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預熱到交貨 時程規劃決定群眾募資成敗

▲佶之屋行銷總監傅培兆(左)、總經理張祐達(右)認為,群募是建立品牌很好的方式之一。吳長益攝影
第215期
曾允盈
群募是一個被社會看見的方式,也是建立品牌的管道。群募如何有效執行,時機點很重要,預熱期、專案推出前期、專案發表後的平坦期、出貨期,必須完成哪些事,是提案人的首要思考,也是案子成不成功的關鍵因素。

群眾募資在台灣風行多年,如何執行,時機點很重要。提案人要思考預熱期、專案推出前期、專案發表後的平坦期、出貨期等四個期程,要完成哪些事。

群募分為「預購型」和「群眾集資型」。預購型必須是在台灣沒有其他通路販售,且是全新的商品;群眾集資型則鼓勵原創,必須是沒有抄襲行為、設計有獨特性的產品,即使是第二代,功能和外觀也要有重大改變,才符合群眾集資的精神。除了產品來源,兩種類型的募資流程差異不大。

 

佶之屋致力開發優質居家生活品牌。佶之屋提供

▲佶之屋致力開發優質居家生活品牌。佶之屋提供

 

以下即為執行群募的四個不同時期需注意的事項:

1. 黃金預熱期 專案開始前一個月

多數群募案都會先「預熱」,預熱的能量夠不夠飽和,產品推出後,前三天的買氣就能見真章!

 

吸刮拖已推出兩代,圖為佶之屋首次募資案頁面。網路擷圖

▲吸刮拖已推出兩代,圖為佶之屋首次募資案頁面。網路擷圖

 

開發居家用品,標榜為了居家生活優質選物的佶之屋,2019年7月2日首次推出募資案「吸刮拖」,共募得1,131,683元,獲得1,129人贊助。談到兩年來操作群募的經驗,群眾的回饋讓總經理張祐達印象深刻:「贊助者很熱情,他們會寫千言文、萬言書,好像我們沒有做好是他們的責任一樣。」和受眾直接對話、收集市場反饋,是群募的魅力。

佶之屋的提案屬群眾集資型,行銷總監傅培兆表示,以吸刮拖為例,預熱期之前,產品已經籌備兩個月,準備端到消費者的面前,他提醒道:「籌備期要和工廠溝通製作、做市場調查,還要計算成本、撰寫文案、定調視覺,然後設計問卷之後,才進入預熱期。雖然預熱期通常已經有樣品,但還是必須預留跟工廠調整的空間。」

預熱期至少一個月,發問卷、在社群上強力預告、收取有興趣者的名單,是最基本的作法。在臉書等社群上持續互動,能累積受眾對產品的興趣,製造出倒數計時開賣的期待感。

問卷必須包括以下內容:一、詢問喜好:首先介紹團隊的來歷,計畫的特色,詢問其中哪些亮點是受眾喜歡、在意的;二、價格題:詢問商品未來的價格區間,願意買單的價格範圍,以便知道曝光後呈現的價值,是不是受眾願意負擔的;三、收集Email和手機:Email是最重要的資訊,以利後續再行銷,願意留下資料也代表感興趣的程度較高。

 

嘖嘖專案經理施淳耀。吳長益攝影

▲嘖嘖專案經理施淳耀。吳長益攝影

 

預熱問卷會先在臉書上鎖定一批受眾測試,嘖嘖專案經理施淳耀表示,「判斷有沒有可能成功,可以大概抓回覆率的5~10%。可以鎖定不同族群做測試,如果回覆率或獲取感興趣名單的成本越低,大概就可知道這個產品在市場推得動。」

施淳耀認為,預熱期問卷回收的結果,和案子成不成功有很大的正相關。沒有做好預熱,比較難造成從眾效應。

2. 發布爆炸期 專案開始3天至1週

傅培兆同樣以經驗分享,預熱期有「十一法則」,也就是填寫問卷的人,約十分之一會購買產品。而上線之後就是「一三五法則」,例如上線前三天有一百萬成績,這案子就有五百萬的潛力;或是上線前三天有五百萬成績,就有機會破千萬。

發布期約一到兩個月,時間太長會影響贊助意願,太短則少了發酵期。前三天一定是最熱的,因為期待很久的人終於可以加入贊助。上線當天要通知預熱期回收的名單,因先前已被宣傳過了,有把握他們是感興趣的一群。因此,無論是降低成功的門檻或衝高買氣,熟悉群募的提案者,會盡量在前三天就造成達標。

發布期必須安排各種曝光,傅培兆建議:「事先找好部落客、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或泛指網紅),討論合作方式。因為初期只會拿到樣品,找KOL開箱也要等對方安排時間。如果群募開始才跑,可能寫出來已經募資結束了。」

 

傅培兆分享,吸刮拖推出後,產品設計上考量到運送方便,拖把桿可以三段式調整,沒想到誤打誤撞成為很好的廣告素材。吳長益攝影

▲傅培兆分享,吸刮拖推出後,產品設計上考量到運送方便,拖把桿可以三段式調整,沒想到誤打誤撞成為很好的廣告素材。吳長益攝影

 

三段式拖把桿意外在社群造成熱門話題。佶之屋提供1三段式拖把桿意外在社群造成熱門話題。佶之屋提供2三段式拖把桿意外在社群造成熱門話題。佶之屋提供3

▲三段式拖把桿意外在社群造成熱門話題。佶之屋提供

 

傅培兆分享,當時吸刮拖推出後,因為該產品解決了一般膠棉頭容易硬化、要用手清洗的問題,加上拖地省時省力,符合現代人打掃的需求,市場反應不錯。產品設計上考量到運送方便,拖把桿可以三段式調整,沒想到誤打誤撞成為很好的廣告素材。一位首波合作的部落客,拍下小孩拿著拖把,開心拖地的模樣,意外發現短小可拆的拖把柄,剛好可以訓練小孩打掃做家事,讓小孩愛上拖地。傅培兆再把這個素材拿來投放廣告,說出媽媽的心聲,又炒熱了一波熱門話題。

 

佶之屋舉辦線下體驗會。佶之屋提供1佶之屋舉辦線下體驗會。佶之屋提供2

▲佶之屋舉辦線下體驗會。佶之屋提供

 

 

3. 發布平坦期 專案開始1週至一個月

群募開跑之後會有一段平坦期,團隊必須盡可能做曝光。例如舉辦線下體驗會,讓還在猶豫的人可以摸到產品,降低他的疑慮,增加他的信心。

傅培兆表示,在募資頁面上有幾種作法,包括頻繁更新計畫進度。消費者會很在意何時交貨,如果能持續更新製造、包貨等進度的照片,還能讓消費者有一種伴隨商品從無到有的參與感。

 

平坦期推出解鎖方案,增加買氣。網路擷圖

▲平坦期推出解鎖方案,增加買氣。網路擷圖

 

另外,可善用達標解鎖功能,炒熱募資氣氛。如突破三百萬即解鎖產品新顏色,或送一個免費週邊商品,都能增加買氣。傅培兆表示,和KOL合作也可分階段,最好讓整個群募期高潮迭起。

施淳耀也提及,小型網紅或是團購主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導購力很強的人,能影響身邊二、三十人就是不小的成果。

