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與台斷交 宏都拉斯前副總統:中國只想來殖民我們

▲宏都拉斯前副總統納斯拉亞(右)一向力挺台灣,認為現任總統卡蕬楚(左)拋棄台灣與中共建交是個錯誤。Getty Images
第259期
哨子先生

宏都拉斯前副總統薩爾瓦多‧納斯拉亞(Salvador Nasralla)近日公開表示,如果他在2025年當選總統,將恢復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並痛斥與中國的建交是一個錯誤。這番發言引起廣泛討論,因為這是中南美邦交國拋棄台灣轉投向中共懷抱後,又一個後悔的案例。

和台灣分手後 遲遲等不到中共金援

納斯拉亞目前正在爭取成為「自由黨」(Partido Liberal)2025年總統大選的提名人,他與現任總統秀瑪拉‧卡蕬楚(Xiomara Castro)是同黨同志,但一向親台的他與卡蕬楚的外交立場完全相反。卡蕬楚親中色彩明顯,雖然她在2021年競選時曾宣稱與台灣關係不變,甚至邀請時任副總統賴清德參加就職典禮,但在上任一年後的2023年3月26日,宏都拉斯無預警宣布與台灣斷交,並光速與中共建交,結束長達82年的邦誼。

當時納斯拉亞就多次公開反對這項決定並力挺台灣,美國國務院也發聲明警告:「宏都拉斯政府應該要有所警覺,中共做出了許多未兌現的承諾。」儘管如此,卡蕬楚仍在與台灣斷交不到三個月後拜訪北京,與習近平會面、正式簽署「一帶一路」貿易協定。

宏都拉斯原以為等來的是大量金援,沒想到建交一年後,陸續傳出當初承諾宏國的條件大多沒有履行,而且北京當局在貿易協議方面的強勢態度和各種不平等條件,也讓宏國政府與私人企業都難以接受。

 

白蝦養殖業是宏都拉斯外銷主力,與台灣斷交後白蝦銷量暴跌,又遲遲等不到中國購買,產業瀕臨崩潰。Getty Images

▲白蝦養殖業是宏都拉斯外銷主力,與台灣斷交後白蝦銷量暴跌,又遲遲等不到中國購買,產業瀕臨崩潰。Getty Images

 

白蝦銷量暴跌 養蝦業瀕臨崩潰

納斯拉亞在接受當地媒體《美洲電台》(Radio America)專訪時批評,自從宏都拉斯和中國建交以來,中國承諾的經濟利益幾乎都沒有兌現,反而還為宏國帶來巨大的不平衡貿易以及經濟困境。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水產養殖業。

7月初,根據宏國媒體報導,宏都拉斯南方中小型水產養殖協會(Apemasur)向政府求援,希望能為蝦農提供3.5億美元(約新台幣113.7億元)的紓困資金。根據宏都拉斯水產養殖協會(Andah)報告顯示,2024年前5個月,白蝦出口量約2,647萬磅,比去年同期減幅約19%,對台出口量與去年相比減幅更高達55.8%,相當慘烈。

主要原因在於宏國與台灣斷交後,貿易協議終止,出口到台灣必須先課徵20%關稅,而台灣對宏都拉斯的白蝦購買量也大幅下滑。再加上墨西哥暫停進口中南美白蝦的政策,讓宏國的白蝦出口產業瞬間損失這兩大市場。雖然在跟中國建交後,宏都拉斯的白蝦外銷中國可以免除關稅,但中國的報價卻始終只有台灣的一半,採購量也跟預期數量有巨大落差。中國從宏都拉斯進口的白蝦價格每公斤為4.2美元,而台灣則達到8.1美元,中國出價只有台灣原先的採購價一半而已。因此宏都拉斯的蝦農並不願意賤價銷往中國,即使賣給台灣必須多負擔20%關稅,其獲利也比賣到中國好。

一名宏都拉斯的蝦農接受當地媒體《論壇報》(La Tribuna)的訪問時,批評中國的承諾都是空談,他說從政府與台灣政府斷交以來,一切都在衰退,影響最大的是包裝廠,整個倉庫堆滿但賣不出去。台灣買下宏都拉斯70%至80%的出口,可是中國至今都沒有回應,只說會幫忙。

雖然目前宏國政府持續和北京溝通,希望能促進白蝦的收購,但媒體普遍悲觀認為,中國的收購量有限,且開出的價格絕對不會比台灣好。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六成白蝦養殖場關門,導致8,000個直接就業機會和5萬個間接就業機會消失,今年第一季的相關損失已經達2,000萬美元,宏都拉斯養蝦業可說瀕臨崩潰。

為「錢」途與中共建交 慘況陸續浮現

宏都拉斯學者葛瑞可‧培瑞斯(Graco Perez)表示,在宏都拉斯和中國建交後,第一批宏國的白蝦花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才賣到中國,其中只有36噸免關稅。其餘宏都拉斯的外銷主力包括:咖啡、香蕉等產品,出口量完全沒有增加。

另外,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只給了宏都拉斯2.8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作為修繕學校之用,並捐贈10萬美元(約新台幣322萬元)購買醫療用品,其他當初建交時所承諾的經濟援助,到現在都還沒有落實。

宏都拉斯不是唯一被坑的國家。2023年《華爾街日報》披露,中國雖然砸大錢協助厄瓜多興建科卡科多辛克萊大壩(Coca Codo Sinclair Dam),號稱造價27億美元。但才啟用不到8年就浮現數千條裂縫,大家都擔心大壩隨時會崩塌。厄瓜多的白蝦產業,也因為中國的經濟低迷,導致出口數量暴跌。

在這樣的背景下,納斯拉亞的言論引發宏都拉斯國內的廣泛討論。他的競選活動得到了不少支持,尤其是在那些受中國經濟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納斯拉亞認為,恢復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不僅能夠改善宏都拉斯的國際地位,還能重振經濟。他強調宏都拉斯需要一個更平衡的外交政策,避免過度依賴任何一個國家,並希望通過與台灣恢復關係來實現這個目標。

中共承諾9月簽FTA 國內批評聲不斷

或許是發現宏都拉斯國內輿論普遍不友善,北京從今年初開始積極與宏都拉斯接洽,在2月公布「早收清單」,有意釋放雙方談判融洽的消息,並答應宏都拉斯會在9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但事實上,FTA的談判從2023年建交後就已經啟動,一年多來歷經六輪談判,雙方始終無法達成共識,因為協議內容對宏都拉斯來說是一份「不平等條約」,且中方的態度非常強硬。

宏都拉斯經濟發展部長弗瑞迪‧賽拉托(Fredy Cerrato)強烈反對與中國簽署FTA,認為這將進一步加劇宏都拉斯的經濟不平等和貿易赤字。他指出,中國向宏都拉斯出口了超過25億美元的商品,但宏都拉斯卻只向中國出口價值約4,000萬美元的咖啡。

宏都拉斯私人企業委員會(Cohep)執行董事阿曼德‧烏爾特科(Armando Urtecho)受訪時也強調,「中國提出的條件,無論是政府還是私人企業都無法接受,因為保護宏都拉斯的本土投資和就業環境,非常重要。」

一直反對與中共過度密切往來的前副總統納斯拉亞,同樣非常反對與中國簽署FTA,他以鄰近中美洲國家和中國建交後的慘痛經驗為例,認為中國真正來投資的是國營企業,重心根本不是發展商業,而是覬覦占有礦產資源。例如:中國在秘魯和玻利維亞進行礦業開發,但嚴重蔑視工人的人權,除了拿走礦產,什麼好處都沒留下。

宏都拉斯的產業界也認為,一旦和中國簽署FTA,獲利的只有少數特定人士,同時中國廉價產品例如機車、水泥卻大舉傾銷,將導致宏都拉斯的中小企業爆發倒閉潮,造成更多失業問題。

納斯拉亞說:「中國的承諾看似誘人,特別是在開放其巨大市場方面,但最終購買的量非常有限。相反的,中國通過其強大的生產力,用他們的產品充斥了我們的小市場,導致我們的市場被他們過剩的生產量所填滿,從而消滅了我們大大小小的企業。」他甚至在X(前推特)怒批:「中國來這裡不是為了幫助我們,而是為了殖民我們。」

隨著2025年選舉的逼近,是否恢復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可能成為宏都拉斯選戰中的一個關鍵議題。許多分析認為,納斯拉亞的立場有可能在選舉中贏得廣泛支持,特別是在那些對現任政府與中國合作感到失望的選民中。

科學家靈界探險 揭露貧富善惡的祕密

▲史威登堡看到,在另外空間有道路,有的通向天國,有的通向地獄。Adobe Stock
第259期
方清月

在《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有一句話很有名:「富有的人上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在古代猶太文化中,城門有一種小門稱為「針眼」,當駱駝要通過這個小門時,必須卸下所有負重並跪下爬行才能通過,這象徵著富人要放下財富和驕傲才能進入天國。西方民間多認為,富人又貪又傲,去不了天堂;反之,窮人因為一身輕,沒有太多讓他牽掛的財物,所以進天堂相對容易得多。

果真是這樣嗎?現代社會中許多富人選擇「裸捐」或慈善捐贈,以此證明放下了貪財執念,更能接近美好的天堂。富人和窮人到底誰更容易進天堂?難道擁有財富就是罪惡?對此,瑞典的通靈科學家伊曼紐‧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1688~1772年)有獨到的見解。

史威登堡有特異能力,可以遨遊另外空間,他在靈界探險時,看到天堂裡既有富人,也有窮人,很多富人和權貴享有比窮人更大的榮耀,這似乎顛覆了民俗的認知。許多聖經中的人物如:亞伯拉罕、大衛、所羅門等都是富有的人,他們對神的忠誠和信仰令人讚美。

史威登堡是瑞典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他精通科學、數學、發明、天文、哲學和文藝等多個領域,被視為可以和牛頓相提並論的天才,並以其靈界見聞錄聞名,其卓越的科學成就和顯著的通靈能力,獲得瑞典王室的認可。

衡量善惡不看財富 而是人心

1758年史威登堡寫成《天堂與地獄》(Heaven and Hell)一書,他披露了自己驚人的靈界之旅,在那些見聞的部分內容中,他窺見了富人和窮人的祕密。

那麼,善人和惡人又是怎麼區分的呢?一個人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標準又是什麼?

