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技術萬花筒」 光禾感知科技成虛實融合大玩家

▲光禾感知科技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王友光。吳長益攝影
第222期
楊戎真
2017年成立、掌握AR關鍵技術的光禾感知科技公司,順利將技術商品化後,2019年入選《日經Business》「尋找十年後的Google、改變世界的100家公司」;2020年則獲得第19屆經濟部新創事業獎最高獎項「金質獎」。

想像一下自己置身機場或複合型車站、體育館或是大型展館中,偌大的空間裡,往來人潮、各種訊息川流不息,一下子就將自己淹沒了。這時候打開手機APP,一隻虛擬的吉祥物躍上屏幕,蹦蹦跳跳地引導著你輕鬆前往目標,原本的焦慮一掃而空──這樣的AR導航,已經在桃園機場建置,正待上線。

 

桃園機場的AR室內導航,虛擬吉祥物帶著旅客前往目標。影片擷圖

▲桃園機場的AR室內導航,虛擬吉祥物帶著旅客前往目標。影片擷圖

 

當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與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技術不斷融入人類生活的不同領域時,人們彷彿逐漸習慣身處虛實世界的交錯中。隨著5G開台,XR(Extended Reality,延展實境)產業的發展,也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2019年,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台日大賽開幕AR秀,現場觀眾透過現場的大螢幕或手機均可觀看。影片擷圖

▲2019年,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台日大賽開幕AR秀,現場觀眾透過現場的大螢幕或手機均可觀看。影片擷圖

 

2019年第二屆世界12強棒球賽的台日賽事中,AR的開場秀令人眼睛一亮;2020年花蓮全民運動會的開場也推出了AR表演。這二次大型活動的AR技術,均來自台灣新創科技公司──OSENSE光禾感知科技。

 

王友光認為,底層每一個技術都會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用上。吳長益攝影

▲王友光認為,底層每一個技術都會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用上。吳長益攝影

 

三個階段:將核心技術轉換為市場商品

光禾感知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王友光,2016年結束在中國的事業返台。當時的他重新思考創業方向,決定投入AR、VR與大數據領域,並求教於時任台北大學資訊工程系的黃俊堯教授。2017年,兩人與擁有大量日本商界人脈的柯俊傑,共同創立了光禾感知科技,核心技術為VBIP(Vision Based Indoor Positioning,室內導航定位系統),運用定位、辨識、特徵擷取、追蹤等方法,透過影像的方式分析空間結構,成為發展「智慧場域」(Smart Space)的基礎。

作為科技新創公司,如何將核心技術轉換為解決問題的市場商品,王友光將公司的發展分成0至2三個階段(Stages):

Stage 0:技術練功期

王友光稱Stage 0為技術「堆磚塊」時期,發展了諸多的底層技術,包括花色辨識、雷達3D掃描重建、手勢與骨架辨識、食物辨識系統等。

僅有技術不一定能轉換成商品。雖然光禾感知科技的技術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但技術與產業如何結合,以及如何發展出「商品」,卻是在摸索中前進的。王友光認為,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技術融入不同產業。因此,他形容Stage 0的過程是「蹲馬步練功」的階段,賺到的錢就是持續投入研發。但知識與專利的累積,就是研發型公司的必經之路。儘管研發人員練出的技術多到猶如「技術萬花筒」,但公司卻依舊面臨技術如何「進入市場」的挑戰。

從技術練功到發展出商品,王友光坦言,包括公司的研發人員都有過疑慮,往往練著不為人知的武功,卻不知道能夠施展在何處,也不知道功力如何。「沒有人知道終點在哪裡?但是不從基礎領域一步步走,根本連前一百公尺的路都看不清楚。」

他形容團隊就像是背著一支越來越大的「技術萬花筒」,當有一天發現有一個機會,好像是一個活路,但它需要綜合很多技術,這時這個夠大的「技術萬花筒」才能把阻擋的小石頭踢開,而且也能踢得比人家快。

 

拖曳滑鼠即可3D立體環視展場。影片擷圖

▲拖曳滑鼠即可3D立體環視展場。影片擷圖

 

Stage 1:運用技術發展專案

所幸,摸索期並不長,「這些技術就像變形蟲。」王友光說,直到各行各業主動上門提出需求,尋求技術支援時,這些疑慮逐漸煙消雲散。包括消防局、長照中心、護理之家找上門,甚至醫療器材公司要求他們開發體內導航的內視鏡,這些Stage 0所堆疊的技術磚塊,都會在未來發揮作用。

王友光做過手機批發、直銷與電視購物,這些跨領域的創業經驗,讓他具備更敏銳地整合不同產業的能力。光禾感知科技開始發展大型專案,與標桿行業進行合作,主要專注在智慧展覽、運動賽事、警政安防、城市導覽等四個領域,合作項目包括:世界12強棒球賽的智慧球場、泰國空鐵BTS(Bangkok Mass Transit System)站內導航與導購服務、桃園機場AR導航等,這些項目的底層技術均由光禾感知科技提供。

 

