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變身,讓群眾都買單!
文⊙曾允盈
2011年,由繆思有限公司出品,製片人楊育修、黃幼萱,導演蔡牧民,創意總監賴佩芸等合作拍攝的紀錄片《設計與思考》(Design & Thinking),在Kickstarter成功募資,打開了台灣群眾募資的視野。
此後,群眾募資成為台灣實現創意的重要推手。例如:最近大家一定記得由台灣意見領袖、網紅號召向世界衛生組織(WHO)抗議,集資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台灣人寫給世界的一封信」。當時一天內就動員了上萬名贊助者,最終集資近二千萬台幣。過往,台灣也曾促成紀錄片《看見台灣》三千人的戶外首映會,也烘托出知名脫口秀節目《博恩夜夜秀》,甚至促成一台空氣清淨機賣破上億元。
近日在嘖嘖推出專案的,還有媒體人張鐵志創立的文化雜誌《VERSE》。辦雜誌是件不容易的事,他坦言用群募的方式,希望可以打破媒體同溫層。並且因為一次募資就預售一年期,一年內能更專注於打造內容,也獲得文化界普遍支持。
募資越來越熱,成了一種挖掘網路客群的行銷管道,也是測量市場水溫的新工具。在本期封面故事裡,我們找到參與募資的台灣「傳統產業」。其中彰化製造雞毛撢子的陳忠露老師傅和永茂木藝(正利木器),由手手企業社挖掘合作後,讓老工廠相對固守原有訂單的思維,開展出商業模式上的新可能,翻轉在地工藝。也讓不少參與募資的人驚覺,台灣還有許多傳統技藝值得發掘與傳承。
另一家台灣老字號工廠,涂火龍鞋楦第三代老闆涂旭東關心的,則是製鞋產業鏈上所有的節點,如何可以轉型並串連起來,為製鞋業帶來蛻變。募資是其中最後一段路程,「市場的接受度如何,這就是驗收的時間。」猶記採訪的地點人聲吵雜,涂旭東堅定的語氣卻不絕於耳,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近年隨著市場漸大,也有不少專案出現爭議,潛藏危機。最大的爭議事件「嘖嘖杯」,在2017年底集資近六千萬,未料最後卻因提案者與製造商產生糾紛,導致案件無法兌現。還有不少產品,將募資當作預購,淡化「參與開發」、「支持原創」的初衷,模糊了募資的原意。因此,若有意推出募資專案,還是必須回歸:如何用一個好產品,說出一個好理念,和還未認識你的人溝通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