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見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是在2012年聖誕節。泰武國小校舍裡露天的「咖啡星光音樂會」,迴盪著悠遠的古調,那一夜的星空燦爛遼闊。
這支2005年成立的傳唱隊,去年獲得金曲獎,今年受邀前往美國表演。吟唱著排灣族的傳統古調,他們說那裡是歌開始的地方。
屏東縣的泰武國小,地處海拔750公尺山上,緊鄰北大武山及瓦魯斯溪。因為地形偏遠阻隔,學生幾乎都是來自排灣族的泰武部落(kulajuc)與佳興部落(puljeti)。
走進泰武國小,每個角落都有排灣痕跡,誕生的故事就繪在校園牆上,廣場設計成陶壺的形狀,被百步蛇的腹紋團團圍繞,講的就是百步蛇守護生命的起源傳說。頭目的家徽飾帶,則在校園裡隨風搖曳。這座新生的校園,在莫拉克風災之後幾經遷徙,不斷改變預定地,終於在北大武山下的吾拉魯茲永久屋聚落重生。看似毀滅的生活,他們卻在傳統裡找到意義與力量。
「咖啡星光音樂會」小小的舞台其實只是一階之高,舞台和草地上的觀眾沒有距離。穿上傳統服飾,簡單的吉他和非洲鼓伴奏,孩子們用清亮童稚的嗓音,唱出沉厚悠遠的古調。喝著咖啡、席地而坐的是小鎮的原民,是遠道而來的朋友,是走向音樂與歡鬧的人。
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的推動者查馬克‧法拉屋樂(camake valaule),一個「連簡譜都看不太懂」的人曾這樣說:「我從小在部落聽著VuVu(祖父母)的歌聲長大。長大後到外地求學,才發現那些歌曲一直埋藏在心底,成為一股安定的力量。無論我距離部落有多遠,只要想起那些古謠,就知道自己始終沒有離開。」為了保留排灣歷史,他跟著部落裡的耆老,逐字逐句模仿聲調,理解內涵,練習自己的歌。種種政策的失敗,種種無情的摧毀,是未曾間斷的警醒,他用古調抵抗文化的失落。
原住民的歌謠之所以重要,在於他們沒有文字可以記錄,語言成為傳遞文化和歷史最重要的方式。每一首歌都與部落、家族或階級息息相關。如果不唱歌不說故事,怎麼會知道自己是哪一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