智慧球場整合了球團、球員、廣告主、觀眾等多方的需求,其中AI電子好球帶提供廣告版位協助廠商曝光。影片擷圖

▲智慧球場整合了球團、球員、廣告主、觀眾等多方的需求,其中AI電子好球帶提供廣告版位協助廠商曝光。影片擷圖

 

Stage 2:模組化、商品化

透過一次次的專案合作,光禾感知科技逐漸發展出「智慧場域」(Smart Space)模組,透過不同整合,為球場、展館、交通樞紐等提供解決方案,發展出「智慧球場」、「智慧展覽」、「室內導航」等模式,而不是停留在解決單一個案問題。

 

Meet Taipei線上展場擷圖。光禾感知提供

▲Meet Taipei線上展場擷圖。光禾感知提供

 

2019年底疫情爆發後,全球各地的大型展覽幾乎銷聲匿跡,光禾感知科技適時地提供了「O'EXPO智慧展覽解決方案」,公司也因此更增進了擴張國際市場的能力。O'EXPO具備了虛實整合攤位設計、展場導覽等諸多功能,令大眾耳目一新。

例如2020年舉辦的台灣微軟新創加速器Demo Day,以及亞洲最大的創新創業嘉年華Meet Taipei,均採用了光禾感知科技的O'EXPO線上展覽方案。

 

透過AR與VR技術,提供廠商與參展者虛實整合的體驗。光禾感知提供

▲透過AR與VR技術,提供廠商與參展者虛實整合的體驗。光禾感知提供

 

透過O'EXPO,參展者可以創建一個3D攤位,將資料、關鍵字、照片、環景圖等上傳後台,造訪者看到的就是一個3D的世界,等於就是一個造物的系統,展覽後還可以憑這些資料做SEO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王友光說明,透過這樣的3D攤位,參訪者可以更聚焦、更迅速了解該廠商與商品,展覽過程中也可以即時互動、交換名片,相當於實體展商務媒合的功能。

O'EXPO扭轉了大眾對線上展覽的認知,展覽結束後,不少廠商希望能夠繼續保留展覽期間的線上攤位,變成自家官網的一部分。基於廠商的需求,光禾感知科技發展出O'EXPO線上攤位的租用服務,一些中小企業也可以將該攤位作為官網的首頁,從中實現數位轉型。

 

光禾感知創立後便屢屢獲獎。吳長益攝影

▲光禾感知創立後便屢屢獲獎。吳長益攝影

 

「知識、信用、想像力」打造虛實一片天

得以提供這樣的服務,王友光認為,除了是技術累積所發展出來的商業模式,也有時勢機遇的因素,如果不是疫情的衝擊,也許線上展覽的發展不會這麼迅速。他笑說:「在2018年的時候,誰知道會有這樣的需求?」

光禾感知科技成立第二年(2018年),便獲台灣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獎——實境體感應用服務類「創新金質獎」;2019年入選《日經Business》「尋找十年後的Google、改變世界的100家公司」;2020年則獲得經濟部新創事業獎最高獎項「金質獎」。公司從成立初期的3人團隊,到目前擴展至台灣與日本總共約有50位員工,預計今年營業額可達到一千萬美金。

對於這些成果,王友光說:「人在江湖要有信用、要有知識,然後要有想像力。」有人問他:「你為什麼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去募資,竟然可以募到錢?」第七度創業的他認為,這是他累積的「信用」所致。當王友光以簡報向人說明AR技術時,對方也許看不懂,卻會說:「老王,你說你要做,我覺得你應該會負責到底,所以我就投資你!」

此外,王友光強調新創走的就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未來公司依舊會不斷投入技術的提升。他以特斯拉汽車創辦人馬斯克為典範,經常提醒自己要保有想像力。

王友光誠懇分享自己的創業與經營心得:「你講出來的話,人家會相信,這需要一點時間來驗證。」以目前所掌握的技術與經驗,光禾感知科技已經是台灣唯一入選「改變世界的100家公司」的企業,未來,似乎仍有無限的可能。

 

 

AR、VR、MR與XR

所謂AR,意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也就是透過實際的影像畫面結合辨識技術,讓螢幕中的現實場景擴增出虛擬的物件並與之互動的技術。使用者可以同時看到真實世界與虛擬同時並存的內容。

VR,即「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是指電腦創造出3D的虛擬空間,一般會搭配頭戴顯示器,使用者不會看到現實環境,完全置身在虛擬世界中。

MR是指「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相較於只能辨識環境中特定資訊的AR,MR可以認識完整三度空間。舉例而言,MR可以辨識現實環境中的立體桌面、放上虛擬茶杯,沒放好還會掉落。

XR則是「延展實境」(X-Reality或Extended Reality),只要是AR、VR、MR等任何包含現實與虛擬融合的技術,都可視為XR的一部分。

企業充電站

第222期
整理☉曾允盈
每月推薦讀者新創投資、管理實務、電子商務、行銷業務、財經資訊等領域之實用課程與論壇資訊。

16小時的老闆電商求生實戰班

 

16小時的老闆電商求生實戰班

 

