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芬盛夏舒適內在美穿搭,盤點品牌2022年全新三大人氣系列

黛安芬提供。
編輯部

正值夏天氣候炎熱時刻,不管日常生活、旅遊踏青或是外出工作的場合,穿搭除了要有時尚感外,也要兼具舒適感與機能需求,而無鋼圈內衣可大幅降低穿著內衣的束縛感,讓現代女性輕鬆自在享受美好夏日時光!德國百年內衣品牌Triumph黛安芬掌握夏日內衣穿搭的三大關鍵要素「輕薄、透氣、零束縛」,並依機能及場合推出全新三大人氣無鋼圈系列-輕盈水波襯墊舒適集中的「Aqua Jade 翡翠水感動系列」、擁有創新無痕科技時尚百搭的「Invisible Inside Out自在零著感系列」及選用親膚材質溫柔包覆的「Beyond Blossom百花綻放系列」,讓每位女性恣意享受美好生活,不僅穿搭風格不受限,更能即時的在生活中切換角色,展現舒適隨我的夏日造型!

夏日約會時,不僅要追求舒適透氣,微露性感的心機內在美,還能營造一股自然不刻意的迷人自信。黛安芬人氣水感動系列新品「Aqua Jade翡翠水感動系列」無鋼圈款,主打透氣輕盈、舒適集中,以Bra Air呼吸罩杯內含輕盈水波襯墊,自然集中托高完美胸型,給予全新自在的浪漫體驗。同時,U型美背加上後肩環獨特的三角設計,更是貼心解決女性肩帶下滑的困擾,讓烈日下的玩美穿搭與行動上都不再受限,恣意綻放甜美的專屬魅力。創新一體成形無縫的花葉紋平面蕾絲設計,不論是搭配短版貼身上衣或是深V襯衫都能不經意地展現優雅性感,內在美的巧思讓整體穿搭更完美。

夏季外出踏青舒適穿搭很重要,廣受好評的「Invisible Inside Out自在零著感系列」推出全新無鋼圈款式,減輕時下女性穿著鋼圈內衣的束縛感,在外舉手頭足都可輕鬆自在無負擔,滿足女性外出旅遊各式變化穿搭的需求。此系列主打零拘束、零痕跡的雙特色,採用無痕技術,搭配超細無纖維布料,創造超薄罩杯上緣和側邊,讓杯緣邊際自然隱身,帶來輕盈無痕的穿著體驗;超透氣Bra Air輕盈呼吸罩杯,搭配輕薄抗菌布料,夏日出遊一整天也保持清爽自在!

全新「無鋼圈魔術低V款」及「無鋼圈魔術半罩款」滿足消費者對於不同穿搭喜好需求-「無鋼圈魔術半罩款」貼心推出可拆式肩帶設計,可拆設計隨心變化,脇邊上下彈性防滑帶設計,讓無肩帶穿著依然服貼無痕,給予女性穿搭上時尚多元的選擇;「無鋼圈魔術低V款」固定式無鋼圈款可以更穩定包覆美胸,罩杯內層更採用網布月牙提托,加強側壓讓胸型自然集中,除既有的氣質藍及知性裸,今夏更推出新色溫柔棕,讓夏天的穿搭擁有更多元的搭配選擇。「自在零著感系列」的創新無痕設計,讓內衣能完美隱藏在淺色、薄透或是貼身外服下,讓穿搭不受限於外衣質料和顏色,夏季旅遊更加無拘無束。

在這女力覺醒時代,讓女性一整天忙於各種角色扮演的同時,由裡到外身心靈都能感到舒適自在。「Beyond Blossom百花綻放系列」採用MIPAN® regen環保再生材質,精緻的柔軟蕾絲面料親膚,給予最溫柔的安心包覆,搭配無鋼圈薄襯設計,使得穿著上更為輕盈、透氣、舒適。而外觀設計以花朵紋路為主軸,綻放女性專屬的優雅時尚感。「百花綻放系列」不但響應環保,還滿足現代女性對內著的舒適需求,讓女性在生活與工作之中也能毫無束縛,自在穿梭。

