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與保健
台灣人很幸福,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都佩服!
怎麼說?
因為「健康就是福」,而克魯曼公開讚揚:「台灣健保制度,全球最好!」
克魯曼又憑甚麼這麼說呢?他是根據這個事實:台灣自1995年實施全民健保以來,民眾每月負擔不多,即可享受到全世界「最多項目」的醫療服務。
是的,相信很多人都會慶幸,有了健保,面對疾病、意外傷害時,可以不用擔心昂貴的醫療費用。但是不知道克魯曼怎麼看待這個眾所周知的「健保黑洞」:開辦至今,一年平均要虧個二百多億!
簡單說,目前的健保給付是「論量計酬」,也就是健保局會按照醫療服務「項目」付錢給醫院,例如按照醫生替病人開藥、打針的醫療開銷給付費用。在此制度下,醫院方會設法「多看病」,並將醫療過程盡量細分,結果造成醫院重醫療不重保健的後遺症;另一方面,民眾則容易養成小病求醫,甚至沒事也上醫院的習慣。有個笑話說,一群「櫻櫻美代子」的退休老人將醫院當成免費的交誼場所,天天到醫院報到,拿藥兼閒聊。有一天,有個人沒來醫院,一問之下,原來是他「生病了」。一笑之餘,大概也說明了台灣健保為何「虧很大」。
那麼,有沒有方法使健保局(政府)、醫院、民眾三方皆贏呢?就在今年7月1日,「二代健保」下的「論人計酬」支付制度開始試辦。此制度的目的,就是要逐步試行將現行健保制度的積弊革除,達到健保局不虧損、醫院轉而提供保健諮詢而非僅重視醫療、民眾達到真正健康的三贏局面。說起來很理想,但這等攸關台灣人是否真幸福的大事,卻未見政策的廣泛宣導,一般人對其成敗關鍵也幾無所悉。本期的封面故事,就是要解析最新的健保「論人計酬」葫蘆裡到底賣甚麼藥,看看未來的「健保」是否真能達到「保健」的作用。
另外,最近台灣電影市場很興旺!許多國片如《殺手歐陽盆栽》、《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輪番熱映,史詩鉅作《賽德克‧巴萊》也在威尼斯影展舉辦世界首映後,隨即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台灣首映,引發海內外關注。有意思的是,海峽兩岸看這部片子的角度卻截然不同。對此,專欄作家石修的〈陸媒為何群毆《賽德克.巴萊》?〉一文中,有詳細的剖析。而「中國新鮮看」欄目中,特別介紹了最近風靡中國網路的《紅領巾》短片。或許讀者也可由其中看出「兩岸大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