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倡永續, 精品文具「物外YSTUDIO」打造時尚職場小物

物外YSTUDIO素食皮革置物盤與木製飾品盤,因應各種置物需求推出不同尺寸。物外設計提供
曾允盈
【發布時間:2024年6月4日】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污染與廢棄物等危機,缺水問題也越趨嚴重。6月5日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環境日」,提倡修復土地,對抗沙漠化和乾旱,期盼落實永續森林管理,增加森林面積以及加強保護生物多樣地區,台灣精品文具品牌物外YSTUDIO也一同響應,在日常使用的文具類產品上,實踐環保理念並融入生活中。

1

 [我]的未來筆記本套組,以硬挺高磅數的卡紙製成銀色高質感手工盒。物外設計提供

物外聯手榮獲紅點設計獎殊榮的德國知名記事本品牌nuuna,打造兼顧永續與時尚的用品, [我]的未來筆記本套組,包含nuuna閃亮小星S-亮銀筆記本與物外YSTUDIO亮銀旋轉原子筆,筆記本紙質,使用通過國際循環經濟的產品認證(Cradle to Cradle,C2C),對於環境保護、資源永續循環利用均有正向影響,筆記本封面採用純素材料印製,製程符合永續理念。

有別於一般訴求環保的產品外型較樸實,nuuna閃亮小星S-亮銀筆記本封面為時尚亮眼的銀色鏡面設計,沒有其他色彩、文字與圖案,搭配實心環保銅電鍍銀的物外YSTUDIO亮銀旋轉原子筆,使用改良成分的黃銅代替鉛黃銅以保護環境生態,物外YSTUDIO主理人廖宜賢表示:「簡約設計傳遞不受框架束縛的思維,盼消費者藉此發揮創造力,書寫的同時,也是對地球的一種呵護。」

6月迎來畢業季,許多人正苦惱畢業禮物的挑選,職場新鮮人正思索如何佈置自己的辦公桌,物外提供了美感與實用兼具的好選擇。

以書寫器物發想,推出時尚且環保的桌上收納小物,包括素食皮革置物盤、木製飾品盤和木製memo架,打造桌面上的微型建築。其中製作置物盤的材料為環保素食皮革,通過歐盟REACH檢測,於生產過程中落實動物友善、減少產製資源浪費,在展現個人魅力的同時也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溫潤柔和的色調也適合居家擺設,更是畢業與職場禮品的首選之一。

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的共識與趨勢,不僅能驅使品牌的技術和產品創新,更能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推動各行各業的可發展性。主理人廖宜賢表示:「永續發展有助於品牌的長期發展和穩定成長,避免因短期利益的追求,反造成環境和社會的負面影響,期盼能實現企業、環境和社會共贏的局面。」

《但願人長久》 吳慷仁演繹說不出口的父愛

▲吳慷仁在《但願人長久》升格為父親,為了詮釋新移民角色苦練湖南話、廣東話。甲上娛樂提供
第256期
楊秉芳

有一種愛,尋尋覓覓,魂牽夢繫,如影隨形卻說不出口。由香港新銳導演祝紫嫣執導,關錦鵬和李駿碩聯合監製的《但願人長久》,以「親情」為主軸,正是亙古以來最能打動人心的曲調。

《但願人長久》未上映就入圍多項國際影展獎項,並連連獲獎,包括:第60屆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亞洲電影奈派克獎」、「最佳新演員」;第3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推薦電影」、「最佳男演員」等。其中,香港演員謝咏欣初試啼聲,一鳴驚人,獨得三項「最佳新演員」獎項。身兼導演、編劇、演員三職,才華洋溢的祝紫嫣,以個人短篇小說《夏日的告別》改編劇本,一舉榮獲「最佳編劇」獎。

金馬獎影帝吳慷仁,挑戰跨越20年歲月,細膩詮釋說不出口的父愛。從滿頭青絲演到白髮蒼蒼,絲絲入扣,連背影都有戲,動人心弦。也讓他繼《富都青年》榮獲4座國際影帝大獎之後,在第3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競爭激烈的男主角獎項,打敗香港天王梁朝偉等佼佼者,榮獲影帝頭銜,實至名歸,再創演藝事業高峰。

 

吳慷仁(右起)、袁澧林、祝紫嫣在《但願人長久》飾演父女。甲上娛樂提供

▲吳慷仁(右起)、袁澧林、祝紫嫣在《但願人長久》飾演父女。甲上娛樂提供

 

細膩呈現家庭中的愛與衝突

《但願人長久》以1997年回歸後的香港為背景。一對來自湖南,隨父母偷渡到香港的姊妹,彷彿失根的蘭花重新落腳於異鄉。在語言不通、備受歧視的環境中,面對貧窮和頻繁進出監獄、吸毒又家暴的父親,必須察言觀色、學習獨立,一路艱難長大。對於幾乎缺席的父親,記憶中僅存片段的童年溫馨回憶,現實中卻泅泳於渴望、追尋、掙扎、逃離之中,移民的身分印記和父親的負面陰影始終如影隨形。

影片的主要故事內容橫跨三段時空。以10年為一個跨度,記錄1997到2007年,再到2017年,一對姊妹互相依偎的成長悲歡,也融入導演祝紫嫣自傳的影子。祝紫嫣透露,光是徵選飾演雙主角不同時期的6名演員,就花了一整年時間。最後,祝紫嫣決定親自飾演成年時期的姊姊子圓,她略帶憂鬱氣質的身影瀟灑自如,表現突出。

電影著重在姊姊子圓的視角,從中勾勒出其他家庭成員的輪廓。劇中兩姊妹的母親,任勞任怨扛起家庭重擔,一心盼望丈夫改過卻一再失望,終於絕望離去;學業優異的妹妹子缺,在姊姊的庇護下成長,努力融入香港的教育制度,盡力修補姊姊和父親的關係,也參與「反新界東北發展計畫」的抗議運動,走上街頭爭取公義,卻付出即將入獄的代價。而戒不掉毒癮的父親,身處底層社會,卑微懦弱,與成長中的女兒漸行漸遠,最終無力回天。

1997年7月,祝紫嫣身在中國,看著香港回歸的交接典禮。兩個月以後就舉家搬遷到了香港,這是她以1997作為故事起始的原因。她說和父親的關係不若劇本中拉扯,只是大學畢業後曾經疏離,「小時候看爸爸,就像是在仰望似的看著他,我會覺得他就是我生命裡最高的山。可是逐漸長大,覺得自己變聰明了,再看爸爸就會覺得他有點頹,甚至發現他在人群裡是會被無視的。那時候看爸爸的眼光就會變。」

鏡頭下呈現真實的香港日常、家庭場景、生命故事,平凡中的喜怒哀樂、愛與衝突、誤會和體諒、對立和和解,引人細細思量。

電影最初的版本給了觀眾完整的結局,但祝紫嫣認為,現實的人生根本不會有結尾,那麼,電影怎麼會有呢?於是,影片接近尾聲時,在蜿蜒的山路上,父女難得對話,老態龍鍾的父親步伐蹣跚,一個回眸寫滿滄桑……湖南家鄉野百合盛開的邀約,染上淡淡的哀愁,也留下更多想像的空間。

 

吳慷仁飾演老態龍鍾、步伐蹣跚的父親,一個回眸寫滿滄桑。甲上娛樂提供

▲吳慷仁飾演老態龍鍾、步伐蹣跚的父親,一個回眸寫滿滄桑。甲上娛樂提供

 

吳慷仁感謝苦難淬鍊了人生

故事從一片碧波浩渺開始。一望無垠的海洋圍繞著香港,也包圍著甫從喜靈洲戒毒所出獄、滿面風霜的吳慷仁。「海」隱喻了偷渡、新生,也對照出生命的陷溺與掙扎。

吳慷仁在馬來西亞拍攝《富都青年》後,立即到香港拍攝《但願人長久》。除了維持原本又黑又瘦的體態外,他積極投入更貼近角色的準備:苦練湖南話、廣東話;走訪一些香港戒毒中心,了解吸毒者無法輕易戒斷的狀態;經常到香港深水埗、通州街公園等舊區觀察當地的癮君子、老人們的神情樣貌和一舉一動。對他而言,「扮老」是最大的挑戰,「因為我沒有老過,那時候接演這部電影的時候,50、60歲階段對我來說是一個問號。」

演藝圈是個繽紛多彩的花花世界,光鮮亮麗的背後真假莫辨,誘惑甚多。長江後浪推前浪,總有更多俊男美女投身演藝王國,「吳慷仁」三個字憑什麼一再鍍金?

