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紐約舉辦臺美中小企業交流論壇,聚焦科技創新及生技醫療

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於2024年6月20日在紐約舉辦臺美中小企業交流論壇。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提供
曾允盈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於本(113)年6月20日假紐約市東拉瓜迪亞喜來登飯店(Sheraton LaGuardia East Hotel)舉辦「臺美中小企業交流論壇」,匯集臺美雙方政府官員、中小企業及新創企業代表,以「攜手創商機 United for Success」為活動精神,聚焦探討臺美企業在『科技創新』及『生技醫療』領域的發展趨勢、挑戰與合作機會,現場邀請逾80位臺美人士參與討論。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李光章大使致開幕詞時表示,臺美擁有緊密互補的經貿關係,而中小企業扮演關鍵角色,我們相信臺灣企業可經由紐約進入美國市場,而美國企業則可以臺灣為跳板進入東亞及南亞市場,相信今日論壇能促成更多商務連結及夥伴關係。美國小型企業署(SBA)代表指出,美臺有著長期且充滿活力的貿易關係,SBA會持續與臺灣合作,助力臺美中小企業合作。

SBA全美68個辦公室及超過1,000個合作夥伴將為中小企業提供協助,亦相信透過本次論壇,有助臺美企業全球業務拓展,建立新的夥伴關係及合作機會。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吳佳穎副署長表示,美國為全球科技發展龍頭,在生醫領域位居全球領先地位,臺灣則具有半導體、資通訊等先進技術、完整的供應鏈,良好的臨床醫療環境亦孕育多元跨域的醫療應用解決方案,雙方在科技創新及生技醫療領域有合作利基。未來將續透過官方對話與民間交流機制之建立,促成更多實質合作。

本次論壇邀請到美國商務部官員分享美國經商環境及企業實用資源,在科技創新部分則邀請到紐約創育機構WEVE Acceleration營運長John Lynn、紐約市皇后區商會總裁Thomas J. Grech、美商Amogy業務策略總監Gancheng Sun、華府玉山科技協會蕭一白會長、應援科技蕭新晟執行長分享臺美國科技創新環境及市場趨勢,並針對雙方合作模式選擇及市場進入策略等議題提供具體建議;生技醫療領域則安排精拓生技陳柏翰創辦人暨執行長、美商Graphen技術長Chen-Yong Cher、美商醫起鄭培堃執行長、藍籌國際靳嚴博董事長、艾斯創生醫蔡易霖營運長等臺美企業代表分享美國生技醫療市場趨勢的發展,並就合作研發平台、臨床實驗合作及技轉商業化等主題進行觀點分享。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表示,本次活動亦邀請10家在紐約培訓的新創企業與會,透過本次論壇有助其曝光並鏈接商機,未來將會持續辦理臺美中小企業交流活動,深化臺美經貿合作。

寵物品牌臭味滾舉辦職業體驗營,邀偏鄉孩童參觀生產線

臭味滾長期與兒福聯盟合作,這次首度帶學童進入工廠體驗,仔細解 說寵物清潔用品從無到有的關鍵流程。臭味滾提供
曾允盈

寵物清潔專用品牌臭味滾於2024年5月通過「B型企業」認證,期盼用商業力量,對社會與環境發揮正面影響力。6月3日與兒福聯盟合作,邀請雲林縣中興國小、民生國小學生,來到公司工廠參加「職業體驗營」活動,親自參與生產線工作,深入了解寵物用品從無到有的關鍵流程。創辦人夏綾那表示:「活動不只是學童們的一次特別體驗,也是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具體實踐。」而臭味滾未來也將持續舉辦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我們都是用生命影響生命,將B型企業文化種子撒在每個人心中。」夏綾那提到,臭味滾長期與兒福聯盟合作,但過往都是到對方場域做志工服務,這次舉辦職業體驗營,讓孩子走入臭味滾,學童們因此有機會探索不同的可能性。活動分別前往品管、生產、包裝、理貨等重要環節,帶大家第一線觀察產線是如何做好安全把關,並從中了解全台第一支通過ECOCERT有機認證的寵物專用洗碗精,到底是如何誕生。

透過員工的詳細解說,學童們除了體驗實驗室器材,並操作生物檢測儀器,也認識到製造產品的相關動線與設備,更透過分組競賽,練習試用包的加工出貨,從中學習如何團隊合作,感受一下想成為「寵物職人」究竟有多麼不容易!

