退,毅然離職。自己雖然辭了,但他卻勸其他能留下的同僚留下來,別被聯署所困,丟掉工作。

普丁做聖彼得堡副市長時,該市共產黨時代的經濟主管被免職,一度狀況很糟,甚至差點流浪街頭,沒人認為他還能有什麼前途。但普丁覺得他是個勤奮工作的優秀人才,所以每次這個前朝官員來市政府辦事,普丁都不讓他在接待室等待,而是馬上出來親自招待。此人後來竟成了葉爾欽政府的第一副總理。當他從朋友那裡聽說普丁想在莫斯科找工作時,馬上把他推薦到了葉爾欽總統辦公廳轄下的資產局做了副局長,清理蘇聯的海外資產。在別人落魄時,普丁的不勢利、慧眼識才和善心得到了好報。後來普丁談起這段時說,我當時都沒想到他還能記得我。

 

普丁當年進入葉爾欽的總統府被一路提拔。1999年11月14日,葉爾欽(右)與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丁握手。Getty Images

▲普丁當年進入葉爾欽的總統府被一路提拔。1999年11月14日,葉爾欽(右)與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丁握手。Getty Images

 

葉爾欽選普丁當總統竟因他「背叛」

普丁的才幹迅速引起葉爾欽的注意,被一路提拔。從他1996年8月去莫斯科找工作,到1999年12月31日成為俄國代總統,前後僅三年零四個月,名副其實的火箭速度!但這個過程,普丁完全是憑自己超群的才幹、處事的沉穩果敢、解決問題的非凡能力,贏得了葉爾欽的欣賞和重用;還有重要一條,就是他的忠誠,重義氣,這甚至成了葉爾欽決定選擇他做接班人的關鍵考慮。

普丁的老師索布恰克棄教從政,以70%高票當選了聖彼德堡市長。他思想開放,愛讀書寫作,是當時發表文章最多的俄國政治家;1991年俄國全民評選年度人物,第一是葉爾欽,第二就是索布恰克,但他卻是葉爾欽的主要政敵。

普丁進入葉爾欽的總統府被一路提拔,但他的老師卻運氣不好,遭到整肅,甚至要被以多項罪名逮捕。普丁從內部得知消息後,採取了一個極為大膽的行動。他利用自己的職權,弄了一架飛機,把當時已患病的老師「偷運」出境,抵達法國。做這麼瘋狂的事,不是自毀前程嗎?普丁當時已在總統府任要職,深得葉爾欽器重,前途無量!竟然膽敢幫助葉爾欽的政治對頭(而且疾病纏身、已完全沒有政治前途)逃離出國,完全等於政治自殺!而且利用職權把人「偷運」出境,也屬違法行為,不僅會丟掉職務,甚至可能被查處坐牢。

多年後普丁接受採訪被問到此事時說,他當時壓根沒去權衡自己的政治前途,只是擔憂健康狀況很不好的老師如被送進監獄,無疑是死路一條。而自己大不了失去總統府工作,即使被懲罰關押,他身體情況比老師好,能挺過去。

能夠在自己的前途和營救老師之間做如此選擇的人物,不知道在當今世界還有沒有第二個人?僅憑這一點,普丁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稀有動物」,在政壇更是從未聽說過有第二個人。把老師送到法國後,他直接去向葉爾欽「自首」坦白了一切,然後掏出辦公室的鑰匙交給葉爾欽,說會回家靜靜地等待警方來抓他。

葉爾欽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他最信任的普丁居然幫他的政敵逃出國了,這種「背叛」太讓人吃驚了!據葉爾欽自傳說,他當時腦子飛快地旋轉過很多念頭。

葉爾欽後來在自傳中明確地說,所以選擇普丁做接班人,和這個事件有直接關係。「當時我有一種非常複雜的反應。普丁不只是自己在冒險,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他這種行為讓我感到了深深的敬意……」葉爾欽說,「我常常痛苦地反問自己:誰會支持我呢?誰能真正站在我的身後呢?……就在普丁向我坦白他把老師偷運走了那個瞬間,我忽然茅塞頓開,這個人就是我要找的接班人!」

結果是:葉爾欽不僅沒發火,反而把鑰匙塞回去,笑著對普丁說:「知道嗎?我之所以器重你,正是因為你身上有別人沒有的兩個優點:一個是軍人氣質和果敢,另一個就是對待朋友的態度。」

普丁這項作為,簡直是在和平年代不可想像的英雄壯舉。葉爾欽也非常了不起,他不計前嫌,看重道德品質、人格氣質和工作能力,做出了不僅是對自己(他至死沒被清算迫害)、更是對俄羅斯前途的最重要選擇!重用普丁這種品格的人做接班人,是葉爾欽對俄羅斯、甚至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照顧好俄國」!  普丁嘔心瀝血為之奮鬥

普丁和葉爾欽的這段經歷,是真人真事的英雄壯舉,比小說中的故事更富戲劇性和魅力。這是兩個深愛俄羅斯、把國家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品德高尚的政治家。葉爾欽把總統權力交給普丁幾秒鐘後說的第一句話是:「照顧好俄國」。而普丁幾十年為之奮鬥的,就是這句話!

