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批發第三代 「享嘉」無香精杏仁茶收服消費者

▲大稻埕中草藥批發貿易商第三代馬儷文創立「享嘉Daily Enjoy」。趙郁誠攝影
第241期
曾允盈
享嘉創辦人馬儷文是大稻埕中草藥行第三代,有感於中草藥行經營困難,大眾越來越重視食安問題,決定成立自有品牌,開發高品質好喝商品。第一支商品不加香精、無糖杏仁茶,愛好者一試成主顧。

自清朝開港以來,依傍淡水河,大稻埕成為台灣南北雜貨、茶葉藥材主要的通商貿易集散地。日治時期,中藥材批發零售中心就在迪化街,聚集超過百家中藥行。

近幾年中草藥行經營困難,店面一家一家收。原因不外乎藥事法規、傳統中藥行很難吸引年輕消費族群、還有人才斷層和食安等問題。

「不像大部分家業找接班,父親其實不希望我回來!」中草藥批發貿易商第三代馬儷文說:「很辛苦,但那也是我回來的理由。」

 

由「享爺爺」開創的傳統中藥貿易事業,於民國55年成立集昌股份有限公司,駐足在繁華百年充滿濃厚中藥文化的大稻埕。享嘉提供

▲由「享爺爺」開創的傳統中藥貿易事業,於民國55年成立集昌股份有限公司,駐足在繁華百年充滿濃厚中藥文化的大稻埕。享嘉提供

 

突破:中藥材批發產業困境

爺爺從中國廣東來台,先在大稻埕的小商店工作,後來到貿易公司上班。隨著孩子們出生,爺爺決定自己創業,開創的傳統中藥貿易事業。到父親一代,基本上勤奮認真就能跑出生意,不少商業往來可以在互信的交情中建立。

現在則不同,隨著資訊越來越透明,作為大盤商也得直接面對消費者最在意的食安問題。政府制定的法規盡量從嚴,可以理解為美意,但從進口貿易商的角度,秉持把關的態度,有時還是會面臨產地的變因,退件的疑慮,還有不斷被下游廠商砍價的困境。

產業的瓶頸,讓馬儷文萌生建立品牌的念頭。

馬儷文大學法文系畢業後到法國念研究所,待三年左右回到台灣,回台後第一份工作就被派到上海分公司,一待就是五年。

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紡織品的貿易商,工作內容是溝通品牌主和工廠,從商品開發、生產到出貨都得把關。擅長扮演橋梁角色,跨產業和跨語言工作,讓馬儷文汲取跨界經驗的養分。

 

馬儷文由海外回台創立品牌「享嘉」。之所以叫享嘉,就是因為想家心切。趙郁誠攝影

▲馬儷文由海外回台創立品牌「享嘉」。之所以叫享嘉,就是因為想家心切。趙郁誠攝影

 

2018年離開上海,馬儷文回台創立品牌「享嘉」。之所以叫享嘉,就是因為想家心切,「在國外特別有感,自己是因為獲得家裡全力支持,才有這麼豐富的經歷,我有使命感,想為家裡事業做點什麼。」在歐洲想喝藥膳湯卻喝不到,中藥對她來說就是家鄉的味道,灌注個人的思鄉之情,轉型開發自有商品的念頭逐步成型。馬儷文用中草藥世家的專業,為消費者開發好喝又高品質的食補飲品,一改中藥苦口難以下嚥的既定印象。

 

享嘉一開始就在迪化街年貨大街上擺攤,直接面對消費者。享嘉提供

▲享嘉一開始就在迪化街年貨大街上擺攤,直接面對消費者。享嘉提供

 

問世:不加香精杏仁茶填補市場空缺

「享嘉」第一次面對消費者是在2019年1月,馬儷文就在迪化街年貨大街上擺攤,認識的店家不收租金,讓她面對群眾試水溫,也因此對第一支商品更有信心。

 

享嘉鎖定沒有加人工香精、沒有複方的杏仁茶。享嘉提供

▲享嘉鎖定沒有加人工香精、沒有複方的杏仁茶。享嘉提供

 

有些人不敢喝杏仁茶,她卻把它當作首選,鎖定愛好者的味蕾。「走一趟量販店,各種口味的杏仁茶超多,其實很競爭。但為什麼還要做?因為我發現市面上缺少沒有加人工香精、沒有複方的杏仁茶。」開發商品之前,馬儷文幾乎把所有品牌都買來喝,觀察每款杏仁茶的配方、顏色、口味。

除了沒有香精,成分單純,一般消費者也喜歡沖泡穀粉沒有懸浮物,泡起來很好化開,喝起來順口的口感。「適口性也是一個痛點,因為解決消費者常遇到杏仁茶難下嚥的問題,所以就滿成功的。」

杏仁分南杏、北杏,南杏為食品杏仁,北杏是藥用杏仁。杏仁茶大部分選用「光中杏」,就是去皮南杏,且無黃麴毒素、二氧化硫殘留。杏仁茶成分的品質最為重要,她也提到,杏仁是堅果,放涼會浮一層薄薄的油脂,就像家裡煮的雞湯有油脂,才是品質好的堅果。

