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裝潢如何玩空間? 從天地壁著手 讓居家大變身

▲輕裝潢、微裝修已經蔚為潮流,「dHConcept玩味空間」創辦人張毓霖認為只要商品夠方便,居家改造就不是一件太難的事。玩味空間提供
第227期
楊戎真
當代人對於居家品味與風格的打造有著更多要求,也更樂於追求心目中理想的樣貌。如何透過輕裝潢為自己的空間增添不同的氛圍,「dHConcept玩味空間」創辦人張毓霖建議,不妨從改變天花板、牆壁與地板做起。

輕裝潢、微裝修已經蔚為潮流,不管是老屋改造,或是小資族、首購族、租屋族的居所,不少人都希望有不同程度裝潢,讓空間更合乎自己對生活品味的要求。「dHConcept玩味空間」創辦人張毓霖建議,不要想著裝修一次要住三十年,居所需要不時地做一些變化,才能住得更舒適宜人。只要商品夠方便,消費者的知識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居家改造就不是一件太難的事。

 

張毓霖鼓勵消費者不妨「捲起袖子試試看」,「玩空間」是一個很棒、很開心的過程。玩味空間提供

▲張毓霖鼓勵消費者不妨「捲起袖子試試看」,「玩空間」是一個很棒、很開心的過程。玩味空間提供

 

基礎》改變「天地壁」 定調居家風格

張毓霖鼓勵消費者不妨「捲起袖子試試看」,「玩空間」是一個很棒、很開心的過程,並非高深的學問,值得多方嘗試,「風格跟喜好要試了才知道,有時候照片看起來很漂亮的空間,住一兩天就覺得不對勁。」

 

從天地壁著手,定調居家風格。玩味空間提供

▲從天地壁著手,定調居家風格。玩味空間提供

 

居家空間怎麼玩呢?小物件也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但張毓霖建議不妨從天、地、壁,也就是天花板、地板、牆壁開始,從室內空間、面積最大的視覺範圍著手,一旦改變其色調、材質,整體空間的風格旋即會產生明顯的變化。

「主宰天地壁的風格,空間基本就定調了。」張毓霖指出,在一個空間裡面,「天地壁」是最大面積的存在,「就像畫板,抓一個什麼顏色的畫板,基底就已經定了,剩下那些東西就只是怎麼搭配而已。」

 

家具漆改變老舊家具的樣貌,展現歐式風格。玩味空間提供

▲家具漆改變老舊家具的樣貌,展現歐式風格。玩味空間提供

 

改造天花板可以從粉刷、加簡單飾條或裝設軌道燈著手,以營造不同的氛圍與現代感;就地板鋪設來說,實木或仿木紋的非實木地板,相較於磁磚更為溫馨;壁面則可以粉刷或貼壁紙,透過不同的顏色或花紋營造想要的風格;而老舊家具也可透過漆上家具漆改頭換面。

 

不同色調的油漆能夠讓空間質感產生巨大變化。玩味空間提供

▲不同色調的油漆能夠讓空間質感產生巨大變化。玩味空間提供

 

在玩味空間網站的「dH風格誌」欄目裡,羅列了大量的案例以及「玩空間」的參考,不管是租屋族的風格打造、老屋改造、如何運用小物件做裝飾、改善空間採光、香氛運用、LOFT(原指屋頂之下閣樓,後來偏向指舊工廠或舊倉庫改造而成的無牆面隔間、開放式空間設計)風格打造……有各種知識文可供消費者運用。此外,玩味空間也透過影片教學,如素材弧度的測量與裁切、油漆粉刷、地板鋪設等,讓消費者DIY時更容易上手。

 

這是第一組購買天地壁商品的顧客,改變牆面與地面的色調與材質,整體風格立刻大轉身。玩味空間提供

▲這是第一組購買天地壁商品的顧客,改變牆面與地面的色調與材質,整體風格立刻大轉身。玩味空間提供

 

變化》改造後讓自己更想宅在家

不少消費者改變天地壁後,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玩味空間公關孫曉雲舉例,第一組購買天地壁產品的客人有一個很老舊的屋子,裡面是粉色的磁磚、白牆、日光燈,透過粉刷牆壁、鋪地板、天花板做軌道燈後,更換床包、窗簾,即使其他家具仍然沿用,整體風格就與過去大相逕庭。原本客人預估裝潢需要木作櫃體等,所需花費約近40萬,改採天地壁的輕裝修模式後,大約只花費4萬塊就達到所要的效果。

 

將傳統空間改造成一個具有「樣品雜貨屋」風格,令顧客感到心滿意足。玩味空間提供

▲將傳統空間改造成一個具有「樣品雜貨屋」風格,令顧客感到心滿意足。玩味空間提供

 

一位從台北回到台東家鄉的女性顧客,分享了自己的改造經驗:粉刷牆壁、DIY鋪地板,並添購一些大型櫥櫃家具後,整個居家從傳統、老舊的樣貌,轉身變成具有「樣品雜貨屋」風格,品味與舒適度都提升,且木紋地板讓房間變得更明亮、寬敞且有格調。她寫下自己的心得:「打造空間不用將就,選擇所需要以及喜歡的風格,加入自我物件來展現獨特性,即使是小空間也能舒適又有質感。」

 

空間改造後,讓八年級男生只想窩在家裡。玩味空間提供

▲空間改造後,讓八年級男生只想窩在家裡。玩味空間提供

 

軌道燈除了增添不同情調,也讓空間更現代化。玩味空間提供

▲軌道燈除了增添不同情調,也讓空間更現代化。玩味空間提供

 

一位搬回阿嬤家居住的八年級男生,決心改造老舊的裝潢,擺脫「橘色地面跟磨損系統櫃」,讓空間「輕盈一點」,因此從玩味空間找到所需商品,透過一站式服務以及「風格規劃師」的協助,進行了如下改造:牆面漆上「清新優雅色的灰綠色調」;木質系統櫃以家具漆改造;地板採用象牙白色調加上淺棕紋路的木質地板,跟綠牆做搭配,提升空間輕盈感;光線除了主燈,加上黑色軌道燈做局部打亮,點綴整個空間。

改造後,這位八年級男生表示,雖然沒有辦法到門市諮詢,但可以感受到線上規劃師很用心地了解他的居住空間狀況跟需求,配置出他想要的風格。透過講解與教學影片,讓他這個新手非常順利地翻新老屋。他說:「非常滿意這次的體驗!現在每天都只想跟我的貓咪窩在一起。」

 

玩味空間公關孫曉雲。吳長益攝影

▲玩味空間公關孫曉雲。吳長益攝影

 

孫曉雲強調,裝修可以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消費者用了一、二十年的積蓄購買了一間房子,因此對它會充滿期待,「但這件事可以慢慢來做,因為必須搭配住在這空間裡面的生活習慣。經過磨合,了解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後再去添置,居住者的生活與空間的連結才會更高。」孫曉雲建議從單品出發、單點施工,有把握後再到整室改造。