「111年全國美術展」頒獎典禮暨開幕式,同為得獎者恭賀

「111年全國美術展」展場一隅。文化部提供
編輯部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30日舉辦「111年全國美術展」頒獎典禮暨開幕式,由文化部長李永得主持,透過公開儀式恭賀、肯定並鼓勵所有得獎者。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立法委員黃國書、國立故宮博物院長吳密察、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全國美術展評審委員,以及獲得金銀銅獎與入選獎等得獎者皆出席。

本展經過縝密而繁複的初、複審評審作業,評選出11類別的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各一名共33件,以及入選作品92件,總計125件得獎作品,並邀請歷屆免審查獎作品6件,全部共131件作品展出。國美館表示,展覽除呈現脫穎而出的精彩作品外,亦可微觀近期臺灣美術創作的表現趨勢。

1

圖說:文化部長李永得(左1)在國美館館長廖仁義(左2)陪同下參觀「111年全國美術展」展場。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兩年多的疫情嚴重衝擊臺灣藝文產業,但是今日全國美術展近1000件的徵選作品,讓我們看到,藝術家在疫情中持續埋首創作,在疫後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為了更支持所有的創作者,李永得也當場宣布,「下一屆的全國美術展將提高獎金,並同時頒發入選者獎金」。

此外,李永得也帶來另一個好消息,各界期盼已久的文化發展基金,在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拍板定案下,「將於明(2023)年正式開始運作」。初期以公有建築物及重大公共工程興辦機關繳納辦理公共藝術經費收入為財源,首年預算規模約2.5億元,將用於視覺藝術、工藝、文物等購藏;並規劃透過藝術銀行機制,由原4000萬規模擴增至1億元,擴大視覺藝術品的購藏、流通及能見度。李永得強調,文化部一定會持續爭取資源,並以各項政策支持所有的藝術家。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緊接致詞時也打趣回應李永得帶來的好消息,「有關提高獎金,當場三讀通過」。蔡其昌表示,做為全國最高的美術類競賽,獎金本應逐年提升,相信各界都會全力支持,「臺灣整體藝文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

國美館長廖仁義致詞時說,特別感謝李永得部長的支持,李部長在百忙之餘主持「111年全國美術展」7月27日的臺北記者會,以及今日的頒獎典禮暨開幕式,並且明年將提高本展的獎金、文化發展基金將用於藝術購藏之事,皆代表文化部對國美館與臺灣藝術家的支持。其次要感謝全國美術展的55位評審委員,全國美術展共有11個類別,每個類別各有5位委員。尤其今年共有990件作品投件,評審委員在這半年間歷經初、複審等流程,貢獻相當的時間與精力。他說:「最辛苦就是這55位評審委員。」廖仁義認為,國美館應是臺灣藝術家進入的第一個舞臺,因此他期許國美館應該扮演支持者的角色,「讓臺灣藝術家在嶄露頭角過程中得到國家的支持。」

評審委員蘇憲法表示,很開心聽到李部長說每年將有2、3億的藝術作品購藏基金,「國家重視藝術是我們的福氣。」同時,他勉勵所有得獎者持續創作,落選者再接再厲,「國美館作為國家級的美術館,獲得全國美術展的肯定是得獎者重要的資歷,並自此列入藝術家之林,本展也是藝術家進入商業畫廊的墊腳石,可說是藝術家築夢的舞臺。」

2

圖說:文化部長李永得(左4)、立法委員黃國書(右4)、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左3)、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右5)、審查委員蘇憲法(右3)、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左1)等貴賓與獲獎和入圍者合影。文化部提供

國美館指出,「全國美術展」除以拔擢美術創作人才、鼓勵美術創作為宗旨,更重要的價值在於提供藝術創作者一個相互觀摩、切磋的平台,使不同形態的創作理念得以相互激盪、對話。本屆共分為11類別徵件,包含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及綜合媒材類,吸引全國各地藝術創作者的熱情參與、競逐切磋。總計徵得990件參賽作品,其中以油畫類、攝影類、水墨類投件最為踴躍。