祝紫嫣大讚吳慷仁非常敬業,他每天來到工作現場,早就把對白背得滾瓜爛熟,從不和人聊天或滑手機,帶動其他小演員們也很自律;他不以大明星自居,不擺架子,不願意坐在特別為他準備的車子裡吹冷氣,總是席地而坐,和工作人員一起吃便當、閒聊;有時他臉上化好老妝,穿著戲服,掛個腰包,直接走上街頭揣摩角色狀態,閒適自若,百分之百投身於角色之中。事實證明,金馬獎影帝並非浪得虛名,吳慷仁再一次突破自我,成功用眼神和細膩的肢體語言,演繹孤獨內斂的父愛。

20歲以前換了50個工作,出身高雄眷村單親家庭的吳慷仁,從國中開始打工賺錢,做過水電箱焊接工、工地臨時粗工、服務生、調酒師……掃過廁所、端過盤子、擺過地攤,也扛過重物、爬過鷹架。

吳慷仁很能吃苦。學習調酒時,冰塊切不好就苦練兩個月;英文不好,看不懂酒類原文書,凌晨下班後就一頭栽進24小時營業的書店念書,用注音背酒單。因緣際會接拍廣告,人生兜兜轉轉,終於找到自己的舞台。

由於出身社會底層,他謙遜樸實,能同理各階層小人物的辛苦。每一個過往的生命經驗,點點滴滴都化作滋養演藝生涯的養分,也成了演藝圈裡「沒有經紀人」的奇葩,凡事自己打理。他說:「這樣才有機會可以跨出舒適圈,學習怎麼與人相處。」他慶幸自己閱歷無數才進入演藝圈,如果入行早或很順遂,「我可能會歪掉。」

演藝生涯一開始非常坎坷。吳慷仁沒有靠山,對演戲也毫無天分,不斷NG,經常挨罵,一直吃虧,還曾被說「永遠無法演男主角」。不服輸的他不認命,為戲做足功課,忽胖忽瘦,學習不同語言,身歷其境揣摩劇中人物樣貌。不斷接受挑戰,靠「努力再努力」,將自己打磨成玉,終於闖出一片天。

吳慷仁說他很喜歡《但願人長久》的劇本。收到劇本時,父親剛離世一週。早年父母離異,自己的父親也和劇中父親有許多相似處,演出這個角色,其實也是和自己、和父親和解的一段心路歷程。

「如果我沒有做過建築工,就不知道肩膀能扛多重。」「我從來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場戲,我相信有努力就會有最好的安排。」吳慷仁用心、堅持,感謝苦難淬鍊了人生。了解他的過往,也讓我們對他飾演的父親角色有更立體的感動。

全球都要支持電影 因為它是為你發聲

在影片裡,1997年姊姊子圓和父母剛到香港時,曾透過逸東酒店升降機的玻璃,望向璀璨的霓虹燈影。二十多年過去,如今的香港早已不是昔日繁華的「東方明珠」,《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更湧現移民潮。片尾時,擔任領隊的子圓帶領著旅遊團又來到逸東酒店,獨自一人搭乘幼時歡樂記憶中的升降機,玻璃外的城市已然黯淡無光。

北宋大文豪蘇軾千古名作〈水調歌頭〉中的「月有陰晴圓缺」,對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恰可對照劇中子圓、子缺兩姊妹成長過程中的失依,與吸毒的失格父親短暫相處,只能有「但願」人長久的遺憾。

不料,真實世界也發生了憾事。《但願人長久》入圍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注目未來」單元,原計畫在4月20日和23日放映,卻於前一天遭官方以「拷貝損壞無法修復」為由取消放映。連同4月27日預定於北京電影節放映的《富都青年》也被取消,無緣在中國上映。許多人猜測被禁的原因和「吸毒」或「土地抗爭」的情節有關。

2023年第73屆柏林影展於香港揭幕前,曾有記者提問電影的意義和為何電影不死?單元評審之一的香港導演杜琪峯用廣東話回答:「當如果有極權的時候,人民失去自由的時候,電影通常係首當其衝。……獨裁者通常對付的,一定係電影。」「我覺得全球爭取自由的國家和人民,他們都要支持電影,因為它是為你發聲。」

「第八藝術」電影是一種層次豐富的視覺藝術,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通過故事情節、敘事方式、場景建構、運鏡和剪接、人物和對白……展現不同人群的生活縮影、生命經歷,傳遞家庭、愛情、道德等價值觀,也反映種種社會現象、時代問題等。而最能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故事,往往都是跨越國界、種族和語言藩籬,最普遍的議題。

藝術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和嚮往,親情是生命漂泊的依歸。《但願人長久》觸動人心。希望藝術歸藝術,不被政治左右,優秀的電影和演員能受到更多關注,我們也得以在其中獲得生命的療癒力量。

內灣傳奇 劉興欽漫畫翻轉小鎮命運

▲劉興欽既是著名漫畫家,也是鼎鼎有名的國際級發明大王。
第256期
文、攝影⊙高妍晨

新竹縣橫山鄉的內灣村,沒落山城一夕爆紅。這是台灣第一個用「文化」打造老街的成功案例,國寶漫畫家劉興欽老師以「大嬸婆」、「阿三哥」漫畫人物,翻轉貧瘠家鄉的命運,創造奇蹟。

走訪內灣國小「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看一個窮鄉僻壤、飢寒交迫出身的放牛童,如何赤手空拳闖出一片天,成為家喻戶曉的漫畫家,並躋身為國際大發明家的奮鬥故事。

 

位於內灣國小的「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

▲位於內灣國小的「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

 

內灣風華 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

群山圍繞、風景秀麗的內灣是一個美麗的客家山城。從繁華的「三鐵共構」板橋站出發,搭火車一路轉乘往六家、竹中、內灣,整整花費3小時。可想而知,如果當年內灣火車線依計畫裁撤,如今內灣的境遇肯定落魄淒涼,無怪乎當地人滿懷感恩,稱大嬸婆為「內灣財神爺」了。

避開假日洶湧的人潮探訪,重點不在老街,而是彌補疫情期間曾經撲空「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的遺憾。

 

內灣車站前佇立著大嬸婆笑容滿面坐在火車上歡迎遊客光臨的巨大浮雕。

▲內灣車站前佇立著大嬸婆笑容滿面坐在火車上歡迎遊客光臨的巨大浮雕。

 

內灣車站前有一座大嬸婆笑容滿面地坐在火車上,歡迎遊客光臨的巨大浮雕,生動有趣,非常搶眼。步下階梯向左轉,穿越一座充滿童趣漫畫的地下道,來到花木扶疏、景色怡人的內灣國小。

 

復刻劉興欽作畫場域。

▲復刻劉興欽作畫場域。

 

劉興欽畫作展示。

▲劉興欽畫作展示

 

這是一座非常適合親子同遊的小型博物館。館內包括「多媒體互動區」和「靜態展示區」兩大部分。「多媒體互動區」順應孩童喜歡遊戲的天性,設計5個互動主題,透過動手做、動手畫、投影遊戲等和漫畫人物的互動,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從做中學。