此次活動還安排了職人對談,由創辦人夏綾那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她強調必須要有準確完成工作的態度,以及積極提問的精神,才能擊破一次次的困境與挑戰。她也鼓勵學童們,期盼大家能從日常生活經驗出發,嘗試發掘自己的「VASK」,亦即價值(Values)、態度(Attitudes)、技能(Skills)和知識(Knowledge),才能跟未來工作相輔相成。

小型零售商也能低成本佈局RMN,第三方Cookie退場,不可錯過的第一方數據來源

adobestock
TenMax 騰學廣告科技
無Cookies 時代零售商的解方、零售科技賦予小型零售商的轉機和跨產業加入 RMN 競爭的致勝關鍵為何,深入了解零售媒體的發展趨勢。

焦點一、無Cookies 時代的解方,會員系統成第一方數據來源 

根據 Basis Technologies 的數據顯示,超過 77% 的美國行銷與廣告專家使用第一方數據作為無第三方 Cookies 的解方,另有 14.7% 的人表示會在未來 12 個月內開始使用第一方數據,至於如何取得第一方數據便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零售商之所以能在數位廣告市場脫穎而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擁有自家的會員系統,具備收集第一方數據的優勢。

會員系統的非強迫性特色讓顧客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加入,因此加入會員的顧客通常更願意分享購買記錄以外的數據,助力零售商完善旗下第一方數據。基於這一基礎,會員系統推動了零售商在 RMN 上的發展,利用收集到的數據與歸因分析優化廣告成效,最終提升他們的廣告收入。為了確保第一方數據的持續更新,零售商需要了解應收集哪些類型的顧客數據,並透過吸引顧客加入會員計劃來提升數位廣告的競爭力。 

資料來源: How retail membership programs harness first-party data for advertisers

焦點二、零售科技賦予的轉機,小型零售商也能低成本佈局 RMN 

小型零售商一般都有自己非常忠實的客群,品牌透過與他們的合作能達到高效的銷售轉換,可許多小型零售商都止步於代銷的商業模式,因為發展 RMN 所需的成本是小型零售商所無法負擔的。

不過開始有許多零售科技平台著眼於服務小型零售商,賦予小型零售商與大型零售商競爭廣告市場的機會。美國一家零售技術解决方案提供商  Swiftly 就與批發商 United Natural Food inc 合作推出 RMN 服務,幫助獨立的小型零售商與消費者建立聯繫。在美國還有更多的零售科技供應商,都在尋找協助小型零售商發展 RMN 的合作機會,同時賦予品牌更多 RMN的選擇,避免因 Amazon 佔據了 RMN 市場而出現過度集中的風險,從而限制品牌在廣告投放和消費者互動方面的靈活性。 

資料來源: Bigger players help small grocers enter the retail media channel

焦點三、跨產業加入 RMN 競爭,統一碎片化數據是致勝關鍵 

RMN 廣告預算在今年預計將達到 1,400 億美元,許多不同產業為了拓展廣告收入紛紛加入 RMN 市場的競爭,尤其像旅遊、體育、娛樂和送貨服務等擁有大量第一方數據的產業也緊跟零售商的步伐,以數據分析和閉環歸因等強大的數據洞察來建立更多合作關係。

開啟 RMN 的第一個關鍵步驟是整合跨業務線的第一方數據,由於顧客的消費行為分散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識別出一致的個人 ID 有利於創造個人化消費體驗、全面的了解受眾需求喜好。再來,企業也應設法拓展數據來源,透過與第三方數據提供商合作填補顧客資料的空缺,利用廣泛的生態圈進而將數據變現成能吸引廣告商的強大能力。

總而言之,品牌的目的是拉進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而現在 RMN 便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只要掌握了品牌所需的消費者洞察,企業即可在 RMN 的市場中獲勝,成為下一個贏家。 

 

原文轉載自 TenMax
 
 

06/17-06/23 【國際一週大事】

哨子先生

 

🌐川普募款額超越拜登 第一場辯論會本週登場

美國2024總統大選剩下不到五個月,現任總統拜登與前總統川普第一場電視辯論會將於本周四(27日)晚間登場。美媒報導,根據兩陣營5月募款資料,川普的金額已超越拜登,其中封口費案的有罪判決是重要助攻,顯示民意傾向同情川普。

 

🌐朝鮮俄羅斯簽共同防禦條約 北京尷尬西方緊張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丁19日簽署《全面戰略夥伴條約》,雙方同意在對方面臨戰爭或遭受武力侵略時,立即提供一切可用的軍事援助。分析家指出,俄朝關係加深讓北京處境尷尬。西方國家則擔心有朝鮮的支持,將更強化普丁繼續進軍烏克蘭。

 

🌐以色列總理解散戰時內閣 內部分歧仍深

以色列官員17日證實,總理納坦雅胡已正式解散由6名成員組成的「戰時內閣」,以作為對前將領甘茨9日無預警退出戰時內閣的回應。不過納坦雅胡表示,未來將和部分核心政府部長就加薩地帶的武裝衝突進行討論,並無提前舉行大選的意思。

 

🌐廣東廣西暴雨成災 桂林水庫無預警洩洪成汪洋

中國廣西桂林、廣東、福建11日起受連日強降雨影響,洪災不斷。桂林當地水庫無預警夜間洩洪,數萬民眾被迫疏散、經濟損失慘重,超過18萬人受災。根據官方公布數據,各地洪災已導致超過百萬人受災,但外界質疑實際災情恐怕更多。

 

🌐麥加朝聖者不敵高溫喪生 已知死亡人數破千

伊斯蘭聖地麥加於14日起開始朝覲儀式,吸引全球不少信徒前往朝聖。但由於連日高溫,以及當地設備缺乏,有許多朝聖者因此中暑,甚至傳出大規模的死亡事件,目前已知朝聖路上的死亡人數已經飆升至1301人之多。

 

社群讓品牌價值最大化!行銷專家的經營5大重點和策略流程

adobestock
出租小編創辦人紀紫羚(Abby)
好的行銷,才能讓好的品牌真正被看見。在各種社群平台的戰場裡,身為社群經營者的你,覺得與客戶溝通費時費力嗎?覺得社群經營成效不佳,絞盡腦汁想貼文,卻吸引不到真正在意品牌的粉絲嗎?看完這篇你就知道如何改變社群經營方針了!