曾在嘖嘖募資的「鮮乳坊」,因為單價較高,有特殊的「酪蛋白」成分,需要更多醫師權威、營養權威、親子界KOL合作背書。在不同階段對應不同的KOL,鮮乳坊在開跑前一、兩個月就開始討論規劃。「每個階段要找哪一類的KOL,也要考慮行銷漏斗的概念,通常會考量先曝光再轉換。」施淳耀提醒,階段性的安排,才能發揮最大的轉單效果。

此外還可以找更多異業合作,也可以自己拍更多開箱影片。施淳耀強調,「平坦期必須持續降低消費者的疑慮,並且讓本來已經知道的人,更有購買的衝動。」

4. 收尾期至出貨期 專案結束前一週至出貨

專案結束前的最後一個禮拜,提案人可以釋出專案倒數的訊息,走過每一天的倒數,進行最後的催促購買。

時間結束後不代表成功,出貨期才是考驗重重。甚至有些專案因為交期延長、跟工廠溝通不良、良率太低,最後成為失敗案例。因此出貨、交貨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

群募是一個被社會看見的方式,也是建立品牌的管道。張祐達透過群募的產品,一方面拿到市場的鑰匙,一方面也解決了一部分工廠第一批MOQ(Minimum Order Quantity,最低訂貨量)的壓力。

群募結束之後,如果達標的金額不錯,自然降低了商品進入通路的阻力,因為這是一個已經被市場看中、驗證過的商品。張祐達創立公司八年,其優勢正是通路經營的熟悉度,透過募資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未開發的其他通路,甚至國外市場,「對想要做品牌的人而言,是很好的邊際效應。」

出貨之後的通路選擇,包括自家官網、各大電商平台、團購等,張祐達提醒:「群募的賣價較低,卻可以做第一波市場測試,是大家維護這個機制的共識。結束群募之後,可以換不同平台接觸其他受眾。一支產品的生命週期如果走對順序,就能夠拿到最大化的市場。」

 

 

 

相關文章:  

產品適不適合做群募?嘖嘖產品經理帶你做提案檢測

2018年「集資之王」眠豆腐 創辦人張育豪:要把故事延續下去

產品適不適合做群募? 嘖嘖專案經理帶你做提案檢測

▲Adobe Stock
第215期
曾允盈
已然成熟的台灣群眾募資環境,對消費者來說充滿吸引力,不少品牌因此躍躍欲試,想知道究竟自家產品適不適合群募?嘖嘖群眾募資平台經理施淳耀提出四個關鍵思考,作為提案人自我檢測的條件。

嘖嘖群眾募資平台專案經理施淳耀,同時也是五口創意工作室創辦人。吳長益攝影

▲嘖嘖群眾募資平台專案經理施淳耀,同時也是五口創意工作室創辦人。吳長益攝影

 

發展多年,成熟的台灣「群眾募資」(Crowdfunding)環境,對消費者來說很有吸引力。新奇又有趣的產品、與品牌直接互動的途徑、早鳥的優惠價格,讓越來越多群眾的話題,離不開群募平台上的提案。

募資案屢創金額高峰,不少品牌因此躍躍欲試,想知道自家產品適不適合群募?怎麼評估最後的效益?有經驗的人都會說,開始募資前做的準備,才是成功的關鍵。那麼決定開始前,該做哪些準備?

 

曾為原創音樂劇提案人,施淳耀熟悉募資提案流程。網路擷圖

▲曾為原創音樂劇提案人,施淳耀熟悉募資提案流程。網路擷圖

 

要點1. 群募就像煉金的旅程

嘖嘖(zeczec)群眾募資平台專案經理施淳耀分享道,募資就像是一場煉金的旅程,每個成分都不能少,每個環節都要到位。

施淳耀有兩年半的專案經理經驗,協助眾多商品完成募資,也曾是案件的發起人。2017年就讀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行銷及產業組時,在沒有任何補助的情況下,施淳耀將當時的學期製作作品──音樂劇《妳的側臉》推上募資平台,三個禮拜共募得17萬元。接著他將首次的經驗整理成懶人包,分享在臉書社群行銷社團「社群丼」上,從此開啟與群募的不解之緣。

藝文類募資案雖然相對小眾,但「群眾」仍然是關鍵。同時是「五口創意工作室」創辦人的施淳耀認為,要做群募首先必須思考「產品有沒有群眾參與的可能」。畢竟在平台上的消費者,多半抱有催生產品的理念,參與感和其他通路有很大不同。

 

Adobe Stock

▲Adobe Stock

 

要點2. 「四個關鍵」盤點群募條件

那麼,如何評估自家產品適不適合群募?

一、多少錢才能做這個商品?

「來找顧問的提案人,我會直接先問,你的目的是什麼?」施淳耀提出,「你是來增加曝光、販賣預購商品,還是真的需要一筆製作費用?」假設沒有30萬沒辦法啟動、產品沒辦法開模,那麼30萬就會是硬門檻。

其次,除了群募這個金流來源以外,是否有其他補助?例如創投或投資人的股東,可以做為設定基本金額的門檻。這個金額門檻可以提供提案人思考,要不要做群募。「當然成功率訂得低一點就容易達標,不少團隊會先以達標為目的,但如果硬門檻比較高,就要訂高一些,就必須評估集資的成功率。」因此,要不要群募,首先要思考產品的成本結構跟金流來源。

二、你知道要把東西賣給誰嗎?

群眾在哪裡,募資案就在哪裡。如何成功連結受眾的心,是成功與否的關鍵。「目標族群是誰?能不能很清楚知道他們要什麼?」才能在募資頁面形塑出使用的經歷和場景,並寫出讓這些人有感的文案。

施淳耀提到,許多產品不只有一種受眾,即使如此,還是必須先有第一批主打的族群,才能拍攝和運用平面或影音素材。商品定位很重要,初期不要誰都想賣,包山包海。還有一種可能,主打某一族群之後,意外發現贊助者中有一批其他族群,那麼可以立刻再做更多素材,甚至發現產品的藍海。

曾在嘖嘖推出過四次募資案的「佶之屋」,是居家選物的電商品牌,自行開發的膠棉拖把「吸刮拖」,前後兩代都在平台募資。第一代推出之後,收到許多消費者回饋,希望有更適合租屋族的縮小版本。發現市場上有這樣的潛在需求之後,佶之屋一年內就推出第二代吸刮拖mini,比一代減少40%的收納空間,解決租屋族的問題。由於兩代適合不同居家面積的受眾,廣告素材、使用情境就必須調整。

三、募資結束後,該何去何從?

提案者應該先想好,募資案結束之後,商品的通路在哪裡?怎麼延續討論話題?

「通路會影響產品訂價。」施淳耀提醒,提案的商品多半會上各大通路販售,以電商平台來說,基本有20~30%以上的通路費,必須先算進訂價的成本裡。

推出一項產品的費用包括:商品成本、行銷和廣告費用、募資平台的8%費用和通路費用等,「訂價會讓提案者提早思考未來的規劃,回推當下可以做多少折扣,和推出哪些早鳥方案。」施淳耀強調,不同的成本結構和未來銷售的可能,會影響商品的組合。必須訂出一個對受眾來說,有感的價格和折扣。

四、你的團隊有能力一手包辦嗎?

