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金融資訊商被禁在中國採訪新聞

中國資訊向來受到嚴格控制。圖為中國官方媒體核心中央電視台大樓。
中國資訊向來受到嚴格控制。圖為中國官方媒體核心中央電視台大樓。
Getty Images
第38期
陳祐欣

中國政府最近對於「西方金融資訊供應商」加大限制,預期將引發新的國際貿易糾紛。

英國《金融時報》5月1日報導,根據中國國務院網站4月30日發布的規定:「外國金融資訊供應商可以在中國進行業務,並且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管理。」以上不是重點,重點是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投資金融資訊服務企業......不得開展新聞採集業務。」

這項出乎意外的禁令被商業界高層視為違背了中國與美國、歐盟和加拿大去年11月達成的協議,協議中允許彭博社、道瓊斯和湯森路透社等公司在中國銷售資訊給金融和企業客戶。11月的這個協議,不僅限於股票市場指數和匯率等這類金融資訊,對於包括新聞在內的資訊採取了一個寬鬆的定義。

由於美國、歐盟和加拿大去年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對於北京要讓官方的新華社成為外國金融資訊供應商的壟斷管理單位表示不滿之後,才達成了這個協議。西方金融資訊服務業一直把去年底簽訂的這個備忘錄,視為保護主義開放的勝利。

不過,知情人士表示,保護新華網的勢力於最後時刻介入干涉,導致中國國務院最新發布的規定決定「沿襲舊法」。中共50多年一直要求外國新聞機構只能透過新華社銷售信息給中國媒體客戶,以達成封鎖新聞自由的目的,確保新聞不會未經審查就傳達給社會大眾。

道瓊新聞報導,根據新規定,外商金融資訊公司的管理機構現在是部級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由該辦公室和商務部以及另一個政府單位發布的新規定6月1日生效。

這項規定表示,中共對於提供市場分析到資料和圖表等一切訊息的金融資訊供應商,和美聯社、法新社這類傳統的新聞機構,明顯區別對待。目前已經在中國營運的外國金融資訊供應商必須向新的監管部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提出申請繼續營運,批准文件的有效期為兩年。

輿論普遍認為,構建公民社會是提高社會透明度和新聞自由的根本保障。中國近年來許多重大社會事件都是先在網路上披露,然後成為公共話題,網際網路上的全民報導也往往比傳統媒體更及時、全面、豐富。以中央電視台(CCTV)大火為例,全程均有民眾以行動電話、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或短片傳到網上,速度遠遠超過了中共官方媒體,為民眾了解社會事件另闢蹊徑。

此外,媒體報導中共也將發表一項新制度,強行要求在大陸製造販賣的外國家電廠商「公開技術情報」,即公開相當於控制產品軟體設計程式的「原始碼」(source code),中共官員可前往生產據點檢查,若拒絕,產品將無法在大陸販賣或對中國出口。這項制度造成企業智慧財產權外洩的可能性很高,美、日、歐均已表示強烈反對,要求中共撤回這項制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老先生的人生一門課
毫無架子,猶似鄰家的阿公,李重耀熱情、好客,爽朗的個性令人倍感親切。   不過,李學忠形容父親坐在書桌前沉靜如山,但是罵起人來,…
珍珠 慈禧最愛的宮廷珍品
 珍珠小傳在很久以前,海邊有個漁村叫白龍村,村民都靠捕魚、採珍珠為生。有一年輕人叫四海,看著海浪潮起潮落長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經濟學證據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父母應該也普遍認為一個好的同儕組合(同學跟朋友),對於小孩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
當創業遇上媽媽 加分還是減分?
2014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9日訂為「女性企業家日」(Women’s Entrepreneurship Day),…
出版寒冬?出版人挑戰新時代!
2017年初,一則新聞震動台灣出版界!原因是國家圖書館每年固定發表的《台灣圖書出版現況及其趨勢分析》報告中指出,…
繞道北韓直奔南韓 習近平一石三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打破北京中央的傳統,7月3日繞過北韓直奔南韓訪問,成為首位未先訪問平壤卻先赴首爾的中國領導人。 分析指出,…
宛如天籟 原聲童聲合唱團唱出布農族的未來
齊柏林的紀錄片《看見台灣》片尾,一群原住民小朋友披著紅、黑相間的斗篷,站在玉山山頂唱出嘹亮的歌聲。壯闊的山河承載著古老的旋律,清亮的〈…
來自加拿大的人權鬥士 兩位大衛的故事
一對老朋友:一高一矮;一個熱情外向、臉上總是笑容燦爛,一個嚴肅深沉、銳利的眼神充滿堅毅;一個是政治家,一個是律師。這對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