經評審後,共有125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篆刻類劉冠意女士及版畫類黃得誠先生,連續三年獲得同一類項前三名,榮獲「免審查獎」殊榮;另外還有6位受邀參展的「免審查獎」得主作品,總共131件作品,將於本展精采呈現其創作語彙的獨特性,以及豐沛的創作動能與內涵。

國美館提到,雖然今年疫情仍有所影響,但國美館傾全力辦理實體頒獎典禮暨開幕式活動,邀請評審委員出席與頒獎,得獎者報名出席也相當踴躍,同時國美館也特別拍攝精彩的得獎者簡介影片於頒獎典禮暨開幕式呈現。期待全國美術展未來能持續在當前臺灣藝術競賽展的豐富地景中,借鑒交融,貫徹以拔擢美術創作人才、鼓勵美術創作為目的之宗旨,並持續匯聚各領域的創作能量,成為滋養藝術創作、獎勵創作風氣的沃土。最後期許藝術創作者再接再厲,持續為臺灣藝術的多元生態注入更多新生命。

 

「111年全國美術展」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2-107、203-205展覽室、美術街(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間:即日起至10月2日,週二至週五09:00-17:00、週六及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看雜誌第236期

NT$128

餐廳開上路 創造行動經濟

COVID-19 疫情延燒未見盡頭,餐飲業災情慘重。許多中高價位的餐飲業者仍在苦苦掙扎,期盼人流恢復正常;反觀許多靈活變化的小餐廳業者,早已謀求逆境存活之道,把「餐廳開上路」的「餐車行動經濟」,就是一帖疫情下的解方。這些逐人潮而居的餐車,有望成為台灣的另一道風景?

==============

開著餐車上路!「有趣市集」挑戰台灣餐飲創意 ☉曾允盈

攻入精品咖啡市場 「咖啡杯杯」打造綠能商用餐車 ☉謝平平

粉絲16 萬排隊名店 「胖子修」從店面回到餐車 ☉謝平平

精準控制食材成本 「食食仔仔」半年獲利還能週休二日 ☉謝平平

路透:中國施壓聯合國人權辦公室 「阻止」公布新疆報告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路透社今天報導他們取得一封信函,證實中國政府持續向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公室(以下稱人權高專辦)施壓,要求辦公室不得公佈新疆侵犯人權的相關報告,這項消息經過至少三國的外交官、一位人權專家確認。

今年五月,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赴中訪問,在訪問期間對中國在新疆和香港的人權問題避重就輕,甚至屢屢配合中國政府演出,遭到外界嚴厲批評。隨後巴切萊特表示基於私人因素放棄尋求連任,而大家所期待的新疆觀察報告,至今仍未出爐,巴切萊特僅表示會在8月底卸任前公布。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他們在近日取得一封中國駐日內瓦辦公室寄給人權高專辦的信件,內容對高專辦將公佈的新疆報告「表達嚴重關切」。

信件表示:「如果報告發表,將會導致人權領域的政治化跟集團角力,損害人權高專辦的公信力,並損害人權高專辦與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據說這封信被中國外交使團廣泛分發,要求各國簽名支持,好對人權高專辦施壓。不過路透社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有哪些國家加入簽署。

針對這份獨家報導,中國駐日內瓦使館發言人劉玉印並未正面回應信件的真實性,僅強調目前有將近100個國家在新疆問題上支持中國,嚴正反對「以人權為藉口干涉中國內政」。

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的發言人則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僅說明新疆報告正準備公布中,屆時中國政府也會收到一份副本檔案,好讓他們回應該報告。

時隔8年再訪新疆 習近平的三個盤算

哨子先生

 