 

客語友善環境的大嬸婆漫畫。

▲客語友善環境的大嬸婆漫畫。

 

「靜態展示區」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有空間舒適、書籍眾多的「親子漫畫閱讀區」;提供DIY教學的「漫畫創作區」;劉興欽漫畫、發明作品展示,復刻作畫場域和生活紀錄影音播放的「穿越時空區」;展示劉興欽民俗水墨畫,並設置漫畫塗鴉牆的「人人是漫畫家」區。

 

美感教育、文化形塑應該從小扎根。

▲美感教育、文化形塑應該從小扎根。

 

導覽老師解說詳盡,專業而親切。一群安親班小朋友前來參觀,看到孩子們興致盎然的參與活動,深感美感教育、文化形塑應該從小扎根,足見漫畫教育博物館歷年來對推廣漫畫教育,帶動內灣的漫畫藝術風氣貢獻良多。

 

劉興欽繪製的台灣民俗畫作,記錄台灣人民生活和重要民俗節氣。

▲劉興欽繪製的台灣民俗畫作,記錄台灣人民生活和重要民俗節氣。

 

動腦動手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1934年出生,高齡90的「不老頑童」劉興欽,既是著名漫畫家,出版漫畫、童話和教材200多部;也是鼎鼎有名的國際級發明大王,擁有140多種發明專利;還繪製了300多幅台灣民俗畫作,記錄台灣人民的生活和重要民俗節氣。

 

劉興欽畫作中的人物。

▲劉興欽畫作中的人物。

 

劉興欽經常戴著紅色貝雷帽、黑色粗框眼鏡,穿著紅外套,笑口常開,永保赤子之心。他筆下靈活逗趣、善良詼諧的漫畫人物,呈現寫實的生活點滴、人生百態,一路陪伴50、60年代困苦的台灣人度過童年;他的科學漫畫和各式發明也展現無盡的創造力、想像力,引領無數學子朝向科學領域發展。

是什麼原因造就劉興欽與眾不同的人生?原來,「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劉興欽出生於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村,這是極為貧窮的客家庄,日治時代尤為困苦。俗諺云:「有女莫嫁大山背,上坡石頭堵嘴,下坡石頭擲背,吃蕃薯配樹葉。」道盡山路崎嶇難行,耕種不易,生活艱辛。

由於家中食指浩繁,劉興欽的父親靠薄田務農,還要兼差礦工才能勉強糊口。因手足夭折、送養,原先排行第六的劉興欽改排為第三。身在窮困到幾乎「什麼都沒有」的環境,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劉興欽憑藉聰明機靈的頭腦、勤奮努力的雙手和與生俱來的繪畫天分,勇往前行。

劉興欽從小就得自己面對、解決生活周遭大小事,經常隨機應變幫同學、老師,甚至鄉民處理疑難雜症、應付日本人。鄉親誇他「鬼頭鬼腦」,小學校長正名為「神頭神腦」。

為了考上初中能有一雙鞋子穿,台灣光復後,就讀六年級才開始學習中文字的劉興欽拚命讀書;念初中要走6小時山路才能到學校,因為付不起住宿費,他寄宿親戚家,每天清晨3點要起床殺豬、賣豬,放學還有忙不完的活兒。為了有飯吃、有地方住,他發憤圖強,考上公費的台北師專藝術科;師專生一律住校,放假沒錢出門逛街,就待在宿舍努力畫圖,終於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

教書後,為了省錢,劉興欽晚上就睡在學校辦公桌上,好幾次都滾下來。父親長期進礦坑以致罹患矽肺病,醫藥費支出龐大,他將薪水全部寄回家中給父親治病。為了生活,他每天畫一張水彩畫放到書店寄賣,幾個月都乏人問津,應徵外快也處處碰壁。每天吃饅頭配開水,褲子破了一補再補,鞋底破了也得硬著頭皮穿出去。

 

劉興欽筆下各式各樣的人物,主角多善良敦厚,善於動腦筋解決問題。

▲劉興欽筆下各式各樣的人物,主角多善良敦厚,善於動腦筋解決問題。

 

神頭神腦 善盡社會責任的漫畫家

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1954年,台灣流行一種巴掌大的漫畫「小人書」,內容多為入深山求仙、荒誕不經的故事,以致有些孩子偷偷離家,拎著小包袱到山裡找神仙高人拜師學藝,卻不幸發生山難。由於此類事件越來越多,當時的教育局開始下令禁止學生看連環漫畫。

劉興欽「以毒攻毒」,畫了一本「教孩子不要看連環漫畫的連環漫畫」——《尋仙記》,沒想到大為暢銷,他也一夕爆紅,成為出版社爭相邀稿的漫畫家。當時書商給予的酬勞高達教師薪水的5倍,領了生平第一筆大錢,他立刻去買新衣服,免得老被同事嘲笑每天穿同樣一套衣服。

 

劉興欽將勤勞風趣、古道熱腸的母親劉嚴六妹打造成大嬸婆的化身。

▲劉興欽將勤勞風趣、古道熱腸的母親劉嚴六妹打造成大嬸婆的化身。

 

此後,劉興欽漫畫一本接一本出刊,報紙、雜誌也邀約不斷。他苦思如何畫出自己的風格?朋友建議他去舞廳、咖啡廳、酒家找靈感,他說:「打死我也不敢去。」後來,他靈機一動,將勤勞風趣、古道熱腸的母親劉嚴六妹化身成大嬸婆,自己則是憨厚的阿三哥,母子間逗趣的對話、鄉下人進城的糗事等,都引起讀者的廣大迴響。

劉興欽筆下各式各樣的人物,主角多善良敦厚,善於動腦筋解決問題。內容在令人莞爾中「寓教於樂」,也反映出當時台灣的風土民情,以及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的寫實面貌。

 

劉興欽跨入發明領域,成就輝煌。

▲劉興欽跨入發明領域,成就輝煌。

 

50年代,政府積極提倡科學教育,劉興欽虛心請教他人,廣泛閱讀相關書籍,創造出無所不知的小萬事通「小聰明」,深入淺出將生活知識介紹給讀者。1968年,又推出能騰空飛翔的「機器人」阿金,轟動一時。

其後,由於盜版、仿冒猖獗,加以「漫畫審查」制度導致日本、美國盜版漫畫大行其道,劉興欽心灰意冷,轉向研發「手型創意畫」教材、撰寫兒童文學書,並跨入發明領域,依舊成就輝煌,前後獲得6任總統召見嘉勉。

 

劉興欽漫畫主題公園。

▲劉興欽漫畫主題公園。

 

二十多年前,內灣村產業沒落,經濟蕭條,僅剩老弱婦孺守著家園,甚至一整條街只有一個人在賣仙楂糖葫蘆,台鐵也即將棄守此地。橫山鄉公所人員煩惱不已,找上劉興欽。他不改幽默本色,詢問訪客:「你家冰箱有什麼可以交換?」結果劉興欽以「一罐菜脯」為代價,將大嬸婆、阿三哥授權給橫山鄉公所運用,成功打造形象商圈,翻轉家鄉數代人的命運,上演至今不輟的小鎮傳奇。

 

劉興欽的人生像倒吃甘蔗,從逆境中學習,視挫折為良師,發揮藝術潛能和發明天分,造福人群。

▲劉興欽的人生像倒吃甘蔗,從逆境中學習,視挫折為良師,發揮藝術潛能和發明天分,造福人群。

 

堅持良心 寧可沒錢也不能沒道德

劉興欽的人生像倒吃甘蔗。苦日子帶給他豐富的生活體驗,也培養他樂於助人的同理心和感恩惜福的人生態度。隨著年紀增長,他更覺得要做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劉興欽說:「以前我沒有自己的棉被、沒有臉盆,讀初中才看見牙刷,一年吃不到幾口豬肉。現在我有自己的棉被、臉盆、牙刷,以前沒有的,現在一樣也不缺。……我真的好感激老天對我這麼好、這麼照顧。」