一鍵裝潢 「玩味空間」從消費者需求出發

▲玩味空間創辦人張毓霖。玩味空間提供
第227期
楊戎真
想到居家DIY裝潢,多數人會前往賣場、店家選購相關材料,「玩味空間」則採取網路銷售的模式,顛覆傳統市場經驗,主打「居家風格一鍵打造」,透過大數據掌握消費者需求,成功打造居家裝修的平台。

現代人越來越講究居家品味,富豪之家對於房舍的設計裝潢往往一擲千金,但一般小康之家談到裝潢,多半覺得所費不貲,雖有想法卻遲遲不敢行動。不過,相較於過往,現代的年輕人更願意花時間與金錢在居家裝潢上,如果透過簡易、輕鬆的方式,就能隨著潮流改變居家風格,應該會讓更多人願意著手嘗試。

 

有別於傳統裝潢,玩味空間創立之初便自建官網,以利收集大數據。網路擷圖

▲有別於傳統裝潢,玩味空間創立之初便自建官網,以利收集大數據。網路擷圖

 

看準商機》以網路行銷玩轉輕裝潢市場

2016年成立的「dHConcept玩味空間」,一開始便以網路行銷的方式走入輕裝潢市場,主打「居家風格一鍵打造」,顛覆了傳統市場經驗。玩味空間創辦人張毓霖認為,輕裝潢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現在年輕人比較要求自己的生活品質,對於家應該要長什麼樣子,比較有想法,也願意嘗試去做一些改變。此外,資訊越來越多,加上工具普及化,DIY相對容易上手。」

 

玩味空間的「歐巴地板」,讓DIY變得更容易。吳長益攝影

▲玩味空間的「歐巴地板」,讓DIY變得更容易。吳長益攝影

 

玩味空間的主要商品為地板材料、地毯、油漆、壁紙、燈具等,第一年便締造兩千多萬的營業額,接下來更是每年翻倍,顯示透過網路行銷建材類商品,不但可行且產值可觀,尤其能涵蓋每年約十億的油漆DIY市場,以及百億的地板DIY市場,整體上可說充滿商機。

 

玩味空間社群的經營是一個縝密的規劃。網頁擷圖

▲玩味空間社群的經營是一個縝密的規劃。網頁擷圖

 

有別於傳統裝潢,玩味空間創立之初的目標便很明確──「打造居家裝修的平台,解決居家裝修問題」,因此一開始便自建官網,以利收集大數據。但隔行如隔山,且居家裝修牽涉甚廣,需要整合木工、水電工、水泥工、拆除工等,每個工種的專業技能都不大一樣,只好採取逐項商品導入的方式。玩味空間首個商品為燈具,從燈具延伸到地板,再延伸至牆面、壁紙、油漆,逐漸做到「平台整合」。

 

網站上提供各種不同風格的裝修樣貌,讓顧客可以參考。玩味空間提供

網站上提供各種不同風格的裝修樣貌,讓顧客可以參考。玩味空間提供

▲網站上提供各種不同風格的裝修樣貌,讓顧客可以參考。玩味空間提供

 

經營策略》以大數據打造居家裝修平台

得以逐步實現打造平台的目標,玩味空間主要仰賴以下步驟:

1. 收集消費者數據

官網建置後,先透過社群導流。張毓霖表示,剛切入市場時,認知與實際面必定有落差,因此需要大量的消費者數據作為商品開發的依據。而數據來自流量,玩味空間先透過社群廣告、活動、貼文等觸及消費者,再將這些觸及導流至官網,也就是藉由社群工具收集相關資訊。

社群的經營,張毓霖則認為需要有縝密的布局,「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縝密的規劃下推行的,單發一篇日常的文,從小編的語態、講的內容、照片的顏色,到溝通的方向、應該要怎麼樣呈現,如果產品太複雜要怎樣跟消費者溝通,所有的東西都需要縝密進行。」

目前玩味空間臉書粉絲頁追蹤者超過10萬,每個月的觸及人次約為600至700萬,其中約有十分之一會前往官網瀏覽。

2. 與消費者大量溝通

由於玩味空間的概念新穎,張毓霖認為更需要與消費者進行大量溝通。他以銷售燈具為例,由於很少商家在網路上銷售燈具,剛開始要做的時候,不少人勸退他,認為不可能在網路上賣燈具。後來果然遇到很多專業人士的挑戰,例如一些晶圓廠研發單位的研發人員,會以專業電學理論來踢館,認為玩味空間所引進的商品不合理。但是,夠硬的商品力,加上實驗室的數據,經過大量的溝通後,玩味空間逐步取得消費者的認同。

3. 依據消費者需求開發商品

室內裝修包山包海,接觸到的客人樣貌很多,而且每個商品的屬性不大一樣。張毓霖舉例,水電、燈具以男性消費者居多,居家軟裝則以女性為主。所謂居家軟裝是指家中可移動的物品,包括家具、家飾、寢具、窗簾等。玩味空間透過數據掌握消費者的輪廓、喜好、興趣與樣貌,做出下一個產品推出的先行預測。此外,社群上的粉絲也會許願,據此開發商品可立於不敗之地。

張毓霖表示,「油漆與地板,其實就幾個顏色會賣,數據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時間點搭什麼顏色,就是會賣。」不少後進者如果不諳其中的關鍵,沒有數據基礎就貿然引進類似商品,不免會造成囤貨危機。

4. 將消費者需求模組化

前期的大量溝通,除了更了解消費者的樣貌,也讓玩味空間累積許多消費者的問題與資訊,有助後期將這些訊息模組化,得以更快速地解決消費者大量的問題。玩味空間據此提供了各種居家裝修的知識,拍攝大量影片、進行消費者案例分享,以及提供不同風格的裝修參照,讓消費者打造自己的窩。而這些資訊也成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附加價值。

 

實體展間提供商品展示,顧客可以在此處挑選商品,並與風格規劃師洽談。玩味空間提供

▲實體展間提供商品展示,顧客可以在此處挑選商品,並與風格規劃師洽談。玩味空間提供

 

5. 開實體店細緻了解消費者

2018年玩味空間在中壢成立第一家實體店,除了讓消費者可以實際體驗產品,其實也是另一個收集數據的管道。張毓霖形容:「網路上太冰冷,消費者就是買跟不買,我們只能看到點擊率、觸及率,但我們看不到客戶的表情,他點擊是誤觸呢,還是真的有興趣?他是很興奮的,只是沒辦法買?還是他其實買了,但是很後悔?」

透過與消費者實際接觸,詢問他們接觸到玩味空間的方式、需要的服務,加上直接觀察消費者的表情等,張毓霖認為有助於更細緻了解消費者。

 

無法決定牆壁或地板顏色?玩味空間有風格規劃師協助顧客釐清所想。玩味空間提供

▲無法決定牆壁或地板顏色?玩味空間有風格規劃師協助顧客釐清所想。玩味空間提供

 