習近平在7月1日快閃訪問香港後,就一直沒有公開行程,外界一直猜測他到底去哪了。上週央視公佈了答案,原來咱們習大大跑去新疆秘密考察啦。

7月15日凌晨(真是微妙的時間點),官媒央視的微博突然公布習近平主席於12到14日至新疆訪察的簡短報導,該報導只有短短幾字,所以並沒有立刻引起關注。然後當天央視的新聞聯播,居然超高調用30多分鐘報導相關新聞。一小時的帶狀節目,考察新疆就放了36分鐘,曾在中新社工作的獨立記者高瑜發推說:「習考察地方,一條貫到尾這麼長的新聞報導,不多見。」

習近平赴新疆考察的新聞,背後有幾個重點:

一、特意事後公佈訪疆行程,表示習近平對行程安全有顧慮。

這次的訪疆行程,官方事前保密到家,事後又特意拖了兩天才公布這件事。而且在央視連播新聞中,外界注意到跟上次訪港一樣,習近平這次又帶上心腹,也就是剛剛晉升中共公安部長的王小洪,他是習最信得過的中南海第一護衛,近幾年習近平訪問澳門、西藏以即日前的香港時,都是讓王小洪跟在身邊。表示二十大在即,習近平非常重視自己的安全防護。

二、時隔多年特意赴疆考察,目的在宣示「維穩成功」。

從新華社公佈的照片顯示,習近平未戴口罩與民眾見面,大家面帶微笑、鼓掌,其中許多人身著穆斯林服飾,有種特意強調維族與習大大和樂融融的觀感。這個動作不為別的,就是習近平特意展現近年針對新疆的「維穩治理」非常成功,並藉此駁斥國際社會對中共當局高壓統治新疆的批評,再次否認犯下「種族滅絕罪」。

三、一下去香港一下看新疆,習大大在想甚麼?

不為別的,二十大在即,習近平為了鞏固權力與地位,尋求他的第三次連任,需要不斷給黨內同志看看他任內治理做得多好:例如寧可搞死上海也要封城「動態清零」,展現他抗疫的決心與意志力。又例如特地快閃香港一趟,展現香港回歸那麼多年,如今在他的調教一下,已經成為失去自由意志、唯黨中央是從的「其中一城」。

又如同這一次,特地遠赴新疆考察大學、港區和駐疆兵團,表示他深入當地,還與駐軍數量高於全國的新疆兵團關係良好。漢人與維族能在習大大的見證下和平相處,更是展現了感人的「民族大團結」。

明知道新疆議題的敏感性,國際間都雙眼盯著看,習近平特意逆勢高調操作,時隔八年再訪新疆,足見他相當重視即將舉行的第二十大人民代表大會,藉機宣示「北京勢力」足以掌控全國。

總統出逃 斯里蘭卡破產後該何去何從?

哨子先生

 

上週六(9日)民眾闖入並佔領位於首都可倫坡的總統官邸與辦公室後,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一直處於下落不明狀態。

今天軍方透露,總統與家族成員已在今天凌晨搭機逃到馬爾地夫,並允諾會在今天正式辭去總統一職。在這之前拉賈帕克薩堅持不露面的原因,應該是為了保有豁免權,等到順利逃亡後才宣布辭職。

拉賈帕克薩的弟弟、前財政部長巴席爾(Basil Rajapaksa)據傳也已潛逃出境,搭機飛往美國。

惹火全國人民的兩兄弟在逃亡時都面臨一個窘境,那就是移民官員皆拒絕到貴賓室替他們辦理登機和出境手續,導致他們錯過好幾趟班機。拉賈帕克薩兄弟也不敢離開貴賓室到外頭露面辦理登機,情況就這樣僵持許久。拖到今天兩兄弟和家屬才順利搭上班機各自逃亡。

總統拋下國家離開,那斯里蘭卡目前局勢如何?