平台不斷改變,但社群一直都在;粉絲沒有消失,只是看不見你的光芒。

這是我在2023年1月寫的文章,現在看來還是很有用,尤其是平台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狀況下。

▌關於2022年,我們公司在社群操作上的30個轉變,可以發現我們在社群經營上的五個重點:

一、不斷縮短(對內的)溝通流程

1. 讓客戶從簽約開始,只需要被動等待通知,並跟隨我們進行社群操作。

2. 經營的是社群,連客戶的情緒也要照顧。校稿過程中的客戶感受照顧好,過稿過的快。

3. 分析每一次校稿會快速通過的關鍵決策點。

4. 社群健診結論圖表化,加強客戶對社群的正確認知。

5. 團隊的每個人都要懂得文字溝通上的商業禮儀。

6. 我們做的是內容創意,而非經營上的瑣事,例如:回覆私訊。

7. 專業分工所進行的溝通流程,是社群操作上最大的損耗。

8. 社群最重要的是正確的溝通方式、系統化的流程、風格上的精準定位,還有這三件事情的整合與管理。

二、降低落差感

1. 注重消費者面臨的一系列任務場景。

2. 認清消費的事實是「用途」,而非「外觀」。

3. 理解消費過程中的每道阻礙,提高消費者對品牌/商品的認知,降低與實體產品的落差感。

4. 分析品牌對於購物設計的流程,以及消費者想要的購物流程兩者之間的落差。

三、降低文案與設計上的精緻度

1. 注重文案中所帶出來的情感,而非技巧。

2. 社群要的不是專業先行,而是引起討論與擴散。

3. 降低圖片商業感,社群上真正需要的設計是「親切感」而非「精緻度」。

4. 創意的取捨很重要,一篇貼文放太多好東西,沒人要看。

5. 過度在文字及圖片上追求完美,要考量到機會成本,可能不符合效益。

四、提高對粉絲情感上的洞察

1. 注重粉絲的情緒變化。

2. 注重受眾的情感設定與故事。

3. 社群貼文中必須要有個明確的人物存在,要為小編取名字,做出形象設計與角色設定。

4. 產品優勢交給客戶,我們要做的是,透過對話走進粉絲的心裡。

5. 根據轉換目標客製專屬的一系列創意內容操作。

6. 制定鐵粉養成階段性計畫。

7. 只有認可自己生活在網路社群之中,善用文字傳遞思想的人,才有機會做好社群這件事。

五、提升品牌價值的認知

1. 做社群之前必須做好品牌定位,所有執行策略才會發揮效果。

2. 關注競爭者的優勢,繞過他的優勢,而非模仿他的優勢。

3. 一字一句都不能模糊,每個名詞都在呈現品牌的個性。

4. 加強品牌端的社群認知地圖,分析品牌的感性結構。

5. 制定品牌社群操作的關鍵字。

6. 社群是品牌的第一線發聲場合,在社群的公關意識上更重視,避免政治、宗教、兩性等話題。

 

▌正確的社群策略流程是:

市場調查→社群健診→內容操作→廣告策略→數據分析→優化改善

 

▌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到:

1. 對外順應客戶的品牌調性,洞察數據帶出來的訊息,掌握粉絲情緒。

2. 對內不斷縮短流程,做好跨部門溝通。

 

▌社群經營的三種專業人才型態:

很多想操作社群的企業主、品牌方都沒發現,

這些細節需要多少專業人力來達成?

其實包含預測者、經營者、分析者三種專業人才型態。

1. 預測者

預測者需要有兩種人,一種是在執行之前必須擬定策略方針,讓資源能妥善運用的人;一種是能夠針對市場做出分析,事先找出正確受眾市場的人。

2. 經營者

經營者就是我們一般常見的社群團隊,像是企劃、文案、設計等,一起組織成一篇貼文;還有一個我們常常忽略的,參與社群互動的人,也就是能夠與粉絲直接對話的人。

3. 分析者

分析者分為負責投放廣告的人,以及根據報表洞察分析的人,讓決策者可以在取得分析報告後做出決策。

這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社群經營上人力的複雜性。

 

