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實戰! 台灣電商 越南經驗

新南向,實戰! 台灣電商 越南經驗
第197期 2019年1月5日

世界之大

 

文⊙李唐峰  

台灣政府在蔡英文總統一聲令下後,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企圖擺脫與分散過去十幾年來過度仰賴中國單一市場的風險。但,向南一看,18個國家,不僅語言不同,懂中英雙語都不夠用,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歷史文化、發展程度,更是天差地別。

許多中小企業在台灣這塊島上打拚都力有未逮,到異地奮鬥打國際戰更是難上加難。光是了解市場商機、消費模式、付款習慣、成本、法規、物流、金流,甚至潛規則,每一項都是挑戰。許多人以為,東協國家勞動成本低,不僅低於台灣甚多,也比中國越來越貴的人工便宜,所以去那邊設廠、設辦公室、請當地人,很划算。數字上沒錯,但因為這樣就覺得可以出國比賽,那倒太過天真。

以越南為例,一般服務業底層員工的薪資一小時約25至30元台幣,看似非常便宜,但是越南人的工作效率卻遠低於台灣人。去過越南考察或經營的老闆或幹部都深有體會,越南的店面裡,常常有非常多的店員,比方說賣珍珠奶茶,也許就用了6到8個員工,但真正在工作的可能只有兩個人,其他人多半在玩手機、僵在那邊,或是搞外務,甚至是動不動請假。光是想聘請適當的人才,在越南就足以耗費數月、甚至超過半年的時間。

此外,共產黨專政統治下的越南,雖然給予商業活動高度的自由,但專政下的官僚系統貪污索賄層出不窮。「必須走後門、打通關係」,這也是在當地經商不得不然的包袱。 新南向18國繽紛多采,世界之大都值得一一探索,本期雜誌就以「前進越南」為例,分享當地台商的經驗與故事,給有志打國際盃的廠商參考。

此外,我們才剛迎來了2019新年,接下來華人世界又將在2月歡慶「己亥年」──豬年的來到。豬,可以說是最早和人類接觸的家畜之一,自古以降就有祭祀、食用等的各類價值。古代一國的豬隻飼養數量,更是判斷國力的標準之一,故有「豬肥糧茂盛,民富國昌隆」的說法。演變至今,豬腳麵線還被視為是去霉運的必備食品。我們也期許豬年的到來,能為台灣帶來好運,成功抵擋住中國的非洲豬瘟疫情入侵。

因為原定下一期的出刊日──2月5日適逢己亥年正月初一,今年也有長達9天的長假,所以《看》雜誌將維持一年11期的慣例,今年2月休養生息,198期順延至3月5日出刊。《看》雜誌的所有同仁,也在此向所有華人讀者拜年,恭祝大家「諸事如意,朱玉滿堂」。

封面故事

看台灣

活動櫥窗活動櫥窗整理☉曾允盈
每月選書千里馬必須先了解伯樂商周出版提供
每月選書千里馬必須先了解伯樂商周出版提供

看中國

台商必看陸企裁員凶猛 失業海嘯來襲雷音、林小凡、李正鑫

看世界

看論壇

中國經濟社會系列遲到20年的美國對中反間諜戰何清漣
長看天下2019中國經濟危機曹長青
經濟新視野美國的金手指樊家忠
財經搖滾台灣機車業走出舒適圈林茂昌

GOODS

看生活

影劇心情讚找尋「墜落之前」的愛李智鳴
週六徹夜談一封未曾寄出的信劉惠宜
品味古時尚王羲之的東晉生活故事謝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