前總理維克勒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自稱代理總統,但是這項緊急命令和代理總統的「合法性」受到質疑。

首先根據憲法,總理並沒有權力宣布緊急命令,加上維克勒馬辛哈三天前就宣布辭去總理一職,根本不是合法總理。此外,流亡總統的辭職信至今還沒出現,拉賈帕克薩在逃亡之際也沒有指定代理人。維克勒馬辛哈等於是自己宣布自己成為總統並發布緊急命令。

對於前總理維克勒馬辛哈還想繼續待在領導大位上,甚至意圖取代總統一職,多數民眾非常不滿。可倫坡街頭依然混亂,警方對抗議民眾發射催淚瓦斯和高壓水柱。

抗議者說,如果今天沒看到總統和總理的辭職聲明,將會引發人民對政府的「決戰」。抗議民眾認為,斯里蘭卡會走到這個局面,總統拉賈帕克薩家族和總理維克勒馬辛哈責無旁貸,任何一個人留下來,都會讓他們的抗議失去意義。

斯里蘭卡持續動盪,然而糧食短缺、石油飆漲、全國大規模停電,這些事關人民基本生活的問題誰能解決?目前一切都相當不樂觀。

 

不敵內閣大批辭職潮 英首相強生宣布辭去黨魁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不敵黨內同志陸續辭職抗議,在7日宣布辭去保守黨魁一職,這也意味著他的首相任期即將結束。

強生說,他會繼續擔任首相直到接班人出爐,並細數自己的政績,例如帶領英國脫歐、撐過武漢肺炎疫情、抵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為等,他說:「對於放棄這個世上最棒的工作感到難過」。

強生也是英國二戰後就任時間第四短的首相,甚至比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還短。另外補充說明一下,就任時間最長的英國首相是「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在任時間長達11年。

回來談談強生,這位英國近年來最具話題性、髮型最特別的國際知名領袖,為何會在短短半年內落得眾叛親離的窘況,不得不黯然下台呢?主要原因是強生多次在處理爭議話題時,手法不適當卻不知修正,最後慢慢失去民心,也失去同黨夥伴的信任與支持。

派對門醜聞

強生在2021年時被踢爆,2020年英國倫敦疫情最嚴重、大規模封城的期間,他和妻子多次在唐寧街官邸邀集政府官員舉辦派對。強生和高官們不僅沒有擔任表率徹底執行防疫政策,而且在媒體踢爆的當下,還不願意承認違反防疫規定,知法犯法。強生在面對議會委員會調查時,甚至試圖辯解派對人數不多、未對外開放,堅持沒有違法。

強生一路拖到今年四月,才為了這件事公開道歉並罰款,而且還必須接受反對黨提出的「意圖誤導國會」調查。從這件事開始,英國社會對強生的言行開始失去信心,更別提他還多次被爆出濫用公款修整官邸等爭議事件。

議員貪腐爭議處理不當

2021年底,保守黨議員帕特森(Owen Paterson)爆發貪腐醜聞,當時議會委員會要求將帕特森停權30天。結果強生不僅發動保守黨否決這個停職處分,還另外成立新的調查委員會,來調查這個議會委員會(好饒舌)。強生試圖包庇黨員的行為引發輿論怒火,最後帕特森自行辭職,也導致保守黨喪失一席。強生事後承認,在處理這件事時他的方式確實不妥。

物價飆漲卻堅持增稅

英國雖然在強生的帶領下順利脫歐,但是適逢疫情侵襲,加上俄烏戰爭,國內經濟一直沒有起色,物價、油價快速飆漲,英國民眾深深感受到日子難過。結果強生政府堅持繼續執行原定的增稅計畫,並調高保險費率,此舉當然讓英國民怨沸騰、保守黨的民調也跌到谷底。

就在這個時候,爆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新任副黨魁的性醜聞。

強生在今年二月任命平徹(Chris Pincher)擔任保守黨副黨魁,六月平徹被爆出在高級酒吧猥褻多名男子,隨後又被媒體爆料他在之前已經有多次性騷擾爭議。當時強生還裝傻,表示在任命平徹為副黨魁之前,並不知道這些消息的「具體內容」。

