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不可言的「肌密」!
經過了金融海嘯的一陣波濤洶湧,許多人更能體會到所謂的人世無常。一個有趣的現象的是,人在徬徨無助時,「算命」或「求神問卜」也相應熱門起來,因為「趨吉避凶」是人人想要的。究竟甚麼事是好事、是對的,甚麼事是壞事、是錯的?哪些事物甚至一思一念能讓自己受惠或受害?如果能「事先得知」,豈不就能真正做到「趨吉避凶」?問題是:真有這樣的妙方嗎?
有的!而且非常簡單!!
這門歐美發展已久的學術領域叫「肌肉抗力學」。美國醫師喬治‧古德哈特早在1960年代就發現,只要對身體健康具負面影響的食物,都會讓「肩肌抗力減弱」。1970年代,約翰‧戴門醫師進一步將之發揚光大,他發現人體的肌肉,尤其是手臂與肩膀間的三角肌,還可測出姿勢、聲音、情緒、穿著、環境、燈光、圖像、表情等對人體免疫力的影響。這些研究成果收錄在《你的身體不會說謊》(Your Body Doesn't Lie)一書中,舉凡食、衣、住、行等方方面面,都可判別出哪些物品或哪些行為對身體健康有益或有害。舉例來說:紅茶或綠茶哪個較好?走路、坐姿怎樣才好?穿高跟鞋好嗎?這些五花八門的問題,都有答案!
其後,大衛‧霍金斯博士又將「肌肉抗力學」的應用範圍由「物質」層面擴大至「精神」層面。他將道德、精神層面內涵的好壞明確區分,並給予數值比較,證實了「人的心念,就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經過長期、大量的實驗證明,透過人體肌肉抗力的大小,即能判斷人、事、物的真假以及好壞與善惡,並將成果發表於1995年出版的《有益能量與有害能量》(Power Vs. Force)一書中。例如,寬容和智慧是否都具有正能量?哪一個能量較高?憤怒和貪婪是否都具有負能量?哪一個能量較低?這些都有答案!
將這麼有趣又實用的科學引進台灣,要歸功於中山大學企管系楊碩英教授。楊教授是將《第五項修練》引進亞洲華人世界的主要推手。獨到又敏銳的眼光又促使他將「肌肉抗力學」引進台灣並大力推廣。近三年來,楊碩英受邀至全台各地以「立即分辨好壞對錯的科學方法」為題進行演講,開啟許多民眾嶄新的視野與思考角度。由於太奇妙且使人獲益無窮,很多人聽完以後和親朋好友分享,不斷加開演講場次。轟動的程度,可由楊碩英曾經在一週內連講7場的紀錄窺見一斑!
在人世中,有比「身心健康」更珍貴的財富嗎?能夠清楚分辨事物的好壞與善惡,豈不就掌握了「趨吉避凶」的要訣?
這個「肌密」,就是本期的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