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鮮人 平均變胖5公斤

大學生初次脫離壓力,可能在無意中增胖而不自知。
Thinkstock
第149期
柯明心

細心的父母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離家上大學的孩子變胖了。這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孩子終於脫離學測壓力,開始真正自主的學習;憂是的孩子離家在外,到底都吃些甚麼東西?

在國外校園流行所謂「新鮮人肥」(freshman15)的說法,因為大學新鮮人在一年後平均增胖了5到7公斤(15磅),且男生變胖比例超過女生。

初次脫離壓力的孩子增胖幾公斤,這沒有甚麼大不了,不過,大學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可能影響終生。研究顯示,大學時變胖的人比較可能導致肥胖問題。

初次離家就學的孩子,在飲食方面可說是得到全新的「解放」。披薩、麵包、便當、冰淇淋,愛吃甚麼就吃甚麼,跟以前在家時由父母主導的飲食大異其趣。怎麼挑選食物就是很大的考驗。

大學新鮮人忙著適應學業、交友及校園生活,可能忽略了運動。很多孩子高中時是運動員,上大學後,沒注意到運動量驟然減少,後來才發現胖了這麼多。

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環是認識朋友、建立人際關係。一部分的肥胖可能來自吃喝玩樂的「社交卡路里」。有人為了晚上的party,白天都不進食,引發代謝疾病;有人三餐不定或很晚才吃晚餐,造成消化問題;有人學會喝酒,卻沒想到酒類的熱量很高。

有些新鮮人會在宿舍堆積食物,以吃來紓解壓力,其中不乏薯片、餅乾等垃圾食品,不但吃進許多脂肪與熱量,還含有無益的化學成份。

大學生還需要被教導如何飲食嗎?其實,應注意到世代晚熟的問題。現代孩子受到過多保護和文明科技的影響,普遍對於了解自己身心有晚熟的趨勢。有些教授常嘆息:「現在的大學生感覺像以前的高中生。」許多教育理論也指出,對孩子的教育至少要到21歲才能真的完全放手。

以往大學教育只注重培養專業能力,現在恐怕已不適用。大學校方應該設法多注重飲食教育,做為成年之前的最後一道飲食防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透視4:華語能力認證:漢語水平HSK vs. 華語能力TOP
一般人都聽說過英語托福(TOEFL)考試,這是母語非英語的外國人取得「英語能力認證」的一項檢定考試。而今興起全球中文熱,…
洩漏個資 亞馬遜清理中國內鬼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披露,電商亞馬遜(Amazon)員工涉嫌透過仲介,將機密客戶資料、銷售數據出售給賣家,並幫其刪除負評,…
從週期看中共政治生命
股票市場漲跌的背後,有週期循環的運作;手機銷售成長與衰退的背後,有產品生命週期的運作;經濟景氣擴張與收縮的背後,有景氣循環的運作。那麼,…
龍舟故事起源於忠孝
說起端午節,很多人會聯想到划龍舟,這個熱鬧的傳統活動不但是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甚至還演變成國際體育比賽。而關於划龍舟的起源,…
美國虎媽與明牌大學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Amy Chua)2011年出版了《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劉顥打造7AGE 讓時尚吹起環保風
目前市面上一般的布料纖維,依其成分大致上可分為天然材質的棉、亞麻、羊毛、蠶絲,和人造材質的嫘縈(人造絲)、尼龍、特多龍、壓克力纖維、…
15個駐顏小祕訣 讓女人更青春
「凍齡」是25歲以後女性們的心願,現在有不少人的容貌是靠科技進步、醫學美容發達所賜,不但成本高,而且效果難持久。其實,女性要抗衰老,…
王羲之膾炙人口的故事
▲王羲之在書法藝術史上取得的成就影響巨大,被譽為古今之冠,盡善盡美。公有領域   那年他五十一歲,距離辭世還有八年。這年的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