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日本將迎來第三次重大變革

安倍晉三可能推動日本的第三次重大變革。(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曹長青

12月14日結束的這次日本大選具有重要意義,它標誌著日本有史以來第三次重大變革的開始。

日本的第一次重大變革,發生在140多年前。雖然當時日本跟古老的中國一樣,也是亞洲文化體系(即群體主義文化),但日本率先改革,進行「明治維新」,即更新文化,推動工業現代化,目標是走向西方資本主義。這從當時日本的口號「脫亞入歐」就可看出,即脫離以中國儒家為核心的亞洲守舊體系,而進入歐洲的創新改革之路。結果日本成為強國。

但明治維新最後走向偏頗,激進派把日本推向軍國主義,結果導致先是不思改革、守舊腐敗、辛亥革命後又軍閥混戰的中國一再成為日本擴張的犧牲品,被侵略踐踏。日本打著「大東亞共榮圈」幌子的擴張最後被美國用軍事手段終結。

日本的第二次重大變革,是二戰結束後在美軍佔領下實行西式民主。日本原來沒有三權分立、新聞自由、定期選舉的文化,全是從美國進口的,而且還是在軍事佔領的強制下進行的。但日本再次展現出其與眾不同,不像今天的伊拉克,或是阿富汗,動不動就有對西式民主的暴力反抗,而是出奇地平靜與配合。日本沒有出現「後軍國主義」的騷亂,更別提軍事反抗。雖然半個多世紀都有美軍駐扎日本,但在日本社會,卻沒有強烈的反美情緒,而是輸了就認輸(日本戰敗承認輸給了美國,他們不認為是敗給中國國共兩黨軍隊),發誓反省、重新靠自己的努力再站起來。相比之下,南韓就一直有一種狂暴的反美情緒,而南韓不僅沒挨美國打,反而完全是靠美國犧牲了五萬四千人才保住、沒成為今天那個到處餓死人的北韓。

更與眾不同的是,雖然日本實行美式民主(採用英法德的內閣制),但日本從來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左派勢力有那麼大。雖然日本也有左翼政黨甚至共產黨,但自1955年保守派政黨自民黨成立,至2009年左翼民主黨選舉獲勝掌權,在這長達54年中,除二年半之外,其它時間都是右翼自民黨執政,因而有美國專家稱日本是「一黨獨大」。

為什麼保守派在日本能一直佔上風,而不是像美國等這樣左、右兩派輪流執政,甚至左翼掌權的時間更長呢?原因可能主要是這樣兩點:

一是可能跟日本的東方文化背景有關,那就是老百姓更加務實,秉承勤勞致富的最基本的生活原則(而不是左派的烏托邦平等幻想),更推崇常識和常理(而不是左翼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正確);

二是日本民族作為整體是「強者心態」,而沒有亞洲其他國家,以及中東、非洲等國家民眾那種強烈的「受害者心態」。即使二戰慘敗、遭到人類空前的原子彈轟炸、被美國在軍事佔領下強行實行西式民主、被整個亞洲其他國家的民眾敵視等等,都沒有使日本人民產生「受害者心態」。這真是一個「特殊材料製成的」民族。受害者心態,不僅不健康,更是滋養左翼思潮的土壤。日本基本沒有這種土壤,所以缺乏民眾和文化根基的左翼,短暫地執政幾年,迅速就會垮台。

2009年8月的日本國會改選,自民黨大敗,左翼民主黨上台,但只掌權三年零四個月,到2012年12月那次選舉就敗選被終結。雖然還不到美國一屆總統的四年,但那已是左派在日本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了。

日本人為什麼當時淘汰了自民黨?因為它長期執政,權力使其腐敗,民眾把它選下台是發泄憤怒,而不是像西方的一半民眾那樣喜歡民主黨的左翼理念。這很像把人關了三年多禁閉作為懲罰,最後還是請他出來管理國家。雖然他有瑕疵,但在正確的方向下。

左翼民主黨雖然只是短暫執政三年多,就導致民怨沸騰:經濟惡化,外交困境,民心大失。在這種背景下,自民黨在幾年前曾短暫做過首相的安倍晉三領導下,誓言改革,結果捲土重來。今年這次,則是安倍領導的自民黨的第二次重大勝利。

安倍晉三可能推動日本的第三次重大變革。這從他信奉的理念可看出端倪:

第一次任首相之際,安倍出版了首本著作《走向美麗之國》(台灣出了中譯本),明確表示他是保守派,並詳細論述他為何信奉保守主義價值:小政府,減稅,強大國防,道德責任,家庭價值,對共產主義和恐怖主義等邪惡絕不姑息。尤其對經濟問題,安倍非常推崇市場經濟和小政府,他引用西方學者的話說,「可以放進浴缸大小的政府就夠了」。

在對外政策上,安倍跟前首相、也是他的同黨前輩小泉純一郎同樣都是親美派(他倆都曾在美國留學),好像有點百年前明治維新時「脫亞入歐」派的隔代遺傳,而不是像他的前輩田中角榮、中曾根康弘等首相那樣有強烈的「中國情結」。