其實粉絲一直都在,只是看不見你的差異化

社群的形成需要時間,形成後才能開始創造品牌價值。當所有品牌廣告都在爭相搶奪版位時,造成觸及率已不容易獲取,其實粉絲一直都在,只是看不見你的差異化。

越是混亂,越是要回歸內在與單純化

看過太多的廣告所造成的疲勞感,我們就不能繼續餵養無用的資訊,或過於複雜的內容給粉絲。

越是混亂,越是要回歸內在與單純化,這是一個長久的課題。

越是提早投資在社群上,越能與粉絲之間達到共識

越是提早投資在社群上,越能與粉絲之間達到共識,才能形成支撐品牌的鐵粉力量。

做品牌不簡單,做社群更沒辦法一蹴可幾。

 

原文轉載自 出租小編創辦人紀紫羚臉書
 
 

歐洲智慧能源展首設「臺灣館」,17家臺灣企業集結

歐洲智慧能源展臺灣館。貿協提供
曾允盈

德國太陽光電展、歐洲儲能與能源管理展、歐洲智慧電網展及歐洲電動車與充電設備展4展合一的歐洲智慧能源展於本(113)年6月19日至21日在慕尼黑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展。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及外貿協會集結17家臺灣企業,首次於歐洲最大的能源展中籌組雙主題「臺灣館」,展出太陽能產業鏈與電動車充電設備關鍵零組件,爭取歐洲能源轉型商機。

德國太陽光電展區臺灣館由J-systems、茂迪、德剛等6家企業組成的聯合展區,搭建了農棚、停車棚等多樣實境場景,展現臺灣太陽能支架及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優良品質,打造沉浸體驗的一站式完整服務。展區現場洽談熱絡,吸引超過百位歐洲買主參觀。

此外,璟元光電的太陽能支架提供客製化的產品與服務,現場展示防水功能,許多買主圍觀並商洽合作機會。而儲能解決方案也備受矚目,包括明曜科技的浸沒式液冷儲能電池,聯合再生的儲能櫃、隨太陽能模組搭配的家用及商用儲能系統等創新產品,都相當獲得歐洲買主的青睞。

歐洲電動車與充電設備展區臺灣館同樣充滿亮點,多款創新產品包括VertexCom符合電動車充電規範的CCS通訊晶片、鑫創電子的智慧充電樁HMI人機介面解決方案,以及健和興的電動車充電槍等,均吸引歐洲買主駐足洽談。

俄烏戰爭加速歐洲各國能源轉型,再生能源與儲能需求大幅攀升,去年歐洲太陽能系統裝置量較前一年增長逾四成,儲能與電動車充電設備市場需求同步增加。本次展覽規模也創下歷史新高,共約3,000家展商,展出面積逾20萬平方公尺,3日展覽迎來超過11萬觀展人次。臺灣館於展館主要入口處設置簡潔醒目的「TAIWAN」館廣告,獲不少買主特別來館洽詢合作。臺灣產品以優良品質及量身訂製的客製化服務,深受買主肯定,有望在這波能源轉型熱潮中於歐洲市場綻放光彩。

為協助業者拓銷全球市場,貿易署與外貿協會今年持續於全球海外市場辦理拓銷活動,有興趣的業者可逕至官網查詢進一步資訊。

「小店時代街區嘉年華」40組店家聯合展售,展示低碳競爭力

成果發表分享會圓滿成功。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提供
曾允盈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舉辦「小店時代 街區嘉年華」展售活動熱鬧登場,集結40組優質街區店家帶來充滿人情味與個性化的購物體驗!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自112年起推動街區店家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轉型,昨(21)日於臺北西門紅樓舉辦推動街區店家升級轉型成果發表暨分享會,連續2日的街區嘉年華聯合展售活動,展現街區特色與多元魅力,歡迎民眾前來遊逛選購。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蘇文玲署長表示,街區是最貼近民生的消費場域,隨著商業經營趨勢逐步向低碳化與智慧化轉型,街區店家的升級不僅注入了新活力,也逐漸推動在地消費向智慧化及低碳化方向發展。這些轉型將協助街區店家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掌握市場機會,帶動營業額增加,並帶來創新成長的格局。

1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蘇文玲署長與街區店家交流。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提供

推動街區店家升級轉型計畫透過專家顧問的輔導及訪視,協助全臺80特色街區2,406店家,成功導入約2萬7,000項低碳化與智慧化轉型項目。許多在地經營的小店投入自身的改變,例如調整冷氣溫度設定、使用再生紙、提供自備容器/購物袋優惠、經營Google我的商家、社群經營、數位支付等,進而在日常經營中融入低碳化與智慧化的營運模式,以提升店家競爭力。

成果發表暨分享會規劃6位街區店家代表與輔導顧問,分享低碳化與智慧化轉型成功經驗及創新經營模式。來自臺南好光濃食品行分享如何將地方節慶-鹽水蜂炮轉化為電商平臺熱銷商品、臺中冰穀咖啡分享引進蝴蝶杯減少外帶杯蓋使用等,輔導顧問也將分享如何鼓勵業者讓每一步改變都是美好的開始,期待能從小小作為帶出綠色行動的典範轉移。