主辦單位Vito.Cool為電商顧問,透過企業內訓幫客戶訓練員工,但幾年下來發現,老闆、主管如果沒有數位思維,最終只會增加企業內耗。Vito.Cool因此推出專為老闆打造的電商課程,用兩個整天、共16小時的電商求生班,將經營模式拆解成各部分,從零教起,讓老闆一次掌握電商的關鍵技能,並依學員做產業分組和案例解析,了解什麼是電商營運、官網經營、數位廣告、社群行銷,也將實際操作FB廣告及關鍵字廣告,進行廣告數據解析。

 

時間:2021年5月8日9:00~5月9日17: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50號(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國際會議中心)

報名費:9,999元。

 

 

行銷超能力 臉書社群經營實戰班

 

行銷超能力 臉書社群經營實戰班

 

社群經營不是一個短期行銷手法,社群編輯的價值在於能幫助社群產生效益,讓貼文能攻占粉絲的心,產生互動、創造擴散,甚至有導購、轉單的績效。想要操盤社群行銷,必須具備更全面的知識,包括粉專定位、調性主題、活動設計規劃、情境角色、社群影音概念與呈現。這堂課帶你打破社群行銷迷思,你必須學習建立完整的規劃,才是建立長期收網的最佳策略。

 

時間:2021年5月11日 09:30~12:00

地點:詳細地點待課前通知

報名費:一般票800元,雙人優惠票每人600元。

 

 

提高社群含金量 文案撰寫實作班

 

提高社群含金量 文案撰寫實作班

 

品牌經營從社群開始,小編要懂得受眾心理,找到屬於自己的社群風格,才能寫進粉絲的心坎裡。主辦單位USELECT邀請曾為數百間品牌撰寫文案的幕後小編,規劃實用又扎實課程。3小時的教學,將帶你了解社群的精神與文案的觀念,了解社群文案的分類與平台的差異,並告訴你如何快速寫出一篇有效的文案,學會文案架構、思路與技巧,鍛鍊自己的文案力。

 

時間:2021年5月18日14:00~17:00

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4號8樓

報名費:一般票1,500元,雙人優惠票每人1,200元。

阿丹的唐風自宅

丹尼爾攝影
第222期
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阿丹的唐風自宅

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的中城(Middletown)後,在一處森林裡買了塊地,開始過著有如桃花源般的生活。喜歡DIY的他,對於自家房舍自然也不假手他人,一磚一瓦親自打造。

我們透過本專欄中的照片,一同見證了房子的奠基、砌牆、鋸木、修整木材等過程。去年11月,阿丹還以空拍照分享了房子宛如太陽光芒般的木造頂梁(見217期本專欄)。如今,不用螺絲也不用釘子,完全以唐朝古法榫接的木造屋頂已然完工。

阿丹說,他很慶幸這項工程恰在冬季大雪前完成,畫面中呈現的,正是房子在大雪過後的巍峨樣貌。此時,屋頂、山坡和地上的白雪,恰把阿丹的唐風自宅襯托得無比亮麗。一眼望去,彷彿是一座莊嚴古樸的寺廟。

虛實整合 後疫情逆勢成長

虛實整合 後疫情逆勢成長
第222期 2021年5月5日

從中國歸來的創業家

 

文⊙曾允盈

 

 

 

科技類新創是媒體寵兒,「光禾感知科技」創辦人王友光戲劇化的故事,曾被不少媒體報導。

王友光曾經歷7次創業,頂住多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從深谷絕地反彈。經營國際貿易15年,口才極佳的他是頂尖業務員,笑著表示以前都覺得自己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2006年,30歲的王友光離開台灣,到上海做電視購物。當時毛利很高,在電視媒體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年代,王友光的年營業額曾高達3,000萬美元。

2015,王友光年和私募基金簽了投資協議,卻在半年後遇上上海股災。私募基金凍結資金,還把先前的投資全部撤掉。一夜之間,天翻地覆,他被限制出境7個月,不能離開中國。「當時才發現人是有極限的!」最終他賣掉台北市忠孝東路上一整層辦公室,打了7個月的官司,虧損了將近新台幣1億元。直到一位低調的台灣企業家出手解救,協助王友光還清債務,才結束這場惡夢,回到好久不見的台灣。

曾有媒體形容這段經歷是「從中國創業坑裡歸來」,幸而王友光並沒有被資金地震掩埋。2016年他思考未來該做什麼,很快就對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和 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產生興趣,於是他選擇在台灣重新出發。沒有相關學科與創業背景,王友光甚至重回學校上課,同時快速尋找結合商業的可能,「就看有沒有心而已。」

成立光禾感知科技,王友光稱自家公司是技術驅動,在與不同業態的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不斷茁壯核心技術。聽完王友光的經歷,創業家能屈能伸的毅力讓人深感佩服,不僅對市場敏銳,更能掌握自身的核心價值,不斷往更深處扎根,直待躍起。

疫情爆發後,全球各地的大型展覽幾乎銷聲匿跡,光禾感知科技趁勢推出「智慧展覽解決方案」,具備虛實整合的攤位設計和展場導覽的服務,未來也將進一步發展成為訂閱制的租用服務,提供中小企業當作官網的設計。本期《看》雜誌也將此智慧展覽解決方案的科技和創意,帶到初創、新創者眼前。

