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因氣管過敏嚴重,清喉嚨的恐龍吼經常驚嚇人,因而被醫師下令暫時不得攝食肉類與甜食,理由是肉與甜食易生痰濕。當時正好豬肉也貴,當然也就暫時改當草食動物。沒想到幾天下來還真頗有效果,人也變得神清氣爽,步履輕盈,看來老祖宗的道理還是幾分可信。
台灣蔬菜水果的種類繁多,夏季當季的蔬菜更是一年中最豐盛的時候,就算每天都換,一週可能都還吃不遍菜攤上的所有蔬菜。借句宗教的話就是:愛吃蔬菜的人有福了。光說湯品,南瓜湯、胡蘿蔔湯、酪梨湯、羅宋湯、苦瓜小魚湯、馬鈴薯湯、連藕排骨湯、冬瓜蛤蜊湯、菌菇湯等等,就讓人元氣十足。
夏季的龍鬚菜、葫瓜、冬瓜、苦瓜、絲瓜、芥蘭、莧菜也正當時。如果怕油膩,川燙過後用調味油拌,炎炎夏日就是好味道。燙過的龍鬚菜,加點燙過的金針菇跟柴魚片,拌點香油、醬油、糖、醋,可真會讓人食慾大開哩。
夏天暑熱,食慾不振,怕食油膩,涼拌菜比較受歡迎。如果怕調味麻煩,可以依自己喜好自製調味油。調味油作法其實很簡單,放入蒜(薑也可以)跟蔥段,用冷油熱鍋,待油變熱後(不要爆香),加入一半比例的香蔴油,然後放入少許辣椒(或花椒)、胡椒、八角、桂皮或丁香,讓油煮滾,香味濃郁後熄火冷卻,放涼後把蔥蒜撈出,裝瓶或裝罐收藏。這是偶然在日本節目上看到的點子,也跟著依樣畫葫蘆,沒想到味道奇佳,調味油可以拌麵,拌熱菜、涼菜,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而且味道濃、淡、輕、重,均可以自由控制,絕對是挑嘴懶人的夏季恩物。去超市買100cc的調味油可要百元以上,如果是自製,十元材料費就搞定了。
蔬食要好吃,材料很重要,當季、新鮮、自然、健康是好蔬菜的要件。至於長得漂不漂亮,其實不是太重要。不過,這個季節的茭白筍可偏偏就是漂亮的蔬菜了。嫩白細長,又稱美人腿的茭白筍,生長在全台水質最好的埔里,簡直比天天喝過濾水的人還好命。如果要吃埔里茭白筍的原味,帶殼蒸或烤,或川燙後沾芥末美乃滋或醬油是一般最常見的吃法。不過,生茭白筍刨絲作涼拌,才是埔里人的吃法。某次客居埔里山城,嘗到用茶油、香油、香菜跟少許鹽、醋拌的茭白筍絲,清甜脆爽口感讓人驚艷,跟煮熟過後甜味並不相同,可說是各擅勝場。
受到樂活潮流的影響,愛吃蔬食的人變多了,有些用心的蔬食主題餐廳也顛覆了一般人對蔬菜料理就是素食自助餐的刻板印象,例如台中的斐麗跟台北的Su法式料理,都是走精緻西式料理路線而令人印象深刻。但非都會區也有令人驚喜不已的蔬食餐廳,例如埔里鄉間田埂旁下坡的河堤蔬素小館,雖然外表跟菜單都不顯眼,但是每一道菜的功力都很紮實,現做現點。麵團發得夠勁,不管是麵條、麵疙瘩,或披薩餅皮,一入口就彈牙,越是咀嚼越能嚐到香濃的麵香,令人意猶未盡。花時間攪拌熬煮的湯汁,不管是南瓜、蕃茄蔬菜或野菇,都均勻和諧呈現蔬菜的味道,濃厚但並沒有煮到爛熟的氣味,很讓人脾胃舒暢。
蔬菜料理要呈現原味跟美味,可是要費大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