過去二十年來,深愛俄羅斯的普丁全力以赴,嘔心瀝血,把俄國從經濟困境和內部的嚴重危機(車臣等地區鬧獨立和恐怖主義)中解救了出來!普丁的務實、理性、果敢、膽識等,促使了俄國的政治平穩轉型和各個族裔之間的和平共處,沒有任何劇烈社會動盪。普丁在俄國的支持率在二十年間從沒有低於55%!這種超高人氣,是用實實在在的成就鋪墊起來的。

政壇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前任總統不願誇獎現任的,甚至說壞話。但戈巴契夫接受BBC採訪時卻盛讚普丁:「有人指導西方媒體,要摧毀普丁、幹掉普丁。結果是86%的俄國人支持普丁,很快就會是120%,他什麼都懂。」

所以,無論西方如何抹黑詆毀,俄國人民就是喜歡普丁。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更是鋪天蓋地妖魔化普丁,說俄國人民很快會把普丁趕下台。但事實是,普丁在俄國的支持率不降反升,最新民調(2022年6月)支持率是83%(據權威國際民調機構Statista)。

而且戰爭開始時的莫斯科等地反戰遊行不見了,教授學者的反戰聯署也消失了,因為全體俄國人都看到、也明白了,美國拜登們不是想解決問題,而是用烏克蘭打代理戰爭,要借機削弱俄國國力,把俄羅斯變成二流國家,以保持美國一極化的全球霸權地位。面對歐美聯手對俄國的圍毆,今天俄羅斯全國上下的民心,很像二戰面對納粹壓城時那種同仇敵愾。再加上有普丁這樣一位嘔心瀝血為國家的罕見人才來領導,俄國的前景雖然艱難,但是背水一戰,只能勝利,沒有失敗的選項。

習近平夢遊「一港兩制」

▲2022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25週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新任特首的宣誓就職儀式上的講話。Adobe Stock
第236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中共獨裁者習近平出席香港主權轉移25週年與新特首的就職大典,自然要大書特書個人的功績與權威。不幸香港的疫情復發,主要官員有幾位都染上祖國的武漢肺炎,讓習近平進退兩難。如果不親自駕臨而靠視訊,不但顯出他的貪生怕死,更讓人覺得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因為自從2020年初武漢肺炎蔓延以來,習近平就不敢出國,就怕被老外「以其人之毒還治其人之身」,使他身心受害。那香港不就是習近平不能去的外國?

習近平來港「有創意」

於是,中共當局採取了頗有創意的新辦法,就是第一天(6月30日)下午習近平來香港出席慶祝活動,晚上由特首設宴招待,飯後習近平回深圳睡覺,第二天(7月1日)早上再來香港出席新特首的就職典禮。這樣,即可避免在香港的酒店過夜染疫,也可以避免被人暗殺。

不但如此,習近平這次南下,不坐飛機而是搭高鐵,表面上可能要學毛澤東當年搭火車南巡,實質上也是怕被暗殺。不久前東航一家客機從梧州高空急墜掉落人員全亡,當局至今未說明事故原因,外電則報導是機師的自殺性行為。習近平得罪人太多,除了所謂反貪排除異己,共人家的產,清零還導致出了不少人命乃至許多人的財產損失,更何況「無產階級專政」不知害了多少基層民眾,許多人與習近平有血海深仇,如果不幸他的機師即使三代貧農或者紅色後代,也可能最近「性質」突然變了而成為「反革命家屬」,那麼謀害習近平也不是不可能。飛機出事就是人命,毛澤東以前的火車「專列」有三部列車前後相隔一定距離同行,毛澤東坐在中間或後面一部,即使埋下地雷也是第一部遭殃,真的不幸翻車,也不一定出人命。

然而這樣安排,看來習近平還不是很放心,因為照片所見,7月1日上午新特首李家超在就職典禮發表講話時,底下的習近平與前特首林鄭月娥等官員都瞇上眼睛養神或呼呼大睡。這說明,這些天,香港官員與習近平都睡不著覺,香港官員是擔心招待不周,或者真的把病毒傳給了習近平而犯死罪;習近平也不放心在香港會出什麼意外,因為他知道香港人恨他摧毀香港的政治經濟生活秩序;即使他回到深圳睡覺,到底深圳太近香港,香港這個「反共前哨」的黑手會不會伸進深圳,所以那晚他在深圳也睡不好覺。所以才會出現那片幾近「躺平」的醜態,全是夢到周公。

陳腔濫調的黨八股

這次活動的特點,是香港經過《港區國安法》清洗之後,號稱已經實現北京的「愛國者治港」的「全面管治」,從而「二次回歸」,香港的大小官員則言必稱習主席如何如何。但是從大家夢遊周公的表現,這些話語都很虛假,而習近平不敢在香港過夜,不但缺乏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對中聯辦也不夠信任,因為他已經是孤家寡人!尤其他在講話中說「香港同胞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更是屁話。

因此不管誰的講話,那些陳腔濫調的黨八股在所難免。然而在評功擺好之時,也透露出習近平內心的焦慮,那就是他說:「回歸祖國後,香港戰勝各種風雨挑戰,穩步前行。無論是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還是一些劇烈的社會動盪,都沒有阻擋住香港行進的腳步。25年來,香港經濟蓬勃發展,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穩固,創新科技產業迅速興起,自由開放雄冠全球,營商環境世界一流,包括《普通法》在內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大局總體穩定。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勃勃生機令世界為之讚歎。」

前半段是明顯的謊言,明明《基本法》規定2007年後的普選不但停滯,現在更是消失,何來「穩步前行」?明明香港經濟已經倒退,不但大批外資撤離,許多香港人也逃命式的移民,當局不但承認學校已經招不到學生,考進大學的標準也會放低,甚至連醫護人員因為大量移民而要到中國招聘。習近平所描述的上述「世界一流」、「世界為之讚歎」的榮景是九七前而不是現在。要不,習近平為何不引用當今西方媒體對相關的讚歎文章?