封面故事

創業百匯

旅人視野阿丹的唐風自宅陳荷
活動櫥窗企業充電站整理☉曾允盈
沒事不要創業【Podcast現場】出品《聽見歌 再唱》 銀行家羅綸有的電影夢採訪⊙蕭硯駿、曾允盈 整理⊙曾允盈
沒事不要創業【Podcast現場】精品女王幸田彩加 實體店經營術採訪⊙蕭硯駿、王安慈 整理⊙曾允盈
每月選書如何培養「超級思維」,創造商機?文⊙采實文化提供

財經觀點

經濟新視野獨裁者的友誼值多少?樊家忠
經貿財金比特幣翻紅 晉升新金融武器?文⊙李靜汝、邢亞男

全球焦點

透視中國忌憚馬雲 習近平割阿里182億子龍(紐約《看中國》報紙專欄作家)
大千世界命運是偶然還是必然?黃麗娟
大千世界地球曾有過多次文明青蓮

GOODS

生活風格

影像故事走近暗紅色山脈 馬駝鹿山環線Day1(上)文、攝影⊙方世宇
劉惠宜專欄老鷹不老?(中)劉惠宜

看雜誌第222期

NT$128

虛實整合 後疫情逆勢成長

疫情爆發後,屬於近身接觸的SPA 業遭受嚴重打擊。成立於2011 年的「尤妮絲」洞燭機先,在多數國際品牌缺乏經營台灣市場的動機時深耕台灣。2020年逆勢成長,直營與加盟店營業額合計超過7 億,直營店增至18 家,加盟店成長至54 家。

==============================

疫情衝擊 SPA 業 尤妮絲逆勢成長創佳績 ☉楊戎真

【TeSA週四創業家之夜】moneybar創辦人馬哈 親子商機下的財經媒體變現術|課程筆記

AdobeStock
編輯部
TeSA小檔案
全名: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Taiwan e-commerce & Startup Association)
特色:專注台灣電子商務教育,開設數位行銷領域課程,更成立電商大學,獲得許多業界嘉許。
更多資訊請參考:https://isee.one/TeSA

名稱:做媒體兩年損益兩平,親子商機下的財經媒體變現術

講者:moneybar創辦人馬哈

講者介紹:曾是財經記者,2017年創辦moneybar和i玩錢兒童財商教育平台。moneybar是一個財經商業資訊社群網站,協助讀者實現財富自由人生。隔年創辦馬哈親子財營隊,帶營隊參訪證券交易所。出版《馬哈親子理財10堂課》。

#知識經濟X會員變現

第一階段:透過財經媒體操作

內容都是在經營社群的同時,找到群眾最喜歡的內容,一開始沒有做訂閱制。策略夥伴卡提諾投資moneybar,卡提諾帶流量進來。在《狂新聞》推出狂理財,大部分人以為狂理財是卡提諾出的,其實是moneybar寫的腳本、自己做的。

狂理財我們一支影片可以賣10萬元,製作非常耗時,有自己製作內容的能力。第二年除了訂閱制,廣告收入依然占很大比例。加上團隊精簡人員,公司沒有IT部門,APP也找外包,ECFIT協助IT部分,APP也外包。

第二階段:「個人化投資學習交易」平台

從媒體(moneybar)擴充成為平台(i玩錢兒童財商教育平台)。

1.推出訂閱制,深耕會員。

一般會員、VIP(訂閱專家的內容)、鐵粉會員(會訂閱兩個以上專案)、超級鐵粉會員(三個以上專家方案),目前超級鐵粉會員已經占三分之一。

怎麼經營VIP以上會員:EDM/簡訊,EDM要綁點擊追蹤,去看內容吸引多少人進來,點了哪些區塊。

超級鐵粉送神秘小禮物,可能是專家自己關注的股票,小禮物要吸引鐵粉。

退費機制友善,訂閱制沒有七天鑑賞,但如果不符預期,都會退費。

2.親子理財營隊

3.SEO關鍵字導購X臉書社群導購

經營關鍵字做SEO,每年會先設定好關鍵字,今年是台股、美股。30%會員透過搜尋來的。

(1)思考會員怎麼變成VIP會員

(2)拉新的會員,新讀者可能50%加入會員,30%續訂,最後留下15%左右長期耕耘。

#打造個人IP

OMO模式:

1.要成功經營財商平台,我要把自己打造成那個領域的IP。積極寫文章、上節目、在講座分享,創立小馬哈(線上虛擬IP)

產品:製作大量線上課程,用什麼教具和課程教小孩的財商知識。

宣傳招生通路:多元銷售渠道

數據平台:做什麼題目都看數據,哪個最多人點就做。

2.內容力:

(1)寫就對了

(2)如何挑選主題:結合時事、結合節慶(紅包理財法)、學校主題(360理財法)、孩子有興趣的財經主題

(3)文章授權:大量授權給別人。授權給商周,三千變成七萬人看。授權給「媽媽經」網站,媽媽經財經內容雖然比較少,但是讀者媽媽,塑造親子專業形象。

(4)影音、圖片也要做SEO

3.接受媒體採訪

(1)財經類媒體:YAHOO、LINE TODAY、今周刊、經濟日報、商周、風傳媒等。(2)電視受訪(3)親子媒體:親子天下、媽媽經、媽咪BUY

4.小馬哈(線上虛擬IP)做貼圖。

5.出版《馬哈親子理財10堂課》,也對接受媒體採訪有幫助。

6.內容製作財商教育解決方案,讓父母信任,認同我們可以教小孩財商觀念。

異業合作:

1.手遊IP

2.補教業

3.跟其他營隊合作

4.在「親子天下」推出15堂課線上課程,總共討論了六個版本。Google「親子理財」,在SEO表現就很好。一開始就決定要主打「親子理財」這個關鍵字。

打造IP要很快擴大影響力,找不同機構合作很重要。先評估自己的資源,哪幾個合作方對知名度有最大幫助。一次做一件事情就好。

#產品

1.網站

(1)MONEYBAR(知識網站)(2) i玩錢兒童財商教育平台(財商教育平台)

2.講座

(1)馬哈見面會2018年 (2)工作坊2021年 (3)企業授課2021年 (4)自學團體授課2021年

3.營隊

(1)馬哈理財營隊 (2)馬哈X第三方

4.線上課程

(1)親子天下 (2)108課綱

文章、字卡、影音,素材產出過程都要具備同樣元素,也都要想到SEO。

固定和YAHOO、LINE TODAY合作,過年期間要留稿30篇~50篇文章,因為其他媒體在這個時間比較少供稿,關鍵字就和節慶相關,很容易被挑出來放到版面最上方。

 

吳寶春線上麥方店 發酵你與家人獨一的味蕾悸動

不老吐司。Hahow提供
編輯部
「麵包是可以普及化與生活化的。」吳寶春與Hahow線上課程共同推出「吳寶春冠軍麵包在家做,獨家配方大公開」。提及本次團隊以及所有製作這堂課程的人,心中除了感謝還有一起達成新挑戰的感動。跨越過往實體課程限制,首次嘗試數位時代工具,達成他心中的願景:「我才知道面對面的課程,與錄製線上課程時要備課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吳寶春回想十幾年前,幾個上他教授烘焙課的媽媽們會問:「我在家沒有什麼專業的工具、烤爐、家裡溫度又很高,要怎麼做出好吃的麵包?」那時候教學經驗累積得還不夠,不假思索地跟媽媽們說:「那就不要做好了。」

吳寶春坦言,當初自己實在回答得愚鈍,但現在他有機會以線上課程的方式,回應當初沒能好好回答的問題,「希望大家使用家裡就有的工具,就可以做出好吃的麵包。」他真切希望,每個家庭都可以嚐到在地食材與麵包結合的幸福滋味,而成就家庭內獨一記憶的味蕾秘方,則來自「老麵」,至於它如何乘載自己與家人在餐桌上有說有笑的記憶,就讓我們等待課程正式上線後,捲起袖子共同打造吧。

品味生活,就是為你的味蕾建檔

「一生沒有宴飲,就像一條長路沒有旅店一樣。」古希臘時期至今依然不需質疑的名言,人類一路走來一路吃喝,味覺與記憶相互綁定,可能是一場久下不停的雨、一道破雲而出的陽光,都能激起食物帶給你的零星記憶。

吳寶春說,「最美好的麵包,裡頭一定有在地食材。」他在踏上麵包冠軍之路前,可不曾這麼想。過去下班後只吃熱炒店、喝啤酒的他,在遇到「味覺啓蒙老師」陳撫洸之後,兩人一起吃遍西式、義式、美式各式佳餚,「那些味道都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衝擊。」

一貫壽司,生魚、米飯揉合出海洋的味道,純粹味美,但真正令寶春師傅驚豔的是,一小杯清酒下入喉,舌尖和上顎竟有一股淡淡地柚子香氣。壽司師傅說,他將淡淡的柚香隱藏在壽司米飯中,和魚一起吃的時候沒有那麼明顯,但清酒能夠把柚子香帶出來。這次經驗讓寶春師傅見識了食物隱藏的層次和驚喜,成為日後他不斷追尋的目標。

踏遍世界各地,法國的生蠔、橄欖油沙丁魚罐頭,日本北海道的牛奶、新瀉的雪水,開啟他將所有食材都可以加入麵包的新視野,同時也一點一滴形塑出專屬吳寶春的味覺寶庫。台南縣東山鄉的古法煙燻龍眼乾、埔里有機玫瑰、三地門小米酒,都是他親自到食材產地精心挑選,相信這份心意能夠穿越國界,讓每個吃到的人都知道好食材、好運用所帶來的美好感動。

看到這裡,相信你也憶起自己品嚐過的悸動、無可取代的味道,那些物事沒有不見,而是在你記憶深處建檔,直至起心動念動手做的這天來臨,一定會派上用場。

酒釀桂圓

圖說:冠軍酒釀桂圓麵包。Hahow提供

他人經驗乘上自身技能,雜揉發酵新品味

除了品嚐食物,感受食物所帶來的愉悅,他也會去認識食物的創作者,聊聊創作理念,每一次的激盪,都能讓他跳脫慣性思考,激發出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現在他更能享受其他領域的學習,將那些養分再回歸到自身的專業,不斷帶領他前進再前進。