群眾集資和一般電商最大的差別是「社會信用的程度」,施淳耀表示,畢竟參與募資的消費者是在一件事情還沒發生,或東西還沒製造出來之前就支持你,因此必須更早開始衡量團隊的執行力,有沒有能做社群、寫文案、拍影片、產品統籌、接洽廠商的專業人員?

如果團隊的行銷很強,但行政能力不夠,有可能募到很多資金,實際上根本做不出來;反之團隊很會開發,產品品質很好,卻沒辦法和目標族群溝通,也會很可惜。因此,施淳耀認為群募也是一種培養團隊的方式。

以上四個關鍵思考,可以做為群募提案人自我檢測的條件。

 

 

 

相關文章:  

從預熱到交貨 時程規劃決定群眾募資成敗

2018年「集資之王」眠豆腐 創辦人張育豪:要把故事延續下去

勇敢展露內心 成就更強大的領導者

▲只要勇敢的、毫不遮掩的展露內心,會在過程中發現生命的寶藏,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一個堅強又慈悲善待自己與他人的人。Adobe Stock
第215期
寶鼎出版提供
您羨慕那些能開創新科技、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新創企業主嗎?您認為他們既能賺進大把鈔票,又能生活自在不受拘束嗎?其實,真正創過業的人,才會深刻體會到創業家內心的掙扎與痛苦,絕不亞於職場上其他階層的工作者。

這本《讓你的脆弱,成就你的強大》的作者柯隆納(Jerry Colonna),是主管教練暨領導力發展公司「Reboot.io」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在投入教練生涯前,他曾於1996年與弗雷德‧威爾森(Fred Wilson)共同創辦創投公司Flatiron Partners,該公司是紐約最成功的新創投資案例。後來柯隆納又加入並成為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旗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摩根大通合夥人公司(JPMorgan Partners,JPMP)的合夥人。

柯隆納曾競逐於金錢遊戲,因投資失利而情緒崩潰。在尋求自我療癒的過程中,他發現看似毫無來由的非理性情緒與行為表現,很可能肇因於童年時期殘留下的恐懼。

柯隆納分享了他十分私密的個人經驗,細訴他童年受創的過往是如何形成他深埋心底的價值觀,這些大多數人都拒絕面對的脆弱、令人絕望至極的點點滴滴,但柯隆納分享只要勇敢的、毫不遮掩地展露內心,會在過程中發現生命的寶藏,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一個堅強又慈悲善待自己與他人的人。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文中第一人稱為原書作者,部分小標為編者所加。

讓你的脆弱,成就你的強大:重整創業路上的情緒包袱,成為更堅韌的領導者

書名:讓你的脆弱,成就你的強大:重整創業路上的情緒包袱,成為更堅韌的領導者

作者:傑瑞.科隆納(Jerry Colonna)

譯者:溫力秦

出版社:寶鼎出版

類別:商業理財、心理勵志、個人成長、領導

出版日期:2020年8月5日

 

 

 

說到密勒日巴(Milarepa)這位偉大的佛教徒和導師,他有一個故事。據說有一天他離開打坐的洞窟去找木柴,回來時發現山洞裡全都是魔鬼。我個人喜歡把這些魔鬼想像成小蝙蝠,在洞裡飛來飛去,惹人心煩。

密勒日巴不知如何是好,他揮著手臂,試圖把魔鬼趕出山洞,這樣才能繼續平靜地打坐。但是魔鬼賴著不走,反而愈聚愈多。密勒日巴學聰明了,他自言自語地說:「不如我來教教他們來自佛陀的教導──佛法(dharma)吧。」那些魔鬼聽了之後全都靜止不動。不過密勒日巴發現,魔鬼雖然靜下來了,但沒有離開山洞,數量還是一樣多。

密勒日巴又學得更聰明、變得更成熟一點,他問魔鬼:「你們來這裡是要教導我什麼呢?」結果魔鬼竟一隻接著一隻消失了。

密勒日巴非常歡喜,準備繼續打坐,但這時他發現還有一隻魔鬼沒有離開,這隻全身毛茸茸的巨大魔鬼,張著大大的綠色眼珠子,露出血淋淋的尖牙,令人毛骨悚然。不過儘管密勒日巴害怕得全身顫抖,他還是將頭伸進魔鬼的嘴巴裡,對魔鬼說:「如果你想的話就吃掉我吧。」一講完,魔鬼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向折磨你和組織的魔鬼棄械投降,未必就表示你可以丟開管理職責。你依然肩負著處理現實狀況的責任;換句話說,你還是必須有強壯牢靠的背,知道自己哪裡做錯。

在某些情況中,所謂的魔鬼指的是對公司有錯誤的憧憬,艾力克斯的新創公司便是例子。魔鬼也有可能是用錯人,或者指的是自身缺點,例如死不認錯。

不過,無論是何種狀況,容許徘徊不去的魔鬼把你吃掉──坦然面對自己就是製造問題的共犯,別繼續在沒有意義的自我鞭笞裡墮落──可以讓坩堝變得更熱。溫度得夠熱才能鍊金。

我想起一位執行長客戶,她和另一位公司創辦人的身體都出了毛病,除了偏頭痛之外,胃也出問題。不過最麻煩的還是他們兩位吵得沒完沒了。他們之間的爭執愈演愈烈,甚至到了彼此都無法忍受待在同個空間的地步,連我看了都火冒三丈。某次深夜我跟這位客戶通電話,我請她暫且別去管她的共同創辦人是對還是錯。當時我沮喪地對著電話大吼:「我不在乎誰對誰錯,我們只要去看你應該從這件事上學到什麼教訓就好!」

接下來是一段很長的靜默。我心想:「好極了,我把她逼過頭了,都怪我那些怪力亂神的『痛苦教訓』屁話。」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鍊金魔法出現了。我客戶打開了心房,將頭伸進魔鬼的嘴巴裡。

她開口道:「我真的很不好意思承認,但我知道自己是討厭鬼,因為我必須每一件事情都做對,雖然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就是停不下來。」

有了她的表述,我們便有著手的方向。我又問了幾個問題,鞭策她繼續思考下去:從你的行為表現上來看,你相信的真理是什麼?你有什麼價值觀?你想建立什麼模樣的公司?你想成為什麼樣子的成人?