「儘管環境多麼不順利,我從來沒有沮喪過,內心不斷湧起:只要我努力,最後一定會出人頭地。我就靠著這份堅定的信心,及不斷向上的心,逐漸在漫畫界打出一點名聲。」

「阿公曾經告訴我:『就算跌倒,也要抓一把泥土!』凡事認真研究就會有收穫,所以我做每件事都是徹徹底底的。」

「我想起當年爸爸對我說的話:『做人要憑良心,不要起壞心,寧可沒有錢,也不能沒有道德。』我很高興,從小到大,我都沒有辜負爸爸的期望。」

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決定用什麼態度面對人生。劉興欽善良堅忍、樂觀向上,從逆境中學習,視挫折為良師,充分發揮藝術潛能和發明天分,造福人群,其風範懿行,令人感佩。

走一趟「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觸動心靈,不虛此行。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螺鈿名師陳甫強以螺鈿製作鍾馗。謝平平攝影
第256期
謝平平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是古時台灣對特殊工藝匠師的尊稱,後來也稱司傅、司父、師傅等。螺鈿這門工藝是由陳甫強的父親陳志升帶到台灣,除在工廠製作家具,也為中山樓、台北圓山飯店、梨山賓館等處製作螺鈿屏風。陳甫強14歲時開始學習,父子二代人投入了70年的心力,也讓螺鈿工藝成為新竹市獨一無二的瑰寶。

 

陳甫強螺鈿木櫃作品。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陳甫強螺鈿木櫃作品。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螺」本為海螺,意指海中螺貝類,「鈿」則是以金銀、螺貝、花卉等物鑲嵌的技法,起源極早。在亞洲、中東都能見到螺鈿家具,例如:韓劇《淚之女王》白賢祐老家、《海岸村恰恰恰》坎離奶奶房間,都布置有螺鈿家具,也代表此戶家境富裕。而現實中,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唐代紫檀五絃琵琶,也鑲有螺鈿。

海外螺鈿工藝與台灣的最大不同處,在於他國多以黏貼為主,又稱「薄螺鈿」;台灣則以鑲嵌為主,稱為「厚螺鈿」。前者在唐時傳到日本,保留了下來;而厚螺鈿的25道工序,對新手而言,宛如過五關斬六將。

 

陽明山中山樓內部螺鈿家具刻有福(蝙蝠)、壽等字,卻沒有「祿」。陳甫強表示,是因為前總統蔣中正不喜生意人。這些家具並非全由陳志升、陳甫強父子製作,部分為桃園榮工處製作。謝平平攝影

▲陽明山中山樓內部螺鈿家具刻有福(蝙蝠)、壽等字,卻沒有「祿」。陳甫強表示,是因為前總統蔣中正不喜生意人。這些家具並非全由陳志升、陳甫強父子製作,部分為桃園榮工處製作。謝平平攝影

 

美軍駐台 新竹成為螺鈿之鄉

1960年代,美軍駐台,以台灣柚木、樟木、檜木、烏心石製成的木製家具,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加上螺鈿工藝的襯托,更顯貴氣,因此銷量相當好。當時大型木工家具公司躍泰的老闆吳章璞,特地邀請逃難到香港的陳志升赴台工作。

陳甫強表示,中國藝術公司老闆杜菁晚了一步,父親陳志升便介紹另一位司阜吳祖新去幫忙,「吳章璞在大陸時是大學總教官,杜菁則是縣長,二人都文質彬彬。」他拿出一本陳舊筆記,上面褪色的藍色筆跡是一個個人名,「最早走的就是吳祖新,走的時候差不多40歲。」

螺鈿只是木製家具的一環,還需有木工、油漆、生漆等工匠的配合,無法一人全部包攬。吳祖新、陳志升與其他三位同鄉,在台灣成為結拜兄弟,在生活上相互照應,而彼此擁有的木雕、螺鈿、生漆、油漆、木工等技術,與聚集在南大路附近的大型木器工廠相得益彰,使新竹市成為台灣唯一的螺鈿工藝聚落。

 

陳甫強從14歲開始學習螺鈿家具製作,投入至今近60年。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陳甫強從14歲開始學習螺鈿家具製作,投入至今近60年。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陳志升扎根藝術功底 求新求變

回憶父親的生命經歷和從業歷程,陳甫強娓娓道來,出生於浙江東陽農家,陳志升會在農閒之時,學習木雕、竹雕、螺鈿、象牙、牛角等雕刻技藝。後因日軍侵華、共黨赤禍蔓延,輾轉流落上海、香港等地。1954年來台,隔二年即自行創業;1966年開始為中山樓等處製作螺鈿家具;精心傑作「岳飛大破朱仙鎮」被選為致贈沙烏地阿拉伯費瑟國王的禮物;高齡98歲時,依然生活自理、活動自如。

 

螺鈿名師陳志升以八仙為主題的作品。

螺鈿名師陳志升以八仙為主題的作品。

▲螺鈿名師陳志升以八仙為主題的作品。上圖為鍾離權(右)十試呂洞賓(左),並度他成仙;下圖為何仙姑手持荷花,藍采和端詳花瓣。謝平平攝影

 

陳志升擅長創新,如:在木雕中加入透視技法,使人物看來栩栩如生;螺鈿家具中的人物衣飾柔和,臉部線條豐潤,尤其孔雀線條細緻,是蔣宋美齡最喜愛的作品;其以刀代筆的工夫,堪稱一絕。

 

陳甫強以螺鈿製作鍾馗。謝平平攝影

▲陳甫強以螺鈿製作鍾馗。謝平平攝影

 

陳甫強表示,父親那一代的司阜不單只會一項技藝,可說是全才型工匠。但父親對他並無系統性的教法,通常是畫好圖稿,再讓陳甫強鋸貝殼、磨貝殼,「你就每天做,做中學,不要想那麼多。」

 

陳甫強工作室有從台北專程下來學習螺鈿的學生。謝平平攝影

▲陳甫強工作室有從台北專程下來學習螺鈿的學生。謝平平攝影

 

加入淡水貝類 開發「花螺鈿」

跟隨父親腳步,陳甫強以閱讀經典史籍、人物傳記為樂,臨摹《芥子園畫譜》,筆下人物活靈活現。他喜歡在作品中加入傳統文化寓意,豐富構圖畫面,如:鳳凰代表君臣、仙鶴代表父子、鴛鴦為夫妻、鶺鴒代表兄弟、黃鶯則是朋友等,雖然在2023年大病一場,但至今創作不輟。

父親陳志升的技藝帶動了螺鈿家具的發展,陳甫強則在海中螺貝材料中,嘗試以淡色的淡水貝類為新材料,稱為「花螺鈿」。他表示,改用淡水貝類,一是海螺物價高;二是希望不要浪費大自然生物。目前已使用的淡水貝,包括日本琵琶湖的池疊貝、中國諸暨的養殖珍珠與三角帆貝等。他在雞翅木、花梨木上,以螺鈿技法製成黃白相間的花朵,加上白描刻線,十分迷人,置於几案,相當雅緻。

 

學生拿著貝殼比對圖樣,再拿線鋸將貝殼鋸成需要的形狀,看似簡單,卻不好控制。謝平平攝影

▲學生拿著貝殼比對圖樣,再拿線鋸將貝殼鋸成需要的形狀,看似簡單,卻不好控制。謝平平攝影

 