更令人意外的,習近平這個小學生居然也會說「普通法」,然而他真的懂得《普通法》與《大陸法》的區別嗎?九七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港方副主任、工商界人士安子介就強調須「港法治港」,他是1949年期間自上海逃來香港後來又親中的商人,他就是擔心中國以《大陸法》來取代香港的《普通法》,甚至失去香港的司法獨立;這些在《中英聯合聲明》與《基本法》也有所規定。然而破壞香港《普通法》的就是中共自己,動不動就由人大常委會釋法,就是用中國的《大陸法》來推翻香港用《普通法》做出的判決。而將北京制定的《港區國安法》強加在香港頭上,凌駕於香港所有的法律之上,就是全面扼殺香港的《普通法》!虧得習近平還敢無恥的說:「包括《普通法》在內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發展」。

目前除了假日,連星期六香港法庭都在「趕貨」審訊上千個被香港警方拘捕控告的「暴動」人犯與其他政治犯。有個別法官還企圖用《普通法》為那些「暴徒」減罪或免罪,但許多都被林鄭愛將的律政司長鄭若驊一再追訴,非把他們定成重罪不可。包包裡有一張「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貼紙就被起訴為「煽動顛覆政權」,這是《普通法》嗎?這些「顛覆」被上綱上線違反《港區國安法》,由國安署指定若干親共法官專門審訊,這是《普通法》還是「共產法」?

習近平另一處提及《普通法》是下面一段:「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第一個《普通法》聯繫到香港的「國際大都會」地位,這裡是聯繫到「國際金融中心」,明顯看出習近平為香港的沉淪焦慮,妄圖用《普通法》來挽救外資的信心。

 

習近平以《大陸法》來鎮壓政治異己人士,卻又用《普通法》來維持香港原來的經濟活動,可謂「一港兩制」。Getty Images

▲習近平以《大陸法》來鎮壓政治異己人士,卻又用《普通法》來維持香港原來的經濟活動,可謂「一港兩制」。Getty Images

 

《大陸法》審政治 《普通法》審經濟

習近平的這種焦慮是可以理解的,香港以前為中國提供外匯等許多好處,是會生金蛋的金雞;如今政治肅殺拖累了經濟地位,反而許多要靠祖國「救濟」,變成了中國的包袱。能夠創造價值的專業人士走了,新來的卻是中國特權階層或來香港領取綜合援助的貧困戶,這樣的香港只能拖累中國,700萬人要由中央政府養起他們,這是多大的反差?何況「祖國」也因為香港的貧窮而變貧窮。

這似乎就看出,習近平準備《大陸法》來鎮壓政治異己人士,卻又用《普通法》來維持香港原來的經濟活動,或者說政治上左,經濟上右。這不就是鄧小平、江澤民那一套,那是中國模式,哪來的香港獨特地位?香港有言論自由,有民主選舉,有司法獨立才是香港特色,香港當喉舌點名某人某事,特區政府就要去捉人解散機構,這不是「黨領導一切」,黨領導司法?有個屁特色!

從法律上說,用《大陸法》來審訊政治案件,用《普通法》來審理經濟案件。這樣香港就一分為二,形成「一港兩法」、「一港兩制」。如果這不是習近平的精神分裂,就是習近平在夢遊周公時夢到的。

當然,這不是習近平的個人創造,在今年七一前夕,特區的「愛國者」正在紛紛揚眉吐氣大喊政治口號之時,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前任特首的地下黨員梁振英在接受香港《明報》為「回歸」25年做的專輯所做的採訪時就認為「真是要轉個話題」。他說,香港應放下過去談得太多的政治,改為討論未來的經濟發展,「太多問題值得探討,但我不認為是政治,更加不是政改」。

一向政治掛帥、寧左勿右的梁振英突然認為經濟比政治更重要,顯然是中央已經發現香港逐漸失去對中國的利用價值而要「糾偏」,而對中共來說,地方政府與全民應該「拼經濟」,政治權力由黨中央來掌握,從而接受所有的經濟成果也是他們的一貫思想。當年馬英九出任總統也是鼓吹民眾拼經濟,別理政治,他就趁機開門揖盜、化獨漸統。

問題是要維持香港國際大都會,尤其是金融中心的地位,除了獨立的法治,還需要有全套的服務機構與專業的服務人員,他們也要熟悉、運用《普通法》,如果對他們用中國的《大陸法》來治罪,限制他們的言論自由,又怎能維持與發展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也怪不得習近平會在7月1日那天在大庭廣眾面前夢見周公。而周公所代表的中國封建禮樂文化,與現代法治與現代金融相距十萬八千里!

歐盟註定成為俄烏戰爭的最大失敗者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2022年7月21日提出辭職後向眾議院演講結束時揮手致意。Getty Images
第236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本文完稿之時是7月21日,當天的最大國際新聞是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因遭執政聯盟政黨投票拋棄,被迫掛印請辭。這是俄烏戰爭發生以來,繼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被迫辭職之後發生的第二起政府首腦下台,是歐洲國家倒下的第二塊多米諾骨牌,歐盟的第一塊。

義大利雖然窮、弱,但因其大與正宗的老歐洲地位,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僅次於德、法。

俄烏戰爭還未結束,但世界看得很清楚的一個結果是:歐盟已經成了交戰雙方之外的最大失敗者,德國堪稱其中之尤。這失敗是多重意義上的:因俄國能源斷供,歐洲將迎來一個寒冷的冬天;綠能先鋒德國率先垂範付出逾萬億歐元的綠色能源計畫破產,不得不持續洗綠,將核能重新貼上綠色標籤,重開煤礦,再燒木柴,讓本國人民有電力與燃料可用。更讓歐盟沮喪的是:通貨膨脹達數十年之未有的高,經濟嚴重衰退已成定局。

歐盟冬天將成戰時克難

德國是歐盟的經濟支柱,歐盟給許多小國的補貼全賴德國提供。俄烏戰爭一開打,能源供給就成了德國最頭痛的問題。德國自知短處,一直在騰挪躲閃:

美國動員歐盟一道對俄制裁時,德國同意加入,只是要求給點時間,讓德國找到新的能源替代再全面斷絕俄羅斯的能源供應。

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凍結俄羅斯所有的美元、歐元與英鎊資產,俄羅斯被迫要求用盧布結算,德國和歐盟都公開反對,並稱這是無恥的要脅。但最後不得不根據俄羅斯制定的「盧布結算令」,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開設外幣和盧布兩個帳戶,用歐元或美元付款,然後再由該銀行將其兌換成盧布,並將盧布付款轉給俄羅斯天然氣公司。

在美國繼續制裁的要求壓力下,德國為防不時之需,開始「洗綠」(Green Washing),將原來被踢出綠能名單的核能與煤炭重新開放,並指示居民可以燒木柴過冬——從梅克爾上任就開始實行總投入1兆歐元的綠色能源計畫,終於只剩下空殼,德國的「綠能先鋒」稱號淪為笑柄。也讓明眼人看出一個令歐盟難堪的結論:俄羅斯的能源是支持綠能計畫的基石。

真正的困難日子,在俄羅斯宣布要維修北溪1號(Nord Stream 1)後才開始。於是德國和歐盟全慌了,全都非常、非常擔心俄羅斯在年度維修之後不再恢復供氣。BBC在7月16日發表〈北溪1號:一條牽動著世界能源格局和地緣政治的「神經」〉一文,稱在過去十多年中,北溪1號管道在正常情況下向德國和西歐國家每年提供約55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2021年輸氣量高達592億立方公尺,成為國際能源格局中重要的一環,也影響著俄國與德國等西歐國家關係以及國際能源領域動態,憂慮之狀畢顯。7月18日晚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向至少一家主要客戶發出通知,宣布向歐洲輸送天然氣遭遇「不可抗力」,消息傳開之後,恐慌感更甚。

旁觀者美國比歐盟心裡更有數

7月14日,《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表〈歐洲的不滿之冬〉(Europe's winter of discontent),文章指出,「能源危機正在迅速惡化,這個冬天註定變得殘酷且具有分裂性。過去十年發生的幾次災難幾乎將歐洲擊垮,其中包括2010年代初的歐元危機和2015年的移民危機。2022年的冬季能源衝擊可能也會加入其中。歐洲大陸的團結和決心即將再次受到考驗。」更重要的是,「大多數歐洲人還未能看到或嗅到這場天然氣災難,但在市場上,預警信號已經亮起紅燈。今年冬天的天然氣輸送價格為182歐元/兆瓦時(合184美元/兆瓦時),幾乎與3月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價格一樣高,這一價格是其長期水準的7倍。法國和德國的政府正準備為陷入困境的公用事業公司紓困,一些投資者正押注於隨著定量配給政策的實施,哪些工業企業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破產,……大多數歐洲政客未能向公眾坦誠未來面臨的艱難選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人員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預測,如果俄羅斯天然氣完全停產,一些國家可能會面臨其正常天然氣消費量40%的短缺。在公開發表的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除非各國能夠加強合作以分享替代供應,否則,俄羅斯的天然氣禁運將導致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國和義大利的嚴重衰退。其中,匈牙利將遭受這種禁運的最大經濟損失,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減少6%以上,而斯洛伐克、捷克和義大利,如果阻止包括液化天然氣在內的替代天然氣供應自由流向需要的地方,GDP可能會縮水5%。

 

俄烏戰爭同時突顯出歐盟本身的諸多問題。Adobe Stock

▲俄烏戰爭同時突顯出歐盟本身的諸多問題。Adobe Stock

 

歐盟如何走到今天?

歐盟走到今天這步失敗境地,俄烏戰爭發生後成為俄羅斯能源施壓的最薄弱一環,當然不僅僅是能源問題,而是從歐洲共同體(大型經濟托拉斯)向歐盟(政治經濟聯合體)過渡就開始了。多年觀察,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冷戰結束之後,歐洲各國專注于發展高福利(實質是用福利換選票)、滿足各種極左的進步主義要求(例如目標是全世界範圍內分配碳排放指標的綠色能源計畫、無限制接收外來移民的人口大置換計畫、顛覆現存家庭倫理的LGBTQ(指Lesbian女同性戀者、Gay男同性戀者、Bisexual雙性戀者、Transgender跨性別者、Queer疑性戀者)等性多元文化、鼓勵青少年放縱的大麻文化),所有的社會資源幾乎全傾斜於這些「社會工程」上。

國防則完全依賴美國,各國的軍隊成了擺設。和平年代時,這樣做沒覺得有問題,就算遇上川普這種美國總統,要求歐洲國家按北約設定充實軍費仍杳無音訊;歐盟也仗著世界左派聯盟對川普的仇恨與排擠,用輿論的高音喇叭壓倒川普就算贏了「道義」。但一等到有戰爭發生,才知道需要自家建立軍備——俄烏戰事一起,德國就做過檢討。德國陸軍總監(司令)阿方斯‧梅斯(Alfons Mais)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通過社交網路領英(LinkedIn)表示:「聯邦國防軍,也就是我有幸領導的陸軍,在裝備上或多或少處於一無所有的狀態。我們能提供給政治家的支援聯盟的選擇是極其有限的。」阿方斯‧梅斯毫不留情地說出了聯邦國防軍的現狀:「這是一支基本處於赤手空拳狀態的軍隊。」

二、左派的政治正確不僅敗壞人,毀壞社會,還毀國運。用政治正確的標準去選國家領導人,最後選出的都是長於競選喊政治口號,但到關鍵時刻卻拎不清輕重的短視狹隘之人。比如歐盟從俄烏戰爭開始後,屢屢判錯形勢,讓自己走到今天。小的方面不說了,就說最大的戰略判斷,歐盟在跟隨美國以SWIFT系統開啟全面經濟制裁之時,完全不考慮自家27個成員國幾乎大都是資源、市場兩頭對外高度依賴之國,而且在能源方面高度依賴「敵人」俄羅斯。在根本沒找到替代能源的情況下,歐盟匆忙加入美國的全方位經濟制裁,最後的結果就像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尖銳批評的那樣,拿著槍對著自己的肺射擊。而美國到現在,給歐盟的能源幫助幾乎微不足道,拜登將為平抑本國油價釋放的戰略儲備油賣給了據說小拜登與其有利益關係的中石油。