吳寶春師傅提到這次課程募資抽獎獎項中的「圍裙」,便是與 APUJAN 品牌創意總監詹朴共同討論、激盪,才能做出這樣既符合實用性質、又達成設計美觀,雙方都滿意的作品。

「我也是在這次討論中第一次知道,啊!原來服裝設計師在意的是這個。我們在一問一答之中,他也因此理解了身為麵包師傅,在製作過程中最需要的機能是什麼。」

如果能回到當年那場實體課程,吳寶春已經可以告訴大家,「那就來上我的線上課程吧!」這堂課會符合最大多數人家中手邊能擁有的器具,只要你想做,就是不受限的開始。冠軍酒釀桂圓麵包、夢幻紅豆麵包等,這些吳寶春師傅從青春到老培養起來的「孩子」,所有食譜與製作過程的最佳解,都將在這門課程中逐一介紹。十年後的冠軍相信的是:「麵包是可以普及化與生活化的。」

咀嚼名為冠軍的麵包 吳寶春始於計較直到忘懷成果

吳寶春師傅製作畫面。Hahow提供
編輯部

在真正學會之前,所有試錯都該斤斤計較

吳寶春從 15 歲起在麵包店當學徒,學習過程總是艱辛又坎坷,只能看著師傅的背影模仿,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實驗再實驗。但做出來的麵包品質不佳,就算做得出品質好的,質量也不穩定,自己知道麵包有問題,但也找不出解答。

直到有一天吃到正統法國麵包,喀呲一聲咬下,「皮好脆,內層好軟,越嚼越香,口裡還會回甘,我才知道世界上有這麼好吃的麵包。」為了找到這樣極致美味麵包的作法,吳寶春到處問、不斷實驗,甚至飛到日本向麵包師傅學習,以科學原理分析麵包,讓知識成為他學習的助攻強力,而不只是從經驗中摸索。每天工作之餘苦練八小時,練完還要分析、檢討、寫筆記。當他終於做出心目中最完美的法國麵包時,他形容:「我瞬間起雞皮疙瘩,心中告訴自己,原來我也可以,原來我也會了!」

在他心裡,這一條麵包不只是麵包,它代表了自己數年的時間、努力、心血、堅持,所帶來的喜悅、成就、感動難以言喻,他知道這種感覺有多珍貴,所以更想要與人分享。「我想要讓真的想要做麵包,但又做不出好吃麵包的人,做出他心目中的理想麵包。

學習心法大公開:以終極目標作為自我約束

「我會把我的目標寫在筆記本的第一頁,用目標來管理自己的行為,我每天打開筆記本就看到自己的目標,告訴自己不要偷懶。」

準備比賽過程中,每一天都疲憊不堪。有時早上起床睜開眼睛之後,他會跟自己說:「今天好累喔,不然我休息一下好了。」但當他眼睛一闔上,腦海立即浮現自己走上頒獎講台、抱著獎盃的景象。他瞬間清醒,告訴自己,現在應該要起床練習。只容許自己賴床幾分鐘,他起身梳洗,繼續練習。

若要達到 100 分,自己要先做到 200 分。吳寶春為了準備到 200 分,把歷屆冠軍的資料、照片找出來,依樣畫葫蘆地練習,每次練習完再給自己打分數。「我就是要超越歷屆冠軍,才能夠超越自己的能力,到那時候我就可以拿到冠軍。」終於他練到開竅了,那些冠軍麵包的特色、技法、展現、創意等以前都不知道的關鍵點,現在突然全都能看透了。

距離比賽之日只剩倒數幾天,肉體和精神的熬煉已到達極限,他的心卻感到無限滿足。看著自己的作品,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個都好漂亮、好有力量,好像隨時就能展翅高飛。「那時我心中不在乎幾天後是否會拿冠軍,我告訴自己,即便這次拿最後一名,這段練習的過程也很有價值。」這個價值造就了往後吳寶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堅持到底、勇往直前的態度。

夢幻紅豆麵包  第一手傳授不藏私

回憶過往特別具有挑戰性的食材組合,不是獲得冠軍的「酒釀桂圓麵包」或「荔枝玫瑰麵包」,而是坊間最常見的「紅豆麵包」。

吳寶春說,自己當兵時因為很難在營區內吃得到麵包,所以希望發揮所長讓隊上的弟兄們都吃得到麵包。那次他做了 400 個紅豆麵包給大家當早餐,原本希望得到讚賞和感激的他,竟被同儕臭罵一頓,大呼難吃。事後檢討起來,發現自己對食材的了解不夠,紅豆不新鮮已致太乾、不好煮透,從早上八點做到晚上十點的麵糰,也早已過發,最後做出來的成品麵皮又硬又酸,紅豆餡裡還有尚未煮透的紅豆顆粒。