「小店時代 街區嘉年華」集結來自臺灣各街區40組優質店家,涵蓋多個展區,包括「相挺時代」的花蓮專區,來自花蓮特色好物店家、「經典時代」的伴手禮及文創商品,以及「潮流時代」的咖啡飲品和輕食點心等,各店家將展示和銷售具地區代表性獨特商品與服務,例如臺南星球工作室的晶礦設計飾品,並推廣手作課程及臺南在地旅遊、水林通商號推廣雲林地瓜片伴手禮以及花蓮吉鄉推出客家糕點等。

 

 

南海緊張局勢升級 中共目的在測試美軍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中菲「又」在南海發生衝突了,但這次的衝突指數,是近期以來最高的一次。專家甚至直接說,中國的舉動已經可以被視為「戰爭行為」。而這次的衝突,又跟台海未來局勢息息相關。

 

先前寫過關於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吵什麼,前情提要這邊請:

https://reurl.cc/Rq7anD

簡單來說,菲律賓有一艘破船艦擱淺在爭議海域「仁愛暗沙」(菲律賓稱愛尤銀礁),菲律賓軍方常以運送補給、修復船艦等理由,頻繁來回這區,藉此宣示主權。中共對這件事一直很不高興,所以動不動就派解放軍去噴噴水槍、假裝衝撞菲律賓船等,兩國常常為了這件事吵架。

​但這次的吵架不同以往只是小打小鬧。這次,中共發狠了,直接讓解放軍衝上菲律賓船隻威嚇,甚至使用武力,有菲律賓船員手指因此被砍斷!

之前射射水槍把人弄傷就算了,還可以說是誤擊是意外,但這次中國解放軍直接侵門踏戶、用利器傷害對方軍人,此事非同小可啊!菲律賓當然炸開了。​

先看看雙方如何解釋這起事件:

菲律賓方面說,兩艘菲律賓海軍充氣船17日在前往仁愛暗沙執行例行補給任務時,遇到中國海警以「超過8艘汽艇」衝撞,經過一陣糾纏和數度碰撞後,中方直接登船占領菲方船隻,並用開山刀、斧頭和榔頭加以破壞,衝突中數名菲國海軍人員因此受傷,其中1人被斧頭砍傷失去右手拇指。

菲律賓軍方強調,因為士兵有被要求不得在雙方衝突時使用或展示武器,所以衝突過程中,菲律賓軍人是完全無法使用武器反擊的狀態。

有2名菲律賓安全官員匿名爆料,說這些中國海警還奪走了8枝裝在箱子裡的M4步槍、導航設備和其他補給品,甚至充氣船也一度被劫持,直到後來談判後才返還充氣船。

在登船期間,中國海警不停施放催淚瓦斯加劇混亂,同時持續鳴響警報以干擾通訊。

根據菲律賓軍方釋出的影片,畫面確實清楚看到一名中國海警站在甲板上揮舞斧頭,還有另一名中國海警用棍棒狂敲菲律賓的充氣船,或用刀戳刺充氣船。

中共方面則指責菲律賓的說法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

中國外交部先聲明,仁愛礁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是「中國領土」,菲國擅闖領土、違反國際法,是嚴重挑釁。然後再強調這次中國的行為是採取「必要措施」以維護主權,而且聲稱軍方一切作為「專業克制」。

中共再反過來指責菲律賓船隻,以「不專業方式,故意危險接近中方正常航行船隻」,導致雙方船隻相撞,迫使中方採取管制措施,包括「登臨檢查、強制驅離」等。

但這一連串聲明中,完全沒看到中共是否承認沒收菲律賓槍支、砍傷菲國軍人。

無論如何,影片會說話,誰比較兇大家自行判斷。

​就在衝突發生的前一天,菲律賓「西菲律賓海國家工作小組」才剛指控中國海警船在另外一個爭議海域「黃岩島」附近,朝3艘運送燃料和食物給菲國漁船的公務船發射水砲至少8次。

沒想到隔天中共變本加厲,甚至把衝突升級。新加坡國關專家認為,中國解放軍強勢登船的作法,是史無前例的,而且可以被視為「戰爭行為」。

​英國、加拿大、日本和美國均譴責中方舉動,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還立刻與菲律賓參謀總長通話,展現挺菲立場。​

反觀在地理位置上密切相關的東協,並沒針對此事做出回應。

那是因為,現在中國總理李強就這麼剛好,人在本屆東協主席國馬來西亞進行參訪,兩國正在上演惺惺相惜戲碼,哪有空管菲律賓的芝麻小事!

馬來西亞總理安華還強調,東協不會捲入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不會被迫選邊站隊,並暗指西方國家對南海的衝突「過度誇大」。

把衝突過度誇大的是西方嗎?

​從影片看來,好像是揮舞著斧頭的中國海警比較浮誇吧。

但為何中共要選在這個時間把事情鬧大?