6. 「風格規劃師」強化品牌黏著度

玩味空間門市設有「風格規劃師」可以讓消費者免費諮詢,協助消費者釐清自己的想法,提供空間打造方向的建議以及裝修時程的配套方式等。風格規劃師除了跟消費者討論商品的購買、搭配、打造之外,也會根據施工進程給予提醒與建議。

 

玩味空間公關孫曉雲。吳長益攝影

▲玩味空間公關孫曉雲。吳長益攝影

 

公關孫曉雲表示,風格規劃師要比消費者想的還要再多,畢竟裝潢這件事情不是每個人都很專業,「很多問題我們都會幫消費者想到,這些事情都有助於提升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好感度與黏著度,希望未來他們有裝修需求的時候,會再想到我們。」

經過數年的經驗,加上始終關注消費者的需求,玩味空間成功打造出一個解決居家裝修問題的平台。孫曉雲談到,玩味空間有如陪消費者一起成長的夥伴,見證了不少顧客從租屋族到有巢氏、到生兒育女更換更大的房子,每一個階段的居家裝修,玩味空間都伴隨著他們成長,感受他們的喜悅,而這也正是玩味空間成長的喜悅。

門市+線上訂閱優格,「馬修嚴選」打造OMO通路

▲成立於2010年的「馬修嚴選」,已然是台灣精品優格的領頭羊。
第227期
文⊙楊戎真 圖⊙馬修嚴選提供
從門市走到電商,台灣精品優格領頭羊「馬修嚴選」於2019年開啟數位模式,除了將直營門市的營業額做到超過整體營收的一半,線上銷售也從原本的2%提升至近10%。目前正著手OMO線上、線下融合,強化線上消費者的黏著度。

從一家街邊店到16家直營門市、3家百貨公司櫃位,成立於2010年的「馬修嚴選」,已然是台灣精品優格的領頭羊。隨著2020年COVID-19疫情升溫後,馬修嚴選雖以直營門市的營運為主,但業績不降反增,成長20%至30%,今年疫情嚴峻時也有顯著的成長。

 

馬修嚴選創辦人王世煌表示,COVID-19疫情發生後,直營門市的業績不降反增。

▲馬修嚴選創辦人王世煌表示,COVID-19疫情發生後,直營門市的業績不降反增。

 

2010年「馬修嚴選」開設時,大約有100萬的營收,此後每年穩定成長,2014年營業額破億,2018年破2億,去(2020)年更是突破3億。談到品牌創立11年來的成果,馬修嚴選創辦人王世煌表示,除了進市場早、產品有優勢、搭上健康議題等因素外,更關鍵的是通路策略。

 

在百貨公司設立正式櫃也是馬修嚴選拓展通路的方式。圖為高雄巨蛋專櫃。

▲在百貨公司設立正式櫃也是馬修嚴選拓展通路的方式。圖為高雄巨蛋專櫃。

 

前進通路》增加品牌曝光度

2010年,馬修嚴選第一家門市在台南北區開幕,由於產品定位清楚,鎖定高端市場,因此吸引了一群對生活、食物都有一定要求的知識白領階級消費者。當年年底,很快地便引起了JASONS生鮮超市的注意,主動上門邀請上架。同時間台南新光三越百貨也邀請設立臨時櫃,後來逐漸在百貨公司設立正式櫃,並陸續拓展city'super、星巴克、全聯、家樂福等通路。

上架通路有助品牌曝光,產生不錯的銷售成果。但之後的合作案,馬修嚴選則謹慎評估,與品牌形象不符的通路或合作案,均予以婉拒,且開始朝向拓展直營店邁進。

王世煌表示,由於過去在統一集團工作的經驗,很清楚通路為王的現實面,品牌很容易淪為犧牲品。成立自己的直營門市,就是希望不要受制於人,將對通路的依賴降到最低。他希望自己的直營門市或是電商平台的營收,可以做到至少超過整體營業額的50%。

 

馬修嚴選不同門市均有其巧思,透過幽靜的空間、明亮的燈光以及舒緩的音樂讓顧客沉靜,以便「細細品嚐優格的原貌」。

▲馬修嚴選不同門市均有其巧思,透過幽靜的空間、明亮的燈光以及舒緩的音樂讓顧客沉靜,以便「細細品嚐優格的原貌」。

 

2012年3月,馬修嚴選決定將原本的門市進行改造,重新設計裝修,結合了試吃儀式、空間「植人牆」展示以及空盒回收功能。王世煌說:「這是品牌發展很重要的里程碑,讓消費者可以透過很深刻的試吃與空間的體驗,感受這個品牌想要傳遞的價值。」

隨著首家直營店營運的穩定成長,馬修嚴選迅速展店,逐步拓展至高雄、台北、台中。目前全台有16家門市,以及3個百貨櫃位,實體店面的營收占整體營收的一半以上。由於並未過度仰賴百貨公司櫃位,在這一波疫情下,營業額不減反增,包含直營門市、銷售據點、電商三個通路,均同步成長。王世煌表示,社區的經營還是很重要,未來街邊店依舊會是品牌發展的重要區塊。

2016年,馬修嚴選開啟了與星巴克、全聯的合作,讓馬修嚴選更加走入消費大眾的視線。王世煌表示:「超市是乳品類很重要的一個通路,如果鎖在自己門市的話,可能曝光度與接觸度還是不夠,所以全聯來邀約,我們就試看看。到現在為止,每年都穩定成長中。」

 

透過完整的道具、儀式,馬修嚴選細緻地讓客人感受如何品味無糖優格。

▲透過完整的道具、儀式,馬修嚴選細緻地讓客人感受如何品味無糖優格。

 

傳遞理念》創造門市的價值

馬修嚴選投入不少心力打造門市,將其塑造成一個傳遞企業理念的場域。少少的門市卻能創造主要的營收,其中包含幾個重要關鍵:

1. 試吃、體驗

來到馬修嚴選門市,很多人會驚艷於公司不計成本提供的試吃與體驗。透過完整的道具、儀式,馬修嚴選細緻地讓客人感受如何品味無糖優格。

2. 空間的營造

馬修嚴選不同門市均有其巧思,透過幽靜的空間、明亮的燈光以及舒緩的音樂讓顧客沉靜,以便「細細品嚐優格的原貌」。另有與馬修嚴選合作的農友所構成的「植人牆」設計,則是希望讓消費者知道所吃到的水果源自何處,透過種植者的故事產生信賴。

 

馬修嚴選透過回收集點卡的優惠方式,讓客人一起做環保。

▲馬修嚴選透過回收集點卡的優惠方式,讓客人一起做環保。

 

3. 回收空盒

馬修嚴選透過回收空盒給予優惠方式,讓客人一起做環保。且因為要回收空盒,消費者必須回到門市,同時創造了馬修嚴選與其接觸的機會。

 