我用一種非常不像教練的口氣,粗魯地問她:「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你絕對不能犯錯?」

她呼出一口長長的氣,像嘆息一樣。「因為如果我錯的話,我父親會宰了我。」她的眼淚隨之滑落,啜泣聲聽起來令人心疼。「我一直都很沒有安全感,每天到了晚餐時間我都得證明自己出類拔萃,因為父親會在餐桌上盤問我白天的事情和我做過的每一個決定,所以我早就學會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絕對不能犯錯。」

接下來幾週,我們為了保護她不能犯錯的需求,非常謹慎地修改她跟共同創辦人的應對方式。對這位執行長來說,她的坩堝淬鍊就是面對自己的羞愧,誠實接納一直以來的自己。因此,她必須選擇自己想怎麼管理公司、想為哪種公司打拚,還有她想成為什麼樣的領導者。

我們把頭伸進最駭人的魔鬼嘴巴裡──也就是人生中的現實,砥礪出最真實的自我。唯有面對自身的恐懼、偏見、熱情,才能把那股湧出攻擊性、迷惘和掙扎的能量加以轉換。

我年輕時經常向塞爾斯博士訴苦我做主管的恐懼。結果她問了我一連串令我大為光火的問題,逼得我終於承認是我自己對成功的信念在作祟。後來我也坦承,除非我像比爾‧蓋茲那樣成功,不然我永遠不會滿意。

許多年輕領導者都有毫不客氣地拿自己跟知名領導者比較的問題,比方說比爾‧蓋茲,甚至是更具爭議性的賈伯斯(Steve Jobs)。

幾年前,Fog Creek Software、Trello及Stack Exchange等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周思博(Joel Spolsky)就曾正面抨擊這種「賈伯斯問題」。

「沒錯,你說得對,」他曾寫道,賈伯斯確實創造了人類史上最成功的公司,不過他「……也是個專制獨裁、用命令和恐懼來治理公司的混蛋。」他又指出,但重點在於「你不是賈伯斯」。意思是說,你不像賈伯斯那麼聰明。但沒關係,更重要的是你其實不必像賈伯斯也能成功。

我,也不是比爾‧蓋茲—真正的重點是我不必成為比爾‧蓋茲。的確如此,我常常想到耶穌的教導,那段話出自諾斯底派福音書(Gnostic Gospels)較不為人知的聖多馬福音(the Gospel of Saint Thomas):「如果你展露你的內心,你的內心會拯救你。如果不展露你的內心,你的內心會摧毀你。」

耶穌教導世人這個真理:展露你天生的自我是你唯一的選擇,如此才不會毀掉自己。煉出自我,便是最終的魔法作用和領導力的充分展現。

從以上種種概念當中,我解讀出一個恆久不變的智慧:人應該認識自己和自身的信念並加以實踐。我們若想熬過坩堝的淬鍊,就必須培養反省能力,將身為領導者的日常痛苦轉化為一次又一次的教訓。我接觸過的每一種智慧傳統,都是在講一樣的東西:人必須往內看。

誠如我的詩人朋友帕德雷‧圖瑪所言:「跟你自身的故事打個招呼吧!」

「即便現在凌晨三點也要馬上行動、立刻回覆郵件,不然公司會垮掉」這種狂熱錯亂的心態,往往就是阻擋你找出自我的最大障礙,因為這種態度絕對不是成為你自己的正確做法。

(以上取材自《讓你的脆弱,成就你的強大》第2章〈戰士的坩堝淬鍊〉第93頁~第99頁)

我的職場工作經驗分享(上)

▲前泰山企業公司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張武勇先生。吳長益攝影
第215期
張武勇
編者按:

張武勇先生,1944年(民國33年)出生於彰化埔心農家,雖然家庭貧困,但從小表現非常傑出。民國52年省立彰化高商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泰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臨時雇員,因表現優異留任為正式員工後,一路由會計員、會計課長、管理部副理、會計部經理、財務部副總經理,直至副總經理兼發言人,民國100年屆齡退休後仍擔任顧問三年。

張武勇先生在近50年的職場生涯中,只效忠服務於泰山企業單一公司,同時見證了台灣產業的變遷與經濟的成長。台灣風行多年的「泰山仙草蜜」、「泰山八寶粥」等老字號產品,即為張武勇帶領開發而成,其多有過人之處的不凡經歷,值得後進參照學習。尤其張武勇先生之筆鋒頗具古風,質樸沉穩,嚼之韻味無窮。本刊特取得其刊登於《彰商人》的自傳式兒時回憶與職場事功以饗廣大讀者。

一、出生、小學時代

76年前,媽媽由大伯父陪同,背著剛滿月的我去新竹新庄子(新豐)探望(面會)當日本兵的爸爸。大伯父擔著自家栽種的員林椪柑,一同乘坐早期火車(弄空車),千里迢迢到達營區時,才知道爸爸已調往左營海軍營區,未會到面。折返時將一簍筐員林椪柑送給當地官兵品嚐。

我小時候曾經因腸炎高燒不退(日本時代缺乏醫療),已丟棄於牛棚。媽媽不捨,抱回家用香蕉樹心冷卻降溫,救我一命。媽媽今年已99高齡,每每在她老人家旁邊撒嬌:「『大頭勇』是媽媽從牛棚裡抱回家養的。」她老人家憶起往事特別高興。

戰後因為很多壯丁被徵兵入伍分派南洋戰死不歸,生育率急降。我上學那年(民國40年)埔心鄉經口村全村只有一男一女上小學一年級。埔心國小同年畢業升學班只有32人,只有我一人同時考上員林初中與彰化初商。因家境不允許讀初中、高中、大學(兩位堂兄都考上台中師範,免學費),我爸爸有五個兄弟,是一個大家庭,只好選擇讀彰化初商、高商。記得當年我數學不小心考100分。

國小畢業旅行「日月潭之旅」,因家窮付不起旅費13元,由老師招待。如今想起仍感恩流眼淚。記得除了國小一年級徒步去員林公園遠足外,直到高三所有旅遊都放棄,在家牽牛或割田埂草。那年去日月潭畢業旅行時,從埔心坐小火車至水里再轉搭公路局到日月潭。在水里站等車時,另一老師請我吃一枝冰棒,我當時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二、彰商六年花絮

就讀於省立彰化商業職業學校初級部、高級部(彰化初商、高商)那六年每天要走兩個鐘頭:埔心到員林火車站,彰化火車站到彰商,來回兩趟。有一天上學時,我叔叔的腳踏車借我騎到員林火車站。途中因算盤掛在前輪端手握處,不慎夾住前輪因而掉到小河裡,全身沾滿泥巴。因為沒有第二套制服,因此沒辦法上學,經請示學校,准予著便服去學校(已遲到兩小時多)。

當時我每天跟火車賽跑。我們要趕6點的火車,當我們到平交道時,火車已快進站,火車司機故意減速,讓我們這群學子追上時,火車才停下來,讓我們上車。年節要坐在蒸汽火車頭從彰化回員林(因為弄空車已客滿)。有一次搭火車我站在門邊,被逃鐵路警察追緝的流動賣販,硬拉車門而拉斷了我的算盤。

 

▲張武勇先生年輕時在泰山企業主持經營策略規劃會議。張武勇提供

▲張武勇先生年輕時在泰山企業主持經營策略規劃會議。張武勇提供

 

三、與泰山的緣分

民國52年6月高商畢業,因沒職業考試,向時任省議員徐堅請求給介紹函去考台銀未果,經老師介紹去台北一家貿易公司上班打工。這份工作一個月的工作量,我一個禮拜就做完了。因為第一次出遠門,想家,我在鄉公所上班的叔叔寫信給我說在中部已替我找到工作了,騙我回家。結果只好回家幫農,拉水肥。

民國52年10月有一天陪叔叔於清晨4時許到員林火車站南邊平交道北側附近(泰山企業發源地)益裕油廠(民國39年創立,油壓式榨油廠),看到前面電火柱(電線杆)上貼著一張「徵求為期4個月的臨時洋菇採收員」啟事,期間自12月1日起至3月31日止。次日我匆匆忙忙去員林鎮浮圳路泰山企業總公司報考。當時連一張相片都沒有(准予後補)。