​評論認為,這是中共正試探美國,看看美國是不是會動用美菲同盟條約,介入協防保衛菲律賓,並以此機會觀察美軍的反應時間、戰略方向。而美國對菲律賓盟邦的回應,一定程度上也能看出台海發生衝突時,美方會如何動作。

簡單來說,對中共而言,把事情鬧大是個低風險的賭注,既可以霸凌菲律賓軍方、不失面子,又能獲得更多美軍情報。

已經食髓知味的中共,接下來會不會再繼續意圖擴大南海衝突?可能性應該很高。

貿協領軍參加歐洲電池展,開發電動車商機

兆曜綠能Greatenergy向買主展示充電槍及車用線束。貿協提供
編輯部

2024年最受全球電池產業關注的歐洲電池暨電動車科技展(The Battery Show Europe)於6月18至20日在德國的汽車重鎮斯圖加特(Stuttgart)舉行,集合電池及電動車供應鏈的領導業者,3天展期吸引2萬人次觀展。由經濟部貿易署舉辦、外貿協會執行,首次率4家業者參展,強化與德國及歐洲市場的連結。

本次臺灣館的參展商能元科技(Molicel)推出當家的P50B高性能動力鋰電池,並與合作的西班牙S商、義大利F商共同展出競技型電動越野機車與電動賽車電池模組,吸引大量目光;新科電力(Think-Power)則是主打大容量電池充放電及BMS測試設備。電動車方面,越創科技(Viettron)推出VT-01輕型動力系統,可彈性運用在摩托車及微型載具,獲得瑞士及東歐車輛製造商詢問;兆曜綠能(Greatenergy)展出電動車及充電設備的車規線束、連接器,以歐規快充槍詢問度最高。

展覽期間臺灣館4家業者迎接包含德國大型汽車集團、Tier 1供應商等大咖買主,還有來自電池及電動車周邊產業的專業買主前來詢問,一致認同貿協選擇此展作為開拓歐洲市場的平台,並看好後續商機。

電動車及再生能源讓電池成為產業明星,歐盟的電池產業營業額約810億歐元,佔全球電池市場17%,預計到2030年市場將成長26%。

1

能元科技MOLICEL的高性能動力電池及競技用電動摩托車吸引大批買主關注。貿協提供

 

歐洲是當前汽車產業受電動化衝擊最大的市場之一,不僅要迎合歐盟的淨零浪潮,更有中國的電動車來勢洶洶瓜分市場版圖,歐洲的傳統車廠在多重壓力下面對轉型挑戰。儘管BEV在歐洲銷售放緩,但在混和動力(PHEV、HEV)車款的助攻下,廣義電動車的市場份額已達45%並維持增長趨勢。在電動車時代,電池性能不但是評估汽車好壞的重要指標,佔車輛組成成本3成以上的電池也一躍成為汽車產業的關鍵環節。

2023年歐盟的再生能源(不含核能)發電比例達44%創下新高,1/4的電力來自易受氣候影響的風力及太陽能,儲能及不斷電系統成為穩定電網的重要關鍵。做為電池產業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市場預估儲能商機將以每年30~40%的幅度增長,以達到歐盟2030年的再生能源目標。

歐洲電池暨電動車科技展以電池技術及相關應用為核心,近年搭配電動車熱潮,加入電動車技術成為主軸。杜邦、西門子、BOSCH、先導智能、ZF等業界大廠分別展示電池材料、應用及電動車動力系統等產品,超過1000家各國業者參與展出。

貿協也將於今年11月17至22日,率臺灣業者參加在德國漢諾威舉辦的IAA Transportation,開發商用運輸領域商機。

【關鍵排行圖解】2019-2023台灣生鮮食材與快速消費品FMCG進口量變化排行

未來流通研究所提供
未來流通研究所
3個「2019-2023台灣生鮮食材&快速消費品FMCG進口量變化排行」新情報news!

💡2019-2023進口成長TOP 20:無酒精啤酒&啤酒、汽水/氣泡水/氣泡酒/清酒/天然果汁、腰果/堅果、冰淇淋、速食麵、香皂

💡2019-2023進口衰退TOP 20:嬰幼兒食品&服飾、戶外運動用品、男性服飾、褲襪、鞋靴、珠寶首飾、化妝品、隱形眼鏡

💡2023年疫情後進口成長亮眼:禽蛋、二手服飾&配件、公事包/旅行箱包/旅遊備品、口香糖、寢具、唇部化妝品、香料

2019-2023年間受疫情影響,跨國供應鏈受阻、民眾生活型態&購物偏好轉變、出境旅遊人次下滑,使生鮮食材與快速消費品(FMCG)進口規模迎來多元歧異的變化走勢。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19-2023年間輸入規模(重量)成長幅度較高的商品類別包括無酒精啤酒&啤酒、汽水/氣泡水/氣泡酒/清酒/天然果汁、腰果/堅果、冰淇淋、速食麵等。此外,2023年疫情過後,民眾生活與企業營運恢復常態,亦帶動部分商品進口規模強勁成長,例如禽蛋、二手服飾&配件、公事包/旅行箱包/旅遊備品、口香糖、寢具、唇部化妝品、香料等。商品進口規模變化不僅反映出民眾於疫情期間生活型態與消費偏好的轉變,以及餐飲、零售等企業大宗採購走勢,也可以同步看出品牌商與跨境貿易集團的商品布局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調查中,南韓多項生鮮食材與快速消費品進口規模展現亮眼成長力道、躋身主要進口來源國外,部分進口商品結構亦朝向高單價品類集中。例如含糖或香料汽水/氣泡水、天然果汁&果汁飲料、冰淇淋/冰棒、速食麵、香皂、嬰幼兒食品、化妝粉/粉餅、眼部化妝品、唇部化妝品等。且受惠於近年韓式餐廳市場快速成長,南韓進口生鮮食材與醬料規模亦顯著提升。例如2019-2023年間南韓泡菜(酸漬外之調製或保藏泡包心菜)進口規模增長81.0%、胡椒粉/辣椒粉進口規模增長66.6%、清酒進口規模成長218.8%等。