 

馬儷文親自挑選採購西班牙的進口可可粉,推出第二支商品可可杏仁茶。享嘉提供

▲馬儷文親自挑選採購西班牙的進口可可粉,推出第二支商品可可杏仁茶。享嘉提供

 

擴張:開發獨特通路接觸受眾

開發第二支商品說來巧合,某天馬儷文把巧克力和杏仁茶加在一起,意外發現相當好喝,開始研究如何調和。最初代工廠提供的可可原料,也許等級不高,怎麼調都不太對味,直到她親自挑選採購西班牙的進口可可粉,才喝到滿意的香氣。「我們的可可算是中上價位,所以價格不低,但也不希望消費者日常喝有壓力,這牽涉到定價策略。」

創業第二年曾打算開發量販店通路,對方直指定價太高,沒有競爭力。馬儷文轉念一想,「享嘉」應該透過適合的通路找到適合的消費者,有些通路會把關品質,把價格放在第二順位,這樣的通路就是目前享嘉的首選。

「我們的實體通路比較特別,目前有跟中醫診所、咖啡廳、美容SPA館合作,符合我們目標客群(TA)喜歡的氛圍。」合作的店家位置、裝潢風格、調性,以及來的客人是否和享嘉的輪廓相符,都是考慮的要素。其中美容SPA館對美的訴求,和杏仁茶抗氧化、美白效果可以互相搭配。只是在擴張初期,仍會以爭取更多曝光機會為主。

因為對商品有信心,消費者在店裡喝過,可以直接透過店面購買。「我希望可以讓消費者喝喝看。之前有客人在市集上,還沒喝就直接要帶三罐,我反而先阻止,想讓他喝過再買,買了就會再回購。」享嘉目前的營業額還是以電商為主,未來也不排除規劃實體店面。

除了合作通路,也和團購主配合。馬儷文提到,知名英文補教名師徐薇老師也是享嘉杏仁茶的愛用者,直播帶到幾個畫面,就收到不少訂單。她感到相當珍惜:「創業路上會遇到一些貴人,都很感謝。」

 

享嘉花旗蔘銀杏露獲得「食品界米其林」之稱、布魯塞爾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2022年一星榮譽。享嘉提供

▲享嘉花旗蔘銀杏露獲得「食品界米其林」之稱、布魯塞爾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2022年一星榮譽。享嘉提供

 

融合:傳產隔代溝通彼此交流成長

馬儷文雖然全權負責享嘉,回想和父親討論公司經營,卻是一門大學問。父親做貿易,對中草藥專業知識和相關法規非常嫻熟,甚至影響產業甚深。父親賣出的原料用噸來計算,但是如今做品牌卻要一瓶一瓶賣。去(2022)年11月享嘉參加食品展,當時租的位置很陽春,只有3x3平方公尺的大小,卻花30萬裝潢。「父親本來也猶豫食品展的效果,後來到現場看展,跟我說以後都要做展覽,對我來說是滿大的突破。」

就如同大多數的傳產轉型,不理解網路行銷是常態,直接面對消費族群,是另一個關鍵。兩代人彼此交流:「父親分享公司經營的經驗,我也和他分享開發產品、市場輪廓的觀察。」

成立初期,父親曾委婉問她真的要繼續做?在馬儷文經營兩年半,看到一些成果後,也漸漸開始相信。「第一年很辛苦,花很多冤枉錢,也慶幸我有堅持下去,這是心理素質上自我成長的過程。」未來還有好長的路,不同階段的挑戰正在等待。

 

享嘉也出即時調理包。享嘉提供

▲享嘉也出即時調理包。享嘉提供

 

享嘉後續開發的商品,只要是圍繞中草藥、辛香料,天然、無人工添加,都是目標對象,不局限在飲品,也有即時調理包、藥膳燉料包等。「也期許所有人都要用好食材嘉許自己,年輕人不要因為講求速度的緊張生活,忽略健康飲食的重要。」

馬儷文的堅持也終於獲得肯定,享嘉「花旗蔘銀杏露」獲得「食品界米其林」之稱、布魯塞爾「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International Taste & Quality Institute,簡稱ITQI)2022年一星。從傳統的中藥材批發產業中蛻變,馬儷文以新思維、新嘗試出發,未來還將有不同火花等待綻放。

台灣建築獎「橫山書法藝術館」 建築師潘天壹的背後思維

▲「橫山書法藝術館」黑曜石色的建築體,遠望過去,就像墨池旁的五塊硯石。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第241期
謝平平

2022年台灣建築界最大盛事,恐怕是「橫山書法藝術館」在大師作品壓頂下脫穎而出,拿下「台灣建築獎」首獎。該建築為鋼結構,牆體為木紋清水模,二樓材質為高耐候性細目鋁擠型板,線條俐落,工法新穎。