《天堂與地獄》這本書寫道,史威登堡在靈界中往返時,天使告訴他,神最主要的是看人心裡哪種愛占了主導地位。一個人在世時,如果主導他心靈的是對神的信和愛、對他人的仁愛,當他到了靈人界(天堂和地獄之間的一層空間)就會成為善靈,他就會進入天堂;但他若陷入了自私執念、對塵世慾愛的貪戀,他就會成為惡靈而走向地獄。

關於財富觀,天使的回答也顛覆了世人的認知。天使說,世人可以獲取財富,也可以積累資產,只要不是用欺詐、邪惡、殘害人命等手段而取得,毫無疑義。

原來是否擁有財富並非衡量善惡是非的標準,而且人們完全可以享受美食,只要不過分沉溺於味覺享受就可以。富豪完全可以擁有與其身家地位相匹配的豪華居所,可以適當的娛樂、愉悅的生活。用東方人的思維來理解,就是凡事有度、適可而止。

富豪在世俗擁有的財產、地位、榮譽,並不妨礙他對善良、對神的虔誠信仰,也不是妨礙他進入天堂的理由,只要他心裡對神秉持信心,平日以仁善、誠實、正直待人,甚至還憑藉自身條件,善用財富來慷慨助人,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但是若為了享有財富、擔心未來,每天板著面孔、一本正經的假裝虔誠,這樣的偽裝將無濟於事。

窮人的抱怨 阻礙天堂之路

對於窮人而言,最容易對自己的卑微地位、困窘處境而抱怨命運不公,或妒嫉他人財富,或對神產生惡念,怨天怨地、憤憤不平。雖然他是窮人,卻也無法得到神的祝福,甚至有些人一有機會就去欺騙別人,他以後不一定能上天堂,甚至還會下地獄。

但有些窮人能夠樂天知命,對於能擁有的一切常懷知足之樂,心存感激。對自己的處境從不抱怨神,也不貪婪或覬覦他人財物。在一生當中還能在自身位置上勤勉工作,保持善良,熱忱待人,做事誠懇忠誠,他以後也能上得了天堂。

靈界有未來的「路」

人們在《聖經》中看到「路」這個字,而史威登堡則在另外空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路。他說:「這些路是與真知或謬見所對應的真實顯現,這就是『路』在聖言中的含義。」

史威登堡看到,在另外空間可以看到道路,有的通向天國,有的通向地獄,每條路都通向某一個特定群體。善靈只走通向天國的路,最終到達與其善愛相同的群體,他們看不見通向其他地方的路;反之,惡靈只走通向地獄的路,最終到達與其欲望相同的群體,通向其他地方的路,他們也是看不見,即使看得見,也不願意走那條路。

史威登堡說,神的心裡充滿了善與慈悲,從來沒有想把任何一個人投入地獄,而是人的惡行將自己拖入了可惡又可怕的境地。人們心中的惡,就像一條繩索牽著人,一步一步走向了地獄深淵。

中國名校畢業生餓死與「爛尾娃」 根源在哪?

▲近年來,數百萬計中國高校(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出現所謂「爛尾娃」人群。圖為2024年5月31日人群奚落的上海招聘會。Getty Images
第259期
肖然

近日,中國一則微信文章〈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引起網路熱議,文中講述一名出身寧夏貧困山村的女孩雖然畢業於北京「211名校」,由於沒有找到公務員工作,後來餓死在出租公寓。

北京「211大學」或「211院校」的「211」,原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是中國北京名校的泛稱。

到西安處理女兒後事的父親認為,女兒當年考公務員落榜是因考試不公,認為女兒第一名都不被錄取,一定是因為農村家庭沒背景,名額被有背景的人頂去,並表示女兒是全家的希望和村裡的希望。房東則認為女孩執著考公務員,感受到她的巨大壓力。

畢業即失業的中國「爛尾娃」

近年來,數百萬計中國高校(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出現所謂「爛尾娃」人群,是繼中國「爛尾樓」之後的網路社群熱門關鍵字與特異現象。前中國媒體人趙蘭健接受紐約華文媒體《看中國》採訪時表示,「爛尾娃」現象突顯當前大量畢業生難以找工的困境。趙蘭健認為,中國高企的失業率使數百萬大學畢業生陷入就業困境,即使擁高學歷,許多人也不得不接受低薪工作,甚至有些年輕人無奈回到家鄉成爲「全職兒女」,依靠父母的支持維持生計。

「這樣發展下去,年輕人要嘛繼續躺平,或像寧夏『211』女高材生一樣自殺,要嘛起來反抗這個不公平的制度。」他告訴《看中國》。

趙蘭健認為,中國表面看似在中共集權統治下的社會統一,內部卻到處是無法調和的撕裂,「我有很多在公檢法系統和政府中工作的同學,在我的心中他們早就是殭屍,他們無法認知中國社會的扭曲畸變。他們在社會體制中吸食全民血汗,很多人都是脫胎於寧夏餓死的女大學生。而被餓死的寧夏女大學生,若進入中共體制也可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這是一種無法解脫的社會公有制必然。政府、國企、軍隊早已成為世襲制度,必然導致官民社會的嚴重對立和分化。」

「我親身體驗到的這些分裂狀態,還遠遠不及中國社會的現實。例如:寧夏被餓死的女大學生,她所身處的生活環境和她想要接觸到的工作環境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中國社會正是由這一條條巨大的縱橫交錯的鴻溝所撕裂的。中國唯一統一的是防火牆下的整體監獄。」他說。

中國教育制度的實質

趙蘭健認為,中國教育體系是一種完整的奴隸養成教育體系,教育的目的就是洗腦成為共產黨的奴隸或自甘願的人礦。「長達70年教育的目的是把每個人都打造成社會主義螺絲釘和血肉長城的墊腳石。寧夏被餓死的女大學生自己也是被教育成的甘願。她認為自己的死亡就是順從黨的意志,是愛國的一種形式。她的死亡可以看作是一種為了公務員管理體制的殉情。」他表示。

「這都是中國畸形教育機制導致的,這也是我身邊同事、朋友,只要有錢100%把小孩送出國讀書的原因,像以前我合作的大多數國企領導、政府高官幾乎100%把小孩送出國讀書。培養主人和培養奴隸是中西方教育機制的本質不同。而在民主國家留學回來的這些官二代在進入中共政府管理體系,就更加如魚得水了。因為,只要在西方的教育機制下,減去信仰和善良,就是中國共產黨需要的社會奴隸駕馭者。」他補充道。

趙蘭健還指出,中國教育是全世界最大的傳銷機制遊戲,是金字塔營銷方式。「中國大學培養了全世界最多的快遞小哥和送餐騎手,畢業之後的大學生幾十年都無法在學費、貸款、住房的泥潭中掙扎出來。導致中國年輕人自殺連續不斷、社會危機成風。」他感嘆。

中國青年在覺醒中

不過,趙蘭健認為,中國這些被教育體系欺騙的一代人,正在覺醒之中。雖然存在寧夏被餓死的女大學生這種終身被洗腦成奴隸的人,但還有一大群逃離中共洗腦體系的人,他們不是「爛尾娃」,而是思考者、行動者。而要想改變這些社會現象,在早已經模式化的人群中無法找到最終解決方案。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從社會制度的頂層下手,但代價也一定不菲。

趙蘭健分析:「二戰之後,重創後的德國和日本國民很快獲得思想認知改變,步入正常人類社會模式,獲得社會整體的飛速發展。而中國由於共產黨的存在,共產黨為了執政合法性的續存,錯誤行為無法被準確認知糾正,關於文革的錯誤、大饑慌餓死幾千萬人的錯誤、對法輪功殘酷迫害的錯誤,都沒有被糾正,導致全中國在邪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認為,「如今寧夏女大學生被餓死的案件,就是中國社會邪惡程度的具體體現。」

谷歌被判壟斷 或動搖搜尋引擎主導地位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裁定谷歌的搜尋業務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Adobe Stock
第259期
路克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8月5日裁定,谷歌(Google)的搜尋業務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這次裁決是對谷歌歷史最悠久、最重要的業務的嚴厲譴責,可能改變數百萬美國人在線獲取訊息的方式,並動搖谷歌多年的主導地位。

谷歌花費數百億美元簽訂獨家合約,確保其在智慧型手機和網路瀏覽器上作為全球預設搜尋引擎提供商的地位。美國政府在川普政府期間提起的歷史性反壟斷訴訟中指控,這些合約使其有能力阻止微軟的Bing和DuckDuckGo等潛在競爭對手。

谷歌被判違反美國《反壟斷法》

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表示,這種強勢地位導致了必須制止的反競爭行為,特別是谷歌與蘋果和其他移動生態系統主要參與者達成的獨家協議。谷歌在搜尋引擎廣告中收取的高價也反映了其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