回首過往70年,陳甫強見證了螺鈿家具的鼎盛時期,也看到躍泰與中國藝術工廠在歷史舞台上凋零謝幕。司阜們相繼離世,後代無人承繼這門工藝,他踽踽獨行至今。當人們路過今日的新竹國小,大概不知新竹市南大路曾因螺鈿家具而車水馬龍,也不知這裡有位難得的螺鈿工藝司阜。然而,陳甫強與父親陳志升的「升甫工坊」至今高懸未歇,熱情接待喜愛螺鈿工藝的有緣人。

端午節後換季好時機 衣櫃「斷捨離」3步驟

▲端午節過後,度過乍暖還寒,溫差起伏大的春季,才能收冬衣。
第256期
文☉曾允盈 圖☉Adobe Stock

端午節過後,才能收冬衣。俚語「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就是這個意思。度過乍暖還寒、溫差起伏大的春季,開始進入梅雨潮溼氣候,準備迎接炎熱的夏季,棉被、衣櫃都該「換季」──拿出沉睡一季的輕薄衣物,換洗收納厚重的冬衣。

換季也正是「斷捨離」最完美的時機。一個人平均最常穿戴的衣物,只占衣櫥的20%,要趁機汰換,讓衣櫃保持最佳狀態,端午過後時機正好。

依循以下幾個步驟,就可輕鬆換季,實踐「斷捨離」:

 

透過清理所有物,了解自己,獲得愉悅簡約的生活,是斷捨離的價值觀。

▲透過清理所有物,了解自己,獲得愉悅簡約的生活,是斷捨離的價值觀。

 

步驟1:不只是丟棄,斷捨離是懂得珍惜

「斷捨離」就像生活的新陳代謝,可以保持簡約的生活方式,減少過度擁有的負擔。

多數現代人忙著充實物質,把冰箱、衣櫃、食物櫥櫃、電器櫃塞滿,卻仍然覺得匱乏,斷捨離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環境和內心的平衡。

在開始斷捨離,選擇丟棄或捐贈之前,先花一點時間釐清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哪些東西是我真正需要的」、「哪些最適合現在的自己」,自然而然擺脫對物品的執著。因此斷捨離的本質不是丟棄,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只是真正執行斷捨離不一定那麼容易。無法割捨,通常是因為害怕失去過往的美好,或是擔心未來還會用到。潛在的心理因素,讓隨時間累積的物品占據了大量空間。

透過清理所有物,有意識地選擇當下需要什麼,伴隨的是懂得珍惜,了解自己,獲得愉悅簡約的生活,是斷捨離的價值觀。

 

換季時需盤點和篩選衣櫥,先分類,做篩選,再收折。

▲換季時需盤點和篩選衣櫥,先分類,做篩選,再收折。

 

步驟2:盤點衣櫥、篩選衣物、著手換季

步驟1已經建立斷捨離的想法,完成思考理想衣櫥的樣貌。

準備盤點和篩選衣櫥,先分類,做篩選,再收摺。篩選大致分為需要與想要,那些過於老舊,尺寸不合、不合時宜、想著某天說不定會穿到,卻從沒有這一天的衣物,都可以列入淘汰名單,去蕪存菁。用不到還完好的衣物,可以整理後贈給需要的人。

篩選過後,再決定要吊掛或是摺疊收納。洋裝、皮衣、厚重外套或絲質材質的衣物用衣架吊掛;棉質上衣可以捲摺收納,不占空間,又一目瞭然。收納的位置,將換季的衣物收進衣櫃最上層,或是必須蹲下才能拿取的最下層,都是換季的空間。

也可以選擇另外裝箱,大型的毛衣、外套可以用硬殼的收納箱整理。冬季才會使用的厚棉被或床單,洗淨摺好後,可以用收納袋打包整理,放進衣櫃最上層,等待下一個換季。

 

即將收進衣櫃的冬季衣物,都是取捨後的真正需要,必須維持良好狀態。

▲即將收進衣櫃的冬季衣物,都是取捨後的真正需要,必須維持良好狀態。

 

步驟3:收納前維持最佳狀態

即將收進衣櫃的冬季衣物,都是取捨後的真正需要,必須維持良好狀態。首先清除表面的灰塵毛絮,可以用衣物刷具或毛絮黏把清除。

容易皺的衣物,如:襯衫、棉麻材質和針織毛衣,收納之前先整平;厚重衣物有需要可以送洗,自行清洗須注意洗滌標籤,選擇適合的方法和洗衣精。水溫都不建議用熱水,可以延長衣物的使用壽命。

收納前再次檢查有沒有扣子脫落或接縫裂開的情況,進行修補。

盡量保持衣櫃的明亮通風,而不是塞在看不見得角落。斷捨離除了針對物品整理,更是對空間的重視。

儘管大家普遍認知斷捨離對現代生活的重要,卻不容易意識到雜亂的空間,也反映紊亂的關係、感情與生活,無用之物的積累,成為無法擁有寬闊視野、明朗意識,甚至深刻洞察的潛在絆腳石。

端午節過完,遵循古老的智慧,最適宜換季。不妨在一年兩度的換季時節,透過重新盤點衣櫥、收納衣物,還自己一個澄澈、明亮的生活空間。

藏傳佛教高僧 千年預言警示什麼?

▲一千多年前,著名佛教高僧蓮花生大士也非常精準地向世人預言了現今的狀況。Adobe Stock
第256期
清淺

自古以來,東、西方先賢先知的預言,都是採取隱喻的方式將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告知後人,盼望世人清醒。如:三國諸葛亮的《馬前課》、唐朝李淳風和袁天罡的《推背圖》、明朝劉伯溫的《燒餅歌》、北宋邵雍的《梅花詩》、韓國的《格庵遺錄》,還有法國人諾查丹瑪斯的《諸世紀》等,都是留存下來警醒後人的,且預言的最後部分往往指向我們身處的這一時期。一千多年前,著名佛教高僧蓮花生大士也非常精準地向世人預言了現今的狀況。

蓮花生大士(又翻譯為:蓮華生),藏地稱為蓮師。按照其傳記及傳說所載,蓮花生大士是在湖水的蓮花上,被印度烏仗那國國王因札菩提發現,並被認養成王子。因為認為他是蓮花化生,而命名為蓮花生。蓮花生還被認為是藏傳佛教始祖、第二佛陀。在藏傳佛教歷史中,獲譽為法力神通第一。

由於蓮花生在藏地展現過多種神蹟,因此其出身及生平神蹟是西藏唐卡中非常重要的表現題材,也受到藏傳佛教各宗的尊崇。多部佛教典籍、西藏神話與文學藝術都記載了蓮花生的故事。

回顧蓮花生大士提到的末法時期景況,也許會驚訝地發現,這名高僧在千年前的預言,竟已一一成真。

末法時代會在什麼時候到來?

某日在弟子們的求教下,蓮花生留下了對末法時代的描述。當時弟子們是這麼問的:「請上師慈悲開示,末法惡世的時代會在什麼時候到來?」

蓮花生看見了末法徵兆──「鐵鳥升空,鐵馬奔騰」,便對弟子說道:「當鐵鳥(飛機)在天空中飛行,鐵馬(火車、汽車)在地面上奔跑時,就是末法時代到來了。佛家密法在此時將會興盛,並弘傳到全世界。」

「在末法時代,全世界都會出現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況。父子更像是玩伴,而女人會不守貞節,男人會淫慾不檢。許多佛教末法時期的敗相徵兆都會在這時候出現。」

蓮花生大士又說:「非常奇妙啊!那個時代的車子可以自己發動、行駛,不必靠馬匹拖拉。非常奇妙啊!那個時代的青少年,腳底下為什麼會踩著牛角(高跟鞋),還裝上了輪子(滑輪滑板)滑來滑去呢?非常奇妙啊!那個時代的人們不需出門,每日只要坐在鏡子前(液晶顯示器),就能夠看見、知道天下事,還能夠互通訊息,實在神奇啊!」

