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我是門外漢,不過前些日子,和一位喝茶的朋友談到台灣茶的過去與未來,驚覺和我過去所談的「比賽經濟」有很多印證之處,索性便從這個概念出發,把個人對台灣茶的拙見寫出來,野人獻曝一番,希望能夠有拋磚引玉的效果。
1970年代的台灣茶業,曾經面臨一個嚴肅而且致命的問題。那時台灣茶以紅茶或綠茶的外銷為主,但國內生產成本已然上升,無法和國際競爭。一個基本上屬於大宗物資的產品,有可能避開國際價格競爭,甚至於轉變為高價的特色商品嗎?四十年後的今天,台灣茶不僅活下來了,還成功轉型,成為高品質、高價位的商品。這當然是許多人努力的結果,但我認為,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比賽。
茶葉也有金榜題名效應
為甚麼比賽活動會對一個產業的興衰產生重大影響呢?簡單說,就是金榜題名效應產生了正面的連鎖作用。我曾經在〈泡麵也有金榜題名效應〉和〈比賽經濟學〉二篇文章中提到這樣的概念:比賽本身就具有正效用,可以刺激參賽者不計代價投入,不斷精進,只求獲勝。而比賽結果所產生的排行榜,可以讓平凡如泡麵的商品產生壟斷利益,因為那已經不是一般的泡麵,而是冠軍泡麵。這就產生一個正向的循環:越是努力精進,越有機會名列前茅;而越是名列前茅的人,越是名利雙收,從而有更多的資源去精進技藝。
成功的賽事,其地位之崇高,就像古時候的科舉考試。但關鍵是要有合適的人出來每年舉辦。
南投鹿谷鄉農會當時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從1976年開始,聘請茶改場專家擔任評審,每年舉辦春茶比賽展售會。根據鹿谷鄉農會的資訊,那時候的鹿谷鄉其實還不是甚麼茶葉之鄉,種茶面積只有80公頃左右(稻作面積達1,350公頃),參賽茶農只有104位。隔年舉辦時還遭到部分茶農抵制,以致參賽人數更少。但他們仍堅持辦比賽,並提供經費作為入圍茶的收購保證。此後這個比賽就越來越熱烈,參賽人數和鹿谷鄉的種茶面積呈倍數成長。目前鹿谷鄉種茶面積約1,700公頃,參賽件數達五千件以上。除此之外,全國各地許多單位也都開始舉辦茶賽,但仍以鹿谷鄉農會所舉辦的最具規模,也最為權威。
四十年的比賽辦下來,可想而知,競爭越來越激烈精采,種茶和製茶的技術也越加講究。參賽者為求勝出,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然而,這四十年下來,除了做出精益求精的高級茶之外,還發展出具有台灣特色的茶文化與茶市場。特別是高級茶的銷售方式與一般農產品完全不同。畢竟,茶農和製茶師用心做出來的茶,沒有一定的交情和緣分,你是買不到的,更別說要在大賣場或網路上購買了。我所看到的交易過程,倒像是在交朋友似的,買賣雙方只顧著泡茶、喝茶、談茶或談人生,好像買賣只是順便的事。
這種銷售習慣,對老買家來說,是很風雅的享受,但對新買家,卻是一個不小的困擾。幾乎每個新人都要經歷一段「找茶」的摸索期,最後才找到門路,不是直接找「有緣分」的茶農拿,就是向懂茶的老師或朋友拿,再不然,就是找茶行碰運氣了。
這樣一個建立在人脈網絡上的銷售模式,在市場不大,只有小茶農和少數的愛茶人時,的確很有人文特色,缺點是資訊不對稱,資歷淺的客人容易吃虧。當台灣茶已經具有國際知名度,市場需求極大,供給卻依然有限時,問題就慢慢浮現了。
有業者看準了台茶供不應求的趨勢,便帶著台灣茶苗和台灣的種茶製茶技術,跑到大陸和越南等地大量生產所謂的「台式茶」,再混進市場。要知道,這些業者能夠有計畫地到海外量產,其實力不容低估。
「台式茶」水漲船高
短期而言,這些不在台灣生產的茶,品質一定不如台灣,甚至還有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當它們以魚目混珠的方式流入市場,大多數消費者又因資訊不足,無法分辨時,肯定會對台灣茶的信譽造成直接和間接的傷害。
長期而言,經由這些業者的努力,大陸和越南的台式茶,遲早會達到一定的水準,而對真正的台灣茶構成強大的威脅。雖說不同產區的茶永遠不會一樣,但是當量產的「台式茶」有一定的品質,價格卻便宜很多時,影響力絕對不小。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我認為這一天遲早會來到。要如何因應才好呢?個人的淺見是,首先,既然該來的總是會來,與其消極抵制或禁止輸入,而讓那些大陸茶越南茶在檯面下四處流竄,害消費者買到假貨或混充貨,不如改採積極態度,讓它們全部浮上檯面,納入正式的管理,讓資訊透明,讓市場有所區隔,並讓消費者自己去選擇。
其次,如果我們從更寬容的角度去看,台式茶的大量生產,可以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對整個台灣茶界來說,等於培養了更多的入門者。因此,如何讓台灣茶的地位更為崇高,讓那些喝了量產茶的人更想喝高級茶,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重點。所謂的水漲船高,正是這個道理。從這點來看,地位崇高的鹿谷農會茶賽就更為重要了,因為聖杯就在我們的手上。面臨大陸和東南亞競爭的台灣產業非常多,卻只有茶產業的手上有這個聖杯,千萬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