最讓人感到滑稽的是,歐盟各國此時本來就因對俄羅斯制裁而導致國內抗議多發,政府之間應該團結起來共謀危機應對之策,但此時歐盟委員會卻因匈牙利總理對制裁多所批評,挾政治正確之勢,就《反LGBTQ法》起訴匈牙利,兩條理由,一是匈牙利2021年曾頒布一項法律,禁止在學校使用被視為促進同性戀和變性的材料。奧班政府在《憲法》中將婚姻重新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並限制同性戀收養孩子。每天處於俄羅斯炮火之下的烏克蘭也在考慮在戰爭中將同性婚姻合法化——這都是為了表示對美國拜登政府在全世界推廣LGBTQ新人權價值觀的擁護。

歐洲的衰敗已成定勢,誰也無法挽回。但歐洲到現在除了出過本不受主流待見的書《歐洲的自殺》,幾乎很少有人面對這一趨勢。《經濟學人》在〈歐洲的不滿之冬〉中算是點到了過去十年的危機,包括歐盟到現在也不肯好好反省的歐元危機與難民危機。這種狀態,算是驗證了歷史學家阿諾爾德‧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其巨著《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著名的論斷:「偉大的文明並非死於他殺,而是自我了結。」

地球「大淨化」即將到來

▲霍皮族預言「大淨化」即將到來,只要人們摒棄不道德行為和物質追求,追尋精神之光,就能平安進入第五個世界。Adobe Stock
第236期
青蓮

霍皮印第安保留地(Hopi Reservation)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東北部,占地大約6,560平方公里,霍皮族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相傳這個古老的印第安種族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5萬年。

1992年12月9日晚間,紐約發生月全食。第二天,霍皮族的一群長老敲開了聯合國總部的大門。帶頭的托馬斯.班亞雅(Thomas Banyacya)是霍皮部落的首領之一。

「霍皮預言」的警示

班亞雅說,早在1948年,當時的部落首領挑選了四個人,讓他們向外界傳遞霍皮預言,他是被選中的四人之一。長老們當時告訴他們,必須提出四次要求才會被接見。果然,他們從1948年起就聯繫聯合國,前三次都被拒絕了,到第四次才如願以償。但四個人中只剩班亞雅還健在。

班亞雅在聯合國大會上說,霍皮族當中八、九十歲,上百歲的首領告訴他們,人類已經經歷了四個世界。

創世主造的第一個世界平衡完美,人類都說同一種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變得自私貪婪,背離了道德和精神原則,不再信神,也不再遵循大自然的規律。神用大地震將第一個世界覆滅,倖存的極少數人進入了第二個世界。

時間久了,新繁衍出的人類又重複了昔日的錯誤。這次神用冰河時代的嚴寒毀掉了第二個世界,倖存者進入了第三個世界。

第三個世界延續了很長時間,人類擁有用不完的精神能力,發展出極其尖端的科技文明。但人類故態復萌,追求物欲。最終,神被觸怒,用一場大洪水毀滅了人類。

少量倖存者進入了我們現在生活的第四個世界,並在地球各地留下了世紀大洪水的紀錄。這一次創世主把人們送到世界上不同的角落,讓大家說不同的語言,依然囑咐人們要愛護地球和地上的萬物。遺憾的是,人類再次背離了神的教誨,在物質化的路上越走越遠。

「第五個世界」即將到來

班亞雅說,霍皮人早就知道,這一期的人類也會發明出許多強大的技術,還會濫用這些技術。人類對物質的貪婪追求是一種「疾病」,會帶來可怕後果。

當時班亞雅說:「今天是1992年12月10日。接下來你們會看到,更具破壞性的颶風、冰雹風暴、氣候變化和地震都會像我們預言的那樣到來。」「如果人類不從警告中清醒過來,大淨化就會到來,摧毀這個世界,就像摧毀以前那些世界一樣。」

然後,班亞雅舉起了一個在宗教儀式上使用的器物。他說,這上面顯示著一條正在迅速流逝的時間線;時間線走到盡頭的時候,霍皮人的預言就終止了。而這個時間,就快到來了。

在1995年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全自然生活博覽會」(Whole Life Expo)上,班亞雅用簡筆畫展示了霍皮族著名的預言石上的圖案。霍皮族預言石,經過碳十四檢測存在的時間長達5萬年,這比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人類歷史文明蘇美爾文明要早了4萬多年。

據說預言石上的圖案顯示了本次人類發展的全過程。該圖要從左往右看,左邊的大人象徵偉大的高級生命,中間橫向是一條時間軸,軸上用圓圈標註了幾個重要時間點,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圖的右側畫出了人類最終面臨的「路線選擇」:選上面的「物質之路」,前途將曲折不堪,最終毀滅;選下面的「精神之路」,會走向平穩的未來。

霍皮族預言說,「當Kachina在天空中出現時,第五世界將會出現。」這就是淨化的日子,大地的呼吸挾帶著龍捲風、洪水和地震,邪惡與不道德的人將被淘汰。Kachina是霍皮族信仰的「生命的創造者」。

人類現在站在了霍皮預言中第四個世界的終結處。霍皮族預言說,雖然「大淨化」即將到來,但只要人們摒棄不道德行為和物質追求,追尋精神之光,就能平安進入第五個世界。

歷史經驗給美國聯準會開了玩笑

▲美國聯準會持續寬鬆銀根,帶來通膨隱憂。Adobe Stock
第236期
東方

美國通貨膨脹節節攀高,拜登政府、美國聯準會(Fed)6月都公開承認過去對通膨誤判了。政客公開承認錯誤,本身就說明問題很嚴重了,否則不會在大選即將來臨前主動抹黑政績。拜登政府怎麼誤判的呢?