建築師潘天壹認為,該案成功之處,在於對的時間出現了好業主、願意嘗試的包商,打破「賞罰分明」的僵化制度,讓橫山書藝館在四年間慢慢開花結果,「好的團隊,可遇不可求。」

 

潘天壹設計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外牆為木紋清水模,取意雅緻的宣紙紋理,混凝土色系傾向大地色系,降低強烈的建築語彙,以襯托周遭的人物景觀。林仕傑攝影

▲潘天壹設計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外牆為木紋清水模,取意雅緻的宣紙紋理,混凝土色系傾向大地色系,降低強烈的建築語彙,以襯托周遭的人物景觀。林仕傑攝影

 

墨池旁的硯石 中國園林意象

橫山書藝館坐落在桃園市大園區「橫山書法藝術公園」內,共有五個建築館,包含大園尖山考古展示館,皆為二樓建築。黑曜石色的建築體,遠望過去,就像墨池旁的五塊硯石。

橫山書法藝術館的優勢為建築前方有大型埤塘──早期橫山(大園舊名)農民用以調節灌溉用水,現已逐漸消失。潘天壹以其為墨池形象,將書藝館設計為五塊硯石,散落其旁,加上保留的老樹,該處已成為民眾最熱愛散步、遛狗、帶小孩遊玩、拍照的地方。

 

潘天壹設計上融入中國園林「一步一景」的概念,並以細框折疊門配合展覽空間進行延伸。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潘天壹設計上融入中國園林「一步一景」的概念,並以細框折疊門配合展覽空間進行延伸。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館內有雙開、對折、兩兩一組等各式各樣的格柵,可收可放,呼應著展覽空間與展件;而館外的水池、不同館別之間的石道聯繫,一步一景,經常讓民眾邊散步、邊駐足停看。

這些空間語言,來自潘天壹在眷村長大的空間經驗。老建築、老空間的設計,與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相比,為生活保存著呼吸的節奏,也因此潘天壹一直希望融入傳統園林「一步一景」的遊園意象。讓民眾在現代已經過度刺激的生活節奏中,留下一些喘息空間,對他而言,更加重要。

 

橫山書法藝術館二樓外牆為細目鋁擠型板,為新式工法。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橫山書法藝術館二樓外牆為細目鋁擠型板,為新式工法。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2

▲潘天壹嘗試許多新工法,與營造廠不惜耗費精神、金錢,多次實物試做。林仕傑攝影

 

嘗試新式工法 多次試做

在鋼筋混凝土的世界中,潘天壹將傳統建築的精神融入現代建築,例如以鋼結構搭配木紋清水模牆體,簡潔雅緻;搭配著林務局自行培殖成功的台畜一號草(狼尾草),路過時彷彿來到某處世外桃源。

藝術館二樓外牆材質則為高耐候性的細目鋁擠型板,黑色牆面,每5公釐就有一道緻密細紋,這些細紋相互密接為一整片的消光外牆,晴天反射著燦陽金光,雨天則有類同筆刷的水紋,視感層次豐富。潘天壹表示,這樣的設計為台灣本土廠商首次開模、經過多次反覆嘗試才成功。

因為嘗試許多新工法,潘天壹與營造廠不惜耗費精神、金錢,多次實物試做(Mock-up),直到完工後,還將館外地坪重新做過,求得一個美感的平衡。「台灣建築獎」評審團對此有相當高的評價,認為部分地區雖然收尾未佳,但瑕不掩瑜。

 

「橫山書法藝術館」是台灣第一個以書法為主的官方美術館。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橫山書法藝術館」是台灣第一個以書法為主的官方美術館。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二種屋架:鋼構桁架、木構桁架

書法作品或為卷、或為軸,形式尺寸不一,為了符合策展、展件的各種可能性,館內規劃有3到4公尺的懸挑設計,並在安全接受範圍內,每根鋼柱可設計為30公分,使策展人可有更多空間發揮。

屋架系統採用2x4工法(框組式工法)與桁架構造,桁架密緻度高,且可提供高處多處掛點。橫山書藝館的A、B、D、E棟採用鋼構桁架,潘天壹在C棟建物刻意採用木構桁架,有別於其他館別的鋼構桁架——他期盼,透過視覺與觸感的變化,民眾能注意到鋼構、木構的不同,並從中思考新式木構的差異與存在理由,「從好奇點出發去探索,就為木構系統的前進,開了一扇門。」

台灣的木構建築從清領時代到日治時代前期,發展蓬勃,直到引入鋼筋混凝土建築後,木構造才逐漸式微。近年在學者、建築師的推動下,新式木構有復甦之象,或從歐洲引入、或採日本規格,雙方各有支持者。

橫山書藝館C棟則採用唐松集成材(GLT、Glulam)的桁架系統,搭配大跨距鋼構。走入館內,馬上能感受到木頭的溫潤,熱愛木構的潘天壹細數花旗松、唐松、黃檜的軟硬度、觸感、香氣都不相同。在現代建築中使用木構造,他並不以復原古早木建築為職志,而是希望將木建築的時代精神,保存並融在現代建築之中,進而連結桃園在地產業,「取其中道,而不失其本質。」