馬修嚴選對於長期訂購的會員提出定期配送方案。網路擷圖

▲馬修嚴選對於長期訂購的會員提出定期配送方案。網路擷圖

 

啟動數位化》發展「訂閱制」服務主顧客

公司發展的前9年,馬修嚴選將主要心力放在發展實體通路,線上部分則是順其自然。大概在2019年,王世煌發現有顧客長期固定訂購,促使馬修嚴選發展出「訂閱制」,「我們覺得可以把訂閱制導引在電商的管理系統,客人可以得到比較穩定的受益。」

發展訂閱制後,評估線上應該有一部分消費者有相同的需求,因此馬修嚴選在2020年積極拓展電商市場,透過投放數位廣告,包括臉書、Google聯播網、關鍵字等協助曝光、接觸新客。另一方面門市則透過集點,收集客戶資料,並將線上、線下消費者資料進行串接,彙整到資料庫做進一步分析,以便更清楚地掌握消費者樣貌,提供適當的再行銷方案,逐步邁向OMO(Online Merge Offline)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

目前馬修嚴選的訂閱會員約有600位,線上的占比雖不到整體營收的10%,但相較於2019年時未達總營收的2%,有顯著的成長。

馬修嚴選下一階段的目標,則是強化線上消費者的黏著度,讓線上的客人有機會到門市去產生更深的體驗。王世煌表示,線下顧客因為去過門市,清楚門市的服務,透過體驗、試吃,往往有較高的忠誠度;線上消費則更傾向於比價,且停留網頁的時間有限,對品牌的認識相對較低,較難了解品牌想要傳遞的訊息。

因此,讓顧客有機會前往門市是重要目標,透過回收也會將線上消費者導引至門市,再經由試吃、空間體驗,乃至門市人員的服務,可以產生超過網路上利用文字或影片所能傳遞的價值,有利於創造更高的消費者黏著度。

最想「為他人付出」 袁于茜榮任神韻大提琴首席

▲作為一個專業音樂演奏家,袁于茜有著「超塵絕俗」的平靜與智慧。
第227期
文⊙陳荷 圖⊙袁于茜提供
來自台灣的大提琴演奏家袁于茜,2008年考進美國飛天藝術學院,並加入神韻藝術團,2018年榮任神韻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
2021年被邀請擔任錄製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的獨奏家。身為專業的演奏家,袁于茜養成的關鍵在於「品格」與超塵絕俗的「智慧」。

自2007年起至2019年,每年春暖花開之際,美國「神韻藝術團」都會帶著全新一套節目造訪台灣;2016年至2019年,每年秋高氣爽之時,「神韻交響樂團」則會帶著神韻原創音樂蒞臨寶島,讓台灣觀眾沉醉在視覺、聽覺、心靈的饗宴之中。

 

2017年10月4日袁于茜跟隨神韻交響樂團來台演出,在桃園機場受到神韻粉絲熱烈歡迎。

▲2017年10月4日袁于茜跟隨神韻交響樂團來台演出,在桃園機場受到神韻粉絲熱烈歡迎。

 

台灣和神韻藝術團的緣分無比深厚。在神韻每年的全球巡演中,台灣無疑是美國以外,演出場次最多的國家,13年來總計演出486場;因為神韻的到來,台灣人也掀起了一股每年看秀的風潮。

從另一角度來看,神韻這個以海外華人為主體的表演團體,其中也有不少成員來自台灣。台灣人沐浴著神韻的春風,同樣也孕育著藝術的種子回饋給神韻,分享著神韻逐年成長的喜悅。

 

袁于茜深信音樂能夠讓人類昇華,她盼望能將神韻的美好,帶到世界每個角落,帶給世界上每一個人。

▲袁于茜深信音樂能夠讓人類昇華,她盼望能將神韻的美好,帶到世界每個角落,帶給世界上每一個人。

 

驚喜》神韻大提琴首席來自台灣

神韻官網今年新開闢的「神韻作品」欄目中,推出了多元豐富的影音作品,以撫慰廣大粉絲在疫情下無法親眼觀賞神韻演出的遺憾,除了舞蹈演出外,也有不少交響樂作品。令人驚喜的是,7月17日發布的一支大提琴協奏曲作品──〈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第104號〉,其中的大提琴獨奏家就是來自台灣的袁于茜。

 

神韻官網「神韻作品」欄目中袁于茜的大提琴演奏影音作品。網路擷圖

▲神韻官網「神韻作品」欄目中袁于茜的大提琴演奏影音作品。網路擷圖

 

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又譯德弗札克)的這首作品,配器豐富、層層有序,對大提琴獨奏而言,不乏炫技的部分,三個樂章同等長度也很考驗演出者的體力。對於袁于茜的詮釋,有觀眾給予「出神入化」的評價。

談及如何掌握這首浪漫又兼具恢宏氣勢的大提琴名曲,袁于茜表示,除了做足功課,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及其創作這首作品時的生活與心境外,她有著與眾不同的體悟:「在錄音的時候,我的整個思維進到了這首曲子裡面,頭腦裡沒有任何其他的雜念。」她清楚感受到自己所演奏的音樂中所帶出的那種很純粹的情境,那種情感似乎是從久遠的年代直接傳過來的,作曲家德弗札克的思鄉情緒彷彿就在她心裡,「我雖然拉著琴,但心裡卻是靜靜地感受著那種情緒,說不上來,那是一種非常微妙、非常美妙的感覺。」

袁于茜表示,沒有任何雜念,不是指沒有任何情感,而是很純的喜怒哀樂的情緒、很祥和平靜的情感。她覺得,作為一名音樂家,沒有任何「自我」意識或觀念時,就可能將曲子所要表達的情感、情境,不受任何阻礙地呈現出來。

「所以我平時練琴時,不只是簡簡單單地將技巧和音樂練得扎實,更要在每次練琴時都要擺放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在練琴時也能達到思想中沒有任何生活的瑣碎雜事,將自己很有效地帶進那個音樂中,將音樂原有的味道呈現出來。」袁于茜娓娓道出她的演奏心法。

 

袁于茜(指揮左方第一人,大提琴首席)跟隨神韻全球巡演多達1,400場。

▲袁于茜(指揮左方第一人,大提琴首席)跟隨神韻全球巡演多達1,400場。

 

專業》音樂家的養成關鍵是「人格」

袁于茜5歲開始學鋼琴,8歲開始學大提琴,小小年紀就獲得多個音樂獎項,包括台灣文化盃音樂比賽大提琴第一名。2008年小學畢業後,袁于茜隻身赴美學習,進入紐約飛天藝術學院、飛天大學音樂系深造,並加入神韻藝術團。如今以最優異成績獲得美國紐約飛天大學學士學位和音樂演奏碩士學位,且成為樂團的大提琴首席和獨奏演員,實力不容小覷。