這一意見代表了美國政府對大型科技公司提起的一系列競爭訴訟中的第一個重大判決,並被描述為自千禧年期間美國與微軟的反壟斷對決以來最大的科技反壟斷案。

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Merrick Garland)在聲明中說:「沒有一家公司,無論規模多大或多有影響力,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白宮稱該裁決是「美國人民的勝利」、「美國人應該享有自由、公平和開放競爭的網際網路」。

谷歌計畫對該裁決提出上訴,並辯稱谷歌是網路上最好的搜尋引擎。谷歌全球事務總裁肯特‧沃克(Kent Walker)表示:「隨著這一進程的繼續,我們將繼續專注於製造人們覺得有用且易於使用的產品。」

這次裁決標誌著谷歌在反壟斷訴訟中的第二次敗訴,此前加州聯邦陪審團於2023年12月表示,谷歌利用專有應用商店進行非法壟斷。該案法庭仍在考慮可能的補救措施。

改變搜尋引擎服務方式

這次裁決預計將引發另一項訴訟,以確定谷歌將面臨何種處罰,加上谷歌將提起上訴,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定案。但這項裁決最終可能會顛覆谷歌提供搜索引擎服務的方式,影響其與設備製造商和線上服務商達成高價交易的能力,這正是本案的核心。

其他補救措施也可能在考慮之中,例如:法院可能迫使谷歌實施「選擇畫面」,讓用戶了解其他可用的搜尋引擎。谷歌還可能面臨罰款,雖然罰款「不是美國反壟斷體系執法的主要方式」。

在訴訟首次提起時,美國反壟斷官員也沒有排除谷歌分拆的可能性,因為谷歌的行為可能威脅到未來的創新或谷歌繼任者的崛起。

不過,分拆被法院認定壟斷的公司,在美國鮮有前例。之前是20年前試圖分拆微軟,結果失敗收場。上次成功的案例是40年前分拆壟斷電信業的AT&T。

前谷歌政策主管亞當‧科瓦塞維奇(Adam Kovacevich)反駁了這一裁決,他說:「今天裁決的最大贏家不是消費者或小技術,而是微軟。」他說:「微軟幾十年來在搜尋引擎方面投資不足,但今天的裁決為法院強制Bing違約交易打開了大門。這對那些因為認為谷歌是最好的而選擇谷歌的消費者來說,簡直就是當頭一棒。」

反科技業壟斷的風向標

這一裁決也可能成為其他重大科技反壟斷案件的風向標,包括針對蘋果和亞馬遜的案件。亞馬遜和蘋果都稱,針對他們的反壟斷訴訟「在事實和法律上都是錯誤的」。由於獨家協議對這場訴訟至關重要,這也可能推動司法部對售票系統「票務大師」(Ticketmaster)母公司「理想國演藝」(Live Nation)的反壟斷訴訟。

政府針對谷歌的案件中提出的許多論點都是其他案件的拼圖。法官阿米特‧梅塔長達277頁的意見書在2023年一場長達數週的庭審後發表,谷歌的高層及蘋果、微軟等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都在庭審中出庭作證。大部分複雜的程序都是閉門進行,反映出促成谷歌搜索主導地位的交易涉及敏感的商業訊息。

在庭審中,一些批評人士警告稱,谷歌的搜索壟斷地位將使其躍居人工智慧(AI)領域的主導地位。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narayana Nadella)表示,透過預設協議提供給谷歌的大量搜索數據,可以幫助谷歌訓練其AI模型,使其較任何模型都更好,這可能讓谷歌在AI領域獲得不可撼動的優勢,從而鞏固其權力。

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高級分析師伊芙琳‧米切爾-沃爾夫(Evelyn Mitchell-Wolf)說:「它的無處不在是它最大的優勢,尤其是在AI搜尋替代品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如今OpenAI的ChatGPT等AI搜尋工具,對谷歌在搜尋領域的主導地位構成的威脅越來越大。

醫術在於仁心

▲不管醫學知識和醫療儀器如何更新換代,唯一恆定不變的核心還是「醫術在於仁心」。Adobe Stock
第259期
曹長青
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在一場台日文化聯歡會上,結識了在日本行醫幾十年的周東寬先生。節目最後的壓軸戲是周醫師的演講,他全程講的不是看病、治病,而是「預防醫學」。四十多年前,我在中國當記者的時候,就接觸到並力薦當時剛剛在美國興起的預防醫學,所以對周先生目前全力推動的這項事業頗感興趣。

後來周醫師送我一本他同樣做醫師的父親之口述傳記,從這本傳記和周醫師的講述中,看到了一個四代行醫的家族,從台灣的日治時代、國民黨時代、跨越到當今的日本,讓一段曾經是我腦中抽象且遙遠的歷史,具體形象化為大時代變革中鮮活的人的故事,而故事背後又反映著台灣和日本文化背景的連結,尤其是這連結中所體現的價值。

俗話說:「病急亂投醫。」疾病並沒因科學發達而減少,反而是癌症等難治的病越來越多,讓所有人擔憂。能否找到好的醫生,可謂性命攸關。當今醫學已很發達,醫生查病主要靠驗血和各種儀器掃描,連手術都越來越多通過電腦操作。那什麼是好醫生的標準?怎樣才能做一個好醫生?

 

旅日周東寬醫師多才多藝,不僅是年過70還在看診的醫生,還喜歡書法、繪畫、唱歌。曹長青提供

▲旅日周東寬醫師多才多藝,不僅是年過70還在看診的醫生,還喜歡書法、繪畫、唱歌。曹長青提供

 

醫生世家信奉一個經典

高壽到89歲的周東寬醫師的父親周廷堯,一個受日本教育、在台灣和日本兩地成長、沒做過高官御醫、只給無數百姓看過病的「普通醫師」,卻在他的自傳中強調了一個最閃光的道理、一個亙古都是最精確的經典——「醫術在於仁心」。只要對病患有一片仁慈的愛心,在當今科學的配合下,就能使每一個醫生的成就都大幅提高,給病人帶來生機。所以,我深感這句話應該成為所有醫學院的第一堂課的核心、所有教室講台上和醫院診所病房抬頭可見的大橫幅,讓每個醫生都時刻不忘。

周廷堯醫師用他的一生,實踐著他這句經典。歷經和平、戰亂、成功和挫敗,沒有一樣讓他喪失自己對「醫術在於仁心」的信仰。一個四代醫生家庭的承前啟後者,在樸實無華的歲月裡默默地實踐,體現著台灣和日本的傳統價值,這些價值才是人生和國家能夠持續健康生存的根基和源泉。

這個四世醫生家庭的第一代是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在台灣苗栗附近開了當地最大診所的周朝棟。那是出診要靠騎馬的歲月,他的信條是:「要盡心盡力照顧當地住民、幫助他們健康生活。」交不起錢的,就用雞、鴨等食品代替,甚至完全免費醫療。「仁心」讓周朝棟的醫療事業蒸蒸日上,還有能力開辦了糖廠、出租車隊等,成為當地首富。日治時代的台灣,秩序、規矩,雖說是被殖民統治,但只要勤奮努力,前景是充滿希望的。

「共產社會不是我能生活的地方」

四世醫生家庭的第二代周廷堯,15歲勵志繼承父業,並去日本留學。他雖在台灣接受日本教育,但其日語能力遠達不到醫學院的要求。周廷堯就從小學課本開始重新學習日語,刻苦攻讀,最終考上日本醫學院。完成學業後進入一家日本醫院,雖因是台灣人而感覺到某種程度的差別對待,但他心態很健康,從未有一句抱怨,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績,就能贏得尊重。結果健康的心態幫他邁向了成功之路,很快升到外科主任。院長甚至想把女兒嫁給他,等於讓他繼承自己的事業。但周廷堯還是按照傳統娶了台灣人為妻,他認為這是他人生中最正確的選擇。

做醫生期間,周廷堯醫師目睹了二戰期間被美軍轟炸成焦土的日本,經歷了病患和戰爭傷員來不及救援的慘痛狀況。曾準備在東京黃金地段的千代田開醫院,但因日本戰敗,台灣被放棄、百廢待興,時年31歲的周廷堯和妻子決定回台灣。當時台灣已被中華民國接管,一片混亂,中國內戰剛剛開始。

混亂中周廷堯和父親在台北開業,結果因父親被朋友欺騙而陷入經濟困境。周廷堯去了香港和中國廣東,一如既往地本著「仁心」繼續行醫。在國共內戰如火如荼之際,周廷堯在廣東的醫療事業也蒸蒸日上,但國軍的節節敗退卻無法不令他憂心忡忡。他當時就清楚「共產社會不是我能生活的地方」,結果在共軍打過長江後,他就及時逃回了台灣,所以後來的人生才能如願如意。

他的「異體同心」的「同志」

回到台灣,前後在高雄和台東成功開業後,周廷堯一直懷念著培養他成為醫生的日本。為了後代也能接受日本教育,在49歲之際,周廷堯毅然攜全家再度回到日本開診所。年近半百在異國他鄉重新開業,其難度可想而知,但他始終信奉著「醫術在於仁心」,直到89歲去世,兒孫也如願接受日本教育,踏上了醫學道路。老人家一生都熱愛日本,稱讚日本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日本和台灣自然相通的很多部分,尤其是文化和心理上的。

周廷堯唯一跟有著「大男人主義」標籤的日本和台灣相違的一點,是他在自傳中對妻子的不斷讚美。妻子在養育四個兒女的同時跟他一起打拚創業;他人生的每個重大決定,都得到妻子的鼎力支持,他稱妻子是「異體同心」的「同志」。遇到窮困的病患,妻子不僅免了醫療費,還送米去接濟。周廷堯對妻子的感激、感恩之情,也是他「仁心」的一個重要體現。他的女兒在悼念父親的文章中說,母親病逝,父親在病床邊親吻母親的額頭,說:「妳還是比我先走了,沒有辦法啊!我隨後就會跟著過去。」13月後,周廷堯就過世。