未來流通研究所定期抓取生鮮食材&消費性商品進口規模數據(以商品重量為統計基準,排除通貨膨脹及貨幣匯率偏誤),並依據2019-2023年疫情前後多年期成長指標進行排名,發布進口規模成長與衰退幅度前20大商品類別排名(排名資料已剔除進口規模極小之商品類別),並結合2023年單年度變化幅度,做為全面觀測生鮮食材&消費性商品進口變化的參考基準。

2019-2023進口成長TOP 20:無酒精啤酒&啤酒、汽水/氣泡水/氣泡酒/清酒/天然果汁、腰果/堅果、冰淇淋、速食麵、香皂

2019-2023年間生鮮食材與快速消費品進口規模成長TOP 20中,食品飲料類商品即囊括11席,且2019-2023年成長性TOP 4商品均為食品飲料類別,包括無酒精啤酒(+2839%)、禽蛋(+886.5%)、無糖或香料汽水/氣泡水(+270.3%)以及含糖或香料汽水/氣泡水(+160.6%)。

無酒精啤酒:無酒精啤酒2019年輸入規模僅45公噸,至2023年輸入總量已翻漲至1,326公噸,主要係受惠於2020年後荷蘭輸入規模大幅攀升帶動。2023年荷蘭進口無酒精啤酒重量佔整體進口規模比例高達93.3%、金額佔比達90.0%,遙遙領先位居第2、3位的瑞士與德國。全球無酒精啤酒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包括百威、海尼根、朝日、可口可樂等大型集團均積極布局。其中總部位於荷蘭的海尼根2020年將旗下海尼根0.0零酒精產品引進台灣後,3個月內即創下200萬瓶的銷售佳績。

汽水/氣泡水:無糖或香料汽水/氣泡水在2022年澳洲進口規模大增帶動下,進口規模自2019年的1,179公噸增長至2023年達4,365公噸。2023年無糖或香料汽水/氣泡水主要進口國為澳洲與日本,進口重量佔比分別達57.2%及24.1%。含糖或香料汽水/氣泡水2023年主要進口國家為奧地利、南韓及日本,進口重量佔比分別達36.4%、35.1%及10.2%。其中自南韓進口含糖或香料汽水/氣泡水規模於2022年後大幅增長,2023年進口總重與2019年相較翻漲幅度高達3091.4%(+5813公噸),奧地利與日本進口規模亦分別增長82.0%及108.0%。顯見近年在海外大受歡迎的氣泡水風潮已吹進台灣,不僅進口規模顯著攀升,更帶動泰山、金車、味丹、大江等知名本土企業積極布局,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好市多等零售通路業者也紛紛推出自有品牌氣泡水商品搶佔市場商機。

天然果汁&果汁飲料:2019-2023年間進口規模成長47.5%,2023年主要輸入國為日本、越南及馬來西亞,進口重量佔比分別達34.5%、12.8%及11.7%。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雖持續穩居天然果汁&果汁飲料最大來源國寶座,但近年受到東南亞國家、南韓與澳洲進口規模大增影響,佔比逐年縮減(2019-2023年間進口總重維持增長32.7%)。

盥洗用香皂/藥皂/化妝皂:為本次調查TOP 20成長商品中唯一入榜的美妝保養類商品,2019-2023年間進口規模成長50.5%。2023年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印尼與南韓,進口重量佔比分別為30.3%、20.8%及15.9%。除做為主要代工生產基地的中國進口規模持續增長281.6%(+3134公噸)外,2023年南韓進口香皂總重與2019年相較顯著增長1911.6%(+2125公噸),帶動進口金額同步成長,並於2022年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台灣進口香皂總金額最高的來源國家。

2019-2023進口衰退TOP 20:嬰幼兒食品&服飾、戶外運動用品、男性服飾、褲襪、鞋靴、珠寶首飾、化妝品、隱形眼鏡

2019-2023年間生鮮食材與快速消費品進口規模衰退TOP 20中,服飾鞋包類商品佔據9席、食品飲料與美妝保養品各佔據3席、珠寶鐘錶佔據2席、育樂用品、個人用品及酒精飲料各據1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疫情期間消費者大幅減少外出的生活型態。