末法時代的諸相

針對末法時代的僧人,蓮花生形容:「得到短暫的安樂時,僧眾活佛汲汲於名,雲遊四方來欺矇諸位信士,處心積慮收受他人的資財,講些蜜語,廣蓄私產而不做佛事,僧眾不念誦經文而耽溺在歌舞伎樂中,不施眾善而想著要拿取他方財。」就是說,這時的僧人已經淪為惑眾謀財的一種職業,而不再是佛門信徒。

針對末法時代的眾生,蓮花生描述:「女眾兩舌離間著夫妻和,忤逆父母並將之驅逐於家門外,致使兄弟鬩牆。」也就是說,夫妻之間會出現挑撥離間的第三者,不孝子女會把父母趕出家門,兄弟會為了爭奪家產而彼此不和。

針對末法時代的亂象,蓮花生說:「近親互相做著各種不淨行為,所做的違逆會引魔入身,借助鬼神之力耽溺在賭博中,吸紙鼻煙直至惡魔降臨,貪飲杯中酒致使守護普神避於門外。」「佛像法器會淪落到市井上,成為商品。」「家傳珍寶會在外域成為交易物。」也就是說,近親之間會發生違背人倫、不淨的行為,很多人會沉溺賭博而引賭鬼上身,也會有癮君子陷落在魔幻假相之中,而酗酒者整天醉生夢死。也會看到佛像器物流落到市井上成為一般商品,而一些祖傳的稀罕寶物會被賣給外國人牟利。

針對末法時代的天災病苦,蓮花生說:「召感罪罰疫病叢生,成為災害。」「洪水災害繁頻發生,挖毀水土源頭、雷雹降臨、砍伐林木禍及田禾、盜賊四起,致使飢貧者產生。」也就是說,這時候會爆發瘟疫、洪水、雷電、冰雹、濫墾濫伐、水土流失而殃及田禾、各處出現盜賊、四方遍布飢餓及貧困之人。

繁華世界裡的明燈

蓮花生大士的預言怵目驚心。仔細想想,如今我們置身的物質世界,雖然看似繁華、眼花撩亂,卻也是一個人心不古、道德淪喪、正統信仰漸失的可怕世界。人類若再不警覺、清醒過來,並好好反省、收斂過分的行為,最終將自食惡果,敗毀在自己創造出來的「光鮮亮麗」的「文明世界」中。

古今許多知名的警世預言,想必是神佛慈悲,特意留給世人的一盞盞明燈。人類理應拒絕隨同大環境一起沉淪,拒絕成為沒有道德觀念與缺乏傳統正統精神的人,方能在這個末法世代逐步淘去敗壞素質,成為更好的人,抓住向上的機運,避開天降的災禍。

為什麼中樂透的總是別人而不是我?

▲為什麼中獎的不是我?難道我沒那個命?Adobe Stock
第256期
方清月

台灣2021年有一則有趣的新聞報導。有一位年紀約50歲的男子,手中握有兩張千元大鈔,他在彩券行前面踱步,猶豫著要不要買「刮刮樂」來試試手氣。這時突然颳起一陣強風,將他手中的鈔票吹進了彩券行。「好吧,那就下注吧!」沒想到他因此刮中了100萬元獎金。

這實在是太巧了。他在那個時間點走到了彩券行門口,又剛好一陣強風吹來,手中的鈔票哪兒不飛,就往彩券行裡面飛去,而且還真的就中了大獎。這是不是如有神助?這問題若是請數學家回答,他會說:「不是。」因為這一點都不驚奇,也沒有神助,以「大數法則」來看,只要在非常龐大的人群中,再湊巧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美國也有個例子。1980年一位名叫Wilcok的女士,同時購買羅德島州和麻州的樂透,這兩組號碼都中獎了,只是號碼卻是兩州對調的,所以她一毛錢都沒拿到。這種倒楣事發生的機率雖然非常微小,但是數學家認為,只要長年累月積累下的開獎次數足夠大,不可置信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人們買彩券,寄託一個中獎的希望。Adobe Stock

▲人們買彩券,寄託一個中獎的希望。Adobe Stock

 

「命定」的物理世界

既然各種巧合都可以被解釋成「機率」,我們不免還是想問一句:「為什麼中獎的機率不是落在我身上?難道是因為我沒有那個命?」若換作物理學家來回答,他確實會說:「是的,你沒那個命!」

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宏觀世界)是非常有秩序的。愛因斯坦理論和牛頓力學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遵循著相應的定律和必然的因果關係而運作。就像鐘錶一樣,機械式地滴答運轉、環環相扣,每個瞬間決定了下一個瞬間。因此,他們認為這個世界是「宿命」的。

曾經有科學家接受不了「命定」的結論,選擇了自殺,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直到物理學界進一步研究到微觀領域,發現那裡的世界有許多的可能性,才緩和了科學家們對命運的悲觀想法。

微觀世界與多重宇宙

宇宙事物有億萬種,但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大家都是由「原子」(Atom)組成的,包括你我。換言之,原子是構成世間萬物的基本單位。而原子所存在的地方叫做「微觀世界」,那是一個微小尺度的領域,現實世界中適用的物理概念及思維模式到了那裡都不管用。

比如說,在現實世界中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轉,我們可以明確觀察到行星運行的軌道、速度和位置。只要掌握影響行星運動的所有條件與參數,就可以推測行星過去和未來的動向。但是在微觀世界中,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轉,它卻沒有固定的軌道、沒有清楚的路線,也沒有明確的所在位置。

那麼電子到底在哪裡?它無處不在!一個電子就像孫悟空一樣有很多分身,可以同時出現在多個地方,這完全違反了我們的常識。而當這些孫悟空們(電子)過渡到宏觀世界之後,它們其中的「一個」就會成為我們看到的現實情況。換句話說,在微觀世界中有多種可能的狀態,而一旦越過到宏觀世界就只會有一個明確的結果。這種情況說起來確實難以理解,如果想要更清楚了解微觀世界的物理定律,可以搜尋量子力學「電子的雙狹縫實驗」以及知名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

現實世界是由微觀世界組成的,好比你是由7×1027個原子所組成。而現實世界的你只是微觀世界中的其中一個你,不同的你代表了不同的命運軌跡。或者這樣說,我們所知的宇宙可能是「多重宇宙」,微觀中的每個你其實都成功過渡到了現實世界,只是各自存在於許多另外的「平行世界」罷了。所以就算這個世界裡的你沒有中樂透,但另一個平行世界中的你也許會是中獎者。可惜的是另一個你的中獎幫助不了這個世界的你。

世界厭倦北京經濟模式 清算不可避免

▲習近平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使中國過剩的產量輸出至海外,導致貿易關係惡化。資料照片。Getty Images
第256期
路克

全球貿易戰蓄勢待發,而中國正處於這場戰爭的風暴中心。對於北京的經濟模式,其清算早已不可避免。這一模式旨在以犧牲世界其他地區的利益為代價,來推動中國工業的發展,中國的貿易夥伴對此已經厭倦不堪,未來可能迎來一波保護主義浪潮,給中國和全球經濟帶來潛在的可怕後果。

美國宣布將提高中國電動汽車關稅

美國總統拜登5月宣布,將把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提高4倍,達到100%,也將提高鋼鐵、鋁、醫療設備、半導體、太陽能電池和鋰電池等產品的關稅。中國政府對此立即提出抗議並威脅要採取行動。

中國和歐美國家的貿易關係的惡化並非不可避免,但已經成為現實。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未能藉由降低貿易戰可能性的經濟改革方式來應對,面對與美國的對抗,現在他更不可能進行改革,結果是貿易衝突和政治緊張局勢加劇。

拜登瞄準電動汽車行業事出有因。北京希望主導該行業,並將用國家力量支持中國企業,如今中國已經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導者。中國在最近的北京車展上展示了至少278款電動汽車車型,這表明市場上出現了139個電動汽車品牌。雖然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陷入僵局,但並沒有阻止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小米介入該行業,其首款電動汽車成為車展焦點。

