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效的19種自然減肥法

即使只是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其減肥效果都非常強大。Fotolia
第187期
高新宇

目前網路上有很多關於減肥的資訊,或許不是基於科學的最佳建議。本文將介紹經過科學論證的自然減肥法。

1. 在飲食中添加蛋白質

科學證明,在蛋白質的代謝過程中,身體需要燃燒高達80~100卡路里的熱量。高蛋白飲食也可以讓人產生飽足感,降低食慾。與低蛋白飲食者相比,高蛋白飲食者每天攝入的熱量減少400多卡,即使只是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其減肥效果都非常強大。

2. 避免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過高的糖、添加脂肪和熱量,尤其加工食品的設計目標是使人盡可能的多吃,比天然食物更容易使人上癮。

3. 限制糖攝入量

飲食中添加大量的糖與一些疾病有關,包括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和癌症。美國人每天吃約15茶匙糖,這些糖通常以多種名稱被隱藏在加工食品中,而且很難分清到底其中含有多少糖。

4. 吃更多的纖維

纖維豐富的食物可能有助於減肥,若含有水溶性纖維的食品還可以幫助增加飽足感,從而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減少進食量。許多類型的纖維可以餵養腸道內的益生菌,而有益健康的腸道細菌與降低肥胖風險有關。

5. 限制精製碳水化合物

精製碳水化合物是去除了大部分營養物質和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非常容易消化,能夠增加暴飲暴食和各種疾病的風險。精製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白麵粉、白麵包、白米、蘇打水、糕點、小吃、糖果、麵食、早餐穀物和糖。

6. 放慢進餐速度

吃得太快,可能會在感到飽足之前就已經吃過量了,因而更容易發胖。細嚼慢嚥可減少卡路里的食入量,又可增加與減肥相關激素的產生。

7. 補充葡甘露聚糖

葡甘露聚糖是來自魔芋植物根的水溶性天然膳食纖維,也被稱為大象山藥,熱量低、體積大,並能延緩胃排空,還可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還是腸道內有益菌的可口食物。其巨大的吸收水分能力對減肥非常有效。

8. 喝無糖咖啡

咖啡含有抗氧化劑和其他有益的化合物,可透過提高代謝水準(提高3%~11%)與增加熱量燃燒來幫助減肥,並降低發生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23%~50%)。黑咖啡(無糖咖啡)可讓人產生飽足感,且幾乎不含卡路里,減肥效果非常好。

9. 間歇性禁食

間歇性禁食是在禁食和進食之間循環的飲食模式,包括定期的多日禁食,或是一週中某幾天跳過一兩餐,如5:2、16:8和吃-停(Eat Stop Eat)方案,可讓人整體上少攝入熱量,不必在飲食時注意卡路里的攝入量。

10. 喝無糖綠茶

綠茶是含有抗氧化劑的天然飲料,有很多健康益處,包括增加脂肪燃燒和減肥。綠茶可能會增加能源消耗4%,選擇性脂肪燃燒增加17%,特別是有害的腹部脂肪。

11. 多吃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是非常健康的減肥食品,除了水分、營養物質和纖維之外,它們含有的卡路里很少,可以多吃,又不至於攝入太多的卡路里。許多研究表明,吃水果和蔬菜較多的人往往體重較輕。

12. 間歇性計數卡路里

知道自己在吃甚麼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減肥期間。有幾種有效的方法,如:計算卡路里、做飲食日記和拍攝您所吃的東西。使用應用程式或其他電子工具計算卡路里可能比日記更有效。

13. 喝水

飲用50cc.的水可能會在1小時後增加身體燃燒的卡路里24%~30%。飯前飲水也可能使卡路里攝入量下降,特別是中老年人。用水來替代其他高熱量或高糖飲料,減肥效果特別好。

14. 用椰子油做食物油

椰子油富含中鏈甘油三酸酯,可以提高新陳代謝,還能夠幫助減少熱量攝入,且有助於減少有害的腹部脂肪。可用椰子油代替一些其他的食物油,但不是多添加到食物中。

15. 添加雞蛋

雞蛋是最好的減肥食品,熱量低,蛋白質高,含有各種營養物質。高蛋白食物能夠降低食慾並增加飽足感。用雞蛋做早餐能夠使人在8週內多減65%體重,還能在一天內減少熱量攝入。

16. 多吃辣味

辣椒和胡椒含有一種稱為辣椒素的化合物,可促進新陳代謝和增加脂肪燃燒,還可能減少食慾和卡路里攝入量。

17. 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能夠改善消化系統和心臟的健康,有助於調節健康的腸道細菌,阻止飲食脂肪的吸收,減少食慾和炎症。其中加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很可能有減肥效果。

18. 足夠的睡眠

與睡眠足夠的人相比,睡眠被剝奪的人的肥胖可能性高出55%,而且兒童發生的可能更高。部分原因是睡眠被剝奪會破壞食慾激素的日常波動,導致食慾調節不當。

19. 吃整個食物

健康飲食的原則之一是吃整個完整食物,這可以減少糖、脂肪和加工食品的攝入。大多數整個完整食物都是處於自然狀態,營養豐富且非常有飽足感,容易控制卡路里的攝入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月台灣大事
反媒體壟斷延燒學生全台走透透 反媒體壟斷議題在1月仍然持續發燒!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約1,500名學生在自由廣場前靜坐跨年,…
有機稻場客製體驗活動 看見有機農業的態度
▲插秧之前先讓孩子們「拜田頭」,學習敬天感恩的態度。有機稻場提供​▲孩子們正準備嘗試插秧的初體驗。有機稻場提供​▲…
2024美國大選前夕台灣的「川普焦慮症」
美國的盟友都很關心美國大選,即使是歐盟內部那些與美國民主黨價值理念在「進步主義」方面相當一致的國家, 如:德國、法國等,…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二)
我們在上一次的專欄文章談到,很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不清楚要如何才能做好專業的口頭或書面報告。這或多或少跟他們從小所受的「考試用作文訓練」…
奧運結合綠化與都更 倫敦再現古都風華
正值歐債風暴、全球陷於二次經濟危機之際,英國政府與民間對本次倫敦奧運高達93億英鎊(約合146億美元、4,365億新台幣)的投資,…
中國國鳥網路票選 麻雀第一
50年前,中共前主席毛澤東一紙令下,麻雀就像黑五類被列為「四害」之一,各地展開瘋狂撲殺,一年多之後才被「平反」,把牠從四害中除名,…
麗乾花收藏綻放的瞬間
發源於義大利的押花藝術,直到廿世紀末才傳到台灣。這種完全使用大自然素材而不需要使用顏料的創作,不僅可以展現在居家的杯墊、書籤、…
北京海外推軟實力 央視野心勃勃
據英國《衛報》12月8日報導,央視計畫大規模擴大海外觀眾,明年年底前海外「宣傳工作者」人數將擴大五倍,2016年前擴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