嬰幼兒食品:2019-2023年間進口嬰幼兒食品重量下滑57.3%、2023單年度進口規模同步下挫48.5%,主要係受到輸入規模佔比超過80%的最大來源國西班牙進口量大幅衰退所致。2019-2023年西班牙進口嬰幼兒食品總重量下滑61.8%、2023單年度進口規模年減54.2%。2023年嬰幼兒食品輸入國家中,南韓為唯一2019-2023年間進口規模增長地區,至2023年已躍升為台灣第3大嬰幼兒食品進口國,惟量體與TOP 2輸入國家(西班牙、荷蘭)相較仍存在顯著差距。

戶外運動用品:2019-2023年間進口規模下滑31.1%。台灣運動用品主要進口國為中國大陸,2023年進口重量佔比達82.8%,遙遙領先位居第2的越南(7.0%)。與2019年相較,中國大陸運動用品輸入量下跌33.6%,其中佔輸入大宗的一般體能運動用品進口規模下跌39.1%,為整體運動用品進口量萎縮主因。

美妝保養品:2019-2023年間化妝粉/粉餅/爽身粉、指甲彩妝與眼部彩妝進口規模均出現下滑,分別衰退25.0%、19.5%及18.3%。其中化妝粉/粉餅/爽身粉2023年主要進口國為日本、中國大陸及泰國,進口重量佔比介於16.0%至19.7%,金額佔比則以法國、日本及南韓最高,佔比介於19.5%至24.6%間。與2019年相較,雖然TOP 3輸入重量來源國價量齊跌,但南韓與法國展現亮眼成長力道,反映出高單價商品進口比例攀升趨勢。

2023年疫情後進口成長亮眼:禽蛋、二手服飾&配件、公事包/旅行箱包/旅遊備品、口香糖、寢具、唇部化妝品、香料

2023年疫情過後,民眾生活與企業營運恢復常態,帶動部分商品進口規模強勁成長,包括禽蛋、二手服飾&配件、公事包/旅行箱包/旅遊備品、口香糖、寢具、唇部化妝品、香料等。

二手服飾&配件:2023年進口總重年增65.5%,主要係受到TOP 3進口國日本、南韓、中國大陸進口規模增長38.2%至92.6%的帶動。2021年後在日本進口貨品單價大幅提升推動下,進口總金額逐年攀升,至2023年全台二手服飾&配件進口總價年增47.2%133.1萬美元,不僅首度突破百萬美元大關,更創下2003年統計起始以來新高。其中日本進口金額佔比達74.8%,遙遙領先南韓(12.1%)與中國大陸(4.4%),反映出日本在高價進口二手商品市場中的顯著優勢。代表性業者中,日本知名二手店業者2nd Street於2020年來台布局,目前全台已有30家門市。日本二手精品專賣店Brand Off在台已設立4家分店,並與PopChill拍拍圈展開跨境電商合作,每月上架超過1,000件日本商品。日本大型連鎖二手品牌海德沃福(Hard off)亦於2018年來台,目前在台共4家分店,2023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看好快速成長的二手市場規模,海德沃福已開放台灣地區加盟,預計至2035年全台將展店至100家門市,其中直營與加盟各30與70家。

旅行用品:受疫情後民眾恢復旅遊出行風潮帶動,2023年公事包/旅行箱包與旅遊備品進口規模大幅成長。其中旅遊備品(成套)2023年進口總量年增167.9%,並以中國大陸為主要來源國。公事包/旅行箱包2023年進口總量年增36.5%,若以進口重量做為衡量指標,以中國大陸為最主要來源國,2023年進口佔比達88.4%。若以金額做為指標,則以義大利、中國大陸及法國為主要進口國家,佔比介於21.3%至31.5%,反映出義大利及法國進口商品結構集中於高單價品類的組成特色。

唇部化妝品:受惠於口罩禁令解除,唇部化妝品突破連續3年的低迷進口走勢,2023年進口總量年增39.6%,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準。若以進口重量做為衡量指標,2023年主要進口國為中國大陸、法國與日本,進口重量佔比分別為42.6%、14.2%及9.8%。若以金額做為指標,則以法國、中國大陸及南韓為主要進口國,佔比介於13.2%至34.3%間。與2022年相較,TOP 5進口國中,進口重量以日本年增54.7%最為顯著、進口金額則以南韓年增64.2%最高。

辛香料:2023年進口規模年增幅度較高的品類中,有多項辛香料入榜,例如肉荳蔻進口規模年增52.2%、番紅花/咖哩辛香料/薑黃年增35.2%、丁香年增26.6%、茴香子/胡荽子等年增24.0%、肉桂年增11.1%等,推估部分原因係受惠於疫情後餐飲產業規模顯著復甦,以及韓式、泰式、印度等異國料理餐廳日益普及帶動。

此外,本次調查中2019-2023年進口規模衰退TOP 20品項中,不少商品於2023年進口總量已逐步復甦,如眼部化妝品、褲襪/壓力襪、披巾/圍巾/頭紗、珠寶首飾&鑄幣、男用上衣/襯衫、嬰兒服飾/用品及隱形眼鏡等,反映出在疫情後民眾生活與企業採購恢復常態,商品市場重新趨於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