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在日本橫濱舉行的「非洲發展會議」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將援助非洲320億美元,並於未來5年內攤提。這項提議雖晚於習近平3月訪非時所提出的經援方案,但數字卻高於中方的200億美元。日本東京大學學者表示,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可說是壓倒性地遠超過日本,深耕非洲十幾年,中非雙邊貿易額已經是日非的5倍。觀察日本此次援非的時機或手筆,不難看出日本尾隨中國之後急起直追的企圖。
聚焦非洲資源人口紅利
在非洲境外舉辦的「非洲發展會議」始於1993年,每隔5年召開一次,是非洲大陸以外最大規模的非洲開發議題會議,也是日本援非的重要外交平台,今年有50個國家參與。做為地主國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將以320億美元援助非洲,並提出鼓勵日本企業到非洲投資衛生、教育、農業的計畫。相較於2008年到2012年日本對非洲92億美元的總援助金額,可以看出安倍經濟學的全方位思維,不僅著眼於提振國內的經濟,同時還兼顧長遠的結構性改革,致力於海外的投資項目,以擴大其經濟勢力範疇,囊括更多有形與無形的經濟資源。
分析指出,非洲大陸的人口紅利已經逐漸發酵,預估至2050年,總人口將突破20億人,豐盛的礦產資源讓非洲各國的經濟成長多維持在5%上下。龐大的資源與市場將使非洲成為繼東南亞與中印之後下一個經濟的新興地區,這也是美日大力經營東南亞,尤其是緬甸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具有完善工業基礎的東南亞為基地,經由緬甸出海,經印度或可倫坡直抵非洲大陸。
日中逆轉 安倍圖轉頹勢
日本對非洲的援助始於1954年,到了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基於能源維穩需求,非洲成為重點援助地區,1989年首度超越美國,成為非洲地區最大援助國,並持續到2000年。隨後日本經濟一蹶不振,十年空頭讓日本援非力道大減。風水輪流轉,中國經濟乘勢崛起,在海外資源的投資更是加大力度,特別是被譽為「世界經濟最後處女地」的非洲。中日對非洲的雙邊投資貿易因此出現巨大落差。
如今安倍展開了大膽激進的「經濟三箭」政策,試圖反轉十年來的經貿頹勢。第三箭的「以結構改革為主的新經濟成長戰略」透過政府與民間的積極性投資進行內外長效性的結構改革,正是安倍經濟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其中對於海外投資,特別是資源取得與市場開發成為改革的後續動力,前者解決因內部產能日增所伴隨的能源與礦產資源議題,後者是為了日增的產能尋求更龐大的消費出口。
日本深耕非洲人員職訓
不可諱言,中國在過去的黃金十年裡累積了龐大的對非援助與投資資本,也協助建立了為數可觀的水電、公路、航空、礦業等基礎建設,同時,在「不干涉」內部人權的運作下,也得到非洲多數國家當權者的支持。但是,一面刀兩面刃,當執政者易位時,北京也往往需要付出更多代價來換取新的支持。拒絕技術轉移並派遣大量中國勞工赴非以回收投資的作為,則是讓「改善就業率,減少貧窮」的合約條文徒具形式,受到當地百姓詬病。至於投資公司利益掛帥、罔顧地方人民權益所導致的糾紛甚或武裝衝突,更是迭有所聞。
中國以中非經貿成效為傲,但時代在變,人民的思維在變,網路的興盛已改變了非洲大陸普羅大眾的思考模式與認識。非洲10億人口的手機普及率已達65%,其商務應用(尤其是小額付費機制)更是蓬勃,訊息傳遞也更加透明,人民對於權益的保障與經驗交流更是與時俱進,十年累積的中日對非貿易差距也不是不可能翻盤。
日本的優勢正是中國的弱勢,僅舉安倍於本次「非洲發展會議」總結中的部分協議為例。安倍強調,除了改善投資法規制度及加強當地基礎建設外,還將建立職業培訓機制,藉由提升當地人民的技能以增加雇用率。具體作為之一是在5年內讓一千名非洲年輕人進入日本企業工作,由民間投資者取代政府扮演援助與職訓的主要推手,一來確保職訓需求的務實性,二則增加企業與地方的融合和責任。
過去十年,北京強調的是「量」,世人看的也是「量」。但此時的日本正試圖透過「質」的提升翻轉過去十年的頹勢。因為質、量間的互變所導致歷史改變的具體案例不勝其數,若仍是迷失在「圍堵」與「對抗」的狹隘觀點,進而無視過去策略上的失誤,輕忽日本「質變」的哲學,十年後的非洲,恐將不再是北京的禁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