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書》廚房裡的中醫師

網路擷圖
李思儀

名人推薦(依姓氏筆劃序)

我當媽媽後,因為要餵母乳,都會特別注意自己每一口吃下肚的東西,不管是自己或是兒子,遇到各式身體上的問題,總能在李醫師身上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如今她把所有秘方都整理出來,實在太適合我這種新手媽媽了!------  知名藝人王怡仁

食物不僅是用來食用,更能用以療病,中醫的奧妙不僅是在於診間治療,同時也潛藏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高興李醫師能將中醫的精髓文化透過這本書描繪得淋漓盡致,分享給大家,讓每個人的廚房都有位中醫師來守護大家的健康。-----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

《廚房裡的中醫師》彷彿又帶我回到小時候那個熟悉的廚房,一種傳承的記憶,讓我重溫那一雙溫柔的巧手端出來充滿愛的養生料理。推薦這本隨處可讀的好書給您,願您隨時都有健康為伴。------ 暢銷書作家、馬甲線女神張婷媗

比起人工的營養品,天然對人體沒負擔的食品,實在是健康太多了。而這本《廚房裡的中醫師》就像是我們的參考書一樣,讓我們跟著這本書美的健康,美的自然吧!------ 知名藝人陳怡蓉

《廚房裡的中醫師》和以往中醫的書籍大不相同,從生活中的記憶和臨床經驗,談食材,教食譜,幫助讀者在照顧全家人口腹之慾的同時,了解到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其實有著更多的深度,也充滿了「魔力」!在廚房中隨手可得,懂它,更能物盡其用。-----  新聞主播、節目主持人黃文華

原來家中的廚房內、冰箱裡,那些隨手可得的自然食材與食物,竟可以從內而外的調理我們的身體,照護全家人的健康,真的好像是請到了中醫師回到家裡替我們把關健康。----- 知名部落格作家維尼媽

嚴選19種辛香料、24種蔬食、23種果類、13種五穀雜糧

最常見的食材、最簡單的料理方法

藉由自然的食物從內而外的調理身體,照護全家健康

一般人以為中醫具有藥性的食材多是藥草類,其實不但許多中藥材本身就可以入菜,而且在我們每個人的廚房之中,有很多食材也都具備防病治病的功效。

食物就是最好的藥,但該怎麼吃,怎麼用?

知名中醫院院長、同時是兩個小孩的媽媽,因為經常下廚自製菜餚和點心給家人食用,李思儀中醫師將這些具有藥性的食物整理出來,同時針對現代文明生活病症(例如憂鬱症、3C產品使用過度的眼睛過勞)、居家保健(例如控制血壓、小感冒),她歸納出常用且容易購買到的79種食材,包括19種辛香料、24種蔬食、23種果類、13種五穀雜糧,並詳列其「食癒」方法,教你不用看醫生,不用吃藥,只要吃對食物,就能不藥而癒。

瞭解了每種食物的屬性之後,只要在自家廚房就可以輕鬆調配出屬於自己體質的飲食,除了可消除常見的小病症,也藉由自然的食物從內而外的調理,打造健康不易生病的體質。

你知道嗎?你吃下去的食物,會反應在你的身體健康狀態中,吃對食物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還能改善身體的小病痛所以可別小看自己廚房中的食物,絕大多數都具有療效,比如,稻米性涼,糯米性溫,小米性亦涼,特別具有除內熱之效。如果小孩很容易流鼻血,平常多喝些小米粥,改善體內的熱象,自然而然就能減少流鼻血的次數。

又如,櫻桃性熱,多食則生內熱;如果擔心吃多了上火,那就來杯甘蔗汁吧。這就是一物解一物。甘蔗汁還能治療反胃,但必須加入些生薑汁效果才會明顯。這就是藥物配伍的功效,透過不同的搭配法,讓其功效達到一加一大於二。

了解食物的功效,一方面不會亂吃導致身體失衡,再方面可以照顧家人,如果不小心失了衡,趕緊再用其他食物來幫助導正。

很多人不認為某些食物吃多了或吃偏了,有什麼大不了,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原來每種食物都有其特殊屬性,治療之道就在於藉由食物的特殊偏性,改善導正失去平衡的身體。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健康之道就在於如何回到平衡之中,飲食與治療的道理亦在其中。

 

(本文作者為「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經作者授權,轉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dr.lee52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滴雞精品牌農純鄉逆勢翻轉 「力拼全台市佔第一」
全球防疫時刻,就連藝人記者會也「防護」到家,滴雞精品牌農純鄉首度邀請人氣歌手蕭敬騰代言,只見老蕭帥氣登場,反觀全場媒體朋友集體戴上口罩,…
號稱萬壽果的木瓜
木瓜小傳 在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季,北方的皇帝為避寒,帶著皇后及大臣南下。途中,皇帝上吐下瀉、口乾舌燥、足膝腫痛、行走困難。因御醫未隨行,…
個體戶小攤
最近上市場找食材,不景氣的感受很深。除了原本的小販外,現在還多了很多新臉孔,姑且借用對岸用語,稱其為個體戶吧。個體戶多半有個特色,形單影隻…
狂風吹斷的夏季
原本又熱又缺水的夏天,被「莫拉克」一陣狂風暴雨狂掃,一個難得豐饒多產的夏季瞬間變調。颱風登陸前一天,超級市場的菜架已經空盪,…
會計師林陣蒼:每個老闆都需看懂財會報表
公司開始小有規模後,業務量增加,許多老闆將財務會計交給老婆或其他人,自己有空才看報表。雖是不得已的應對措施,但對公司長遠發展而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經濟學證據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父母應該也普遍認為一個好的同儕組合(同學跟朋友),對於小孩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
《我不是藥神》:中國醫療問題的真實寫照
中國大陸新片《我不是藥神》6月底上映就一炮而紅,四天收入2億美元,堪稱是大陸2018年票房最好的一部電影,…
五大招 搶救變調的陸客觀光
香港在去年(2014)曾發生幾波激烈的「驅蝗」行動,抗議團體將陸客比為「蝗蟲」,要求香港特區政府限縮陸客赴港人數,遊行過程中與親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