對於如何成為職業音樂家,她認為擁有良好的技術當然很根本,但最主要的是「性格或人格」。袁于茜認為,世界上每一個專業,都是人類用來表達其生活經驗的形式,例如科學家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他們在世界上遇到的事物;醫學家用醫學來面對他們所遇到的事物。音樂家也不例外,也是用音樂來表達或解釋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所以一位職業的音樂家,應該用音樂能讓人清楚地知道你所要表達的是什麼,也就是將音樂當成一種語言來使用。」

為了實踐這一點,袁于茜強調音樂家必須在人格、心性上壯大,擴大自己的胸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開放。她以古人所說的「心寬體胖」來比喻:心境開闊,生活自然無憂,身體自然舒坦(非指體態的肥胖),從而在演奏音樂時,就能夠有足夠的情感來表達。

所謂「心寬」,袁于茜進一步闡釋,是指音樂家也要有容忍、包容事物的胸懷。「音樂會給音樂家帶來的精神壓力非常大,上台前的緊張往往是很難以忍受的。但如果無法忍受那種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那是進不了職業這一領域的。」此外,在樂團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對音樂詮釋的想法,作為樂團大家庭的一員,如何看待、包容每一位團員的想法和作風,或是演出結束後,如何擺放觀眾的評價,包括好評和負評,在在都是考驗。

因此,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心寬體胖」,袁于茜認為含義是多方面的,「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中,不排斥任何情感情緒,嘗到不同程度的酸甜苦辣,才能在生活中,不斷增加各種各樣的情感,然後有足夠的工具來表達、詮釋自己所想要表達的音樂。」

 

神韻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演奏家袁于茜。

▲神韻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演奏家袁于茜。

 

理性》「超塵絕俗」的平靜與智慧

自小離家學藝,袁于茜除了有異於常人的毅力與堅持外,還有一個特點是「耐得住寂寞」。由於生活和神韻藝術團緊密結合,在外人看來,袁于茜彷彿與外在的花花世界隔絕。對於此,她也有獨到見解:「保持生活的單純,與在花花世界中,我個人認為那是形式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平靜。現代的世界即使不出門,也能夠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因為現代電子科技的發達,在網路上就可以知道地球遙遠的另一端發生了什麼。但同時,這種科技它可以讓人追求慾望、不務正業。」

袁于茜覺得生活在花花世界中,雖然可以嘗到許多不同的體驗,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是將一個人和自己內心的距離越拉越遠,「人們不斷地向外找尋體驗、經驗、答案,然後不斷的偏離原來的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呈現出自己內心的感受,或是腦中所想像的情境畫面,我覺得那是不太切實際的。」

然而在現今這個時代,袁于茜認為很難避免電子產品,「只要內心的道德準則、個人的修養修為不墮落,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自我要求不夠高的話,就很容易被這種外在因素影響著。」

作為一個專業音樂演奏家,袁于茜的談吐間透露出平靜與智慧,沉穩而平和,以「超塵絕俗」來形容毫不為過。

 

袁于茜演奏曲子時,頭腦裡沒有任何其他的雜念。

▲袁于茜演奏曲子時,頭腦裡沒有任何其他的雜念。

 

養成》根植於中華文化的普世精神價值

神韻交響樂團近年異軍突起,讓各國古典樂迷留下了深刻印象。能夠加入神韻樂團,她感到非常的榮幸,也道出了神韻之所以聲譽鵲起的奧祕:「從表面上講,神韻樂團有非常強的合作能力,大家互相之間的默契、配合度非常的高,而且有辦法在超短時間內將曲目演奏到演出效果,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從微觀的角度講,神韻有著復興中國傳統、神傳文化的理念,在這裡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大家都需要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思想,以及對神的敬仰等多方面的價值。」

袁于茜強調,神韻展現的不單是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其實也是普世價值,所以不論東、西方人都能夠接受,也會了解到這些文化和思想的珍貴,這是從古至今深植在人類心底的東西,只是被現代人漸漸丟失、遺忘,甚至排斥。

因此,神韻的團員都很注重自身心性和道德方面的提升,互相配合時都能彼此忍讓,遇到矛盾或者是不愉快時,都是反求諸己,都是很謙卑、謙虛的。她以「上善若水」來形容,即使擁有外向性格的西方人,也都變得很平靜,不是一遇到什麼事情就會興奮過度或者暴跳如雷。

 

神韻藝術團提供

▲神韻藝術團提供

 

心願》將音樂的美好造福全人類

得到神韻藝術團這個大家庭所給予的養分滋潤,袁于茜的天賦開花結果,如今已是神韻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多年來跟隨神韻巡迴過歐、亞、澳、南美、北美洲,演出多達1,400場,成績斐然。

袁于茜覺得,能夠成為神韻的一員,就已經是跨過人生夢想的門檻了。展望未來,她更希望用音樂提高這個世界的道德標準和生活水平,「我覺得一個夢想或職業,其實最終的目標,都是要達到『為他人付出』,這種夢想才是有意義、有內涵的,也是長久的。」

袁于茜真誠地表達自己對於音樂的體悟:「音樂雖然是從耳朵聽進去,但是進到人身體裡時,就能夠打動人心。當人內心深處被打動時,就會激發人性本善的那一面。而神韻的音樂不僅悅耳動聽,加上樂團團員們平時注重修心,讓音樂中的每個音符都帶著純真、善良這些細微的物質。」

她認為,現代生活環境下人們工作繁忙,生活中都布滿著大大小小、繁雜瑣碎的事情,加上現在的瘟疫和社會的動盪,人心真的是很難靜得下來,「當這種心境遇到純善純美的音樂時,就會像醍醐灌頂一樣,讓人精神一振,甚至會突然頓悟人生。」袁于茜深信,音樂能夠讓人類昇華,「所以我希望能將神韻的美好,帶到世界每個角落,帶給世界上每一個人。」

由於疫情的影響,2020年、2021年的神韻台灣巡演無法順利成行。台灣粉絲翹首盼望,明年能再度迎來神韻藝術團以及神韻交響樂團的精湛演出、繼續在台灣締造輝煌。而讓台灣鄉親引以為傲的神韻台灣團員,包括大提琴家袁于茜,也能再度為家鄉的觀眾帶來滿滿的福音。

 

 

神韻藝術團提供

▲神韻藝術團提供

 

神韻藝術團、神韻交響樂團與台灣

風靡全球的美國神韻藝術團,自2006年成立以來,以中國古典舞為表演主軸,搭配現場交響樂團伴奏、動態天幕、精美服飾等無與倫比的藝術表現形式,贏得空前讚譽。

時至今日,神韻藝術團已經發展為7個團,每年在全球五大洲150個城市巡迴演出,表演場次多達700場,其深厚的中國古代神傳文化底蘊,不僅震撼歐美主流人士,也擄獲亞洲各國、尤其是台灣觀眾的心。自2007年神韻藝術團首訪台灣至2019年,13年來共計在台演出486場,期間屢屢締造爆滿票房,並多次拿下台灣藝文界的年度票房冠軍。

