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2014年的中國經濟乏善可陳,資本外逃、巨額債務及人民幣貶值等彙集成巨大壓力。面對此局,中國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最近公開表示,「近期市場聚焦資本外流和人民幣匯率走勢問題,…

2014年11月,國民黨在台灣「九合一」選舉中大敗,台灣政治局勢大變。在北京還未想出良策應對台灣變局之時,台駐美代表處於今年1月1日早上在雙橡園舉行升旗儀式,引發了一場美中台之間的外交摩擦,…

2014年,令北京最感驕傲的政治成就是反腐,其中的標竿性成就是「正國級領導人」、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與48位省部級官員落馬。令北京最不服氣的就是這項巨大成績未獲國際社會充分承認,被譏之為「…

2014年APEC會議,中國寄以厚望的「亞投行路線圖」雖然停留在紙面上,但以輸出「過剩產能」為主要目標的「一帶一路」計畫已輪廓清晰。這個計畫由「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成,東南亞…

當今世界有兩類政府,一類是人民承認的民選政府;一類是用槍桿子奪權並用暴力逼迫人民「承認」的政府。通過蘇格蘭公投,中國大陸人民深刻認識到這兩類政府的區別。
中國人見識了民主政府的風範
…

台灣學界正在討論自身對大陸經濟過分依賴的負面後果,在此情況下,很有必要參考一下歐美跨國公司近兩年在中國的遭遇,這遭遇一言以蔽之,就是脖子上的韁繩越收越緊。
被列入「反壟斷調查」的外企名單正在加長…

中國央視名嘴、財經頻道國際化的標誌、青年楷模芮成鋼日前因涉嫌腐敗「被檢方帶走」,引發了舉國狂歡,堪稱「芮成鋼現象」。相關文章有數百篇之多,既有正經評論,也有不少惡搞諷刺之文。…

習近平家族的財產問題,自6月4日以後成了《紐約時報》三篇重頭報導的內容。撰寫該報導的記者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彭博社前駐香港記者,彭博社2012年6月29日那篇著名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兩國間的衝突,最終的受害者可能不止發生衝突的國家,5月份由於中越海上衝突,導致越南爆發大規模反華騷亂,大批台資韓資企業成為被殃及的池魚。這場衝突由於兩國政府採取了大事化小、…

關於台灣太陽花學運的性質,如我在一篇文章裡所評,這是以青年為主體的台灣人的自救運動。但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太陽花雖然燦爛並鼓舞人心,卻很難改變服貿協議的既定方向。今後是否簽、如何簽,…

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對北京與台灣均有政治示範意義。
3月19日,烏克蘭宣布已制定從克里米亞半島撤出全部軍隊的計畫,等於宣示將交出該地的軍事控制權,這一國際事件已經以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而告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