 

建築師潘天壹認為「橫山書法藝術館」的成功,是業主、建築師、營造廠「三合」的結果。林仕傑攝影

▲建築師潘天壹認為「橫山書法藝術館」的成功,是業主、建築師、營造廠「三合」的結果。林仕傑攝影

 

想要好建築,罰金不是解方

該設計案團隊,幾乎都是一時之選,潘天壹希望去除「中心權威」,讓燈光、景觀、結構等都能有自己專業的看法,共同完成一個作品,「而非奉建築師想法為圭臬。」

但公共建築的施工過程最令人窒息的,不是團隊與團隊之間的意見協調,而是甲、乙、丙三方的合作方式。業主(甲方)、建築師(乙方)、營造廠(丙方)三方有著縱橫交錯的責任、關係、監造、工程款等關聯,公文是最方便的「指向性語言」,罰金則是「最不圖利他人」的切割手段。

建築,是城市美學的代表,也是精確營造工程的展現。為了追求建築設計的品質,變更設計、預算生變都可能發生。而限令改善、延遲完工罰款若干的公文,經常在三方間相互追逐飛舞,建築師與營造廠如履薄冰。台灣公共建築品質低落,常年被人詬病,與這個無解難題有關。

潘天壹特別提到,橫山書藝館的成功,是甲、乙、丙「三合」的結果,業主擁有的美學素養,對木構造、展延空間的細框折疊門給予支持;包商釋出最大誠意,配合建築師進行多次試做;潘天壹也在包商週轉不過時,自掏腰包助其過關。

「公共工程能走出自己的性格,是因為業主有勇氣,建築師有底氣,營造廠大器的體現。」潘天壹期盼橫山書藝館能拋磚引玉,帶起「三合」風潮,讓台灣公共建築走上善循環,晉升為國際城市。

 

 

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

台灣首座由官方經營、以書法藝術為主題的美術館,並有「大園尖山遺址」展示區,典藏近10萬件考古出土物。2022年獲「台灣建築獎」首獎。

坐落位置:桃園市大園區大仁路100號橫山書法藝術公園。

大眾交通:桃園機捷A17領航站,步行10分鐘;或從桃園高鐵、經華泰名品城,步行約20分鐘。

 

建築師:潘天壹

景觀設計:吳書原(太研規劃設計)

燈光設計:羅伊真照明設計

結構設計:富田構造設計事務所

建築施工:志偉營造

指標設計:陳永基設計

設計規劃:2016年

開幕年份:2021年

企業充電站

第241期
整理☉曾允盈
每月推薦讀者新創投資、管理實務、電子商務、行銷業務、財經資訊等領域之實用課程與論壇資訊。

自媒體揭密 打造個人品牌

 

自媒體揭密 打造個人品牌

 

您是否想透過經營個人品牌增加額外收入?又或者想擺脫枯燥忙碌的上班生活?想要嘗試新的創作方式與經營心法,卻不知如何開始?無論是想挑戰自我,或探索職涯發展的可能,本講座將分享經營技巧,包括品牌定位、內容創作規劃、經營社群形象、分析市場現況,用差異化思維找到經營主軸。講者林佳為社群行銷顧問,每日e錠數位內容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時間:2023年1月12日 19:30~21:30

地點:線上

報名費:早鳥票500元

 

 

2023行銷數位轉型亞太品牌峰會

 

2023行銷數位轉型亞太品牌峰會

 

AMT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舉辦跨國際品牌行銷數位轉型峰會,邀請多位業界知名企業家分享數位轉型經驗,包含momo谷元宏總經理、台灣大哥大林東閔商務長、新光三越數位發展部黃韻芝副總經理、小米互聯網業務部商業營銷品牌部資源策略熊艷總經理、家樂福電子商務數據暨數位轉型林文子總監等,陣容堅強。8個小時的講座聚焦行銷數位轉型,超過15位重量級嘉賓解密數位增長。

 

時間:2023年2月3日 8:30~18:00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6樓

報名費:早鳥票3,500,團體票3,500,一般票5,000元。

 

 

決戰市場!品牌與包裝的行銷戰略

 

決戰市場!品牌與包裝的行銷戰略

 

新零售時代,單談品牌、包裝、行銷,已不足應對市場變化,需三者一應俱全。消費者選擇商品,不再只重視商品功能,具有品牌深度及美感價值,才能刺激購買意願,傳達產品特色及品牌意涵。本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藉由品牌行銷與包裝美學的概念與案例深入探討,解說產生符合品牌策略定位與感動人心的包裝設計,搭配線上行銷,有助提升產品銷售與個人市場競爭。課程共分為三天,三大主題、六堂課程,八名資深業界共同出擊。

 