2012年底,隸屬神韻藝術團的神韻交響樂團,首次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進行了全球首演,2013年開始北美年度巡迴,其原創音樂結合了東西方正統音樂的精髓,以西方管弦樂為基奠烘托中國樂器,將古老中國音樂的旋律韻味表現得淋漓盡致,讓音樂界和觀眾們驚豔不已。

2016年,台灣迎來神韻交響樂團的首度造訪,11個城市16場的演出,場場「安可」聲不斷,曾謝幕多達9次,創下台灣音樂表演史上新紀錄,成為來台演出場次最多、最受歡迎的國際頂級交響樂團。

神韻藝術團的成員主要為海外華人,交響樂團中則是東西方藝術家參半。讓台灣神韻粉絲倍感光榮的是,團中也有不少來自台灣的藝術家。

企業充電站

第227期
整理☉曾允盈
每月推薦讀者新創投資、管理實務、電子商務、行銷業務、財經資訊等領域之實用課程與論壇資訊。

2021高雄新創大賽

 

2021高雄新創大賽

 

高雄年度新創盛事「2021高雄新創大賽」火熱報名中,除了對接6大企業,還有台智雲、AWS、微軟、高通、矽谷加速器SparkLabs Taipei等提供技術指導及培訓資源,獲獎者能獲得最高等值百萬獎金與服務,還可以加入微軟全球生態系。競賽主軸將由智慧解決方案切入,如智慧製造、智慧廠管、智慧農漁、智慧醫療及智慧商務等,將邀請企業出題,提出企業內部待解決問題,請具符合參賽資格的新創團隊,思索扣合主題並有創新創意元素,並提出具備競爭力和商業化潛力的解決方案。

 

報名截止日期:2021年10月12日

決賽日期:2021年11月26日

 

 

提升你的商業模式設計力

 

提升你的商業模式設計力

 

你時常聽到「商業模式」,但仍處於略懂的狀態,需要有系統、結構化的方式,了解構成「商業模式」的要素與關聯嗎?你過去接觸過「商業模式圖」的概念,或者認真讀過《獲利世代》好多次,但發現實際在思考與應用時很難有下一步?你有一個很棒的生意構想,想要學習使用「商業模式」設計工具來釐清想法、定位、可行性?這堂課將帶你學習如何說清楚「商業模式」,化繁為簡,讓投資者、決策高層、合作夥伴快速理解自己的思考與邏輯,並迅速開始有意義的對話。

 

時間:2021年10月23日 14:00~18:00

地點:線上直播

報名費:工作坊票券3,800元,其餘請上網確認。

 

 

商業戰略思維實戰班

 

商業戰略思維實戰班

 

不管身為一個上班族、一位公司經營者或自由工作者,都該培養全局的商業思維。這堂課由創新創業講師陳政廷授課,將用一款以商業培訓為目的體驗遊戲《青創十力》進行教學。遊戲強調商業戰略模擬,玩家將在遊戲中扮演企業負責人,學習並體驗尋求資金、人員招聘、教育訓練、供應商管理、產品製造及管理、行銷通路、產品販售、社會公益等八種商業策略及商業知識。對於一般職員、創業者、企業主管,都是非常受用的一門實戰課。

 

時間:2021年10月30日 13:30~17:30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75巷2-1號

報名費:個人票2,099元,三人成行票5,699元。

微暗天色下的麋鹿群

丹尼爾攝影
第227期
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微暗天色下的麋鹿群

上一期介紹了阿丹受邀前往美國肯塔基州南部一處廢棄的煤礦場,目的不是拍礦坑,而是拍攝在此復育的麋鹿。

本期,麋鹿終於現身了。畫面中遠遠的山坡上,趁著黃昏時略顯昏暗蒼涼的天色,一群麋鹿看起來頗為悠閒自在地徜徉在草地上。看來,這個麋鹿復育計畫頗為成功。

阿丹說,他很喜歡這個夕陽西下時的麋鹿集合,淡淡的天色很美。如此靜謐的氛圍,讓人很難想像二十年前這裡還是個活躍的礦場。過去,印第安人燒毀森林,就是要為麋鹿和野牛開闢草地。因為森林中必須有大片草地,麋鹿才可安身立命。如今,保育人員重新植草後,麋鹿果然回來了……

微型創業 舞出新商機

微型創業 舞出新商機
第227期 2021年10月5日

文創現場

 

文⊙曾允盈

 

 

 

疫情讓商業行為翻轉。為了避免接觸,許多實體交易都轉到線上。但不可否認,「店面」在許多行業中,還是有其無可取代的必要性與方便性。

居住在雙北和桃園的民眾,最近一個月可能發現,本來手機裡亮橘色的App「蝦皮購物」也開起了實體店,據說目標今年底會開100家,明年底將開1,000家。蝦皮是不少人習慣使用的線上購物管道,下訂後八成以上使用超商取貨,現在則新增「蝦皮店到店」門市取件這個選項。

不少人認為蝦皮此舉將大大影響電商、超商市場。蝦皮必然是認為建置自己的門市營運、倉儲物流、線上金流、運送車隊,比給超商做更便宜、也更可控。但是由於蝦皮是網路原生的服務平台,開門市等於必須重新開始一個全新的營運模式,絕非為了提供「門市取貨」服務如此單純。因此多數人也認為,蝦皮店到店的門市,不會單純只是取貨的據點,一定同時兼具「銷售」的任務。

蝦皮從網路出發,如今反其道而行,由「虛」轉「實」。其實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早就如此擘劃,2017年以137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就曾轟動一時。

再回到「開店」這件事。本期封面故事,聚焦「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三則微型創業的個案。台灣微型創業的現況,以餐飲業和零售業等民生範疇為大宗,文化創意產業也有一定的比例。培養藝術才能的相關教學,如舞蹈、美術、音樂,都需要手把手、面對面上課,成立實體教室幾不能免。

封面故事的三個個案,創辦人皆擁有舞蹈專業背景,出於推廣舞蹈內涵、延續個人興趣等原因,不約而同突破不同困難成立舞蹈教室,教學之餘也結合不同創意,打造出獨特的空間。他們同時提到,創業比想像中更「務實」,教室裝潢是最大的費用支出。「門市」場域能否有更大的商業介入程度,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對創辦人而言,就不止單一的藝術能力可以竟功了。

藝術領域十分寬廣,本期「認真臉譜」欄目報導的則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袁于茜。出任神韻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的她,除擁有純熟的演奏技術,採訪過程也提到音樂家必須在人格上壯大,擴大胸襟,讓內心變得更開放,才能在演奏現場頂住壓力,維持沉穩而平和的表現。演奏家的「舞台」看似幾十分鐘,卻是長時間的努力和自身修為的迸發,相信袁于茜的故事對讀者而言,也能有所啟發。

