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的奇蹟
現在孩子的課外休閒是甚麼?電動玩具、網路遊戲等的虛擬世界?在這種大環境下,如果看見有孩子拿著實體「課外書」津津有味地閱讀,感動之餘,是否會覺得有點「意想不到」的驚喜?
聽說,在南投縣草屯鎮的虎山國小裡,「閱讀」是全校小朋友共同的樂趣,「圖書室」則是他們最常「光顧」的地方。又聽說,在南投縣埔里鎮的育英國小裡,學校安排了每週一堂的「讀書課」,或到圖書館閱讀、或在班級共讀。老師們為了啟發閱讀興趣,為自己班級量身打造、設計各種課程;教務處則積極營造閱讀環境,將學校圖書館藏書依不同年級裝成一箱箱送到各個班級,讓「校園裡處處看得到書,學生隨時有書可看」。還聽說,在台北縣新店安坑區的安康高中裡,二年級「體育班」國文老師陳淑美如此描述班上的學生:「他們每一節課都埋著頭在看書,一整天都沒抬起頭來。」這真是讓人大吃一驚!體育班的學生?在很多人的想像中,他們不都是一些比較熱中術科、忽略學科的學生嗎?但是,安康高中體育班的學生,卻人人熱愛閱讀,堪稱是「武狀元」......
以上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蹟」,可以說是無數愛心串連起來的,包括學校的老師、企業家、政府單位等,缺一不可。這個串連起來的奇蹟,成形後叫做「愛的書庫」。它是一個以民間力量為主開展出來的另類圖書館,以40本一箱的「箱書」為主,讓學校師生可以一起「共讀」,營造出「共同學習」的書香環境。
《看》雜誌的記者少凡以「蝴蝶效應」來比喻愛的書庫所掀起的不可思議的力量:某地上空,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的彼地發生一場暴風雨。那麼在社會上,一個人或少數人的理念,推行後獲得各界認同,形成一股巨大風潮,算不算是蝴蝶效應的社會實踐呢?或許這樣比喻有些難以想像,但如此形容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所推行的「愛的書庫」,大概不為過......
2009年12月31日,第「101座」愛的書庫在北海岸的台北縣金山鄉金美國小成立,似乎和歲末台北101大樓的跨年煙火互相輝映!本期的封面故事,就要介紹愛的書庫是如何在短短時間內掀起這樣的「蝴蝶效應」,和讀者一起分享其中感動人心的故事。
另外,本期雜誌特別製作「谷歌事件」專題報導。網路搜索引擎巨擘谷歌(Google)公司由於駭客入侵其電子信箱帳戶以及中國日益嚴格的審查制度,終於宣告退出中國市場。這項舉動震驚世界。就個事件始末如何?對世界究竟產生了甚麼影響?值得我們追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