 

2024年4月16日的空拍照片顯示了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太倉港國際貨櫃碼頭堆放的出口電動車。Getty Images

▲2024年4月16日的空拍照片顯示了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太倉港國際貨櫃碼頭堆放的出口電動車。Getty Images

 

中國汽車生產過剩傾銷海外

2023年中國與日本爭奪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的稱號,目前中國汽車業的生產能力幾乎是中國消費者購買量的兩倍。雖然電動汽車的需求仍在增長,但車商仍在增加產能,例如:比亞迪計畫2026年將電動汽車產能增加一倍以上。但是,中國消費者無法消費這麼多產量,尤其是在經濟放緩下,中國車商正在將剩餘產品轉移到全球市場。

中國汽車大量外流引起美國和歐洲的不滿,因為中國政府過度支持和推動中國龐大的汽車行業,使美歐車商受到大量廉價中國汽車的威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4月下旬訪問中國時表示,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是華盛頓的「首要和中心」議題,中國工業「湧入市場,破壞競爭,使世界各地的生計和企業面臨風險」。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4月訪問中國時也表達了類似擔憂。

大約十年前,中國通過「中國製造2025」工業計畫,將電動汽車作為國家特殊援助對象。美歐的商界領袖和政策制定者擔心,北京對其青睞行業的支持會扭曲全球市場,包含稅收減免、低息貸款、使電動汽車更便宜的補貼以及其他援助都隨之而來。這些干預措施也鼓勵私人資本介入,結果是對初創企業、工廠和供應鏈的投資激增。

各國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透過政策干預來促進本國工業發展,但中國的干預力度更大。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2022年的保守估計,中國2019年支持工業的支出為2,480億美元,達到美國的二倍。

中國汽車業快速發展,然而經濟卻在放緩。投資公司Automobility創始人比爾.拉索(Bill Russo)說,汽車製造商高估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由於經濟不景氣、疫情大流行等因素,乘用車銷量仍低於2017年的水準,「此類投資一直是從中國經濟增長中獲利的公式,將在某個時間點進行清算,這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

鋼鐵、鋰電池、太陽能板殺價競爭

生產過剩的問題不僅限於汽車,還包含以下各產業:中國鋼鐵行業接近創紀錄的鋼鐵出口已成為產量過剩的「釋放閥」;中國5月初發布法規草案,遏制鋰電池製造業的擴張;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另一個由中國公司主導的行業)供過於求,正在壓低價格並擠壓利潤;中國對製造「傳統」晶片(使用舊技術的晶片)的投資激增,可能湧入全球市場。

面對中國的攻擊,世界各國政府都在介入,保護本國產業。歐盟委員會正在調查中國對電動汽車的補貼,預計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5%~30%的關稅,但仍可能不足以阻止中國汽車製造商;智利已經對一些中國鋼鐵產品徵收關稅;巴西實施配額和關稅,阻止中國廉價鋼鐵湧入。

北京可以藉由改革國內市場來抵禦這些限制。中國供應過剩的另一面是需求疲軟,這不僅是增長放緩造成的,也是整個經濟模式造成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專家麥克‧佩蒂斯(Michael Pettis)指出,北京的管制政策有一個副作用,就是會將財富從家庭轉移到工廠,所有的經濟激勵措施都是對製造業的資本投資,其經濟模式有利於生產者而不是消費者,這壓低了家庭收入並限制了消費支出,使得內需不足,中國工業被迫向國外尋求客戶。

鼓勵中國家庭增加消費、減少儲蓄的新政策可能緩解這個問題,方法之一是加強中國薄弱的社會安全網,但是自由化改革可能削弱共產黨對經濟和社會的控制,不可能實施。中國的工業巨頭別無選擇,只能將過剩產能投入到全球市場,以維持增長和就業。2023年中國對173個經濟體實現貿易順差,只對50個經濟體出現逆差,商品貿易順差超過8,000億美元。

習近平的經濟目標:自給自足

習近平似乎決心讓事情變得更糟,他實現「自給自足」的主要經濟目標是減少從其他國家購買商品,並用中國產品替代外國商品,特別是綠色能源等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但這樣做會引發更激烈的貿易爭端。

重點是中國不僅出口了「太多東西」,而且出口了「太多問題」,它還在輸出經濟問題。習近平打算以犧牲其他國家的工人和公司為代價來維持中國的就業和工廠,避免在國內進行必要但可能具有破壞性的改革。但這意味著他實際上正在破壞「中國崛起」的偉大希望。更加富裕的中國本應成為全球繁榮的引擎,而習近平的版本是提倡保護主義和對抗,反而威脅到繁榮。

世界各地的政治家面對國內政治壓力,被迫保護本國經濟免受習近平戰略的影響,這將導致貿易戰,從而惡化與北京的關係。這對全球經濟或地緣政治穩定來說都不是好結果,但習近平的政策使其無法避免。

守住返貧底線?中國網路熱議中產返貧現象

▲中國經濟一路崩盤,連公職老師都買不起房子,直接戳破中國宣稱全面脫貧的假象。Adobe Stock
第256期
哨子先生

海外社交媒體平台X(原Twitter),4月25日出現一段陝西教師對習近平喊話的影片。他在影片中提到自己多年來買不起房子,親戚朋友也因為買房身上沒有存款,因此希望能跟習近平主席借錢。然而諷刺的是,他坦言「由於國內輿論通道是堵死的」,只能透過翻牆求助。他還特地寫文章希望習近平過目,並自我期許能成為中國著名諫臣魏徵。這段影片也被傳到中國網路,不過很快遭到封殺。網友紛紛留言讚嘆他的勇氣,認為這影片根本是投案自首,抱著「死諫」的決心了。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位男子太傻,說習總書記怎麼可能看得到這段影片。

李強說溜嘴 中國脫貧假象已破功

近年在習近平的指示下,中共不斷對外吹捧「脫貧」政績。2020年底,貧困大省貴州宣稱全省實現脫貧。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召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宣布全國脫貧取得「全面勝利」,並自吹這是「人間奇跡」。然而不到三年,中國經濟一路崩盤,連公職老師都買不起房子,得跟領導借錢,直接戳破中國宣稱全面脫貧的假象。

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期的談話也引發網友熱議。4月24日,李強到貴州調研時,先吹捧習近平一番,聲稱要貫徹習「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指示,不過後面又說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可是不過就一年前,2023年3月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對習的「脫貧攻堅」瘋狂吹捧,說是所謂「千年德政」,現在怎麼忽然強調要堅決守住「返貧底線」。

對中共政治語言非常熟悉的中國網友們紛紛表示,黨的話要反著聽,李強的這段發言,說明中國已經開始出現大規模返貧了。

中國社會是否脫貧成功,多年來一直被中共視為國家機密,禁止網路討論、媒體報導。官方高調鼓吹「扶貧」政策的同時,各地卻屢次傳出各種造假腐敗亂象,如虛列項目、編造虛假材料、虛報人數、冒用他人名義等。大量的扶貧資金被並不貧困的人領走,貧困家庭收不到扶貧款,甚至頻繁傳出地方官員強制脫貧、逼出人命的慘案。如2021年4月,陝西洛南被爆出「扶貧造假」、「脫貧摘帽摻假」,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陝西官方隨後緊急「滅火」,稱問題「已解決」,扶貧「達到標準」,此後也看不到媒體報導相關消息。如今李強的言論,間接證實中國不僅沒脫貧成功,反而出現了大規模返貧現象。

 

中國持續降薪與失業增加,意味中產階級正在加劇返貧。「中產返貧」成為近期熱門話題。Adobe Stock

▲中國持續降薪與失業增加,意味中產階級正在加劇返貧。「中產返貧」成為近期熱門話題。Adobe Stock

 