封面故事

創業百匯

旅人視野微暗天色下的麋鹿群陳荷
活動櫥窗企業充電站整理☉曾允盈
商業經營門市+線上訂閱優格,「馬修嚴選」打造OMO通路文⊙楊戎真 圖⊙馬修嚴選提供
每月選書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廣告文化大塊文化提供

財經觀點

經濟新視野鐵路與鴉片樊家忠

全球焦點

長看天下日本的例外性與美國曹長青
大千世界平行世界真實存在?青蓮

GOODS

GOODS秋天的紅暈 品嚐柿子好時節文☉李士霆 圖☉AdobeStock

生活風格

認真臉譜最想「為他人付出」 袁于茜榮任神韻大提琴首席文⊙陳荷 圖⊙袁于茜提供
影像故事溜索渡河 馬駝鹿山環線Day2(上)文、攝影⊙方世宇
劉惠宜專欄太魯閣紀行文⊙劉惠宜 攝影⊙朱孝權

泰國季節性洪水釀7死 總理承認無法根治水患

哨子先生

 

受到熱帶低氣壓「電母」(Dianmu)影響,加上正值雨季,泰國北部、東北部和中部從上週起陷入嚴重洪災,造成7人死亡、2人失蹤,超過7萬戶房屋泡在水中。

大量的水從北方蔓延而下,淹沒許多水壩和水庫,曼谷上游的昭披耶水庫也必須緊急洩洪,著名古城「阿育他亞城」面臨古蹟遭滅頂的威脅,首都曼谷也收到洪災警報。

洪水加上洩洪,大家擔心可能重演2011年曼谷大洪水的慘況。

第一大河「昭披耶河」水位目前仍持續上漲,曼谷州長已下令緊急開挖疏通水道。曼谷因為地處低窪,海拔只有大約1.5公尺,加上河流遍布城市,近年常受水患之苦。

2011年大洪水過後,當時政府聲稱要重新規劃曼谷防洪系統,但根據當地媒體報導,由於徵地問題,目前防洪設施還沒完全建成。總理帕拉育在東北地區勘察水患時坦言,政府無法完全解決國家年年面臨的洪水問題,只能盡全力給予受災戶補償。

帕拉育:「我們無法100%解決洪水問題。在我們國家的情況是洪水會從北到南、從高地傾瀉到低窪地區。水流會在許多河流匯集,並造成同個地區反覆淹水。因此,特定區域會需要洪水防治設施和因應用水需求而設置的滯洪池。」

帕拉育表示不曾反對任何洪水防治計畫,但是預算要透過合法程序取得,許多建設也需要經過公聽過程。

就在這時候,一名泰國高官又爆出公關災難,泰國教育部日前在臉書上分享副部長 Kanokwan Wilawan 在洪水地區視察的照片,但是照片合成技術太差,讓副部長彷彿雙腿被截斷漂浮在水面上,一秒被網友戳破作假,事後發現這張照片是Kanokwan Wilawan在2020年勘察水災的照片。

隨後教育部立刻刪文道歉,但又宣稱這次事件是公關團隊負責,副部長從沒參與,如此回應再度激起網友怒火,認為政府團隊竟然沒發現圖片合成問題,「非常污辱人民智商」。

根據泰國政府最新消息,目前泰國北部的主要水壩還未接近滿水位,災難警報中心表示曼谷暫時不會有洪水威脅,曼谷市長阿斯文(Aswin Kwanmuang)也向大眾保證,市府除了將持續監測昭披耶河水位,也會備好沙包、抽水機隨時應變。

然而泰國氣象局表示,下週可能還會有其他熱帶低氣壓來襲,是否會帶來豪雨引發災害,正持續密切觀察中。

 

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 「聯美抗中」將成外交主旋律

哨子先生

 

日本自民黨昨日投票選出新任總裁岸田文雄,由於自民黨是日本現在的最大黨,這也表示岸田文雄將接替現任首相菅義偉,成為日本第100任首相。

在第一階段投票時,岸田文雄獲得256票、河野太郎獲得255票、高市早苗獲得188票,野田聖子獲得63票,因為無人獲得過半選票,因此得票最高的岸田文雄和河野太郎進入第二階段投票。最後岸田文雄在第二階段投票以257壓倒性贏過先前民調人氣高漲的河野太郎170票,當選自民黨總裁。

64歲的岸田文雄出身政治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曾擔任過眾議院議員,岸田文雄自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先在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工作,隨後擔任父親的秘書,在父親過世後接任位子,並接手日本前首相池田勇人創立的派系「宏池會」,成為安倍晉三重點栽培的接班人。

據說岸田文雄作風溫和,為人豪爽,在自民黨長期給人溫和鴿派的形象。不過從去年疫情爆發開始,岸田文雄的政治理念似乎有所改變,不僅高調表示當選後會以「抗衡中國」作為首要任務,並強調台灣是中美對峙的前線,他說:「看看香港和維吾爾族人的情況,我強烈感受到,台灣海峽將是下一個大問題。」

岸田文雄還提出將新設負責人權問題的高級官員,以應對中國人權問題,並表示會與同樣擁有普世價值觀的國家合作。

「為了保護自由、民主、法治和人權等普世價值,我們需要在面對中國這類威權政權的擴張時,堅定地表達我們的主張,同時與共享這些價值的國家合作。」

聯美抗中親台,預計將會是岸田文雄未來主要的外交策略。

此外,岸田文雄也將面臨對抗武漢肺炎疫情、整頓日本財政的重大課題。尤其包括東京都在內的19都道府縣,將於30日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但解除緊急事態後,如何維持防疫狀態並逐漸恢復正常社會活動,對岸田團隊將是一大考驗。

 

松山文創園區開園十年 專刊「松菸世代」誕生 風格新品牌即將進駐

臺北大巨蛋即將於2022年開幕,下一個10年的轉機與挑戰隨之而來,未來的松山文創園區,將會以設計、時尚、體育為主軸,成為一座新舊共融的「體育文化創意蘇活區」。汪德範攝影
編輯部

十年前的9月30日,對於松山文創園區是重要大日子!開園十年,超過3,700場的展演活動在園區舉辦,吸引超過5千萬人造訪松菸!老菸廠華麗轉身,從製菸工廠成為聚集人才與創意的原創基地,十年間園區共扶植252個新創品牌進駐展售、共創2,700件創作圓夢計畫,為了回顧這十年的精彩與展望未來,特別推出「松菸世代:浪擲又浪漫的追夢者」十周年限定專刊。

迎接下一個十年的開始,松山文創園區總監陳玉秀表示「要想辦法讓文化創意的土壤更為肥沃,才能成就更多精彩的美好!」園區的場域營運新型態勢必因應後疫情生活和2022年臺北大巨蛋完工而變動,將持續在大環境轉變下帶著初心向前,在未來追夢的路上,持續陪伴創作者圓夢不缺席!「松菸世代:浪擲又浪漫的追夢者」專刊預計10月22日出版。

