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議院2014年12月14日的改選,雖出現48%選民拒絕表態的冷峻氛圍,由首相安倍晉三領軍的聯合內閣陣營依舊在熱情粉絲的支持下贏得大選,並一如民調預估地狂掃326席次,再次取得眾議院絕對多數。不過,一如以往,在寒風冷冽下,候選人就算火力全開、熱力四射,依舊無法改變年輕人對政治的冷漠。媒體指出,安倍必將面對自上任以來始終無法解決而選擇迴避的結構性改革議題。
投票率創新低 聚焦結構改革
在創新低的52.66%投票率下,讓各界對「安倍聯合內閣的勝出,是民眾支持『安倍三箭』政策」的看法十分質疑。不少受訪者表示,選擇安倍是因為對手太爛而不得不的選擇。因為嚴重的老齡化社會,讓老人的意見成了政治人物決策的關鍵,造成年輕族群放棄參與的現象,估計20~30歲年輕選民在這次選舉的投票率,遠低於該族群於2012年的37%。
勝出後的安倍,將立即面對之前始終無法射出的第三支箭──結構性改革的議題,以徹底提升生產力,帶動日本經濟成長的能量。這其中包括解放過度僵化勞動市場的移民法改革、開放封閉的國內市場、減少過多經營管制的規章制度、實施既能提高稅收但又要提升企業投資意願的稅賦改革,以及進行歷任首相不敢碰觸的日本農業改革,最終據此推動反對聲浪高漲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協議,達成日本經貿全球化的戰略目標。這樣的結構改革涉及日本財閥既得利益及各項產業保護(特別是農業)的敏感領域,勢將遭遇包括自民黨內部強大的政治阻力。在過去,這些改革因涉及立法、修法等流程而難以掌控,如今,掌握多數的安倍也未必能在流派雜陳的議會中得到絕對認同。
挺「春鬥」加薪 恢復核能
為了讓人民有感而能將勝選的熱度進一步轉換為改革的能量,安倍在勝出當天宣布,將立即與財經界、勞工界的代表召開「政勞資會議」,要求財經界明年調漲工資。這的確是安倍經改現階段的七吋要害,在消費稅調高後,嚴重衝擊消費意願導致改革失利下,如何提高薪資收入改善消費結構,才是讓改革重新邁開步伐的關鍵。安倍強調捍衛薪資調漲的「春鬥」(日本工人每年春天為改善工作條件而發動的勞工運動)立場,將重新激起人民對安倍三箭的信心。
安倍也將大膽實施包括農業、醫療等經濟成長戰略,一併處理與調整懸宕已久的311大震災重建工程、教育再生、外交及安全保障等政策。其中安全保障部分,2014年7月內閣會議通過部分解禁集體自衛權也是選戰焦點。因此,他將在2015年國會中提出安保相關法案,這也將是亞太國家關切的焦點,特別是與之衝突不斷的北京當局,美國也關切沖繩美軍基地的遷移案。安倍強調,雖然輸掉了沖繩知事的選舉,但是普天間基地遷移沖繩名護市的邊野古案已是定局,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不會改變。
選舉期間另一個重要議題──核能電廠的存廢問題,安倍表示,他支持政府減少對核電廠依賴的政策方針,但是供應穩定且廉價的能源是政府的責任,因此,對於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檢驗核定為安全等級的核能電廠,在獲得當地居民的理解後,將同意重啟。日本核電供應一度占全日本電力的30%,若扣除核電,其電力自主率僅占4%。自311核災後關閉全國核電廠以來,日本有96%的能源仰賴進口,大大折損了安倍三箭的威力。如何在反核壓力下逐漸拉抬核能比例,是安倍結構性改革的另一個關鍵點。
力行稅賦改革 流通企業資金
對於稅賦改革,安倍強調,繼2014年4月將高消費稅由5%調升至8%,第二次將消費稅調高至10%,一定會在2017年4月實施,這項喊話其實是對外資表態,因為原本沉重的債務支出,加上經濟振興的龐大開支,已讓外資對於日本政府產生或將因財政結構惡化導致惡性通膨的疑慮,二次調高消費稅的延遲甚或市場對其無限延期的揣測,更加深外資的疑慮。因此,二次調高消費稅不僅是擴大財源以增加醫療保險、兒童保障等社會保障來源,更重要的是降低債務比例以穩定國際對其債信的評比。
在公司稅部分,日本財政當局已決定逐年調降至6%,以確保經濟活力。目前保守的日本企業坐擁鉅額現金但仍不願投資。最新資料顯示,大型製造業去年底的信心較前一季下滑,再度突顯提高企業資本支出的難度。在政府財政緊絀,無法進一步擴大支出窘境下,如何讓企業擴大支出、調升薪資進而刺激內需的良性循環,將是推動日本經濟結構性改革的最大挑戰。
安倍究竟將成為日本近代改革的先驅抑或淪為撻伐的對象,未來二年的成效將為他作出歷史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