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為何泣血天安門?

台商為何泣血天安門?
第97期 2011年9月29日

誰來保障台商?

 

台商早從60年代起就拎著一只007皮箱走遍天下,雖然險阻重重,但終究打下一片江山,創下世人稱道的經濟奇蹟。時至今日,台商聚集的最主要淘金地,不容諱言就是一海之隔的中國大陸。然而,利弊同出,讓台商傾家蕩產、甚至斷送性命最多的地方,恐怕也是中國大陸。

做生意,要賺取利潤就必須承擔風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商人最害怕的就是碰到無法預期或是無法承受的風險。

同文同種的彼岸,有甚麼風險至今無法克服?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除了有健全的市場機制供商人揮灑外,背後還有法治作為經濟事務安全運作的支撐。早在1988年,中國就公布了行政命令層級的《國務院關於鼓勵台灣同胞投資的規定》、1994年則頒布《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1999年再頒布《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施行細則》。除此外,預計今年9月底,在延宕多時後,江陳會的重頭戲還要繼續共同協商《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保障」夠多了吧?那台商為何仍不滿意,必須在9月9日走上街頭高喊「反中共誘騙迫害台灣人」?

也許,從台灣海基會經貿服務處9月公布的統計數據可以一窺端倪:自1991年至今年8月,二十年來涉及台商人身安全案件計2,453件,其中遭殺害106件、失蹤419件、因案限制人身自由701件、遭綁架非法拘禁122件,還有遭搶、傷害、恐嚇勒索計155件。然而這些立案的「官方數據」明顯低估,「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認為二十年來,有「數萬件」台商被害案例,只是很多台商最後都選擇了放棄。

也許,統計數字也難以訴說台商在大陸面臨的困境。今年9月初,陸續有受害台商突破畏懼遭受報復的心防,勇敢站出來披露西進大陸的血淚史。其中,台商沈柏勝2007年起三度遠赴天安門廣場抗議;2009年最後一次,他切斷了大動脈,失血3,000cc休克,險些命喪黃泉……

台商蔡高德1991年率領一個由台灣政府與民間組成的航空工業考察團赴美考察,有幸經中央政治局委員丁關根當場允諾,外加一起吃飯的六個部長保證協助其在大陸生產銷售25cc小引擎的動力自行車;1992年在投資了一千萬美金、蓋了二千多坪的廠房後,還獲得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親自表示支持,承諾「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他協助」。然而,結果一敗塗地……

可惜的是,以上「新聞」,除台灣少數報紙外,多半未見報導;電視更是幾乎沒有出現。

本期封面故事便是要介紹這些台商「泣血」中國的故事,從中細數台商在中國所獲得的「保障」。相信,具體的案例,將有助於台灣人在「錢進中國」前做出理性的選擇。

封面故事

看台灣

看中國

看世界

看論壇

看生活

邊走邊看蒜頭糖廠蛻變展風華曾允盈

看古今

紅塵手札家在糖廠徐行
尋夢園14. 不老居弗羈

看管理

虛擬企業2-22.環環相扣陳彥宏
虛擬企業2-22.環環相扣陳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