時間:2023年2月4日~2月17日 9:30~17:30

地點: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二段9號3樓

報名費:單日票3,600元,全套早鳥票8,100元,請上網確認。

紐約萊茵貝克村的商店街

第241期
攝影⊙丹尼爾 文⊙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紐約萊茵貝克村的商店街

上期本欄目中,阿丹帶我們欣賞了位於美國紐約州達奇斯縣(Dutchess County)萊茵貝克村(Rhinebeck Village)裡,古典浪漫的「比克曼阿姆斯旅館」(Beekman Arms & Delamater Inn)。

畫面一轉,眼前呈現的是旅館對面、馬路另一側優雅而寧靜的小商店街道。事實上,萊茵貝克村素來以其涼爽的街道、熱情好客的風土人情、典雅的住宅和宏偉的莊園著稱,號稱是達奇斯縣的接待廳。

萊茵貝克村在白人殖民者未到之前,是美洲原住民的居住地。最早的歐洲移民可追溯到1686年的荷蘭人。美國獨立戰爭後,村莊所在的萊茵貝克鎮於1788年成立。到了1850年左右,萊茵貝克發展得生氣蓬勃,獲得了木工中心的聲譽,以製造馬車和雪橇盛名遠播。如今,小村莊大部分地區還保持了當時的狀態。

新年假期即將到來,讀者或也想挑個台灣本地或外國他鄉類似的小村街道散散步?

後疫情商機 品牌掀療癒風

後疫情商機 品牌掀療癒風
第241期 2023年1月5日

療癒商機

 

文⊙曾允盈

 

 

 

這個月被「炎上」(源自日語,原指著火猛烈燃燒,引申為網路上被罵爆的輿論事件形容詞)的百萬YouTuber理科太太,引發的巨大爭議,相信大家多有耳聞。

這起事件起因是理科太太以「自身心理諮商100多個小時的經歷」推出線上課程,以其中一段自述:「我不是心理師不能幫你諮商……我想以學姊的身分,分享我的筆記,陪你走過這一段。」當作宣傳標語,被認為踩到違法醫療廣告的紅線。

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都提出質疑,包括理科太太並不具備完整心理諮商訓練,還有心理諮商是單一經驗,並不適用在所有人身上。即使她強調「不會提供諮商或心理治療」模糊法律的界線,仍然無法擺脫可能因此會讓想尋求專業諮商的人,認為觀看別人的諮商就能解決問題,從而錯失面對自身困境的機會。

在輿論壓力下,理科太太宣布將課程改名為「療癒人生,改變自己」,後來又宣布將內容免費釋出,放在理科太太的Podcast上,已在開課平台完成購課的2,700多位使用者則會協助退費,事件至此總算告一段落。這起「猛烈燃燒」的事件,也提供不同角度的反思,讓社會大眾更加明白,透過遠距方式進行諮商以解決問題或達到療癒減壓目的,在疫後出現需求大幅度增加。只要和心理健康相關的服務,在焦慮的時代,將有更多機會問世。

根據《商業周刊》報導,創投動向調查機構PitchBook提供的數據顯示,創投業者2021年向心理健康有關的公司投資了69億美元,是疫情前的三倍之多。經過三年的疫情高壓籠罩,人們更想紓解壓力、追求正向治癒以達到美好生活,市場上因此出現各種各樣療癒風格的產品。

家裡的萌寵、可愛的動畫、有溫度的手作、放鬆的旅行,甚至撫慰人心的五感體驗,處處皆商機。本期封面故事採訪到的美妝品牌CATISS,明星商品「貓掌護唇膏」一推出就驚豔市場,打中愛貓者心中柔軟的那一塊。攻進全球各地市場的CATISS,創業以來其實考驗不斷,然而做對一支產品,造成的擴散和媒體效應,也讓品牌在市場激起陣陣漣漪。

後疫情時代,療癒商機無限,創業者你準備好了嗎?

 

2023年1月底適逢傳統新年假期,《看》雜誌維持一年11期慣例,242期將順延至3月5日出刊。

恭祝各位讀者兔年:宏兔大志,福兔迎祥!

封面故事

創業百匯

旅人視野紐約萊茵貝克村的商店街攝影⊙丹尼爾 文⊙陳荷
活動櫥窗企業充電站整理☉曾允盈
每月選書帶人帶心:重視第一線基層員工文⊙悅知文化提供

財經觀點

名家專論赴台參訪隨筆:台灣人的民主權利來之不易夏言(《看傳媒》集團澳洲主筆)

全球焦點

中國經濟社會系列回顧世界三年抗疫背後的政治考量何清漣
大千世界為什麼蚊子總是咬我?高新宇

GOODS

生活風格

品味古時尚清宮精緻工藝 「集瓊藻」迷你版古玩世界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看雜誌第241期

NT$128

後疫情商機 品牌掀療癒風

疫情下品牌走出海外,CATISS 在日本展會上驚豔全場,靠的是「貓掌護唇膏」瓶蓋上仿真的貓掌──鼓鼓的肉球、還可見貓的掌紋,療癒感十足。在疫情推波助瀾下,以往產品及服務以實際功能為導向,如今從包裝設計、外觀造型甚至功用,無不主打心靈療癒。可以紓壓、放鬆的商品,就是潮流!