歷經動盪不安的社會,卻度過了一個無怨無悔的人生。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時代,在他那裡只是一個背景。說到底,是因為在任何狀況下他都遵循了傳統價值,信奉了「仁心」。

「不戰而屈人之兵」

祖父和父親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無形的。醫生世家的第三代周東寬,13歲隨父親從台東來到日本。不負父親的期待,如願獲得醫學博士並開辦醫院。他和日本妻子有兩子一女,也都是醫生。全家人坐一起,五個醫生,可以開醫學研討會。現在大孫女也要學醫,很快要成為五代醫學世家了。

周東寬在日本崎玉縣已有三家醫院,其中位於南越谷的占地1,400坪、三層大樓、100個停車位的綜合性醫院,至今已24年。面對每天都在更新的醫學新時代,周東寬醫生在每週四天看診、預約都排到三個月之後的同時,寫出了十幾本專著,主要是研究預防醫學。

早在醫學院攻讀時,他就在同學中組織了「食療研究會」,提倡食療防病。他的南越谷醫院的成立初衷,是因為看到胰臟癌患者往往發現時就是晚期,倖存率太低,所以要建一個致力於早期發現和預防的醫院。如《孫子兵法》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能把敵軍擋在國門之外,還讓其降伏,而不是疾病進入體內,再來戰鬥。

 

周東寬醫師對「干預醫學」和「不要有違和感」這兩大主張身體力行。曹長青提供

▲周東寬醫師對「干預醫學」和「不要有違和感」這兩大主張身體力行。曹長青提供

 

兩大主張:干預醫學,不要有「違和感」

如今預防醫學已成世界潮流。周東寬院長又從兩個獨特角度闡述了預防醫學的做法。一是提出「干預醫學」。這種干預,不是專制國家和西方左派那種對他人生活的操控,而是強調「干預」自己的生活,不可放任自流地大吃二喝,要有紀律性。

除了飲食,他的干預醫學還強調「肉筋氣」。「肉」,指鍛鍊身體、增加肌肉,不是為體型有塊,而是肌肉多了有助好細胞的增加,而壞細胞多到一定程度就是癌症。「筋」,指拉筋。中醫早有「舒筋活血」,甚至「筋長一寸,命長十年」之說,因筋也是助好細胞增長。「氣」,指要到氧氣多的地方活動,就是常言說的有氧運動。周醫師甚至認為,住高樓不宜健康,因氧氣相對稀少。

熟悉周東寬的人稱讚他多才多藝,因他不僅是年過70還在看診的醫生,還喜歡書法、繪畫、唱歌,他的畫曾獲日本獎項。其實這些都是他養生健身的一環。他說書法訓練人的耐性、陶冶性情;構思、沾墨、揮毫,都需靜心。繪畫更如此,他說一幅畫平均要畫三個月,更是修煉人的心境,如同精神「拉筋」,讓情緒舒緩。包括唱歌,周醫師也有獨到的解釋,他說引吭高歌,會促大腦和大腸的好細胞活躍。他還自創一套健康體操,強調的也是預防至上。

跟自己身體「天人合一」

除「干預醫學」外,周東寬還套用日本文化,提出預防醫學的第二個重要概念:不要有「違和感」。這個日文詞彙的三個漢字不用翻譯,其意自明,這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概念。日本被稱為「大和民族」,特別強調「和諧合作」,不要冒犯別人,凡事不要「違背和諧」。

周東寬提出的不要有違和感,則是不要跟自己的身體有「違和感」,違背了身心規律,人就會生病。中國文化有「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說。「天」,其實就是規律、道理;「合一」就是不違背道理。而人和自己的身心「不違和」的話,就會健康。

現代人太多失衡(即違和),諸如心理失衡,大腦皮層處於抑鬱狀態,壞細胞就增長,防疫力下降,就生病或衰老,所以有「憂鬱催人老,歡樂變年少」之說。還有飲食失衡,導致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結果高處不勝寒,癌症來眼前;還有運動失恆,久坐傷肉、久站傷骨、久臥傷氣、久思傷神,都是強調人要運動,人生像水,流而不腐;再就是起居失常,沒有足夠的睡眠和好的作息習慣。總之,跟自己身體「違和」,就病從「違」來。

周東寬醫師本人不僅出診看病,管理三家醫院,還寫書、定期辦「健康講座」等,精力充沛到驚人,都得益於他對「干預醫學」和「不要有違和感」這兩大主張的身體力行。一個醫生,他熱心的不是招攬更多病患,而是極力宣傳大家都要重視預防,別得病,這就是仁心。不管醫學知識和醫療儀器如何更新換代,唯一恆定不變的核心還是「醫術在於仁心」。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水泥在香港叫做「石屎」,香港一片片高聳入雲的建築群,宛似一大片森林,所以狹小的香港,就有「石屎林」的稱號。Adobe Stock
第259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澤斌表示,業界自2023年觀察到政府的多次招標都流標、發展商減少投地後,已預見今年工程量大減。據其了解,近日不止一家建築師事務所要求員工放無薪假,也有公司暫停招聘,甚至裁員。

香港「石屎林」榮景不再

水泥在香港叫做「石屎」,香港一片片高聳入雲的建築群,宛似一大片森林,所以狹小的香港,就有「石屎林」的稱號。香港的營建業,歷來就是香港主要的經濟支柱,香港的打工仔抱怨一世都要為地產商打工。也就是說,從走進社會賺錢開始,就要考慮自置物業,資金累計到首期買房,又要還長達20年的貸款,一生的黃金時間,都在為這個居所的老闆打工,到還清貸款為止。

所幸因為地少人多,香港房價幾乎年年上漲,除了有特殊情況發生,例如: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1982到1984年中國決定收回香港的中英談判期間、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到2003年SARS入侵香港,幾乎每次都和中國有關,否則房價上漲,年年薪資提升,貸款負擔越來越輕,買房子除了自住,也是一種一定賺錢的投資。尤其2003年後中資大舉入侵,房價更是飛漲,政府無論是出什麼招式,都無法阻擋市場的力量。尤其是5到6坪的小套房,因為投資金額小,又是普羅大眾進入房地產市場的第一步,更被炒到單位面積價格高過豪宅的離譜境地。

然而現在香港的房地產也面臨不景氣,原因又是來自祖國。香港自從2019年鎮壓「反送中」運動,再實施《港區國安法》,香港許多中產階級大批變賣居所流亡海外,給房地產市場增添壓力,從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累挫,部分屋苑更出現三成或以上蝕讓。而不幸,中國經濟下行,中國的房地產業也走下坡,大量年輕人失業,地產商首當其衝,幾家中國的超級地產商,例如:恒大、碧桂園等,不是破產就是面臨嚴重財務問題,房屋打折都沒什麼人要,鬼城處處,連習近平欽定的「雄安新區」也難免,自然也影響到香港。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2023年香港住宅物業價格下跌7%,交易投資量萎縮至4.3萬件,縮減5%。根據香港政府統計,2024年1月樓價指數跌至2016年11月以來的新低點,如上述與2021年9月的歷史新高相較,累計跌幅達到23%。

「撤辣」後中國買家伺機進場

過往為了阻止房價飛漲,特區政府有一堆「辣招」伺候。香港房市開始不景氣時,香港的營建商就建議政府要「撤辣」。不過政府沒有估計到問題的嚴重性,擔心一撤辣,房價再度噴出,所以遲遲不肯撤。到後來眼看房價的確下跌無法阻擋,所以今年2月28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的《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推樓市「重招」,包括實施逾13年、俗稱「辣招」的《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全部撤銷,住宅物業交易毋須再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這些都是香港在2010年後為了抑制房地產市場過熱,針對非本地人及以公司名義購買的買家推出的辣招,大致為房價的30%。金管局公布暫停壓力測試要求及放寬按揭(即抵押貸款);下年度賣地按市况決定推地量和速度等。政府消息稱,並無指標界定何時重推辣招,會動態觀察市况,有需要或採適當措施。

全面撤辣後的首個週末(3月2日),住宅樓宇成交量高達445筆,較上一週大增近20倍,若包含2月28日當日至3月3日,短短5天則成交581筆。而其中不少是中國買家,根據成交的資訊顯示,有超過八成買家為非香港永久居民。因為以往香港的高昂房價和購買成本,能阻擋許多有意願購買港房,但資金實力未達標的中國買家,現在香港政府撤銷樓市保護傘,大大降低中國人的購屋門檻,只要中國人在香港開一個銀行戶口、自備頭期款,就能在香港置產。

撤辣後一手市場升溫,由會德豐及港鐵合作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SEASONS PLACE,樓花期約19個月,3月23日首輪銷售,以價單形式推售368戶,即日全部售出,套現23.6億港元。發展商即晚加推244戶,同步上載銷售安排,在3月27日展開次輪銷售,盡推282戶。到晚上10點售出170間,占次輪銷售推出單位的60%。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中原地產公布數據顯示,在中國買家積極入市帶動下,2024年上半年,香港累計6,117宗「普通話拼音」(指中國人)買家買賣登記,年增70%,涉及總金額705.4億港元,年增42%,均創下1995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目前香港房市「普通話拼音」買家的比例,也升至25%的歷史最高點。