經濟情況惡劣 中產階級面臨返貧現象

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中產階層。中共財政部3月21日公布數據,2024年1至2月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為3,26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大減15.9%,被認為是降薪與失業增加的結果,意味著中產階級正在加劇返貧。而「中產返貧」,也成為近期熱門話題。

中產返貧,就是指曾經享受中上階層生活的人們,因為各種原因,生活水平不得不降級。2023年開始,網上甚至出現所謂的「中產返貧三件套」,分別是房貸近千萬、配偶不上班、二娃上國際學校,意指這三大因素加劇了中產階級的生活壓力,不得不讓生活水平降級。今年,「返貧三件套」又升級為「五件套」,包括:衝動投資開店、加大槓桿押身家買房、給孩子菁英教育、為他人作擔保、盲目無腦購買投資標的。

胡潤研究院3月19日發布《2023胡潤財富報告》,顯示中國的富裕家庭數量15年來再次出現減少,總財富也比上一年減少3.6%。而中產家庭也正面對財富縮水的困境,中國財經自媒體「吳曉波頻道」今年1月發布《新中產白皮書》顯示,有43%的新中產家庭在2023年資產縮水。這個數字在2022年和2021年分別為31%和8%。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說,中產返貧情況跟就業與經濟活動的活躍度非常相關。他認為目前來看,中國無論是經濟的活躍度,還是整體的營利水平或就業情況,都不理想。所以在可預見的中短期之內,這種富裕家庭的減少趨勢還會繼續,情況還會惡化。

各地政府過緊日子 不擇手段向民眾搶錢

百姓收入大減,各地政府財政也出現困難。為了應付困境,中共財政部於3月底發布通知,要求中央及地方政府財政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據中共財政部網站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降幅較2023年第四季度多。

為了符合習主席要求的「過緊日子」,各地政府頻頻出招宣揚省錢績效。例如:雲南省某地方政府統計局通知員工,夏季的空調溫度不得在攝氏26度以下;當地一家國有煉鐵廠的員工則被「敦促」減少飲用水的支出,並嚴格控制各單位的瓶裝水消耗量;四川宜賓市則要求官員用品質較差的紙張列印日常文件;內蒙古的政府機構被要求減少購買新設備,桌椅、電腦等物品應維修和重複使用。

省錢的同時,公家機關也開始不擇手段向民眾搶錢。這幾個月,中國多地傳出燃氣收費爭議。重慶、成都、南京、合肥等大城市居民紛紛發現燃氣表讀數突然暴增,而且都是在更換新燃料表後開始的。

隨著燃氣收費話題逐漸火熱,有人表示都已經停用燃氣,燃氣表仍在轉動。為了平復民怨,當局才終於下令調查各地燃氣事件,發現是燃氣公司藉機賺取暴利。隨後重慶市聯合調查組於4月19日召開記者會,確認重慶燃氣集團錯抄和違規估抄燃氣讀數,並責成他們退回多收的286萬元費用。不過網民幾乎一面倒地批評當局處理態度,說是「大事化小」、「避重就輕」。

官方壟斷事業的燃氣集團以流氓行徑搶劫普通百姓的錢財,體現出公家機關為增加收入,已達到不擇手段的地步。根據中共財政部網站4月的數據,公家機關今年1至2月的稅收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7.7%,但是,「非稅收收入同比增速」卻從1至2月的8.6%,加快到12.2%。所謂「非稅收收入」,包含中共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變現收益,和利用公權力執行所得的收益,如罰沒收入等。非稅收收入增速如此迅猛,表明中共利用公權力搶百姓錢的力度正在加大。似乎「守住返貧底線」的服務對象不是中國老百姓,而是中共自身。

巴菲特:AI猶如核武器 恐致毀滅性後果

▲巴菲特將AI的發展比喻為核武器的開發,使用不當可能招致毀滅性後果。資料照片。Getty Images
第256期
高芸

近日美國傳奇投資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人工智慧(AI)技術的潛在危害發出了嚴厲警告,他說,如果AI使用不當,可能對社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5月4日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Omaha)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這位93歲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董事長兼執行長將AI的發展比喻為「核武器的開發」,就像精靈一樣從瓶子中被釋放出來。

巴菲特說:「開發核武器就像是放出了瓶中精靈,人工智慧的情況也類似,它已經部分地被釋放出來了。」

巴菲特:AI「深度造假潛力」可能催生詐騙行業

被譽為「奧馬哈的先知」的巴菲特向聽眾坦承,他對人工智慧背後的技術知之甚少,但他擔憂人工智慧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他提到,最近有一款AI工具複製了他的聲音和形象,其模擬程度之高,甚至能夠騙過他的家人。

巴菲特補充,AI的「深度造假潛力」可能催生一個大的AI詐騙行業。犯罪分子使用AI向親戚索要錢財時,深偽的威力可能會使詐騙成功率更高。

他說:「如果我對投資詐騙業感興趣,那將是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行業。」

波克夏.海瑟威的非保險業務負責人、巴菲特的潛在繼任者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表示,已經開始在公司營運中引入人工智慧,以提升員工效率。

阿貝爾說,雖然人工智慧有時會替代人力,但他希望這能帶來其他機會。他沒有透露公司計畫如何具體應用人工智慧。

巴菲特也承認,這項技術可能改善這個世界,但他還持保留態度。他說:「人工智慧既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存在極大的危害可能性。我還真不知道將會如何發展。」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已經改變了全球的工作環境,全球近40%的就業可能會被人工智慧顛覆,從醫療、金融到音樂等多個行業都已經感受到了人工智慧的影響。

涉及人工智慧的公司股價都大幅上漲,例如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過去12個月的股價上漲了約215%,微軟的股價也上漲約34%,同期間,波克夏.海瑟威的股價上漲22%。

產業界領袖憂心AI發展

摩根大通的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在4月的年度股東信中提到,儘管他還不確定人工智慧將對商業、經濟或社會帶來何種全面性的影響,但他確信其影響將是重大的。

他在信中寫道:「我們深信,其結果將是非凡的,可能和過去幾百年來的一些重大技術發明一樣具有變革性,比如印刷術、蒸汽機、電力、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等。」

戴蒙也指出人工智慧興起帶來的風險,「你可能已經注意到,有不法之徒利用人工智慧嘗試侵入公司系統,竊取金錢和智慧財產權,或者僅僅是造成混亂和破壞。」

摩根大通1月宣稱,過去一年駭客企圖侵入其系統的次數顯著增加,這突顯出該銀行及其他華爾街公司面臨的網路安全挑戰日益嚴峻。

戴蒙說,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也在探索在其生態系統內使用生成性人工智慧的可能性。軟體工程、客戶服務及營運和員工的日常生產力,都在引入人工智慧進行改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able News Network,簡稱CNN)獲得的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夏天在耶魯CEO峰會上,42%的執行長認為,人工智慧在未來5至10年內可能摧毀人類。

耶魯大學的傑佛瑞.索南菲爾德教授(Jeffrey Sonnenfeld)說:「這非常令人擔憂。」他提到,這項調查收集了不同行業的119位執行長的意見,包括沃爾瑪(Walmart)、可口可樂以及全錄(Xerox)和Zoom等IT公司的領導者,還有來自製藥、媒體和製造業的執行長。

許多人工智慧行業的領袖、學者以及一些名人都簽署了一份聲明,警告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滅絕」風險。

這份由OpenAI執行長官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被譽為「人工智慧教父」的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以及谷歌和微軟的高層簽署的聲明,呼籲社會採取措施以防範人工智慧的風險。

該聲明說:「防範人工智慧可能引發的滅絕風險,應該與大流行病和核戰爭等其他社會規模的風險一樣,成為全球關注的優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