==============

CATISS 虜獲愛貓族 突破疫情驚豔海外美妝市場 ☉楊戎真

精雕細琢「CATISS 貓掌護唇膏」 阮曼昀:創業後人生才開始修行 ☉楊戎真

中國政策急轉彎 疫情前的「盛世」救得回來嗎?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現在的中國彷彿回到三年前:大小城市醫院人滿為患、人們買不到基本藥品、太平間前堆滿遺體無冷凍櫃可冰、火葬場不停運轉焚燒大體。

更可怕的是,在中國大規模感染人群的效應下,病毒有可能早就在中國出現全新變種,並形成致病力和致死率都更強的變異毒株。

如果真是這樣,現在問題已不是中國必須重走歐美兩年前的老路,而是這批更進化的病毒株,會不會再度把全世界拖下水?這連WHO都不敢大意。

WHO主席譚德塞上週就對中國疫情爆炸性增長的情況表示「嚴重關切」,呼籲當局應該對年老體弱族群加速疫苗接種,還要求中國應提供有關疫情的「詳細資訊」。

譚德塞說,為了進行全面風險評估,WHO需要獲得關於疾病嚴重程度、住院情況及重症監護室需求之更詳細的資訊。

但是,中共有可能給嗎?

 

在這個危急時刻,中國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入境中國的旅客不用申請「健康碼」,入境後也不需要隔離。並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修改病毒控管層級,不再嚴格執行社區核酸篩檢。

早在12月,中國就宣布取消「綠碼通行證」和全面常態性核酸,現在又將國境大開。如此大幅放寬疫情防控政策,從「清零」瞬間走向「共存」。中共當局到底是自信心爆棚?還是破罐子破摔,大家各自看著辦?

就有中國網友發文抱怨,表示現在中國正被疫情海嘯搞得一團亂,顯示政府是毫無準備的,那人民這三年的等待和受苦,到底是為了甚麼?

說到底,還是掌權者的自私自利。

 

中國評論專家陳光誠認為,中共不惜甩掉動態清零包袱也要解封的原因,其實是為了挽救已經跌到谷底的中國經濟,藉此鞏固習近平的第三次任期。

習近平在16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一反先前瘋狂打壓民間企業的態度,轉而強調要「在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家產業和民營企業家權益。」

然後往年習近平重複喊、喊得最響的「共同富裕」,當時被認為是他想帶領黨走回共產主義,意圖壓制中產及富人階層的政策,在這次會議上竟絕口不提,彷彿從沒發生。

這種高速急轉彎的經濟政策,可見中國如今的內部經濟情況已非常嚴峻,為了挽回昔日「高成長」經濟形象,中共不得不再次往資本主義靠攏。

不過陳光誠認為,中共現在的政策能緩解衰退就已經不錯了,想繼續保持高增長,徹底搞砸的風險反而非常大。他說中國經濟問題的核心,還是中共介入太深、太過隨心所欲,人治概念下的政策反覆,對整體經濟的傷害十分致命。

陳光誠直言,隨著習近平開啟第三任期,本質上標誌著中共將「盛極而衰」。

習近平要想找回疫情前(表面上的)經濟榮景,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

知名陸配網紅回鄉探親被軟禁 焦慮主婦人在哪?

哨子先生

焦慮主婦Lia是我偶爾會點來看看的網紅,她常以陸配身份和角度,發表居住台灣六年來對台灣民主社會的想法,角度中肯實在,風格幽默爆笑,有時候還會偷酸祖國一番。⠀⠀

不過從文章可以看出她的政治立場明顯傾向民進黨,所以每當我在觀看Lia的文章影片時,常被她讚揚民進黨、開嗆祖國的直言不諱而捏了把冷汗,覺得「你是不想回中國了嗎?」,但又安慰自己說,可能她就是如此大而化之的人吧。⠀⠀

果然,黨的心胸才沒哪麼寬大,Lia目前看來是被盯上了。

9月初Lia拿到中華民國護照和身份證,依法她必須回鄉辦理除籍才能生效,11月Lia回到大連。一開始她還有陸續發表文章,結果11月底,Lia突然宣布不再更新粉專後就人間蒸發,直到11天前(12月2日)才在Youtube頻道上放了段自拍影片解釋情況,原來,她被迫滯留大連,回不了台灣。

以下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這次他們會發給我一次性的簽註,這個證件我(11月)17日已經辦好了,可是在18日又被大連市出入境管理局的一個張科長撥電話讓我送回去。」Lia表示中國官方以「系統出問題」爲由,將一次有效簽註收回之後再也沒下文,人在大連的她動彈不得。

陸委會在回應媒體的時候非常低調,僅說:「已掌握相關訊息,並透過管道與當事人保持聯繫。爲保護當事人權益,呼籲各界保持冷靜,給予政府協處空間,政府會透過兩岸既有管道與機制提供必要協助。」