房市小陽春只是「曇花一現」

然而即使國內買家鍾情香港,撤辣後的小陽春也後勁不繼,所謂「旺丁不旺財」,中原指數踏入4月已開始回落,4月中旬香港10大屋苑二手房成交跌至單位數,為撤辣後首次,創了7週低位。總之,港府2月底撤辣後加快了買家入市步伐,推高二手交投量,反映香港主要屋苑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曾連升3週,共2.84%,但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商辦大樓更加不妙。最新的資訊是,港島鬧區頂級商辦的「中環中心」(位於港島皇后大道中,樓高346公尺,樓層數80層,為香港第五高樓、世界第64高樓,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中環廣場和中銀大廈),近來傳出成交呎價1.3萬元,創10年新低。據報導,某一高齡香港企業家在2019年時,以1.14億港元買入中環中心22樓某一單位,因有感香港房市漸下行,想出手賣出,但出售價格從6,200萬港元一路降,直到日前以4,200萬港元成交,5年下來投資虧損高達63%。

國安法之下的「百年變局」

看來,香港特區政府還是不願意看到《港區國安法》對香港的殺傷力,然而一般民眾確實眼睛雪亮,香港的未來就是中國的一大城市,那麼房價也會與內地城市拉平。因此建築師事務所最先感受到這個危機。「建築師事務所商會」主席劉榮廣去信發展局長甯漢豪,承認業界面臨困境,指環球及本地經濟不景氣下,本地及內地工程項目及工作機會很少,不少建築師行出現裁員潮,「處於掙扎求存的臨界點」,建議政府推更多外判顧問合約、重啟暫緩項目及加快外判工序,助業界度過難關。但是發展局的回答是「目前的困局屬於短期」,一副官僚架子。

 

香港夜繽紛(Night Vibes Hong Kong),為港府於2023年9月中旬起推行一系列以夜市作為,推廣旅遊及刺激經濟的活動,2024年1月9日宣布升級為日夜都繽紛,自2024年1月舉辦至2024年5月。Getty Images

▲香港夜繽紛(Night Vibes Hong Kong),為港府於2023年9月中旬起推行一系列以夜市作為,推廣旅遊及刺激經濟的活動,2024年1月9日宣布升級為日夜都繽紛,自2024年1月舉辦至2024年5月。Getty Images

 

其實1946年在上海創立,後遷來香港的保華建築,今年6月已爆發欠薪問題,讓大家吃驚。在營建業的上游建築師事務所陷入困境以後,更多下游的營建公司也將陸續爆發問題。但是香港政府還是不肯降低公家的招標價格,情願流標往後拖,讓營建行業空等。不過政府也有政府的苦楚,目前大搞夜繽紛、日繽紛、日夜都繽紛的各種各樣活動,吸引遊客與港人留港,開支當然也很多,但地產發展稅收與證券交易稅收都下降而出現財政赤字,自身已經很難維持。

罪魁禍首就是香港政府都不敢承認的《港區國安法》,然而北京不肯正視這個問題,妄言這是「百年變局」,要敢於鬥爭。這當然是變局,來自習近平胡作非為的百年變局,中國上下束手無策,香港只會聽命跟著叫嚷,看能胡作非為到幾時?

美國左派為何青睞賀錦麗的社會主義主張?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2024年8月16日首次發表以經濟為主題的重要演說。Getty Images
第259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之一。

美國一直被視為資本主義制度最後的堡壘,但就在8月19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簡稱DNC)召開之前,被歐巴馬、裴洛西等少數精英選定的2024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又譯卡瑪拉‧哈里斯),卻在8月16日宣布了帶有強烈社會主義色彩的競選計畫。西方世界因為早就走在民主社會主義大道上,對此沒表示驚訝。但美國國內的經濟學家們紛紛批評賀錦麗的社會主義經濟政策,認為已經被拜登經濟學折騰了三年半的美國,再也承受不了賀錦麗為收買選民的亂撒錢。

賀錦麗畫了一個巨無霸福利蛋糕

8月16日,在DNC大會召開前三天,賀錦麗公布了她上任100天內將實施的經濟政策——其中包括高達1.7兆美元的補貼,以及在拜登、賀錦麗政府通脹肆虐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對食品、雜貨的價格控制,列其主要主張如下:

1.承諾在四年內努力建造300萬套新房,以「解決住房短缺問題」,給每位首次購房者發放25,000美元幫其支付首付。

2.擴大兒童稅收抵免,為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在兒童出生第一年提供高達6,000美元的稅收減免。但並沒有說明哪些收入屬於「低收入」和「中等收入」。

3.承諾要「取消數百萬美國人的醫療債務,並幫助他們避免將來積累此類債務」,將胰島素費用上限設定為35美元,自付處方藥費用上限設定為2,000美元,超出的部分由政府買單。

4.限制零售業物價。賀錦麗計畫降低食品、雜貨成本,包括與國會合作禁止「哄抬價格」,或阻止賣家對產品定價過高。食品價格如果漲得太離譜,要高額罰款。

5.低收入打工人福利。低收入人群的所得稅抵免額度增加,最多每年多拿1,500美元。

派發的蛋糕夠多、夠大,但最關鍵的一條卻未予以說明:做蛋糕的錢從哪裡來?此時此刻美國國債已逾35兆,賀錦麗為了選票而濫開支票,問題是誰來買單?多位記者都當面向她提出這個問題,賀錦麗不耐煩地表示,詢問她計畫如何支付她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幾項經濟提案的費用「是一個錯誤」。

 

賀錦麗經濟主張,相當於極端的社會主義獨裁,完全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背道而馳。Adobe Stock

▲賀錦麗經濟主張,相當於極端的社會主義獨裁,完全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背道而馳。Adobe Stock

 

限價措施與政府直接造房並補貼買房,完全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背道而馳。她的社會主義政策是誰提供的想法?有人翻出她在2019年的一次講話,發現那時比現在還過分,竟然直接宣稱要沒收個人和公司的專利權,這種言論無疑是與美國資本主義精神背道而馳,是對個人和企業權利的嚴重威脅。如果真的實施這種政策,無異於在推動一種極端的社會主義獨裁,將重挫傷害個人和企業的創新動力。

美國智庫對賀錦麗的言論驚詫不已

在選賀錦麗之前,美國媒體的各種評論都希望賀錦麗與嚴重破壞美國經濟的「拜登經濟學」保持距離。「拜登經濟學」的要害是政府強力介入經濟並直接投資,對美國經濟傷害甚大。但賀錦麗的社會主義分配計畫比拜登經濟學的破壞力更強。8月16日,《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採訪了許多經濟學家,都對該計畫的高昂成本提出了批評,認為對舉步維艱的美國經濟將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曼哈頓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高級經濟研究員布萊恩‧里德爾(Brian Riedl)在談到已經預測的2024年預算赤字時告訴《紐約郵報》,僅住房補貼一項就「絕對會導致通貨膨脹」,並將「進一步推高2兆美元的赤字」。

「卡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稅收政策研究主任亞當‧蜜雪兒(Adam Michel)向《紐約郵報》表示:「CRFB(The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負責任的聯邦預算委員會)的估計清楚地表明,賀錦麗的議程——就像之前的拜登一樣——將在財政上不計後果,並在經濟上造成破壞。」「給人們開出大額支票並實施價格控制,是擴大需求、減少供給、造成短缺和強制配給的良方。」

「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經濟研究員喬爾‧格里菲斯(Joel Griffith)在談到不斷上升的國家赤字時對《紐約郵報》表示:「在我們已經堆積如山的債務上(最新資料是35兆美元),再增加這種債務是非常魯莽的。」,該基金會公共財政經濟學家安東尼(EJ Antoni)對《紐約郵報》直言,「賀錦麗的議程比拜登的議程更糟糕,這意味著更多的支出、更多的借貸和更多的印鈔來支付所有費用。」

「無黨派稅務基金會」(The Nonpartisan Tax Foundation)在一份分析報告中對賀錦麗提供的補貼資金來源細節缺乏感到尤為困擾。該基金會在一份分析報告中表示:「賀錦麗的議程缺少關於如何支付她提議的稅收補貼和聯邦項目擴張的細節,這有可能導致債務軌跡惡化。」「這些提案的總成本可能在10年內超過2兆美元,在赤字融資的範圍內對通脹造成上行壓力,並導致美聯儲的高利率立場進一步延長。」

「過去三年半的過度監管導致監管負擔加重,經濟已不堪重負,而這一議程將使成本進一步增加。」「卡托研究所」預算與福利政策主任羅米娜‧博西亞(Romina Boccia)補充道:「賀錦麗的經濟提案將導致通貨膨脹上升,以及食物和住房等基本生活用品的普遍短缺。」

賀錦麗競選團隊剛宣布這一經濟計畫,川普競選團隊迅速做出反應,尤其對她的價格控制政策提出質疑,並將她的提議與委內瑞拉和古巴獨裁領導人的提議進行比較,將該計畫稱為共產主義「馬杜羅計畫」(馬杜羅(Nicolás Maduro)是現任委內瑞拉總統)。經濟學家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川普競選新聞電話會議上表示:「當政府接管糧食生產並設定價格時,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糧食短缺甚至饑荒。」賀錦麗的一些政策將是同類政策中的首創,包括在聯邦層面對食品、雜貨設定價格限制。

民主黨為何不再隱瞞其社會主義主張?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民主黨內部的極左化。拜登進入白宮後的三年半時間內,所推出的政策全是黨內極左派的主張,但2020年拜登被歐巴馬等民主黨內高層選中的原因,卻是因為他被視為可吸引中間選民的溫和左派。但今年民主黨連外表的溫和也不裝了,推出社會主義者賀錦麗,並在競選時就提出極左的社會分配計畫,就連芝加哥DNC會場外的裝飾也彰顯了極左對生殖品的熱愛:芝加哥DNC會場樹立了一個18英尺高的充氣的子宮生育器官,還停了現場墮胎和現場輸精管切除的巴士,歡樂的遊行隊伍則穿著標明墮胎藥的藥片塑膠氣泡衣服——不過,所有主流媒體都刻意忽視了會場外的生殖器官裝飾,對數萬民主黨內的「 挺巴反以」抗議者也淡化處理。