一週後在員林地方法院旁邊的「僑信國小」借了4間教室招考,我很幸運考上第一名(珠算乘法、除法、加減法、心算法、作文),通知口試。口試由時任總經理的詹仁道先生為主考官。口試時問我:「你個子小,到農會採收洋菇時,如果碰到比較難纏的菇農為了判定一級品或二級品,有爭議時,你能勝任嗎?」我回答:「依事實與對方好好說明,不適宜與之爭吵。」等等。回家等了兩星期,以為錄取沒希望了,結果兩星期後終於接到錄取通知單。

詹仁道總經理是創辦人之一的詹玉柱老董事長的長子,民國19年次生,現已90歲,成大土木系畢業,精通日、美語,是詹家第二代17位堂兄弟最長者,也是最優秀者,後為泰山企業公司董事長,第二代領導者,現已退休,由第三代承接,但仍兼集團總裁。因精通英、日語且是業界典範,詹仁道總經理曾多次帶領業界赴美採購穀物黃豆、玉米,擔任採購團團長。

 

▲台灣老牌傳統美食「泰山仙草蜜」、「泰山八寶粥」均出自張武勇先生的規劃。本刊資料室

▲台灣老牌傳統美食「泰山仙草蜜」、「泰山八寶粥」均出自張武勇先生的規劃。本刊資料室

 

四、進入泰山企業服務

民國52年12月1日我開始上班,第一份薪水是750元,之後每次調整,依次往上加90元(840元)、120元(960元)、240元(1200元)、(600元)1800元……

民國53年3月底臨時洋菇採收員結束,很幸運被留下來,由臨時雇員轉到會計課擔任會計員,一留留了48年。

期間,接到入伍通知單後,當兵入伍前,老闆陪我去彰化南瑤宮拜拜,祈求神明保佑服役期間能平安退伍,並希望我退伍後繼續來公司服務。新兵結訓後分配到運輸學校結訓後,以下士三級階級分派到馬祖南竿某師「野戰砲兵部隊」服務,工作是主辦全營人事行政工作。4個月後隨部隊移防返台服務,先到桃園下湖營區再移防彰化田中砲兵營區,再移防新竹新庄子砲兵營區,職司退伍證書、尖水筆(沾水筆)及人事命令鋼板刻寫等。

五、退伍後又回到公司上班

1. 彈簧刺到屁股的沙發,帶來銀行界的信任

民國56年中國農民銀行台中分行成立,第一任經理是軍方財務學校校長王世欽轉任,前來拜訪泰山公司。當時是以工廠一個角落充當臨時辦公室,由我接待會見,會客室也是在油廠一個角落。銀行來賓一行在簡陋的沙發坐下來,結果屁股刺到沙發彈簧。王經理不但沒見怪,還特別安慰說:「銀行最喜歡這種節儉克難不奢華的公司。」因此之後本公司就成為該行主力績優客戶。

2. 會計制度之建立進而導入電腦化

我轉任為會計員後不久就被升任為會計課長,再晉升為管理部副理、經理,即著手建立「會計制度」。之後再進而導入電腦化,提升公司治理。民國78年申請股票上市,以零缺點通過評鑑,榮獲主管機關好評。

3. 排除民間借款、油脂同業聯保的悲哀

早期油脂業、飼料業尚未在銀行建立信用,必須同業互相保證,銀行才願意開發進口黃豆、玉米信用狀。結果有好幾家同業倒閉。我們因為彼此聯保背書保證,要負連保清償責任(分5年10期攤還,同業廠商名稱不方便揭露、保留)。

4. 洋菇、蘆荀罐頭聯合出口公司的變革

早期台灣帶頭出口創匯的工業,除了剛起步的紡織業、製鞋業外,就是食品業(包括油脂業、飼料業、食品加工業)。其中洋菇、蘆筍罐頭由一百多家同業成立聯合出口公司,為承製廠商依過去年度產製實績計算分配產製額(百分比),由聯合出口公司安排接訂單、船期、規格、包裝、商標、報關、信用狀押匯等,廠商只負責加工生產。最後因台幣大幅升值(由1美元兌換42元台幣,最高升至25~26元兌1美元),台灣食品業因此把出口市場退讓給韓國、大陸。

5. 經營分析對企業的重要性

民國70年間由於新台幣大幅升值,由1:42升值至1:25〜26。負責經營分析的我一再於經營簡報中提出警訊,食品外銷已經難以支撐,負責外銷同仁(詹總裁堂弟)說:「別廠為何沒反應?」我回應說:「我是善於經營分析,前5年、後5年,精確分析。」會議主席詹總裁有聽進去,裁示將所有洋菇、蘆筍產製配額全數賣掉(時值數千萬元)。兩週後產製配額無料送人也沒人要。這是詹總裁的明智抉擇。

最後證實我的分析是正確的,洋菇、蘆筍罐頭加工外銷在台灣從此絕跡。後來變革會議一致腦力激盪,外銷食品加工已經結束,今後何去何從?在幾次策略規劃會議中,訂出以「中國傳統美食現代化」為方針,開發「泰山仙草蜜」、「泰山八寶粥」。如今30年來成為業界點心食品第一品牌,很受消費者喜愛。鼎盛時期全台有十多家廠商爭相加入此類產品仿製,但是最後都因口味差,已經大部分被消費者所淘汰。詹總裁常常讚賞我,如果沒有我當時的精準的經營分析,公司食品加工的即時轉型,今天將落到什麼田地。

6. 老董「勤以補拙」論

想當年我進公司不久,常常想去台中逢甲大學考讀大學夜間部。但我每天工作到下午7、8點,老闆們個個深怕20歲的我肚子會餓,每天請我上樓(樓上是住家樓下是倉庫、廠房)吃晚飯後再下班,根本不可能於6點前趕到台中上夜間部。老董事長詹玉柱先生(民國前三年生)一再鼓勵我「勤以補拙」,他說王永慶也沒讀大學。

 

▲張武勇(右二)至今感念泰山企業詹仁道總裁(左一)的栽培。張武勇提供

▲張武勇(右二)至今感念泰山企業詹仁道總裁(左一)的栽培。張武勇提供

 

7. 詹總裁肯定我「使命必達」,我回敬「有才藝也要有舞台論」

詹仁道總裁最近偶而會邀我一起吃個飯聊聊天,90歲的老人家突然說:「張副總我給你48年來在公司服務期間一個評語──使命必達。」我就回敬總裁一句:「一個有才的藝人,如果沒有舞台給他表演,也難以展現才華。」確實如此,茲舉三個例子。

(1)建立健全會計制度,60年代曾經接受調查機關查帳,之後受到調查機關長官的肯定。

(2)申請股票上市,主管機關評鑑結果幾乎零缺點通過,肯定「健全會計制度+管理制度全面導入電腦化」。

(3)奉命購進全家便利超商22%股票,一週內籌資10億元,歸功於詹總裁的「廣結善緣」、「腳踏實地」,真實而不虛偽的經營理念。(下期待續)

陳博崑引進外國奢石 打造台灣「石材界愛馬仕」

▲石材在室內裝修上已是展現奢華的不二選材。圖為楊煥生建築/室內設計事務所的作品達官苑。承豪石材提供
第215期
楊戎真
天然石材獨有的紋路自帶藝術感與奢豪感,成為不少豪宅室內裝修、展現品味的不二選材。從國外引進精品石材,改變業界模式的承豪石材執行長陳博崑,希望將石材藝術品化,讓消費者看見石材之美。