另一名在台陸配網紅「上官亂」接受訪問時表示,陸配需在台灣住滿六年才能取得身份,同時須返回中國除籍。在中國身份證失效後,要拿到大通證一次性簽註才能回臺,此時出現身份真空,中國可以在很多關卡設限,包括不發大通證、不讓身份註銷,甚至在開證明時還需要出生證明,在當地的公安部門也可能卡關。⠀⠀

 

現在微信上也陸續出現小粉紅轉貼咒罵Lia的相關新聞,不少網友呼籲黨趕快把這樣的「台獨份子」抓起來,看來是想試圖從輿論上逼迫Lia屈服。

還記得李明哲、楊明淵嗎?就連從未拿過中共護照的台灣人,中國政府都敢抓了,當然不會放過剛轉籍成台灣人的Lia。有專家分析,中國此舉除了有針對在台陸配「殺雞儆猴」的用意外,還有可能想繼續利用這種人質手法牽制台灣政府。

那Lia目前到底在哪裡?沒有人知道。⠀⠀

無預警解封後 中國正在付出清零三年的代價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正當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在10日發表題為《增強對當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的評論長文,大讚全國這三年抗疫政策成功,「為如今對抗疫情取得優勢」的時候。北京那些焦急在殯儀館前等待遺體火化的亡者家屬們,可能無法打從心底認同《人民日報》的這些鬼話連篇。

12月7日,中共無預警宣布「新10例」、大幅放寬防疫政策,形同解封後,中國社會開始面臨真正的「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亂象」,而且看來情況比先前武漢肺炎剛爆發時,還要混亂。

醫護人員不足 醫療系統崩潰

各大醫院前面大排長龍,發燒門診從早上拍到深夜還看不到號,即使政府宣布廣開發燒門診還是應付不了大批病人。

這是因為原本應該拿來醫治病患的醫療系統,這三年來為滿足「清零政策」需求,全都被拿來執行無限上綱的防疫政策。醫療人員沒空治病,他們忙著做核酸、蓋方艙。

在缺乏事前規劃準備下,疫情真正爆發後,醫療量能當然嚴重不足。現在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的醫護不能請假,必須繼續工作,也傳出有醫院要求無症狀感染者到陽性院區上班,或是召回原本擔任行政職的醫院員工必須到第一線醫治病患。北京當局已經宣布召回五年內退休的醫護人員,來緩解基層醫護的壓力。

然而多數醫療院所都反應,這樣的崩潰只是一開端,且短期內不可能緩解,「很多醫院已處於癱瘓狀態」。

火葬場24小時不停運轉 窮人沒資格冷凍大體

黨媒不敢提,但是網路上已經到處有網友不滿爆料,自己的家人因為染上新冠身亡,卻無法到殯儀館順利火化,屍體被丟在太平間沒人理,連冰庫都爆滿進不去。想要順利冷凍大體?行,先繳出一大筆錢再說。有醫院員工爆料說,兵庫不夠用,只得後到的先冰,前面冰過的來出來晒一晒,「大家」排在太平間外「輪流冷凍」。

這場面簡直比黑色喜劇還荒唐。

有殯儀館員工抱怨已經超時工作好幾天,火葬場24小時全天啟動不停運轉火化屍體,卻怎樣都燒不完,員工「累的比狗還狗」。還有北京市民反應,家裡老人早晨6點去世,「中午12點才求到人來開具死亡證明,然後聯絡殯儀館回覆滿員,無法安排殯儀」,可是殯儀館人員轉手推薦一個所謂一條龍服務的人員接洽,「收費15800(約7萬台幣),可以隨時安排火化。這是什麼世道?」

更荒謬的是,中國衛健委18日公布北京市的確診死亡案例,僅有2例!粉飾太平到這種程度,讓網友大罵「共產黨不要臉」、「這根本是犯罪」。

國內外爆發搶藥潮

除了醫療體系難以應付患者、殯葬產業出現擠兌亂象外,國內買不到退燒藥品的情況也非常嚴峻。海外這幾天已經開始出現搶藥潮,包括香港、澳洲以及台灣,退燒止痛藥都開始缺貨,讓藥房不得不祭出「限購令」,台灣政府也呼籲民眾不要郵寄大量藥品到國外。

依照先前的清零防疫觀念,如果陽性確診者都直接被抓去方艙了,怎麼國內還會缺藥如此嚴重呢?

其實正好相反,正因為要執行清零,任何去購買退燒藥的民眾,手機健康碼會直接轉為「黃碼」,單位就會要求你去醫院做核酸檢測,甚至直接安排你進醫院隔離或是被送到方艙。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敢去買退燒藥嗎?老百姓三年沒買藥品,藥都過期無法使用,加上無預警解封讓藥商沒有預先準備庫存,以及民眾的恐慌心理,解封後藥品當然供不應求。

這一切都是白紙運動害的嗎?

有人說都是因為年輕人發起「白紙運動」,讓黨急急忙忙解封才導致疫情爆發陷入混亂,試圖把輿論風向帶到譴責示威者上頭。這種話真是無稽之談,難道在沒有白紙運動的時候,中國就沒有疫情嗎?富士康員工為何要大逃亡?學生們為何在深夜被迫搭上確診巴士,卻到處流浪沒人要收?各大城市養老院不斷爆出大規模感染死亡案例難道是有人做夢?

