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夢
以台灣的分類來說,民國六十年(所謂「六年級生」)以後出生的人,年齡已經超過40歲,算是步入中、壯年,甚至老年。眼下能稱之為「年輕有為」者,當屬七字頭起跳的「七年級生」了。
每個人都當過年輕人,但不同時代的年輕人境遇可大不相同。台灣早期社會較為單純閉塞,以中學生「髮禁」為例,雖然從1987年開始,政府已經放鬆為各校自行規定,但直到十六年後的九十四學年度開始,也就是2005年8月1日以後,政府規定公立學校不得再將髮禁納入校規,中學生髮禁才告徹底解除。
如今,滿街各式髮型的年輕學子見怪不怪。但對於四、五、六年級的台灣人來說,男生當年可是頂過「三分頭」、女生則是留過「耳上一公分」的「西瓜皮」髮型。現在拿出當年照片,只能以「老土」來形容。這還不打緊,高中男生當年還要天天戴著類似軍人的「圓盤帽」,弄得來台的老外「驚嚇連連」,還以為台灣滿街都是警察呢。
「髮禁」除了象徵台灣當年軍事化的管理外,其實也代表社會的一元化。學生在那種氛圍下,多半走在一條既定的道路上。很多人是出國留學以後,才開始建立起多元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世事總是利弊同出,如今社會多元開放了,一些扭曲的價值觀也同時解放,讓很多老一輩的台灣人懷念起早年傳統守舊的社會。不過,對於能夠奮發向上、勇於追夢的人來說,現代社會確實提供了年輕人更開闊的天空任其恣意揮灑。
本期封面故事就要介紹四位時下的台灣「七年級生」,看他們如何追求自己的夢想,為自己也為社會創造出正面的價值。其中劉顥放棄美國知名會計事務所高薪,回台創立用環保材質製成的服飾品牌「7AGE」;陳明業運用酒釀鮮果來提升台灣水果的價值,打造「夢想果」;李威儀將自身對於設計、出版和攝影藝術的熱愛,創辦台灣十年來第一本專門探討攝影藝術的刊物《攝影之聲》;致力於守護環境的少女藍之青,是全台第一位參與「綠色和平」守護太平洋之旅的台灣大學生。
如果對照於五、六級生來說,這顯然是完全不一樣的「青春有夢」之路。每個時代的年輕人有其不同使命,敢於「做自己」並「全力以赴」,或許正是台灣「七年級生」的時代特色與價值。
時值歲末,也祝願2012年遠離不安動盪,是個充滿希望與美夢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