石材是建築設計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外觀上,石材為豪宅增添雄偉與壯麗;在室內裝潢上,不管是地面、玄關、電視牆、中島餐桌或浴室,石材的奢華與質感也襯托著主人的品味。

 

承豪石材執行長陳博崑。吳長益攝影

▲承豪石材執行長陳博崑。吳長益攝影

 

走進專營奢石的承豪石材公司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的二館選品店,映入眼簾的是瑰麗、壯闊的石材。數米高的石板上,天然紋路隱約可見,或如開枝散葉的樹木、或如青山綠水、或如潑墨煙雨,而其中鑲嵌的寶石在燈光照射下,更是晶瑩璀璨。一片片的藏石,在此等待著有緣人。

 

這片命名「天使之心」的石材,寶石在燈光照射下,發出璀璨的光芒。吳長益攝影

▲這片命名「天使之心」的石材,寶石在燈光照射下,發出璀璨的光芒。吳長益攝影

 

目前承豪是全台灣匯集石材種類最多的石材業者,是諸多消費者眼中「石材的狩獵者」,更有「石材界的愛馬仕」之稱。承豪石材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博崑表示,石材帶有生命力,很多業主在室內裝修上,會把最重要的位置留給石材。

 

夫妻倆攜手將承豪打造成業界的領航者。吳長益攝影

▲夫妻倆攜手將承豪打造成業界的領航者。吳長益攝影

 

緣結石材》挺過金融海嘯,三年連開兩家店

早年陳博崑做過房屋仲介、做過防水工程工務、開過建設公司,還投資過酒吧。1997年在大姨子的引薦下進入石材業,並在中南部拓展市場。2005年,陳博崑與大姨子合夥在八里成立了承達石材公司,兩人分別負責北部與中南部的業務。

事業順利起步,透過大盤提供貨源,業績穩定成長。然而,2007年大姨子因病去世,原公司由姊夫接手,陳博崑則另行成立了承豪石材公司,轉至台中做門市。不料第二年遇到金融海嘯,陳博崑開始面臨周轉不靈的危機,「我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要跑三點半!我們資本還不夠雄厚,一旦應收帳款收不回來,就會有一個資金黑洞。」當時以低價出清庫存,陳博崑才得以度過二千萬資金周轉的難關。

2011年,陳博崑再度回到八里開業,租下六百多坪的店面,與太太何美玲北上打頭陣。談到這個機緣,陳博崑語氣頓時柔軟起來,隱含著對孩子的不捨:「我們在新竹長大,後來在台中創業,我的大兒子從國中畢業以後就在台北唸書,所以他高中以後就住在台北,雖然很早就獨立了,可是獨立的過程也是滿孤單的。」夫妻倆因此一直就想回到北部。

何美玲則表示,她感覺台中的地域性較強,雖然已經立足一段時間,但在經營公司、推建案等的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市場上,一直有做不進去的感覺,只能做價格競爭。陳博崑補充道,曾經有一年營業額上億,結算後淨利竟然不到兩百萬,讓他們開始謀求變革。

回到八里後,客源再度從零開始,但倆人認為,只要把商品經營好,顧客應該就會上門。所幸,在八里集市的效應下,加上北部市場相對開放,陳博崑開始轉攻消費端市場,果然產生轉機,「來逛的消費者,不管是工程行或設計師,只要進來看到我們的產品,他就會買,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希望。」

就這樣沉穩經營,業績逐漸穩定,陳博崑回到八里後的第三年開了第二家店,將原本六百多坪的一館,擴充至近一千坪,也順勢將年營業額推升至超過六千萬,何美玲笑著說:「不曉得是不是新進來的比較充滿活力,我們好像是這附近第一家開二店的。」

 

挑選石材要有獨到的眼光。承豪石材提供

▲挑選石材要有獨到的眼光。承豪石材提供

 

奢石寄賣》成就「石材界的愛馬仕」

談到「石材的狩獵者」、「石材界的愛馬仕」等的稱譽,陳博崑認為這是因為承豪石材追求的是高質感,而非高價格,「我們開發了另一種眼界,透過世界各地的供應商找到獨特的石材,把它們帶回台灣,讓客人看見石材的另一種美、另一種面貌。」

過去,利潤低、風險高的情況,讓陳博崑心有餘悸,一直有改做高端市場的想法。2015年時,一個同業寄賣的奢石,開啟了承豪「精品石材」的路線。當時,一位從義大利進口半寶石至中國大陸銷售的同業,給了他們一塊石英石寄賣,那顆綠帶紅,有點像峽谷的石材很稀有,以一才兩千多元的價格出售,而多數的大理石一才約兩、三百元,「那一顆石頭開啟了我們往奢石、精品石材方向走。這些含有寶石的天然石材,有如精品,也像一件藝術品,每一片都獨一無二。」

而為了更貼近客戶的需求,陳博崑開始做出策略調整,主要客群以企業家為主,包括進出口貿易商、上市公司、建設公司等。這一番轉變,也把承豪的年營業額從七千多萬提升至一億二千萬。

 

陳博崑(右)在巴西礦區與礦主合影,其長子陳昱愷(左)於去年加入團隊,協助父親的事業。承豪石材提供

▲陳博崑(右)在巴西礦區與礦主合影,其長子陳昱愷(左)於去年加入團隊,協助父親的事業。承豪石材提供

 

開發貨源》親赴義大利礦區選購石材

承豪的石材原本由台灣的大盤商提供,後來轉由到國外開發。為此,夫妻倆人前往廈門參展,結識了義大利、巴西等國的礦主。

陳博崑原本排斥搭飛機,為了貨源不得不年年搭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前往歐洲、南美洲礦區選石。在義大利的見聞,豐富了他們的視野,「義大利經營石材產業已經一千多年,他們的美學底子比較深厚。在那裡偉大的建築都是大理石,我們看到很多不曾看過的石頭。」何美玲說道:「我們很欽佩義大利人把石材注入靈魂的感覺,那些石材彷彿有生命,讓人很感動。」

過程中,陳博崑也培養出挑選石材的獨到眼光。陳博崑表示,剛開始礦主只讓不熟的買主在開採好的堆場裡挑選,根本不讓你到礦區,「看石材荒料,首先要洗石頭,然後看原石外觀的完整性,有沒有天然瑕疵,如有洞或是裂痕。」所謂荒料,是指為了方便運輸稍做加工的毛料,通常加工成具有一定規格可滿足板材加工或其他用途要求的塊石。「我們也繳過學費,比方說,礦主把有瑕疵的那一面壓在最下面,我們根本看不到,又或者有些石頭表面的洞很小,下面卻越來越大。」

而當時老三還小,夫妻倆經常帶著孩子一起前往義大利、巴西,「我們去看石頭,孩子就在礦主家與他們的小孩一起玩。」談到這段歷程,夫妻倆相視而笑,孩子無人帶,只好帶在身邊的「家庭外貿」,無形中卻拉近了與礦主的情誼。因為義大利人很重視家庭,「除了認為我們的觀念想法符合他們合作廠商的條件以外,我覺得他們很喜歡那種家庭的感覺。」陳博崑說道。