拜登就職後,美國還處在疫情當中,各地防疫做法不一,有的保持正常,有的封城禁足,但美國整體經濟活動減少了,群聚的室內活動取消了,餐廳、酒吧縮短營業時間或服務規模,拜登政府和聯準會都很擔心會出現像2008~2009年金融危機那樣的經濟蕭條──市場需求疲軟、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物價提振不起來。

這怎麼辦?還是使用金融危機之後那套辦法:聯準會降低利率,大舉購買聯邦政府債券,寬鬆銀根,給市場注入通貨。說白了就是印鈔票,而且還保證不會輕易收緊銀根。與金融危機後不一樣的是,這次聯邦政府和各地州政府認為,只靠聯準會寬鬆銀根的力道還不夠,於是政府也動手,直接發錢、失業救濟,川普政府就這麼做了,拜登更是接著做,通過了幾乎2兆美元的救濟法案。過去兩年白宮和國會都掌握在民主黨手裡,左派們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非常努力的推行大政府、大開銷,而不是共和黨提倡的以減稅方式刺激政策。

拜登和聯準會都用老方法

可是疫情中的經濟與金融危機後的經濟不一樣,金融危機傷到了商業投資、消費熱情,但沒有傷到生產力和供應鏈;而疫情對供應鏈造成沉重的打擊,原物料、晶片、物流貨櫃和勞動力都不足。這跟疫情封城不讓工廠開工有關,也跟政府發放太多失業救濟使人們不願上班有關。

在供不應求的環境下,物價當然要上漲,加上疫苗普及、疫情減弱,美國各地經濟相繼恢復正常,消費需求迅猛上升,供不應求更加緊張。面對與金融危機時完全不同的經濟現狀,拜登政府和聯準會還是繼續老一套做法,沒有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卻一味的印鈔票、發救濟,通貨太多就造成通貨膨脹。

救經濟的戰略錯誤

用數據來看看疫情經濟和金融危機經濟有多麼不一樣。金融危機後,消費者支出、商業支出、政府支出都低迷了好幾年,沒有回到危機前的水準,而疫情後經濟正好相反,今年第一季這三種支出比疫情前多了5個百分點,多了1兆美元。完全不同的經濟狀況,但做法還是一樣,這是戰略錯誤。

客觀來說,責任也不能完全推到拜登政府和聯準會的頭上,因為沒有前車之鑑,私人機構、國會跨黨派的顧問機構,對通貨膨脹的規模和持續時間都誤判。當然也有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倒楣因素,像是出現Omicron變異株、爆發俄烏戰爭、中國動態清零及封城等。通貨膨脹的情況也不是美國才有,發達國家幾乎都有,德國通膨率7.2%、英國8.8%、加拿大6.1%。現在各國啟動一系列抑制通膨的做法,但卻可能導致另一個不願見到的局面──經濟衰退。

 

疫情中的經濟與金融危機後的經濟不一樣,疫情對供應鏈造成沉重的打擊,原物料、晶片、物流貨櫃和勞動力都不足。Adobe Stock

▲疫情中的經濟與金融危機後的經濟不一樣,疫情對供應鏈造成沉重的打擊,原物料、晶片、物流貨櫃和勞動力都不足。Adobe Stock

 

誤判通膨趨勢

一年前,美國聯準會預測,通貨膨脹至今年底會降到2.1%,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也說通膨是暫時現象。現在可能兩倍都不止,而且2025年之前不會回到2%的門檻。聯準會升息0.5%後,又一口氣升息0.75%,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實現經濟軟著陸,把物價壓下來又不至於使經濟衰退。聯準會也有點後悔沒有早點升息,葉倫6月初也公開承認一年前的判斷失誤。在華府政治圈裡,公開承認錯誤很罕見。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失業率攀升到10%,花了6年才回落到5%,而疫情發生後,失業率高達14.7%,可是一年不到,2020年12月就回落到6.7%。不過,政客們顯然視而不見,2020年5月通過了3兆美元的救濟法案,看到失業率下降得這麼快也沒有剎車。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說,應該發這個錢,拜登政府的官員大多數都是歐巴馬時期的官員,他們對當時金融危機海嘯期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印象深刻,加上美國幾乎10年沒有通貨膨脹,於是不約而同地採取那時的老辦法。

2020年12月,川普離任前就提倡給美國家庭發2,000美元的救濟。拜登就職前,他的內閣團隊就達成共識,要推動幾乎達2兆美元的救濟法案。當時就有部分經濟學家警告,會帶來通貨膨脹,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就是其一,歐巴馬政府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傑森‧佛曼(Jason Furmen)也是。根據經濟學家的推斷,每月只要有250~300億美元的救濟就能支撐正常、健康的經濟活動,而美國政府的救濟是每月2,000億美元,不發生通膨才怪。薩默斯和佛曼都是前任高官、民主黨人,他們的忠言拜登政府聽不進去。

持續寬鬆銀根 太晚收手

聯準會的思維與拜登政府差不多,不擔心通膨,更擔心的是通貨緊縮、停滯性通膨,所以2020年8月就定下降息並保持低息政策的基調,一直維持到所謂充分就業的地步。可是什麼叫充分就業?這在正常情況下都很難測量和評估,疫情緩解後就更難評估。去(2021)年6月美國物價開始上漲,聯準會相信這是暫時現象,因為失業率還維持在5.9%,沒有下降。川普執政時期失業率一度降到3.5%,還沒有通貨膨脹,聯準會覺得繼續寬鬆銀根沒有問題,失業率還有下降空間。寬鬆銀根的做法一直持續到去年11月,聯準會仍然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務,也就是放水注入通貨。