這些證據都證明疫情早在幾個月前就在中國各地爆發了,只是官方不承認,沒有媒體敢報,沒人願意為確診者發聲,因爲「清零不能輸!」

現在情況完全顛倒過來,所有那些黨官媒不願面對的事實,如今全部攤在陽光下。疫情亂象不是因為解封才開始,而是解封才讓疫情亂象終於被外界看清。中國平行時空了三年,如今正在為這段期間的鴕鳥心態付出代價。

有網友調侃,12月7號前只有新冠是病,其他都不是病,12月7號後,其他病都是病,只有新冠不是病,因為政府說可以在家自癒。

解封前被丟進方艙自生自滅,解封後被醫院請回家吃藥自己看著辦,無論何時,中國老百姓都只能看黨的臉色生存。

 

白紙運動消失了嗎?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這幾天有不少人觀察中國網路風向後,判定在中共收緊言論審查、擴大控制的狀況下,白紙革命不會成功。但是,我認為這樣的認定言之過早。

這幾天中國境內傳來的抗爭相關消息減少很多,是因為中共採取了幾個措施:

擴大街頭控管,阻斷聚眾機會

根據網友回報,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都有人遇到警方在大街、地鐵站或購物商場巡邏,警力明顯增加。而且警方還在商場或地鐵裡面,隨機要求查看路人手機,檢查民眾有沒有安裝推特、IG、Telegram等海外社交媒體平台,或使用VPN翻牆軟體,如果不從會被毆打。

秋後算帳追捕抗議者

不少人在事後接到警方電話,要求交代上週末的行蹤以及住址。為何警方會在短時間內掌握到這麼多人的移動紀錄?當然是因為無所不能的支付碼、健康碼以及電信資料。

強制學生提早放寒假返家疏散學生

從習近平的母校清華大學開始,27日晚間,學校突然公告說大家可以「自願申請離校」 提前返回家鄉,接著北京的多所大學、高中,都出現鼓勵學生提早返家的公布。其他省市包括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也發出提前放寒假的通知,還沒上完的課程都轉為線上教學,甚至期末考試也改採線上考試。學校名義上是基於「防疫需求」,但突如其來的趕人,怎麼想都是怕學生繼續聚集抗議吧。不然清華大學怎麼還特意發簡訊提醒學生,在回鄉路上應該拒絕外媒採訪呢。

用其他新聞掩蓋轉移注意力

江澤民死了那麼多天才被公布死訊,隨之而來是鋪天蓋地的功過評論文章。張姍姍核酸帝國的連環黑幕爆料,劇情之誇張讓人瞠目結舌,忍不住一直追下去⋯⋯。這些新聞確實重要,但偏偏出現的時機點如此巧妙,不禁讓人懷疑這一切是為了轉移憤怒民眾的注意力,特地被炒作出來的新聞熱點。

這些作法確實在這幾天起到很大的效果,我們不再看到風起雲湧的反政府示威抗爭。但如果因此說白紙革命已經失敗,我倒覺得有點小看正在覺醒的中國人。

雖然這幾天看不太到國內的抗議活動,但海外昔日的小粉紅們正在高速清醒,「退粉」的規模、速度都讓人驚嘆。

從東京、首爾、倫敦、台灣,到美國各地大學、加拿大等大學院校,直到現在每天都有聚集聲援白紙革命的人潮。

以往這些聲援運動的發起組織,多半是以「外國人」為首的人權團體。但這次我們看到大量中國留學生勇敢站出來發聲,表達的政府的不滿。他們甚至提出五大訴求——公開哀悼、結束清零政策、釋放維權同胞、保障人民權利,以及中國同胞站在一起。

這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在效仿當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五大訴求」!

從這角度來看,你能說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是毫無意義的嗎?是失敗的嗎?

同理,這一波波從國內延燒到國外的「白紙運動」,難道就因為表面上當權者的短期壓制成功,因此判定這運動是不成功、徒勞的嗎?

一名在首爾抗議的中國留學生,對記者說:「我在疫情之前是小粉紅,在班上跟台灣與香港同學都吵過架,我曾經說:『你們再鬧台獨港獨,我們就用東風導彈炸你們!』我現在想起來真的沒有認知和良心,回顧那段時間的自己,我真的覺得自己被共產黨從小到大的教育洗腦蒙蔽,我不希望我的小孩這樣。」

這些勇敢站出來「要自由」的年輕人,幾乎在1989學運時都尚未出生,這是他們第一次嘗試為自己的同胞和國家未來爭取些甚麼。光是這個明顯的轉變,就已經可能會為未來帶來許多變數。

我相信白紙革命在這個階段只是暫時變形、暫時隱形化了,如果中共當局不願面對現實,只想著蠻橫高壓統治的話,這股因著覺醒帶來的抗爭能量,未來會不會在哪天爆發,扭轉局勢,一切都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