逐漸累積交情後,陳博崑從只能看石材荒料,進階到可以挑選礦層,取得更獨一無二的石材,陳博崑頗為自豪:「我可以指定要哪一個礦口、第幾層的產品,甚至我們常常會在山壁上簽名,比如說寬度十米、高度二十米,礦坑裡面四分之一處,這一區塊是我們要的。」

目前,承豪約與五十多家國外礦主合作,進口的石材超過三百種,為台灣石材種類最多的廠家。

 

為了讓顧客看石材時有不凡的體驗,承豪更打造七星級的化妝室。吳長益攝影

▲為了讓顧客看石材時有不凡的體驗,承豪更打造七星級的化妝室。吳長益攝影

 

修整展場》打造「第一家石材博物館」

為了更符合精品石材的定位,陳博崑不惜停業一個半月,進行門市大規模修整,包括將內部粉刷成藍黑色、鋪地毯、將石材直立擺放、動線直線化、設立博物館區、調整光線,甚至打造出七星級的化妝室。

 

石材對拼後,更能完整呈現其天然紋理的藝術性。吳長益攝影石材對拼後,更能完整呈現其天然紋理的藝術性。吳長益攝影2

▲石材對拼後,更能完整呈現其天然紋理的藝術性。吳長益攝影

 

其中直線型的動線雖然耗費更多空間,卻讓消費者欣賞石材時產生更好的感受。而過去石材業者通常將石材平放,但陳博崑將石頭立起來,因為直立起來才是石材被實際使用後的陳列方式,這樣顧客站在店內欣賞,就等於是在家看到的實際樣貌。此外,為了更完整呈現石材的紋路,陳博崑還設立了博物館區,把石材對花整面展開,看起來猶如藝術品,「我們是第一家設立石材博物館,讓客人可以看到石材之美的公司。」

這些改變引起同業的仿效,紛紛把石材也立起來,有一家甚至請了相同的工班,使用同色系的油漆粉刷,改用一模一樣的燈具。

 

陳博崑認為,讓更多人看見石材的另一種美、另一種面貌,是他一直對工作有熱情的原因,也是承豪的價值所在。吳長益攝影

▲陳博崑認為,讓更多人看見石材的另一種美、另一種面貌,是他一直對工作有熱情的原因,也是承豪的價值所在。吳長益攝影

 

以客為尊》客戶的反饋成為堅持的動力

轉做消費端市場後,由於無意間改變業界一些常態的做法,也曾一石激起千層浪,讓陳博崑夫妻倆遭受不少業界的抨擊,成為他們不可承受之重。但是,將「石材的美帶給消費者」的心念,以及來自客人的正向反饋,成為激勵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取名「Tiffany」的石材,帶著藍綠色的紋路與光澤。承豪石材提供

▲取名「Tiffany」的石材,帶著藍綠色的紋路與光澤。承豪石材提供

 

何美玲提到,曾有一位客人買下取名「蒂芬妮」(Tiffany)的石材送給太太,因為該石材的色澤有如品牌商Tiffany使用的藍綠標準色。太太得知Tiffany的藍綠色是知更鳥蛋的顏色後,很高興地與陳博崑夫妻分享知更鳥是一夫一妻制,這顆石頭隱含兩人一輩子相知相守的寓意,如同她與先生忠貞的愛情。

也有一位老闆買了藍色水晶石,何美玲告訴這位老闆:「水晶代表能量場,藍色代表藍海,你經營事業的時候,不要在紅海競爭,要在藍海,而且水代表財。」後來這位老闆的公司果然兩年後順利上市,最近第四家公司即將成立,還帶著董事會成員一起再度前來挑選石材。

除了將石材精品化,目前承豪也逐步將石材藝術品化,「台灣石材市場一年150億,承豪微不足道,很多的感動都是客人對我們的認同。」陳博崑誠懇道:「讓更多人透過我們看見石材的另一種美、另一種面貌,是讓我們一直對工作有熱情的原因,也是承豪的價值所在。」

 

陳博崑小檔案

 

學歷:

• 大華工專機械工程科畢業

• 政大EMBA創業主管理精修班

 

經歷:

• 房屋仲介、建設公司、防水工程

• 1997年進入石材業

• 2007年成立承豪石材有限公司

• 2011年承豪石材進駐八里

活動櫥窗

第215期
整理☉曾允盈
每月推薦讀者新創投資、管理實務、電子商務、行銷業務、財經資訊等領域之實用課程與論壇資訊。

Podcast崛起、影片正夯  跟上影音新浪潮

Podcast崛起、影片正夯  跟上影音新浪潮

影片是打響品牌的重要布局,Podcast更是行銷新藍海。跟著台灣電通、牽猴子整合行銷、SoundOn,搭上新媒體浪潮,抓住消費者「視覺」、「聽覺」,注意力訣竅大公開。品牌如何搭上影音的風潮?如何與消費者有效溝通,將品牌聲量擴散?如何擬定行銷策略、創造話題,被更多人看見?如何借助Podcast風潮,讓內容變現?課程適合對象:品牌經營者、數位行銷人、影音廣告者。

 

時間:2020年9月17日 10:00~17:20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 號(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

報名費:早鳥票4,000元,三人團報3,700元,一般票4,500元。

 

 

2020 DATE SUMMIT 數位商務大趨勢 Web Live 線上菁英會

2020 DATE SUMMIT 數位商務大趨勢 Web Live 線上菁英會

後疫情時代,全球產業面臨破壞式創新,消費行為、生活樣態、工作模式皆全面變革,宅經濟、無接觸經濟趁勢拉升,更加速AI應用、5G導入與數位轉型態勢,創造新一波的數位經濟商機。2020 DATE SUMMIT數位商務大趨勢,以「後疫情時代,數位新生活」為中心思想,透過三大主題探討AI、5G、數位轉型、宅經濟、數位貨幣等新面貌,分享因為疫情帶來的數位變化與未來數位經濟趨勢。

 

時間:2020年9月17日 10:00~09月18日 12:30

地點:活動將以線上形式舉辦

報名費:免費。

 

 

品牌究極進化  無縫體驗整合

品牌究極進化  無縫體驗整合

消費者的需求及習慣打亂行銷步調,此時更要穩固品牌核心,同時大膽擁抱新模式。當數據、工具陸續到位,企業主必須更懂如何極致運用。關注變局中的創新線索,轉換品牌策略思維,重新布局行銷下一步,8位業界重量級講師,7小時輪番上陣、落地案例分享,300位業界菁英現場交流。講師包括台灣奧美集團創意長龔大中、台灣萊雅總裁陳敏慧、全家便利商店會員暨電商推進部部長黃士杰、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

 

時間:2020年9月28日 9:30~17:00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報名費:早鳥票3,400元,三人團報2,800,一般票4,200元。

巧遇美國阿米許人(三)

丹尼爾攝影
第215期
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灣定居已超過十年的時間。如今遷居美國紐約州。在台期間,他幾乎跑遍台灣大大小小山區與美景,甚至連金門、蘭嶼也都踏遍。阿丹認為台灣的山真的很美。他打算在這些旅途之後出版一本攝影集讓世界看到台灣之美。

巧遇美國阿米許人(三)

前兩期談到,前往賓州購買木料以便興建自家房舍的阿丹,誤打誤撞來到了與世隔絕的阿米許人(Amish)居住地。

阿丹說,去程時,乍見山谷中的大片樸素耕地,不免好奇阿米許人如何在此進行農作?他想像著農人開著拖拉機在田中來回穿梭的畫面。結果,回程時,竟然撞見一個拉著五匹馬犁田的阿米許少年!阿丹簡直不敢相信,現在還有人用這樣原始的方式進行耕作,而且操作者還是個「單槍匹馬」的小孩子!