到這時,聯準會依然是用金融危機之後的思維模式。金融危機之後,量化寬鬆到了一定時候該收手了,2013年開始縮減購買國債的規模,結果投資市場反應劇烈,大舉拋售債券,造成國債長期利率迅速上升。這次為了避免發生同樣事情,去年初聯準會主席鮑爾就警告各地央行官員,不要公開討論收縮購買國債的話題,等到通膨浮現、需要收緊銀根時,動作顯得非常謹慎而緩慢,因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回頭來看,聯準會應該從去年9月開始迅速縮減國債收購規模,而不是一直從去年11月延續到今年3月。用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的話來說,歷史彷彿給聯準會和聯邦政府開了玩笑,因為從金融危機中汲取了太多的教訓。看來,經驗不總是好東西。

「通膨欺騙了幾乎所有人」 巴菲特的10種省錢方法

▲巴菲特仍然很高興住在他在1958年以31,500美元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買下的房子裡。Getty Images
第236期
路克

美國富豪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名下可能擁有上千億美元的資產,但與其他富人或金融家不同,他更喜歡簡單的生活。他在生活中實踐了他在財務、儲蓄和償還債務方面所宣揚的理念。

當巴菲特5月在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被問及通貨膨脹是否欺騙了股票投資者時,他說:「通貨膨脹也欺騙了債券投資者,它欺騙了將現金藏在床墊下的人,它欺騙了幾乎所有人。」

當巴菲特都說很難在此環境下脫穎而出時,社會大眾或許更應好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以下巴菲特的10種節儉習慣,或可幫助人們明智地儲蓄和消費。

1. 他還住在1958年買的房子裡

許多億萬富翁都紛紛購買昂貴的房地產,但巴菲特最初花了31,500美元買了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房子,換算成當前(2022年)價位約31.86萬美元。他在那裡生活了60多年。這座占地6,570平方英尺的房屋在過去幾十年進行了大量的翻新和擴建,如今價值約100萬美元。巴菲特沒有打算搬離這裡,他在2010年致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股東的信中稱,這座房子是「我做過的第三好的投資」。

2. 他很少貸款

巴菲特的唯一抵押貸款是他在1971年購買的加州拉古納海灘的一座度假屋,雖然他有足夠現金買下這座價值15萬美元的海濱房產。他告訴CNBC,他選擇30年期房貸是因為:「我認為我可能會更好的使用這筆錢,而不是用現金買房子。」他決定用額外現金購買波克夏‧海瑟威的股票,這家公司給他帶來了數十億美元。

3. 他買便宜的早餐

雖然巴菲特可以讓私人廚師做一頓美味早餐,但他經常在上班的路上買麥當勞。他不喜歡早餐的花費超過3.17美元。他在2017年的記錄片《成為華倫.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t)中說:「當我感覺不太富裕時,我可能會選擇2.61美元(的早餐),即兩個香腸餡餅,然後我把它們放在一起,給自己倒一杯可樂。」他繼續說:「3.17美元是培根、雞蛋和乳酪餅乾,但今天早上市場下跌,所以我會放棄3.17美元(的早餐),而選擇2.95美元。」

4. 他不在品牌上揮霍

巴菲特不太喜歡名牌西裝或最新款的蘋果智慧手機,他一直使用20美元的翻蓋手機,2020年才換成iPhone機型。他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巴菲特曾說:「不要把花後剩下的錢存起來,而要把存後剩下的錢花掉。」

5. 他不再用借來的錢投資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借過大筆的錢。絕不,永不。我對此不感興趣。」他在1991年對聖母大學的學生說。雖然年輕時的巴菲特曾借用其淨資產的25%來購買股票,但他警告投資者,不要重蹈覆轍。

6. 他買了降價的汽車

許多億萬富翁和百萬富翁收藏了一系列華麗的跑車和古董車,但巴菲特更喜歡以較低價格購買的二手汽車。他在2014年以45,000美元買了一輛凱迪拉克XTS。此前他開的是2006年的凱迪拉克DTS。「事實是,我每年只開大約3,500英里,所以我很少買新車。」他說。

7. 他找到創造性的方法來省錢

巴菲特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他將梳妝檯的抽屜改成了搖籃。第二個孩子出生時,他借了一張嬰兒床。「如果你買了不需要的東西,你很快就會賣掉需要的東西。」他總是仔細檢查自己的購買情況,並找出可以減少花費的地方。

8. 他做喜歡做的事

巴菲特將他的成功部分歸功於他對投資的熱情。「你必須熱愛某事才能做好它。」他力促人們接受喜歡的工作,而不是簡歷上看起來不錯的職位。即使不能辭掉全職工作來專注於真正喜歡的事情,你也可以專注於負擔得起的愛好。巴菲特喜歡打橋牌和彈烏克麗麗。

9. 他使用現金而非信用卡

雖然大多數人更喜歡信用卡的便利性,但巴菲特使用現金。「我98%的時間都在使用現金。如果我在餐館,我會是支付現金,那更方便。」這種方法聽起來有點老套,但減少對信用卡的依賴可以阻止你花費你沒有的錢。

10. 他還在剪優惠券

巴菲特曾經使用優惠券招待好友和億萬富翁比爾.蓋茲,在他最喜歡的快餐店麥當勞吃飯。「還記得我們一起去香港旅行並決定去麥當勞吃午飯時的趣事嗎?你主動提出要付錢,掏口袋,掏出……一張優惠券!」比爾.蓋茲在2017年給巴菲特的信中寫道,「梅琳達(比爾.蓋茲前妻)剛剛找到了這張你、我的合照。它提醒我們你是多麼看重一筆划算的交易。」