為什麼民主黨不再在意爭取中間派?是他們對複製2020竊選模式胸有成竹?還是乾脆就賭一把,看看本黨這幾年的極左化培養的社會主義者選票是否足夠多?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格里高利‧曼昆(Gregory Mankiw)認為,這可能是賀錦麗競選團隊認為,剩下的可說服的搖擺選民在經濟上一無所知,因此競選團隊向他們提供了經濟上一無所知的經濟政策。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的精彩著作《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Why Democracies Choose Bad Policies)記錄了公眾的許多錯誤信念,包括反市場偏見。賀錦麗女士的政治顧問可能在引導她迎合這些錯誤信念。他還指出,賀錦麗競選團隊沒有一個受過經濟學博士的培訓,似乎都是律師。真正的經濟學家更尊重「看不見的手」(市場機能),更擔心嚴厲監管的意外後果。

這分析被現實證明。《華盛頓郵報》登了一篇編輯委員會批評賀錦麗經濟主張的文章〈時代需要嚴肅的經濟理念 賀錦麗提供噱頭〉(The times demand serious economic ideas. Harris supplies gimmicks.),文章後1萬多條評論中,我看了大約前面百餘條,約有一半多是為賀錦麗辯護的(這與該報長期左傾導致讀者群偏左有關)。這說明賀錦麗的幕僚深知大量選民短視、仇富、缺乏常識(這是美國左派教育通病),既不了解冷戰前那些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失敗的歷史,更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政府控制物價這種計畫經濟體制下存在普遍的物質短缺。有些評論顯示,美國獨霸世界半個世紀,很多人認為沒有美國做不到的事,進行一場社會主義實驗不是什麼大事,別國做不到的事情,美國做就沒問題。

目前,美國民主黨開足了宣傳機器渲染賀錦麗的身分優勢──黑人、女性,將一位未經黨內初選、擅長政治表演的平庸政客送上了總統候選人的位置,並為其籌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但是,支持賀錦麗的最大金主、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未來前進」(Future Forward PAC and Future Forward USA Action)負責人昌西‧麥克萊恩(Chauncey McLean)卻在DNC大會上發言,警告民主黨人不要過於樂觀,「我們的資料遠沒有你們在公開場合看到的那麼樂觀。」這我相信,只要共和黨通過立法規範選舉,讓民主黨不能採用2020年的競選三大神器:不驗證選民身分、不使用大量郵寄選票、禁止使用Domine投票機,美國的真實選民中,經過拜登這一任期,選民主黨的絕對不超過40%。

藍領為何可以致富?

▲有些汽車技工對引擎極為孰悉,能精準診斷問題,並拆解、修理、組裝引擎。Adobe Stock
第259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因為工作的關係,筆者早年曾拜訪許多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經營有成,計畫股票上市。多年來,有一點讓我一直感到很詫異:這些企業主有很大的比例來自「藍領」階級,就是俗稱的「黑手」或是「工地師傅」。雖然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但從學徒、師傅、到「頭家」,這條路似乎很明顯。他們通常中學之後就在工廠或工地裡做事,一路從學徒、熟手、師傅到自立門戶發展事業。例如:水電學徒學成之後開水電行、修車師傅自己開修車廠,在我們外行人看來是很平常的事,怎麼會孕育出那麼多成功的中小企業家,甚至還有令人讚嘆的隱形冠軍?

當大家都去讀大學

雖然台灣是個多元文化國家,也知道「行行出狀元」的道理,但不可否認,技職這條路普遍被認為是不得已的選擇。一般還是以讀完大學找個坐辦公室的「白領」工作為首選。嬰兒潮世代正逢戰後經濟發展,百廢待興,讀大學找個白領工作似乎是不錯的選擇。於是,人們有了根深蒂固的觀念:至少要讀個大學,最好是名校。美國也是如此,或許更嚴重,因為美國大學學費之高昂,超出一般人的經濟能力,而大家仍是不計代價去讀,為此背負沉重的學貸。

經濟學的「供需原理」在此發揮作用了。當絕大多數人去讀大學,導致大學生過多,而白領工作卻沒有增加。在供過於求的狀況下,求職困難、學非所用、薪水不理想等問題紛紛浮現。另一方面,誠如Discovery頻道節目《幹盡苦差事》(Dirty Jobs)節目主持人麥可.羅(Mike Rowe)所說的,社會永遠需要人去做苦差事。大家都不想當藍領,導致藍領供不應求。於是,藍領工作雖然辛苦,甚至有些危險,收入卻相當不錯。

此外,藍領和白領之間的移動並不容易,產生一個怪現象:一方面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卻有很多工作找不到人。藍領工作不論多簡單,還是有一定的專業與體力要求,沒有兩、三年的歷練無法勝任。所以就算一個大學畢業生在白領職場打拚多年之後,終於覺悟某個藍領工作,譬如:水電或木工,才是他個人的最佳選擇,而要在三、四十歲時打掉重練,從學徒開始,恐怕不容易。話說回來,有志者事竟成,越來越多人從白領跳轉到藍領。

從學徒到頭家:人生勝利組的新典範

二到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學徒歷練是非常扎實的。筆者三十多年前服役時的汽車集用場有幾位技工,有的小學畢業、有的國中畢業,對引擎極為孰悉。他們用日語發音稱呼各種零件,能精準診斷問題,並拆解、修理、組裝引擎。在拆解過程中,光是看到或摸到零件的感覺,就可以判定這部車子在保養或操駕上的缺失。除了讚嘆之外,我不禁想,他們當學徒時是吃了多少苦,才有如此實力!

一般來說,他們從青少年就開始學,到二十歲多時已經是師傅了,有的甚至還有自己的學徒。這時,除了收入較高之外,開始接觸上下游、同業、客人等,逐漸建立一個人際網路,同時也開始有自己的名聲。只要功夫好、做事勤快踏實、EQ高,必然會得到好評,成為自立門戶的基礎。三十歲左右就當老闆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且成功率很高。創業之初也許要摸索一陣子,業務和收入不穩定,但很快就會上軌道。

在這個階段,他們看到更多的東西,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如何報價。有的人初期先報較低的價格,慢慢建立客群;有的人選擇高價策略,專門服務高端客群。這沒有對錯,而是身為一個「頭家」要思考的商學課題。其他諸如:財務、人事、設備投資、經營路線等問題,全都接踵而來。想想看,一個35歲左右的年輕人,躊躇滿志,自己掌握自己的方向!隨著業務擴展,接觸的人和事也就越多,有心發展者可以找到許多的商機。總之,他們為「人生勝利組」開創了一個新典範。

 

藍領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從社會底層翻身,並靠一技之長建立事業。Adobe Stock

▲藍領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從社會底層翻身,並靠一技之長建立事業。Adobe Stock

 

黑手致富之路

當然,每個人的事業、際遇、技術、野心、抗壓性都不同,發展也不同。藍領工作多半很耗體力,而且工作環境差,甚至有危險性。有的人下班後必須紓解一下,這是正常的,但過度就不好了。早年我曾認識一位功夫極好的車床師傅,薪水優渥,卻染上酗酒和賭博……非常可惜。

相對的,我的薩克斯師兄,如今已80歲,他小學畢業就隻身從南部到迪化街布店當學徒。一開始只能送貨,什麼也不懂。長話短說,他咬牙撐過去,漸漸對布料如數家珍。他省吃儉用,工作勤奮,年紀輕輕的就開了一家紡織廠。從學薩克斯風就可以看出他驚人的毅力:一開始完全看不懂樂譜、樂理,也不知大小調,更不會吹,就靠每天練習。如此過了不知多少年,如今已能上台演奏。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曾經拍過一系列的《藍領百萬富翁》(Blue Collar Millionaires)紀錄片,訪問美國好幾位藍領創業致富的故事,證明人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從社會底層翻身,並靠一技之長建立事業。根據《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一書披露,美國百萬富翁很多是白手起家的中小企業主。藍領之路一開始很辛苦,只要好好做,假以時日便可以翻身,擁有自己的事業、擁有自己的人生。

經發會能整合多元意見而不會政出多門

▲前李登輝總統時代,曾召開多次「國是會議」,達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國會全面改選」、「凍省」和「兩岸經濟政策」等朝野共識。Getty Images
第259期
陳博志
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暨經濟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為台灣經濟發展與國際金融專家。

行政院設立了「經濟發展委員會」,聘請了60位顧問集思廣益,尋找新發展方向;總統府也設了三個委員會。民主國家讓各方面的專家和利害關係人能有更多管道參與政策,是正確的做法,而某項具體引進意見的做法恰不恰當及能否成功,都要看它們實際運作的方式和結果才能判定。但這些顧問會議仍未真正開始運作,有些人已迫不及待加以否定,例如近日就有媒體社論說這會使「政出多門」,不如回歸文官體系。本文將以我過去參與各種大型會議的經驗,指出這些機制可能扮演的功能,而希望各界多提出對這些機制運作方式和議題的建議,以讓它們發揮更多好的功能,而不要事先就用不正確的理由來否定它們。