阿丹笑說,相形之下,現在的小孩子可能連拿鋤頭都有問題,更不用說駕馬犁田了。不過,阿丹自己倒是非常想嘗試駕馭五匹馬的滋味

群募行銷術 第一次募資就上手!

群募行銷術 第一次募資就上手!
第215期 2020年9月5日

群募之力

 

文⊙曾允盈

 

 

 

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就是集結眾人之力,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小至個人請願,大至國際議題。

8月中「群募」成為關鍵字,是因為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Steve Bannon)。班農透過「我們共築高牆」(We Build the Wall)網站,向群眾募資2,500萬美金,如今卻被起訴涉嫌部分挪用。

班農已被保釋,他自己的Podcast《班農作戰室》(Bannon's War Room)節目表示:「我不會讓步。這是一項政治上的重要工作。」川普隨後發表聲明,自己和早在2017年就離開白宮的班農,「很長時間沒有打過交道了。」也對班農的籌款項目一無所知。川普還進一步表示,他認為私人不該負責籌款建牆。

距離美國大選越來越接近,任何新聞消息都可能被視為左右選情的安排。然而針對任何資訊揭露,要提出合理疑問時,卻會有許多模糊地帶。例如發起群募建牆計畫早在一年半前,為何是此時公諸媒體?挪用的起因動機、細節用途無法釐清,又如果屬實,是否歸屬於法律上的詐欺罪?

《看》編輯聊這件事,除了因為群募,也想與讀者一起思考,任何新聞事件爆發之後,是否該慢下來,再做判斷。其實「慢新聞」早已經是一種媒體的倡議,目的是反制網路時代「快,還要再快」的即時新聞趨勢,以慢制快,反制假新聞。

這一期封面故事採訪到在嘖嘖群募平台創下驚人成績的「眠豆腐」,創辦人張育豪打造出風格清新的寢具品牌,從取名、視覺到行銷方式,都讓擁護者感受到品牌幽默可愛的性格。採訪中,張育豪說當年群募的好成績,曾讓他很苦惱,品牌該何去何從?當時嘖嘖的產品經理告訴他:「努力讓支持者不要散去。」從年營業額破億的成績來看,群募確實讓眠豆腐快速建立品牌,找到一群鐵粉。

群眾募資作為一個工具,可說是長年未衰。適不適合做群募?需要有哪些資源?不妨先找專業產品經理做評估,並觀察品牌操作細節。

封面故事

看台灣

活動櫥窗活動櫥窗整理☉曾允盈

看中國

透視中國中共醫療體系三大謊言與悲劇──血禍、活摘器官、瘟疫(上)口述⊙台大醫師黃士維 整理⊙《看》雜誌編輯部

看世界

看論壇

GOODS

看生活

週六徹夜談英國博哈拉號商輪沉船記事劉惠宜
品味古時尚清宮鼻煙壺 展露良工巧匠技藝之美文⊙謝平平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影像故事徒步北極圈 一個人的極地日記Day2文、攝影⊙方世宇

看雜誌第215期

NT$128

群募行銷術  第一次募資就上手!

發展多年的台灣「群眾募資」環境,對消費者來說很有吸引力。新奇又有趣的產品、與品牌直接互動的途徑、早鳥的優惠價格,讓越來越多群眾的話題離不開群募平台上的提案。募資案屢創金額高峰,不少品牌躍躍欲試,想知道自家產品適不適合群募?怎麼評估最後的效益?

==============================

產品適不適合做群募?嘖嘖產品經理帶你做提案檢測  ☉曾允盈

從預熱到交貨 時程規劃決定群眾募資成敗  ☉曾允盈

2018年「集資之王」眠豆腐 創辦人張育豪:要把故事延續下去  ☉楊戎真

千位寶寶拼人氣搶當代言人 素人媽咪助攻「寵」兒商機

農純鄉第四屆小小代言人活動開跑。
編輯部

萌力滿點的寶貝,無論打哈欠、飽嗝,舉手投足都能讓父母會心一笑,少子化時代彰顯「稀有性」,孩子越生越少,商機卻越滾越大!近年來兒童夏令營、戶外露營、小小代言人等親子活動盛行,少子化開啟新的寵兒經濟,婦幼品牌又該如何把握這一波「寵」兒商機呢?

養兒路上最怕孩子挑食,為了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適時補充營養的副食品是千禧媽媽最新選擇。婦幼品牌農純鄉瞄準市場需求,以天然、無添加的安心食材,再以高溫殺菌阻隔空氣及細菌製作寶寶粥。考量攜帶便利,保存方式為常溫,隔水加熱3~5分鐘即可食用。共有南瓜、雞、豬、牛、鮭魚、鱸魚、干貝、蛤蜊雞肉八種口味,寶寶吃得開心,媽媽也安心,因此被網友稱為「小孩戒不掉的寶寶粥」,創造熱銷百萬包亮眼成績!

「經營婦幼市場若主打CP值不一定能奏效,千禧媽媽很少衝動購物,看了產品喜歡,也會多方比較,上網作功課之後才會下手。」經營婦幼市場八年的農純鄉行銷經理周書如分析。換言之,對婦幼產品挑剔的媽媽們,更具推坑魅力,在Facebook、Instagram分享產品,都有粉絲主動詢問商品細節。

少子化開啟新市場,一名寶貝擁有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六位大人的關愛,也讓新手父母格外留心產品的品質與安全!婦幼品牌也積極舉辦以寶貝為主的活動,農純鄉「小小代言人」徵選活動,邀請父母於Instagram分享產品使用情境,入圍的寶貝,不僅是品牌小小代言人,還能一起來去宜蘭傳藝老爺行旅住一晚、體驗食育小學堂,最後留下寶貝天真無邪的笑容合照,獎品總價值超過2萬元!

農純鄉守護親子間美好回憶,加深父母對品牌的信任與情感連結,更能增加黏著度和忠誠度。婦幼品牌舉辦小小代言人活動為新趨勢,行銷專家唐源駿也分析:「透過社群宣傳活動建立hashtag標籤不僅創造品牌曝光,加上利用hashtag搜尋資訊的用戶逐漸增加,打造共同語言,更能成功吸引年輕媽媽關注。」

農純鄉第四屆「小小代言人」邀請生日介於2017年8月1日~2020年2月29日的寶寶報名,將寶貝照片上傳至Instagram並於文中標註「#農純鄉小小代言人4 #月齡#性別」即可完成,凡投稿即贈送官網不限金額100元優惠券,屢屢舉辦皆有數以千計的父母公開分享寶貝孩子萌樣,網路上聲聲催票,角逐成為「代言寶寶」!(詳細活動辦法請看官網:https://lihi1.cc/oCTS5或搜尋「農純鄉第四屆小小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