但後來BBC揭露強生貼身官員說法,表示強生早就知道平徹的種種性騷擾爭議,而且是「當面被告知」。強生才承認,他早在2019年就知道這些事情。

強生的不誠實、迴避問題,加上之前累積的種種不當行為,最終形成一股熊熊大火,雖然他一度成功挺過黨內的不信任投票,但平徹性醜聞爆發後,黨內同志再也無法忍受,三天內有超過50名內閣官員辭職表達對強生的不滿。一瞬間同事都快走光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強生再怎樣任性也不可能再繼續賴在首相位置上。

強生在面對國際問題時的直接坦率,以及對烏克蘭支援的義不容辭,讓國際間對他普遍抱有好感。但強生在當「國際好朋友」的同時,面對英國社會的不老實、投機取巧、多次欺瞞,這些事關基本人格的問題讓他徹底失去民心,最終沒了工作。只能說,希望強生好好學到教訓,小聰明耍太久,最後還是會被看破手腳的。

7月7日世界巧克力日,宏亞歐維氏推各種濃度巧克力

歐維氏巧克力推出70到90不同濃度的黑巧克力。歐維氏巧克力提供
編輯部

7月7日是世界巧克力日(World Chocolate Day),據說巧克力在4百多年前的16世紀傳入歐洲的歷史性一天就是7月7日,人們會在這天品嘗巧克力以示紀念和慶祝。一開始巧克力被視為奢侈品,食用巧克力也被視為是歐洲的宮廷時尚象徵,謠傳西班牙皇室曾將好喝的巧克力配方保密了近百年。而現今,巧克力已是廣為流傳的全民甜點,更成為表達愛意的象徵,在這個一年一度的日子,最好的慶祝方式莫過於準備一場巧克力盛宴,向愛人告白真心、對親人和好友表達關心,也許這才是世界巧克力日的真正意義。

巧合的是,這個國際節日與台灣經典巧克力77乳加擁有相同幸運數字!在創辦人遠赴歐洲學習並研發出這款經典好滋味後,第一批披覆著濃郁巧克力並佐以台灣花生的牛軋糖,終於在1977年誕生!為了記念這歷史性的一刻,創辦人便以「77」命名為77乳加,從此陪伴著台灣人成為經典國民零食。

同為77品牌旗下的歐維氏巧克力,其一系列醇濃滑順的高品質巧克力,從70%、77%、85%到90%等黑巧克力濃度,到巧克力大板塊、一口一塊、巧克力杏仁球等不同口感,滿足台灣消費者的各種喜好!此外多項國際研究與報導指出,巧克力對健康有許多益處,在世界巧克力日送巧克力表達愛意關心的同時,也傳遞了照護健康的心意。從網友熱烈討論,更可見巧克力的超高人氣,「純度高的黑巧克力才能代表我的心意!」、「黑巧味道醇厚香濃,愛了愛了。」

7月7日世界巧克力日,一起享受巧克力帶來的美好。77品牌商城也共襄盛舉提供多項好禮,滿額有機會抽中77乳加X國際時裝設計師江奕勳 ANGUS CHIANG 跨界聯名合作的單肩斜挎包。

充電也可以很療癒,Maktar X印花樂推2款特色口袋快充

Maktar 66w口袋快充支援三孔同時快充。Maktar提供
編輯部

台灣的新創公司Maktar創立理念就是讓科技融入生活,研發設計能輕鬆解決日常問題的科技產品,先前充電即備份的備份豆腐已受到國內外廣大關注,此次特別結合台灣設計品牌「印花樂」推出的印花集服務,限量推出兩款特色印花的66W口袋快充:復古小菊花磚與森林好朋友–集結台灣黑熊、石虎…等保育類動物,讓總是黑白配色的充電器,披上美麗印花,增添生活美感與樂趣,每次充電都有好心情!

Maktar推出的最新產品「66W Gan口袋快充」,符合現代人需要在家或是異地工作的需求,使用最新GaN氮化鎵科技打造3孔充電器,可同時快充筆電、手機或平板。5.3公分115g重,比傳統充電器體積更小,耗電量更低,充電效率更,省去攜帶各種笨重充電器的苦惱,一顆口袋快充就能搞定!