通膨所引發的股票評價錯誤

▲經濟學家把混淆了實質價格與名目價格的現象稱為「貨幣幻覺」。Adobe Stock
第236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關心經濟的讀者可能常常碰到「名目」和「實質」的問題,例如:名目國民所得、實質國民所得;名目薪資、實質薪資;名目利率、實質利率;名目價格、實質價格等。這些經濟數據之所以區分為名目和實質,主要是為了消除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誤差。特別是有關價格方面的文章與報導,一定要分清楚名目和實質,否則容易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就以《工商時報》(2022年6月11日)的一則新聞為例:「薪資增幅追不上物價漲幅!主計總處10日公布1~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年增2.72%,創下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增幅;不過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23%,為近六年同期首度負成長。」相信大家都能精確掌握這則新聞的意義。雖然名目薪資增幅創下2001年以來的新高,但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之後,實質薪資其實是倒退的。這是令人沮喪的訊息。

但如果沒有主計處的統計數字,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基本上都是「名目」的。例如某人這個月薪水調升了1,200元,成為44,200元,儘管油價這星期每公升上漲了0.2元,而小店的蘿蔔糕上個月也漲了5元。感覺上似乎還滿不錯的。

混淆「名目」與「實質」造成「貨幣幻覺」

同樣一件事,單靠直覺去感受,往往和理性分析的結果相反。經濟學家把這種混淆了實質價格與名目價格的現象稱為「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最早由凱因斯所提出,後來費雪(Irving Fisher)以此為名,出了一本書。貨幣幻覺會讓人在做經濟決策時,不自覺地偏離理性,從而偏離「最適選擇」。日常生活瑣事,柴米油鹽之類的,即使有貨幣幻覺也無傷大雅,但是重大投資決策如果也系統性地出現貨幣幻覺,那就非同小可,值得研究了。

已故的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孔恩(Richard Cohn,伊利諾大學教授)於1979年的一篇論文中首度用「貨幣幻覺」描述當時股市的異常現象。1970年代末期美國陷入二位數的高通膨,投資人給予股票非常低的評價,因為投資人不認為上市公司的獲利會隨著通膨而水漲船高,只用前幾年的獲利數字去推估未來的現金流量。在這一觀念下,投資人估算公司價值時,有關未來年度的獲利以及配息金額,完全不隨著通貨膨脹而調整增加。按照莫迪利安尼和孔恩的說法,這等於用實質獲利取代名目獲利,是典型的貨幣幻覺,造成股票評價過低的偏誤。

我們用股票評價模式來說明就更清楚了:將未來每一期的現金流量以一個折現率分期折現加總,即為股價。在此,如果現金流量用名目現金流量,折現率也應該用名目折現率;如果現金流量用實質現金流量,折現率就應該用實質折現率。而高通膨時的偏誤,是採用名目折現率去折現實質現金流量,因此低估股價。低通膨時恰恰相反,投資人會以實質折現率去折現名目現金流量,從而高估股價。

二位教授進一步認為,由於低通膨期間,貨幣幻覺反而會造成股價高估。因此,當經濟從高通膨進入到低通膨時,股價會由被低估轉為被高估。他們據此成功預測到1980年代股市將出現一波大多頭!因而,二位教授的貨幣幻覺假說在當時非常有名。後來在2005年,有二位哈佛教授和一位西北大學教授用1928~2001年的實證資料,做完整的檢驗,莫迪利安尼和孔恩的假說終於得到驗證。

貨幣幻覺產生超額報酬機會

由於股市是一個有效率的市場,原則上,任何「錯價」事件一旦發生,就會立即被發現,並經由套利交易而使得錯價馬上消失。因此,人們很難相信,股市竟然會因貨幣幻覺而長時間存在巨大的超額報酬機會。畢竟,名目和實質的觀念並不難懂,對財經科班出身的基金經理人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於是,有行為經濟派的學者設計了心理實驗,證實即使具有高度財經能力,了解名目和實質差異的人,在處理涉及幸福感的問題時,依然會陷入貨幣幻覺。但這只說明即使具備專業知識,仍會有幻覺產生,卻不能解釋為什麼市場沒有出現理性的套利力量。一定還有某個牽制力量,讓投資人和基金經理人在股價評價上,因通膨而產生偏誤。

筆者長期從事價值投資,老實說,在高通膨時,我也會犯莫迪利安尼所說的貨幣幻覺。個人認為,這比較像是投資人不相信企業具有對抗通貨膨脹的能力。畢竟,在傳統觀念中,通貨膨脹總不是好事,企業獲利怎麼會隨著通膨而增加呢?與其說這是心理問題,不如說是認知問題。

 

整體而言,企業有能力利用通貨膨脹,會適當地調漲產品售價以提升獲利,為股東對抗通膨。Adobe Stock

▲整體而言,企業有能力利用通貨膨脹,會適當地調漲產品售價以提升獲利,為股東對抗通膨。Adobe Stock

 

企業的名目獲利會隨著通膨而調升嗎?

所以,關鍵在於企業的名目獲利會隨著通膨而調升嗎?美國這一波的通貨膨脹從2021年4月的4.2%開始一路攀升到2022年6月的9.1%。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報導,美國企業2021年的(名目)稅前盈餘較前一年大幅成長25%,達2.81兆美元,是自1976年以來最大的成長。

關於最近一年企業獲利的報導還有很多,恕不一一列舉。總之,企業似乎有能力把通膨壓力轉嫁給消費者,並趁機拉高獲利,而且越大的企業,轉嫁並進一步加價的能力越強。對具有掌控市場能力的企業而言,新冠疫情加上通貨膨脹簡直就是「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因為此時消費者比任何時候都能夠接受漲價。

關於莫迪利安尼和孔恩的假說,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的一位資深研究員說得最好,這是「通膨所引發的股票市場評價錯誤」。而我們做為投資人,只要確認並接受「企業有能力利用通貨膨脹,適當地調漲產品售價以提升獲利,為股東對抗通膨」,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