「國是會議型」會議的型式與成效

這類全國大型會議可大致分為國是會議型和集思廣益型兩類。前者是針對國家很重要而各界或各黨派意見卻不同,以致政事難以推動的問題,請大家一起溝通協調,甚至妥協出一個有共識而政府會遵行的決議,以讓政事或改革得以推動。因此它是要解決意見多門的問題,以讓一個有共識的政策得以推動,所以和批評者所說會政出多門的情況完全相反。而這種意見多門且可能需相互妥協的問題,也絕非文官體系、執政黨或政府所宜單獨決定。那種不需要會議、只要問文官體系的評論者,大概不太了解這類國是會議在我國過去政治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貢獻。

1990年李登輝總統會見野百合學運代表,同意召開「國是會議」。6月28日李總統邀請國內外各黨派人士集會,最後達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及「國會全面改選」等重大共識。這是台灣民主化極重要的一次會議。

1996年為「凍省」和「兩岸經濟政策」等爭議,李登輝總統召開也是有國是會議性質的「國家發展會議」。當時有些單位要推薦我參加,我沒答應。但各單位已推薦人之後李總統認為要有人去解釋「戒急用忍」政策,我非國民黨員卻因為已沒有其他名額,只好以國民黨代表的身分與會。當時新黨不贊成虛省政策而想要退出會議,但他們在和大家討論後贊同戒急用忍政策,因此新黨代表特意拖延虛省議題的協商,直到新黨和各方都簽署而使戒急用忍政策的決議文,確定成為有效共識之後,才讓虛省的協商破裂而退出會議。

2001年5月陳水扁總統說要召開「經濟諮詢會議」,行政院問我要怎麼辦理,我提了幾種可能方式,並建議採取類似國是會議的做法,政府承諾在會議中達成共識的意見都會遵照辦理。後來「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就採用這個建議,由各界和各政黨推派代表,連要討論那些議題都由大家的共識來決定。這種做法緩解了當時朝小野大而政策難以推動的問題,最後也做成了很多重大的決議。例如:現在大家可能認為理所當然的勞工個人退休帳戶,讓已提撥之退休金歸勞工所有,而能攜到新工作的制度,就是在那次會議中各方充分溝通才得以建立。

有些議題即使沒有成為共識決議,但因會議中已呈現眾人的支持,後來也仍得以推動。例如我在會中提出用五年五千億額外經費改善部分地區公共建設,以和外國新建設發展的地區競爭的建議,當時並沒有人反對,但會議主持人可能因某些顧慮而未把它列為共識決議。當時立法院長王金平就跟我說,他會拿回立法院去推動,可見會議即使未達成決議,討論的過程仍有其作用。

經濟發展諮詢會議倡議之初在野黨並不想參加。負責籌備工作的游錫堃先生、賴英照先生、邱義仁先生和我想盡辦法讓大家相信政府的誠意,各種程序、參與人選以及議題都尊重大家的想法。後來經過相互討論,很多參與者也變得熱心,要讓一些共識得以形成。這也是開會的好處之一,讓決策變成是大家的,而非某人、某黨或某部會的,自然可以更順利推動。

 

大型全國會議可有不同型式而達成不同的效果。Adobe Stock

▲大型全國會議可有不同型式而達成不同的效果。Adobe Stock

 

即使是這種像是有決策權的會議,也不是要取代政府機構和文官體系,而是要讓大家互補。我在經建會期間辦過幾次會議,發現同仁雖然因為會議而更忙,但大部分人士氣也更高,因為除了預期會議會有可用的成果,會議的大部分資料和意見也是由文官體系提供和整理,大家可以把自己好的想法加進去,也可以在會議上和各界人士直接討論,所以更有成就感。指責會議忽視文官的說法,大概是不知道會議實際的運作而造成的誤解。事實上有些大型全國會議被批評的原因,正是政府和文官體系有時是拿已做好的結論要外界去背書。

「集思廣益型」會議的型式與成效

不具國是會議性質的集思廣益型會議,會議的決定不一定是各界都同意,政府也不一定接受決議,因此只是給政府參考,最後決定權仍在政府,所以也不會政出多門或忽視文官。但這類會議的決議乃至其間被提出的好主張,仍會改變大家的觀念,而在當時或日後影響決策。1985年的「經濟革新委員會」是個重要的例子,當時未能成為政策的主張,有不少後來也逐步實現。

1985年台灣經濟和俞國華內閣都面臨一些困難,俞內閣舉辦了「經濟革新委員會」想來解決問題。台灣四十年來不曾再有那麼大規模、深入討論以及擬做重大方向改變的會議。那時提出的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三個口號確實有大改革的氣勢。經革會分成五組,由五位地位比一般部長還崇高一點的人召集分組委員提出建議,再由一個上層的委員會決定是否接受建議並提交政府參考。各分組還可邀請更多人士參與討論或進行專案研究,整個執行時間長達半年。

當時金融組召集人梁國樹教授要我當金融組的委員;產業組由王永慶先生召集,薛琦教授任副召集人,請我去當顧問。所以我參與了兩組的運作,所看到的故事幾乎可以寫一本書。就文官體系的角色而言,很多分組委員都是高層文官,如:金融組有彭淮南先生、李庸三先生和邱正雄先生等後來至少升到部長的政府幹部。而各種議題、政務官、文官、學者和產業界人士,也開誠布公討論,即使沒有做出結論,也大大影響後來的思考和決策。

例如:當時仍有「外匯管制」,而一些高層文官和其他委員認為外匯管制可適度放寬,可讓人民每年有幾萬美元(我忘了具體金額)自由匯出。時任央行總裁張繼正說,雖然每人只可匯一點,但全民都要匯出的話外匯準備就沒了。眾人說服他說不會這麼嚴重,他又說「他」(意指俞國華院長)較小心,可能不答應。最後這主張沒成為結論。但不久之後在鉅額出超及美國要求新台幣升值的壓力下,政府一口氣開放每人每年可匯出百萬美金。後來敢做這樣的決策,應該跟經革會時大家已深入交換意見有關。

我在產業組負責「外銷沖退稅」政策存廢的檢討。我從學理上認為當時關稅仍不低,取消外銷沖退稅,會變成對出口產業不合理的負有效保護。鍾俊文先生幫我找到一批政府官員的報告,我在其中發現有一位當時層級不太高的文官之報告寫得很好而符合學理,那就是後來當我的經建會副主任委員,然後更擔任經濟部長和經建會主委的何美玥女士。而在開會時有些更高階的文官或政務官則和我因意見不同而激烈辯論。這也是文官體系內也有不同意見而且不一定都對,文官和外界意見可以互補的證據之一。

會議有時也可能扭轉主管機關和文官體系的成見。以前我國及現在很多國家申報綜合所得稅,都是個人要自己蒐集所得資料,填寫複雜的申報表格,不只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弄錯了還可能被罰。而我國現在政府負責蒐集資料並算好應納稅額寄給納稅人,納稅人認為沒問題就只要去繳錢,不必再有其他麻煩。這種進步的做法,可能給主管機關人員很大的負擔和責任,文官體系較難主動改革,所以很多國家人民現在仍要每年辛苦申報。我國能做這項改革,是在2001年匆促舉辦的全國經濟發展會議中,我以會議的壓力要主管機關答應的。

大型全國會議不會「政出多門」

這些故事顯示,大型全國會議可有不同型式而達成不同的效果。各界可對會議的方式、議題乃至結論提出各種建議,政府也要想清楚開會的目的而做最好的選擇。會議的重要功能是要把各界及文官體系各種不同意見,整合妥協成較有共識而可行的政策,真正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政府,所以不會有政出多門及文官意見被忽視等問題。

但大家也不宜對會議有過高的期待,畢竟有些問題本質上就很難解決、很難有共識;政府也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會議。全國性會議是讓更多民意和專業意見參與決策,以補行政和立法機關民意代表性或資訊可能的不足(請參閱:《看》雜誌257期本專欄〈只得少數選票的國會更需尊重民意和制度〉一文)。若適當辦理這類會議,可使民主政治更為完善。只有那些獨裁的國家或獨裁思想,才會認為黨或官僚體系的意見最好甚至絕對正確,因而反對全國會議或顧問諮詢會議這類讓更多民意和專業參與的做法。

商用洗衣龍頭 上洋「SeSA洗衣吧」解決自助洗衣店痛點

「SeSA洗衣吧」是上洋產業創立的自助洗衣品牌直營店。商用洗衣事業群副總經理莊雅嵐指出,全台已達193家自助「SeSA洗衣吧」。葉俊宏攝影
第259期
曾允盈

自助洗衣店市場規模不小,連鎖店如雨後春筍。信義區永吉路上的「SeSA洗衣吧」,是「上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自助洗衣品牌直營店,外觀用木頭材質裝飾成衣服的形狀,嵌上幾盞壁燈,正如牆上幾個大字「日式精緻洗衣」,質感大幅提升,不再是印象中昏暗的洗衣店。

身為「自助洗衣」加盟界唯一的上櫃企業,上洋可以說引領自助洗衣業的發展與轉型。攤開2023年財報,約占總營收20%的商用洗衣服務,包括:全台已達193家的自助洗衣「SeSA洗衣吧」,以及長年來和學校、醫院、工廠等合作提供洗衣設備。

上洋產業從1979年成立迄今逾40年,以引進商用投幣式洗烘衣設備以及提供自助洗衣服務起家,代理銷售各種知名商用洗烘衣機品牌,包括:日本AQUA洗脫烘商用洗衣設備、日本三幸社(sankosha)全自動燙衣機,美國美泰克(Maytag)、優必洗(Huebsch)投幣式洗衣機等,深耕商用洗衣產業很長一段時間。

 

AQUA設備洗、脫、烘一步到位。葉俊宏攝影

▲AQUA設備洗、脫、烘一步到位。葉俊宏攝影

 

