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
前經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暨經濟研究所所長。 現任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為台灣經濟發展與國際金融專家。

英國列格坦研究所發表了2008年各國的繁榮指標(Legatan Prosperity Index),這項指標衡量的問題包括經濟基礎、…

分工合作一向被認為是人類經濟能發展的重要原因,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也漂亮地「證明」國際分工是對兩方都有利的事。

要讓企業生存發展,政府和企業家可以努力的地方很多。

第二屆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薩繆遜(Paul A. Samuelson)日前過世,媒體稱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歲末年初時,各界總喜歡要經濟學界預測未來一年的經濟景氣或成長率。

正在台灣立法院審議中的〈產業創新條例草案〉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中有一條要對在台灣設立「營運總部」的大型國際企業,…

代表經濟好壞的指標很多,各指標的變化也不盡相同,因此一般人並不容易由這些指標來比較各國和不同時間經濟的好壞。

政府要和中國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希臘因政府負債太多而發生財政危機,並引發歐元貶值及歐元制度能否維持下去的問題。我們在台灣隔岸觀火,好像那是和我們沒甚麼關係的事。…

未來很多事情都是未知或不確定的,因此企業和政府的決策常無法保證事後來看一定有利或正確,風險通常是難免的。

國家和全球經濟一直在轉變,因此不同階段的產業政策也該有不同的理念和做法。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