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十年前,也就是2003年年底時,名導演蔡明亮正在宣傳新片《不散》。在其中一場校園座談會中,當時已是國際各大影展常勝軍的他提到,為了宣傳新片,自己「親自到台北街頭推票」,希望民眾能進戲院支持。蔡明亮說,一位迎面而來的民眾,雖然接受他的「推銷」買了票,但臨走前卻悻悻然地向他抱怨:「可以不要拍得那麼悶嗎?」
蔡明亮的自嘲引得座談會的聽眾莞爾一笑!但如今回溯起這個片段,卻是不勝唏噓。因為,《不散》的故事背景是「台北縣福和戲院歇業的前一晚」。雖然該片獲得了第40屆金馬獎最佳台灣電影獎,在國際影展上更是戰果輝煌,獲得了義大利威尼斯影展「競賽單元」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美國芝加哥影展「金牌獎」、第48屆亞太影展「評審團大獎」、美國夏威夷影展「評審團大獎」、法國南特第25屆三洲國際影展「最佳導演」及「青年觀眾獎」等,然而,就如同片子呈現出「戲院關門大吉」的背景故事講一般,反映的是國片票房谷底的年代。
當時,沒人能料想到,在2008年會出現《海角七號》5.3億的票房成績,更不敢想像在那之後會有許多國片票房破億、觀眾開始願意進到戲院看國片。
今年,8月上映的國片《總舖師》,短短17天票房就破億,一個月後就達到2.7億,這是繼年初《大尾鱸鰻》的票房奇蹟之後,另一個亮眼的國片票房成績。
2008年以來的轉折,讓國片走上與先前新電影、後新電影不一樣的風格,除了商業性的確立,類型也越來越多元,本土觀眾也願來越願意接受。《總舖師》的票房大好,再度證明了台灣電影新的主流商業風格的形成。從《海角七號》以來,一種與本土素材相關、溫馨、感人、逗趣的題材,受到台灣市場的歡迎並且頻頻票房開紅。
《看》雜誌本期封面故事,就要為讀者分析與探討這個令人振奮的「國片出頭天」現象。這樣的市場轉折,反應出甚麼樣的台灣主流價值觀?代表了甚麼樣的社會意義?演繹出甚麼樣的台灣精神?國片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無論如何,在此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希望國片自此片片「曲終人不散」!
除了封面故事外,本期專欄作家的文章:陳博志的〈更多的競爭不必然造成更大的進步〉、林茂昌的〈新經濟2.0:再談經濟租〉、何清漣的〈台灣與大陸「統一」前瞻〉、林保華的〈香港大學的洋校長風波〉以及曹長青的〈胡適為何痛恨聯合國〉,也是篇篇精彩,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