解決消費者痛點》自助洗衣潛在用戶增加

2013年成立連鎖自助洗衣店品牌「SeSA洗衣吧」,其實已經算是晚進,當時台灣已有不少自助洗衣店,但是還有很多痛點沒有被解決,也成為上洋切入的機會。

 

SeSA洗衣吧大華好鄰居店,全天候照明燈、木質地板,明亮、安全的空間,成功吸引更多年輕族群。上洋產業提供

▲SeSA洗衣吧大華好鄰居店,全天候照明燈、木質地板,明亮、安全的空間,成功吸引更多年輕族群。上洋產業提供

 

1.明亮安全裝潢,拚出差異化

不少人對自助洗衣有負面印象,首先是燈光昏暗,有安全上的疑慮。商用洗衣事業群副總經理莊雅嵐指出,要轉變自助洗店帶給消費者的感受,改善環境的不安全感是第一步。

因此,上洋在自助洗衣店內裝設多盞燈,包括全天候照明燈,還有軌道燈間接照明,試圖裝潢成居家的氛圍,再鋪上木質地板,讓自助洗衣不再只有枯燥做家事的聯想,莊雅嵐微笑道:「添加一點時尚感,給人一種稍作休息的私人空間的氛圍。」明亮、安全的空間,用心簡潔的裝潢,成功吸引更多年輕族群。

 

上洋是第一個導入支付工具的自助洗衣店。葉俊宏攝影

▲上洋是第一個導入支付工具的自助洗衣店。葉俊宏攝影

 

2.導入電子支付工具,增加消費便利

莊雅嵐提到,過往自助洗衣店常使用儲值卡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先儲值一筆金額。從店家的角度確實是利多,店長可以先收現金,也能讓消費者固定回流,「但是我們思考的是,這真的是消費者想要的嗎?他想先存一筆錢在洗衣店嗎?如果哪天這家店不做了怎麼辦?」於是上洋成為第一個導入悠遊卡支付工具的自助洗衣店,時間早在2014年,也就是10年前。

透過不斷觀察服務流程,上洋找出可以提升顧客價值的突破點,順利迅速切入市場,除了解決洗衣「效率低落」的問題,更帶起自助洗衣店的轉型風潮。

 

莊雅嵐強調自助洗衣店的本質,雖然是無人店,但絕不是無人經營。葉俊宏攝影

▲莊雅嵐強調自助洗衣店的本質,雖然是無人店,但絕不是無人經營。葉俊宏攝影

 

3.搶先推出手機監控,無人店有人管理

過往消費者帶一大袋衣物走進洗衣店,這才發現所有洗衣機都有人用,只能在一旁枯等;或是投幣後發現機器故障,還得聯絡店主親自到店退款,這些都阻礙自助洗衣想為繁忙的現代人服務的效率。

 

上洋開發線上監控物聯網,讓用戶和加盟主更便利使用。葉俊宏攝影

▲上洋開發線上監控物聯網,讓用戶和加盟主更便利使用。葉俊宏攝影

 

要能同時提升消費者和店主的效率,關鍵是一套即時的監控及遙控系統,於是上洋自行開發一套能連結手機和洗衣設備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系統,「我們大概2011年就開始開發,2013年IoT系統正式上線,當時大家還沒有隨時用手機查詢的習慣。」

消費者透過手機,可以即時知道門市有幾台洗衣機可以用,或者設定洗完前5分鐘通知,就能即時出門收衣服,有效解決消費者需求。「研發物聯網前幾年,我們都在處理消費者的痛點,再來我們也進一步改善店長的經營。」

 

上洋展店教育訓練。上洋產業提供

▲上洋展店教育訓練。上洋產業提供

 

莊雅嵐表示,目前「SeSA洗衣吧」有超過九成為加盟店,總部必須扮演輔導開店、輔導經營的角色,「回歸到自助洗衣店的本質,雖然是無人店,但絕不是無人經營。不是把店丟在那裡不管叫做無人經營,要用一些工具幫助他更順暢、更有效率的經營。」

2017年左右,上洋開始針對加盟主的效率進行優化。如果投幣後機器無法運作,加盟主可以用手機操作退款。此外還可以隨時在手機上查看營收狀況,也可以透過手機遙控,在洗衣店離峰時間調降價格,分散尖峰時段的人潮。尖峰時間不用排隊,就不用擔心流失顧客,管理起來更為便利。

「比如消費者說這台投錢進去不會動,就請他到另外一台洗衣機,從手機上幫他啟動。」莊雅嵐掌握消費者心態:「因為消費者到店裡,就是來洗衣服,不可能讓他來了又把衣服帶走,今天沒辦法完成這件事情是不行的,所以重點不是退錢,是讓他洗好衣服。」用物聯網解決消費者需求,強化經營的效率,確實持續拉高營收。

 

長年代理商用洗衣機的上洋,數十年來與日本、美國製造大廠保持良好關係。上洋產業提供

▲長年代理商用洗衣機的上洋,數十年來與日本、美國製造大廠保持良好關係。上洋產業提供

 

導入「洗脫烘」設備》強化維修網絡協助加盟

過往自助洗衣店都是洗衣、烘衣分開,不僅加起來要花超過一小時,消費者還要中途再回店裡操作機台。2017年,上洋決定從日本引進AQUA洗脫烘商用洗衣設備,當時在日本已經相當盛行的「洗脫烘」,台灣還不曾出現。

長年代理商用洗衣機的上洋,數十年來與日本、美國製造大廠保持良好關係。上洋產業董事長吳明富曾經表示,日本人很重視代理商的戰略計畫,合作前必須清楚了解代理商3年、5年、10年的短、中、長期目標,雙方要一同努力,過程中也會格外在意情感的維繫。

莊雅嵐強調,「原廠一直以來都對我們非常信任。」因此不管在產品設計或是產品優化上,上洋都有強大的基礎和優勢。不僅如此,與原廠的交期管理原來就是上洋的業務,因此能確保加盟開店的時間不會受到延誤。

上洋的競爭優勢在於對產品的掌握,莊雅嵐特別提到:「我們為什麼一直到2012年才建立自己的品牌,是因為要確保台北、台中、高雄三個分公司都建立起來,對整個服務網路更有信心,也能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商用洗衣機起家,逐步建立綿密而完善的售後維修服務網,強化競爭優勢,是上洋一貫的堅持。「上洋的技術力完全不用擔心,技術團隊也不只有在台北,是座落在各個縣市。」為建立更完善的服務體系,近幾年也積極擴編客戶服務人員,目前全台總共有9間辦公室,持續加強服務品質及效率。

 

上洋產業商用洗衣事業群副總經理莊雅嵐領軍打造最講究的RIV精緻洗衣品牌。上洋產業提供

▲上洋產業商用洗衣事業群副總經理莊雅嵐領軍打造最講究的RIV精緻洗衣品牌。上洋產業提供

 

RIV「總統級」洗衣》提升第一線服務品質

然而儘管自助洗衣業競爭激烈,其中高端衣物的洗滌需求卻未被滿足。「傳統乾洗店不一定能滿足高端客群對洗滌品質的期待,或是對服務體驗的期待,我們就從這裡切入。」莊雅嵐表示。

 

RIV精緻洗衣的衣物管理師仔細檢視衣物狀況。上洋產業提供

▲RIV精緻洗衣的衣物管理師仔細檢視衣物狀況。上洋產業提供

 

上洋因此瞄準精緻洗衣商機,2023年成立「RIV精緻洗衣」品牌,採用高階機型和洗劑,專門鎖定洗滌單價較高的服飾。

 

RIV精緻洗衣有別於傳統洗衣店,打造明亮舒適的門市空間。上洋產業提供

▲RIV精緻洗衣有別於傳統洗衣店,打造明亮舒適的門市空間。上洋產業提供

 

在官網上載明,「RIV」源自River(河流),希望開創嶄新的洗衣文化。RIV與一般乾洗店相較貴逾兩成,目標就是爭取高端消費者,第一家門市就設在大安森林公園旁,新光三越A4百貨、新光三越台北站前店,天母、內湖、松山也有門市,還爭取到總統府的標案。「總統府是一個指標,實際上走進精品百貨是主要目標。」RIV目前也是唯一進駐百貨的精緻洗衣品牌。

RIV與一般乾洗店流程上的差異在於,一般乾洗店門市店員收取衣物,送至洗衣工廠後,由專業人員判斷適合的洗滌方式。RIV則培訓第一線門市人員擔任「衣物管理師」,在門市內就做第一道把關,並與客戶仔細溝通。

第一線人員除了必備熟悉任何材質的專業知識,也要求服務的細心程度,「你如果沒有比消費者更講究洗滌的品質,怎麼有信心能把他服務好?」莊雅嵐比喻,RIV的細膩程度有目共睹,有時洗滌完畢,會圈出沒辦法清除的小汙漬,和客戶溝通如果再清理可能會傷害衣服的纖維,而大部分消費者第一個反應是:「在哪裡?」因為可能是一個非常微小的地方。

售後服務也是高端客戶重視的環節,RIV會定時以簡訊和電話關懷,並計算一個循環天數後,提醒客戶送回洗滌,以提高使用黏著度。

目前自助洗衣「SeSA洗衣吧」在台灣有193家店,包含9家直營店;「RIV精緻洗衣」成立一年半,已擴展11家店。此外上洋也持續擴大洗衣部門團隊與廠區,提高服務量能,除了優化自助洗衣業的顧客服務流程,也進一步推動台灣乾水洗產業升級。莊雅嵐強調:「高端消費者還在意哪些事,是我們一直思考能提供服務面向的依據。」

 

 

 

相關文章:

小宅效應 台灣自助洗衣店家數5年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