這段「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的回憶,讓他立志退伍之後一定要做出心目中最理想的紅豆麵包——紅豆內餡綿密、濕潤、鬆軟,具濃厚豆香,麵體要Q軟,咀嚼過程中,兩者還要完全融為一體!創業之後,他帶著店裡師傅去跟日本和菓子師傅學作紅豆餡,再開發出自己百分百滿意的中種麵糰,才終於達成他的心願。

這次,他想要將這樣的紅豆麵包和大家分享,「我希望讓每個家庭裡面都有這樣的一個味道。」即便沒有像麵包店裡那樣的專業器具、烤爐,吳寶春也能讓大家運用家中現有的材料和工具來製作出美味的麵包。吳寶春還要教大家做出屬於自己的麵包,依照不同食材和培養方式而造就不同風味的老麵,就是專屬獨門秘方。透過雙手、溫度、食材,吳寶春這次的目標,是傳遞幸福的味道。

母親節送禮排行大洗牌 體態管理躋身前五名

皮膚科醫師黃政傑強調,民眾對體態追求標準提高,肌動減脂接受度相對大幅提升。
編輯部

母親節即將到來,想好送什麼禮物慰勞媽媽了嗎?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出國慶祝的計畫全被打亂,為了讓媽媽有好心情,不少人打算下重本送禮。除了過往的頂級精品、化妝品、按摩椅等品項,今年初討論熱烈的精緻國旅套裝,也成為帶媽媽出遊的孝心表現;而部分醫學美容中心,因為結合預防醫學、體態管理,近期詢問度亦大幅攀升。

根據醫美診所統計,截至今年四月,人氣不墜的修修臉項目,像是玻尿酸、音波、皮秒都榜上有名,而電波也因為技術推陳出新,位居第二。最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身型體態跟健康管理,排行榜就凸顯了這項趨勢,與塑身相關的肌動減脂,一舉站上排行第五名。皮膚科醫師黃政傑指出,近年來隨著健身風氣盛行,民眾對體態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表示大家對美的意識已經由臉部延伸到身體,更願意投資在體雕的療程上。

無獨有偶,近期藝人徐若瑄除了公開分享自己的塑身秘訣,也成為肌動減脂設備的代言人,讓健康結合塑身的相關話題,再次受到媽媽族群關注。皮膚科醫師黃政傑則認為,過去設備從來沒有以肌肉保健為標的,一直到去年肌動減脂的儀器上市之後,讓很多沒時間上健身房練腹肌的人也可以有改善線條的機會。最新的研究顯示,這台儀器甚至可以減少內臟脂肪,成為很多中廣身材者的福音。

各項數據顯示,市場上對塑身需求日漸增加,不只是醫美、醫學中心提供的服務,就連相關的減脂課程與餐點,都成為子女們在母親節的送禮清單選項之一。向來在母親節送禮市場,兵家必爭之地的百貨賣場也表示,這一波母親節商機,從四月中開始發酵,買氣暢旺,預估化妝品將可望成長20%。

【TeSA週四創業家之夜】打造高品牌信任的「微網紅」行銷術|課程筆記

▲Instagram上粉絲數一千至一萬間的微網紅是「圈圈科技」的主打。Adobe Stock
第223期
記錄⊙曾允盈
TeSA小檔案
全名: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Taiwan e-commerce & Startup Association)
特色:專注台灣電子商務教育,開設數位行銷領域課程,更開設「電商大學」系列課程 ,獲得業界好評。
更多資訊請參考:https://isee.one/TeSA

本次TeSA課程

名稱:翻倍互動率,打造高品牌信任的微網紅行銷術∣週四創業家之夜

講師:Influenxio圈圈科技創辦人柯景倫

時間:2021年4月15日

 

圈圈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柯景倫。TeSA提供

▲圈圈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柯景倫。TeSA提供

 

「圈圈」(Influenxio)是專為中小企業打造的一站式Instagram口碑行銷平台,也是亞洲首個一站式微網紅媒合平台,運用科技簡化網紅行銷所需的繁複流程,並透過大數據分析媒合最適廣告主與創作者,使人人都能輕鬆操作,讓品牌不分大小,自主創造數位口碑、提高社群討論度,以帶動高成長。

以下即為圈圈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柯景倫(Allan Ko)本次課程的重點紀錄:

創辦「圈圈」的機緣

2016年進到新創公司,做影音社群平台,目標市場是英美日韓。因有需求去找網紅作推廣,起初找有經紀公司的大咖網紅,過程中發現很大痛點:

1. 風險極高。不管事前計劃如何完整,翻牌一瞬間才知道結果如何。HTC最大的虧損就是找「鋼鐵人」小勞勃道尼,那支手機結果失敗。

2. 無法複製。這個網紅做一次效果很好,第二次通常不好。或是找到適合的人也無法再找到類似的人。

3. 溝通成本很高。

當時企業預算80%是買廣告,剩下的錢才找網紅合作。這幾年各大品牌投入口碑行銷,預算逐年提高。今年很多廣告代理商告訴我們,品牌主是先排好網紅要花的錢,而不是投放數位廣告剩下的錢才去找網紅。