松菸1

圖說:2021年9月30日松山文創園區開園十年,為回顧十年精采與展望未來,特別推出《松菸世代:浪擲又浪漫的追夢者》專刊。松菸提供

十週年專刊訪談6位臺北市文化局長、21位重要圓夢關係人 

2011年松山文創園區開園以後的這個世代,我們稱之為「松菸世代」,文化與創意在古蹟裡磨出十年原創火花,許多追夢者與築夢者群聚於此,浪漫又堅定地打磨專業,即使花費許多時間金錢,但仍勇敢向前,十周年專刊書名訂為「松菸世代:浪擲又浪漫的追夢者」。書中訪談曾參與推動園區發展的5位歷任臺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劉維公、倪重華、謝佩霓、鍾永豐及現任局長蔡宗雄。面對臺北大巨蛋即將於2022年開幕,下一個十年的營運挑戰隨之而來,在園區古蹟、生態、人文三個重要元素中,未來著重設計、時尚、體育為發展主軸,融合在地的文化生活蛻變成為一座「新舊共融的體育文化創意蘇活區」,園區同時也是臺北市推動國際交流及文化觀光場域的核心關鍵角色,南北串連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國父紀念館,形成文化廊道;東西串聯東區商圈、臺北大巨蛋及信義商圈成為臺北市最精華的商業軸線。

專刊也訪問超過21位曾參與園區圓夢的重要關係人,像2010年先進駐園區的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當時擔任執行長的張光民以及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分享對於園區的國際性發展歷程;芝山文化生態綠園處長李明晃及信義區新仁里長吳建德,則是從在地生態文化角度談論園區十年,園區的景觀生態池,每年有超過30種的保育鳥類棲息、有上百種原生植物種,松山文創園區成為繁忙信義區裡的綠寶石及都市之肺。

從松菸出發圓夢的追夢者!台新藝術獎得主葉名樺與科技藝術家黃翊等

專刊中訪談在園區從「跨界實驗」、「共好平台」、「創意學院」、「創意櫥窗」和「創作者工廠」五大創新策略下的代表品牌人物。其中「跨界實驗」訪問今年甫榮獲第19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表演創作者葉名樺,過去曾參加LAB創意實驗室徵選計畫,感性說出:「松山文創園區最迷人的地方,提供表演者很棒的實驗空間創作出最震撼感官的創作。」還有被譽為全球最受矚目的25位舞蹈家黃翊,也是臺灣唯一進駐文創園區以科技結合藝術的表演創作團隊。

「共好平台」訪談金工品牌「以覺學」負責人連紫伊,連續6年參與園區品牌扶植計畫,從松菸小賣所到進駐松菸風格店家獨立經營店面,完成品牌創業夢想,透過園區國際參展機會走出臺灣,讓以覺學飾品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創意學院」訪問idea TAIPEI創意工作營活動顧問暨帶領講師郭瓊瑩,十年共舉辦20場工作營,以城市公共議題為主,帶領多元背景的學員們以新的視角,看待習以為常的城市,帶動城市設計化。「創意櫥窗」代表人物為市集策展人孫明華,第一次的「島作」市集就是在松菸舉辦,也成為一年一度的盛會,孫明華認為松菸提供一個很棒的平台機會,讓臺灣創作者可以彼此互看,產生前進的動力。「創作者工廠」訪問2016年第一屆進駐創作者工廠的時裝設計師簡君嫄,在松菸的高能見度下,讓她的作品有機會進軍臺北時裝周,並獲得義大利雙年展獎項,讓臺灣時裝走出國際,站上世界舞台!

松菸風格店家新品牌進駐 十周年精采活動接續登場

松山文創園區與其他園區最大的不同,正是可以提供創意驗證的共好平台,十年共扶植252家文創品牌進駐展售,從2017年營運至今四年的松菸風格店家,長期發掘臺灣優質文創品牌,每年對外進行徵選,目前已有主打科學美感的「小獵犬號」、以水泥創作的「丁骨」、用紙做的相機「紙可拍」、有機棉品牌「I.A.N Design」和才剛調整櫃位風格的皮件品牌「UNSIMPLE」及纏花飾品「Re-Re」共6個品牌,即日起還將會有三家新品牌進駐-「二次運球」、「Beryl & Co.」及「Entadar」,其中,「二次運球」及「Beryl & Co.」首次圓夢開店就在松菸!

有感於全臺校園每年固定會產生2.77公噸以上的球類廢棄物,少數堪用的捐給偏鄉學校使用外,多半直接丟棄焚化處理。「二次運球」品牌理念致力於在臺灣打造一個完整的球類回收系統,並藉由廢棄材料重新解構、重組成各式的包款配件,獨一無二的皮革紋路加上時尚的設計,成為身上的亮點配件!品牌還針對松菸推出獨家限量商品以及手作體驗課程,讓原本生命終結的球類重新上場,以不同形式再次走入生活!

松菸2

圖說:松菸風格店家新進駐品牌Beryl & Co.主打臺灣自然農法的茶葉加上德國有機花草,品牌形象結合美學與文學。松菸提供

2020年底才成立的臺灣茶品牌「Beryl & Co.」,主打臺灣自然農法的茶葉加上德國有機花草,品牌形象結合美學與文學,茶包材質為環保玉米澱粉,期望打破

茶包都是次級品的想像,讓喝茶也能有美好的視覺體驗。共推出7款星期一至星期天的臺灣嚴選好茶,還有像是三峽蜜香紅茶加馬鞭草茶,東西方的結合,品嚐獨特喝茶口感。

松菸3

圖說:臺灣皮件品牌「UNSIMPLE」在松菸風格店家調整後的新櫃點風格。松菸提供

首次在嘖嘖募資平台即創下百萬集資的臺灣設計及臺灣製造包款品牌「Entadar」,主打組合式包袋,可以根據場景和需求,自由組合。過去品牌曾做過消費者調查,發現重量約150克、耐磨防潑水的小包最受青睞,還有小包放進入大包之後可以變成隔層。因此Entadar針對消費者需求設計包款,不同大小的包包,可以組合出不同的搭配方式,不同的風格,打造獨一無二的背包品牌,針對後疫情生活,推出單車族的自行車包款,主打戶外運動的風格生活。

除了松菸風格店家新品牌進駐,從10月開始松山文創園區自辦活動也將陸續登場!首先2021「微」原創基地節將於10月6日開展,4組創作團隊現地創作,將有3件大型戶外藝術裝置及羊毛氈展覽;接著10月22日十周年系列活動「Listen a 松:聽說松山文創園區十年」線上線下展登場,還有2021臺北街頭藝術嘉年華及松菸水水聚場節也將在松菸舉行,表演藝術活動輪番上陣,精彩可期!更多資訊請見松山文創園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