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最近,北京又讓世界看到了這個國家非常混沌的一面:全國人大將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之後,高達三、四億之多的新興中產階級突然縮水為2,400萬人。按照中國物價水準,3,…
深陷債務泥潭的「第二經濟大國」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債務國,美國是發達國家當中最大的債務國。中國日子現在很不好過,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經濟結構轉型無望,經濟增速放緩,社會反抗增多。在此情況下,…
涉嫌財務欺詐 「中國概念股」日薄西山
市場經濟從本質上來說是信用經濟,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本就是其辛苦積累而成的商業信譽。這幾乎是市場鐵律。但中國企業卻為世界貢獻了一個特例,從2003年美國「股神」巴菲特買入中國石油的股票並力薦「…
美中戰略會談 北京略占便宜
場面壯大的第三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於5月10日結束。由於雙方心中都清楚對方可能提供甚麼,因此儘管議題廣泛,僅經濟對話就包含人民幣匯率、保護知識產權、投資環境、金融市場改革等諸項磋商多年的老題目,…
北京能夠降伏通膨之虎嗎?
中國的通貨膨脹其實已經持續了三年左右,由於中國統計數據習慣性的造假,真實物價上漲率無法從國家統計局的相關統計中反應出來,但民眾受通膨之苦可從一些相關的信息裡看出來。 通膨緣於人民幣發行過多…
中國媒體不缺錢,缺的只是公信力
今年阿拉伯世界的革命與艾未未被捕事件,讓國際媒體人切實感覺到中國媒體作為中共宣傳機器的政治特色:滿嘴謊言,價值取向與文明國家背道而馳。最近有三位外媒記者分別寫出自己對中國喉舌媒體的厭惡與感想。…
用藝術實現的中國「茉莉花革命」
從2月20日中國出現茉莉花革命的傳言以來,在中國許多城市裡的革命場景亦真亦幻。說它是假的,卻有大量軍警便衣出場,在北京還發生了警察毆打十餘位外國記者的事件;說它是真的,…
在對華外交上一向奉行「重貿易、輕人權」路線的法國,這兩個月來不得不開始痛苦反思這條外交路線給本國帶來的巨大屈辱,重新舉起「人權之國」的火炬。德國國會也因沸沸揚揚了好幾個月的德國之聲張丹紅事件,…
2008年冬季,中國經濟繁華盡褪。為了保持投資者信心,中國政府信誓旦旦地宣布:宏觀經濟指標向好(註:看好),2009年中國經濟將保證8%以上的成長。但只要分析中國經濟現狀與潛力,…
從搶鹽到退鹽,中國崛起差甚麼?
日本3.11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危機一度引發了世界的擔憂,更在遙遠的中國導致了一輪食鹽搶購潮,最後波及到香港、澳門,加拿大的溫哥華華人社區,…
中國「茉莉花革命」緣起及其影響
2月17日Twitter上出現一條由推友「@mimitree0 祕密樹洞」發出的神祕消息,內容如下:「中國『茉莉花革命』初次集會日期已定,2011年2月20日(星期天)下午2時,…
──從VOA、BBC中文廣播電視即將停播談起當中國投入數百億美元全力在世界各地推行大外宣計畫時,幾十年以來被中國人視為重要信息來源的BBC(英國廣播公司)與VOA(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