Maktar口袋快充具有智慧型電流分配技術,根據不同使用情境分配最大電流,3孔(2C 1A)同時提供最高66W輸出,支援QC/PD快充規格,支援筆電、手機、平板、藍牙耳機、Switch、行動電源、Apple Watch…等多種裝置快充,手機半小時就能充飽50%以上電力,搭配專屬萬國轉接頭,出國不用再大包小包,一顆就能全球通用!產品提供業界最高10年保固,通過台灣BSMI、日本PSE認證,以及產物責任險1000萬,品質安心有保障!

高美館「光」特展 折射政治角力的年代

▲高美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場一景。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235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1919年,日本舉辦首屆「帝國美術展覽會」;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文協)隨即於大稻埕創立。文協創辦人蔣渭水、林獻堂當時為了突破日本統治,以辦報、演講、戲劇等方式推廣台灣文化、傳播新觀念。此時正是台灣藝術家迸發光華的年代,彼此相互影響。

 

林玉山〈木棉花〉,年代不詳,膠彩、紙本,149x150.1 cm,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林玉山〈木棉花〉,年代不詳,膠彩、紙本,149x150.1 cm,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以四個展區來陳列不同背景的品項,另有藝術家的生活日記、雜誌等文獻,立體形塑當年「文化向上」的理想生活。

台灣第一位負笈日本、修習雕塑專業的藝術家黃土水,多年的留日生活,見證了台灣人請願設立議會的重要階段;其大理石雕刻作品〈甘露水〉消失近50年,去年重現於世,可說是見證政治的「見證者」。

從漢文化過度西方文化

清末,是西風東漸的年代,1872年,清朝著手送出多批小留學生前往美國學習西方思想;再隔四年,日本設立第一所美術學校「工部美術學校」,1887年,東京美術學校(今日東京藝術大學)成立;1895年,清朝在《馬關條約》中,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政府。日本當時推行明治維新有成,在台灣展開新式交通建設、建築、文化教育的布建。

小島與大國,同時接受西方文化,實是意想不到的安排。黃土水(1895~1930年)正是第一批接受西方文化的台灣人,在其考入當時的窄門──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簡稱國語學校)之前,就對雕刻相當熟悉,圖畫課、手工課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不少以觀音、和尚為題的雕刻作品,被陳列在學校中。

1915年,黃土水開始畢業後、為期五年的教學義務,總督府因其過人的天分,破例寫信給東京美術學校,推薦入學,並免除黃土水的教學義務,也是台灣第一人。黃土水的審美觀也從傳統的木雕,轉為強調比例與線條的西方雕刻藝術。

四年後,日本首次舉行「帝國美術展覽會」(帝展),黃土水第一年未獲獎,第二、三年,分別以石膏作品〈蕃童〉、大理石作品〈甘露水〉獲得入選,又因受到貞明皇后、裕仁皇太子與久邇宮邦彥王等日本皇室的委託製作,知名度水漲船高。

東京宿舍「高砂寮」的民主思潮

日治時代中後期,留日學生開始有仕紳贊助,但黃土水留日之時,尚未開啟此風。當時,家族事業富可敵國的蔡惠如為台中區長(1913年),成立「同化會」,致力消除日人對台人的差別待遇;霧峰林家林獻堂協同友人剛創設台中中學校(1915年);蔣渭水正在宜蘭醫院實習;楊肇嘉剛從日本留學返台,協助父親打理家業;出身板橋林家、華南銀行創辦人林熊徵剛任大稻埕區長;基隆顏雲年與朋友合資買下九份金礦採礦權,尚未成為「炭王金霸」。

臺灣總督府在東京興建宿舍「高砂寮」,省吃儉用的黃土水鮮少與其他留學生攀談,只是不斷的練習與創作。林獻堂開始如火如荼推動台灣議會請願活動後,常與朋友來到高砂寮,與留學生討論台灣前途與理想,這批留學生日後也成為支持台灣請願運動的一股海外力量。