在社群有影響力的網紅和Google等廣告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不會隨便信任網站上看到的廣告,但平常追蹤的名人,很容易相信他。但因為大咖網紅有合作上的痛點,後來發現小網紅有不同風景,2018年我決定創辦「圈圈科技」──專為中小企業打造的一站式Instagram口碑行銷平台,透過這個網紅自動化媒合平台,讓廣告主能找到合適的微網紅,透過口碑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增長業績。

 

微網紅可以集中資源做口碑行銷,受眾比較精準。Adobe Stock

▲微網紅可以集中資源做口碑行銷,受眾比較精準。Adobe Stock

 

為何找「微網紅」做行銷

社群平台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封閉社群」(私領域流量),包括:臉書(FB)、微信(WeChat),追蹤者八成是真正認識的人。通常這類社群都是實名制,在臉書是分享生活,會轉貼文章,內容比較雜亂,不會針對某個主題。

第二類屬「開放社群」,包括:Instagram、YouTube、抖音、推特等。我找的網紅大部分都發生在這些開放社群。你問20歲的人在哪裡找餐廳,他會用Instagram。

在社群平台中,有一千個粉絲以下的帳號占70%,一萬個粉絲以上的不到1%。有一千到一萬粉絲間的是微網紅。圈圈經營的是一千到一萬的微網紅,其優勢在於:

1. 互動率高。平均互動率60%,代表的是信任。

2. 有成本優勢。現在的商業模式,大多數會有機會賺到錢的都是大網紅。找大網紅價格彈性小,找微網紅人數多,可取代性高,因此可以抑制成本。

3. 創造蜂鳴效應。蜂鳴效應就是很多人都談同一件事情才有效果,微網紅可以達到這樣的成果。

操作網紅的迷思

廣告主最大的迷思,就是把自己的行為套用在消費者身上。操作網紅有以下幾個迷思:

1. 一定要找知名網紅。以前在Yahoo曾遇到千奇百怪的老闆。窗口曾要求把廣告投遞的IP設在自家公司,誤區是「我做廣告一定要自己看得到」,其實不然。

以前在新創公司時,我找一個大網紅,回響很大,但轉換很差。品牌選擇大網紅和微網紅比例,2016年的趨勢是1:3,2019年則是1:10,顯見微網紅勝出。

2. 內容要照我說的寫。微網紅行銷,其實就是對網紅的行銷。維持網紅原本的風格很重要,不要去干涉對方寫出來的風格。

3. 要求馬上見效。這件事情是做口碑行銷遇到的困境。創造認知的口碑行銷是三角形漏斗:認知、興趣、決定、忠誠、口碑。由底層往上是;認知→電視媒體、網紅行銷;興趣→網紅行銷;決定→關鍵字廣告、再行銷;忠誠→line@、會員集點;口碑→網紅行銷。

過去做品牌會很耗費資源,比如做電視媒體廣告,有一半以上不是你的TA(Target Audience,目標受眾/目標客戶),但微網紅可以做資源集中,受眾比較精準。

口碑行銷有效,但執行上困難

找網紅做口碑行銷有其困難度:

1. 價格高且不透明。

2. 花費時間人力。

3. 合作流程複雜。

因此圈圈的目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2018年才開始的圈圈,鎖定的是Instagram的微網紅。這是專為中小企業而生的服務,我認為口碑是長期且持續的建立才會看到效果,因此首推訂閱制口碑行銷服務,其功能與特色是:精準搜尋、溝通方便、付款串接、結案報告。

怎麼找網紅?

1. 先看行銷的目的是什麼。

2. 你想建立品牌的內容是什麼,就像你設定關鍵字廣告一樣。

3. 注意Instagram的特性:Instagram的Hashtag(主題標籤)很重要,是曝光的管道;最新的文章會排在最上面,要競爭大的字,要花很多人去曝光。

4. 圈圈有作者資料庫。可以提供主觀、客觀需求的搜尋。

對於微網紅來說,要把他當作一個消費者,他就是你的受眾,不應該把他當成代言人,挑選網紅的時候要一定程度降低自己的主觀好惡。

Q:粉絲數重要還是互動率重要?

A:我認為互動率重要,就很像CPC(Cost Per Click,每次點擊成本),也是微網紅重要特色,互動率高可以一定程度避開假粉。我們平台選用每個網紅,會去看其帳號兩、三個月貼文的互動情況。

Q:Instagram規定不能帶連結,要一萬粉以上才能,怎麼評估成效?

A:確實不容易,主要是前段建立你的知名度。我的觀念是搭配網紅,讓整體效益變好。有一種做法是創造一個帳號,可以變成一個登入頁,在貼文裡面放一個帳號,變成跳轉過去,讓網紅去標註這個帳號。或是買網紅貼文,下Instagram廣告,就可以帶連結。

Q:Instagram特性是吃喝玩樂較多,且形式是圖片,很難講嚴肅的事情?

A:要有變化的去設計貼文。不要長篇大論,必須去利用圖片的特性,要找到這個媒體適合宣傳的方法比較重要。

大部分微網紅沒有接案經驗,所以會有建議參考的價錢。參考價格是市場價格,包括粉絲數、互動率,綜合計算,讓雙方有一個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