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否極泰來
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最近的日子「真是苦」呀!「甚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一句話就道盡了小老百姓的辛酸與無奈。
以失業率加物價膨脹率所組成的「痛苦指數」來看,受到應屆畢業生投入求職的影響,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7月份失業人數高達49萬人,使得失業率上升至4.31%,在亞洲四小龍中「拔得頭籌」(香港3.2%、韓國3.1%、新加坡2.0%)。8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因受到颱風頻襲的影響,年增率為3.42%,創下近四年新高。以家庭支出來看,平均每一家庭購買同樣食物要多支出1,447元,尤以蔬菜、水果、外食支出增加最多,分別多出828元、295元以及139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難怪民眾叫苦連天。
由於8月份的失業率於截稿前尚未公布,以7月份的痛苦指數來說,已達6.77%,如果8月失業率維持在7月4.31%的水準,在8月CPI已知飆漲至3.42%的情況下,8月的「痛苦指數」就將提高到7.73%。而主計處預估,由於8月還有新鮮人投入勞動市場,失業率可能還會增加,因此8月想當然爾的「更加痛苦」。「壞日子」木已成舟,升斗小民只能期待9月物價回穩、失業下降,不要再繼續痛苦下去。
最近不太愉快的消息,還有苗栗華隆紡織工廠的員工從7月初就開始了大罷工。在這個富者愈富,貧者相對愈貧的時代,所謂的「勞工」階級,無疑也越顯弱勢。這些為工廠奉獻大半輩子的勞工,遭逢雇主惡意掏空、倒閉,資遣費、退休金求償無門,眼見「棺材本」不保,憤而展開了為期96天的勞資對抗,直到9月9日,勞資雙方才以1.95億元達成和解落幕。這樣的罷工戲碼,在大環境不景氣下,很可能越演越烈。本期封面故事,就要為廣大的勞工朋友剖析攸關身家性命的勞退、工會等相關議題,一起來關注企業出問題有何徵兆?勞工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社會大眾又從當中獲得甚麼教訓和啟發?
這時,突然浮現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名著《雙城記》中的開場引言:「這是最好的時期,也是最壞的時期;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紀元,也是懷疑的紀元;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也一無所有……」其實,世間事的好壞,端看我們以甚麼樣的心態面對。就說最表面的,景氣谷底或最壞的日子,其實也正是苦幹實幹者忍辱負重、蓄積能量等待一飛沖天的時刻。所謂「否極泰來」不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