將重心放在創作的黃土水極少參加這類活動,除忙於工作,與日本皇室(如貞明皇后、裕仁皇太子)、臺灣總督府的諸多委託製作,或許也不無關係。

藝術,何以拭去政治的墨痕

民主的思潮,雖然僅襲捲到黃土水腳下,可惜他的作品卻因政權轉換,存世甚少。〈水牛群像〉原作曾在台北中山堂中封存多年(台中國美館、北美館、高美館存有翻銅作品),〈蕃童〉、〈擺姿勢的女人〉、〈郊外〉等皆下落不明。

 

黃土水〈甘露水〉,1921年,大理石雕,80×40×175cm,文化部典藏。

▲黃土水〈甘露水〉,1921年,大理石雕,80×40×175cm,文化部典藏。

 

〈甘露水〉以台灣女性為雕刻主體,盤起豐盈秀髮,雙手輕扶蚌殼沿緣,雙眼微瞇的抬起頭,不知是仰天等待曙光降臨,還是因內心充滿希望而抬首昂揚?雙腳的交叉站姿使其帶有一股自覺的自信。

黃土水因腹膜炎去世後,〈甘露水〉在紀念展後被收藏在「台灣教育會館」。隨著政權轉移、政治氛圍轉變,加上又是裸體雕刻,該作不但被塗汙,還被當成雜物棄置,最後轉移到台中張鴻標醫師診所收藏。但隨著張鴻標過世(1976年),〈甘露水〉亦不知去向。當年政治氛圍的肅殺,也讓人不敢追尋這位曾被媒體譽為「台灣雕刻天才」的大作,究竟在哪?

隨著政權遞嬗,政治氣氛不再緊張,又開始有藝文人士打聽著〈甘露水〉的下落。「光」總策展人,國藝會董事長、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林曼麗,透過總統府資政、中部知名婦產科醫師李茂盛,聯繫張家後人,順利運回〈甘露水〉。在日籍修復師森純一仔細檢查、還原後,2021年底,於北師美術館的「光」特展中展出,驚動藝文界。

〈甘露水〉被塗汙痕跡,清晰可見。墨痕浸染的愈深,愈難以去除,如同政治。

 

李石樵〈市場口〉,1945年,油彩、畫布,146×157cm,李石樵美術館收藏。

▲李石樵〈市場口〉,1945年,油彩、畫布,146×157cm,李石樵美術館收藏。

 

好壞並陳的年代

文協的成立,是希望宣傳台灣自決思想、並為當年百姓提高文化與生活涵養。海外留學生,與文協其互相呼應,是關鍵性角色。可惜的是,共產主義也跟隨進入台灣,導致臺灣文化協會1927年的分裂,蔣渭水與林獻堂另組「台灣民眾黨」。文協此後以倡導暴力階級革命的國際共產主義為宗,多次主導農民、工人革命,引起臺灣總督府強力鎮壓,於1931年解體。

 

黃土水〈水牛群像〉,1930年,翻銅浮雕,250×555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黃土水〈水牛群像〉,1930年,翻銅浮雕,250×555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近年,文化部系統地整理過去難見天日的前輩藝術家作品,理出發展脈絡,是台灣幸事。「光」展覽由林曼麗擔任展覽總策畫,周婉窈、劉柳書琴、石婉舜、蔣伯欣、陳慧先、陳允元、吳俊瑩等學者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考察台灣百年前的文學、戲劇、攝影、影像等情事,藝術家的作品又如何反映出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右三)為陳其邁市長(右一)介紹「光」展作品。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右三)為陳其邁市長(右一)介紹「光」展作品。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近年重新梳理創館理念「南部關懷」,在「光」特展來到南部的同時,邀請藝術史學者蔣伯欣與高美館策展團隊共同完成南方新視點的補綴,獲得藝術家家屬、收藏家、借展單位的大力支持,因此比北師美術館多了一個「南方觀點」。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期盼,「光」特展不只是個巡迴展,而能讓這道引入南方的「光」,折射出更多元的視角。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時間:2022年5月21日起至9月18日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03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