安倍在《走向美麗之國》就警告說,不少研究專家都因墮入對中國文化的戀情,而對北京政府做出錯誤判斷。安倍強調「不在別人的舞台唱戲」,即「不照對方的規則玩對方想玩的游戲」,而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在談到這個問題時,特別提到,不僅對平壤,對北京也是如此。

安倍強調實力外交,強烈主張提升日本自衛隊的地位(為國防軍)。明顯的事實是,二戰已結束近70年,日本早已成為民主國家,並是自由世界旗手美國的亞洲最大軍事和政治盟友。安倍認為,時代變了,日本也要隨之改變,日本應建立正常的軍隊,把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安倍認為,德國也曾是二戰侵略國,但走向民主之後,德國的軍隊國家化,成為協助美國維持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力量。日本也應該這樣跟進。

在上屆選舉時(2012),日本右翼的代表性人物、前東京都知事(市長)石原慎太郎出面組織的新政黨(日本維新會,俗稱太陽黨),因提出迎合一部分大眾口味的競選口號而一下子贏得53個席位,成為安倍的自民黨、左翼民主黨之後的日本第三大黨。

但這次則不同了,石原的太陽黨只是曇花一現,太陽就落山了,席位大減。這表明日本民眾對極右派勢力並不買帳,或者說更欣賞安倍所代表的理性、務實、穩健、變革的(而不是石原那種帶有作秀性質的誇張舉動)力量。

這次安倍領導的右翼聯盟贏得了475席位中的326個,超過了三分之二(即317席)。左翼民主黨僅獲73席。石原的維新會選前就已分裂,極右翼的「下一代黨」從19席輸至2席。

這次選舉令人矚目的,不僅是安倍所屬的政黨大勝,還有左右兩極的政黨領袖的慘敗。極右的石原慎太郎這次在他的選區落選,連議員都沒保住,石原被還原成完全的平民。

以親北京著稱,被稱為「一出生就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的左翼民主黨總裁海江田萬里(他父親特意用中國的萬里長城給他起了名字「萬里」),也在他的選區落選。連黨魁都落選了,看這個黨輸得多慘。

諂媚中共、2010年在東京演講時還歌頌毛澤東(說佩服毛敢對抗美國)的左翼民主黨前任首相菅直人,也在自己的選區落選。

上次選舉時,親中國派首領之一、前首相田中角榮的女兒田中真紀子(日本首位女外相),就丟掉了她在家鄉經營了幾十年的國會席位。

正因為左右兩極的存在,左派親北京,甚至親共,更不要說還有共產黨存在(這次選舉從上屆的8席增至21席),還有反美、帶有軍國主義色彩的極右派(石原們),結果安倍所代表的理性的右傾力量,就更被選民接受。

安倍把他做過外相的父親的話作為座右銘:「政治家要達成目標,就必須執著」。他更佩服外祖父岸介信的勇氣。岸介信做首相時,不顧左派組織三十萬人包圍首相官邸的抗議,堅持跟美國簽署了《安保條約》。但他最推崇的政治家是英國首相邱吉爾,他說「古今東西的政治家中,最富有決斷力的是英國首相邱吉爾。」 所以說,有清晰的理念、欣賞並要效仿邱吉爾精神的安倍,可能促使日本發生第三次重大變革。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本文轉載自「曹長青網站」,2014年12月15日,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陽剛之美
男人的美不在於外貌,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其特有的陽剛之氣。這一天賜的秉性構成了男人獨特的魅力,亦是人類力量的象徵。…
與小兒談心
「心動不一定要行動。」小兒子「傑」這麼對我說。 我好奇地問他:「為甚麼呢?為甚麼心動不一定要行動?」 傑回答說:「媽媽,…
結合數據、對話、速度 做出優良決策
書名:《麥肯錫認證的執行長思維》 作者:卡羅琳‧杜瓦(Carolyn Dewar)、斯科特‧凱勒(Scott Keller)、…
經濟復甦超無力 紐約大砍失業福利
紐約正在大幅削減失業福利,自6月初開始將有75萬紐約人失去失業救濟金。儘管研究表明,長期失業救濟對於恢復就業有幫助,議會還是於2月投票決定…
習近平夢遊「一港兩制」
中共獨裁者習近平出席香港主權轉移25週年與新特首的就職大典,自然要大書特書個人的功績與權威。不幸香港的疫情復發,…
媒體2.0 vs. 政治2.0
去年(2014)縣市長選完後,所有的政治人物在驚訝之餘,都認知到一個新的政治狀態已經來臨。雖然對於這個新的狀態是如何形成的,…
音符裡的詩意
7-11,使用著禮貌性的瑣碎語言 不致於言不由衷 稱不上心甘情願   直到遇見妳 淡雅如花露 我方能重啟如詩的談吐  …
資金不是問題,企業能力才是關鍵!
企業資金不足,想要從銀行獲得融資或從政府得到補助,總是感覺困難重重?其實,最大的問題,是企業的能力沒有被銀行或政府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