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遜河畔的白屋莊園

第244期
攝影⊙丹尼爾 文⊙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哈德遜河畔的白屋莊園

上一期,阿丹精心取景了美國哈德遜河(Hudson River)的壯麗景色,且預告了本期將介紹沿河而建的豪宅風光。

畫面中被樹林環繞的,就是一處不知名的以白色建築為主的莊園。後方的遠山是卡茲奇山(Catskills Mountains)。許多來自紐約市的富人們都選擇沿著哈德遜河河岸依山傍水而居。

阿丹說,這種莊園多半非常隱密,一般人在外通常只能窺見巍峨的大門與長長的車道。多虧了空拍技術,才能稍微體會一下美式豪宅的氛圍。

阿丹說,他並不羨慕能擁有「大房子」,而且畫面上的白屋對美國的有錢人來說其實還不算大。但能夠被樹木包圍、與青山綠水為伍,則是他夢想的居家生活。目前隱居美國鄉間多年的阿丹說,他已經無法適應都市生活了呢。

AI創新商機 科技擁抱房產

AI創新商機 科技擁抱房產
第244期 2023年5月5日

雙主題──科技與傳統

 

文⊙曾允盈

 

 

 

不少人沒聽過「房產科技」(PropTech),人工智慧(AI)、平台經濟(Platform Economics)崛起後,正在翻轉原本的商業模式,相關業者不需要實體店面,卻有機會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態圈。這樣的風潮,這兩年吹向了不動產界,讓這個曾經非常傳統的行業,如今面臨著巨大的變化!

房地產業被視為經濟引擎,有利於整體經濟的前進。房地產不僅滿足人民基本的住房需求,更是重要的實質資產,價值往往隨著時間而增加。隨著AI發展,利用科技幫助大眾解決購、售屋難題,這樣的服務如雨後春筍。

早在2020年左右,各家房產集團不約而同積極投入AI技術部署,推出各種創新設計,嘗試運用AI智能配對系統提升工作效率。房地產業者只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在幾項簡短的條件媒合下,就能迅速幫助消費者找到心目中理想的房子;在疫情下,也能實現「零接觸」的賞屋體驗,不僅免於不安與麻煩,也節省不少時間。

《看》雜誌本期封面故事之一的「樂居科技」,秉持公開數據的理念,提供更透明的實價登錄查詢服務,同時整合周邊生活圈相關設施資料,同時應用AI技術,將過往累積的數據投入,提供準確的估價服務。

面對持續居高不下的台灣房市趨勢,讀者一定很好奇,從房市數據來看,台灣的房價究竟會不會下跌?目前雖然全球升息、打炒房政策如火如荼,房市看似急凍,不少人都期待今年會有明顯跌幅。

樂居網創辦人李奕農表示:「難以撼動短期房價,即使降價也只是零星個案。」從新案的推案量、去化量(指某一特定時期內某產品的銷售量占總量的百分比,即一定時間段內的銷售率)、剩餘量,還有二手屋待售量這幾項數據來看,前幾年房市大賣,幾乎都在預售階段就完售,2023年不會面臨成屋的賣壓。看來,想要等到房價下跌,誠屬不易。

本期《看》雜誌推出雙封面、雙主題,除了全球趨勢的房產科技不能落下,也邀請讀者放慢腳步,一同沉浸百年的傳統文化「傳統布袋戲」。我們採訪到人間國寶陳錫煌大師,如果您看過楊力州導演的紀錄片《紅盒子》,畫面中掌中大小的戲偶,在短短20秒裡拿起案前印章用印的一連串細膩動作,讓人屏氣凝神,絕對難以忘懷。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現在,不妨與我們一同欣賞陳錫煌的掌中風華,感受傳統時代的印記,即使時間短暫,相信必將長駐記憶。

封面故事

創業百匯

旅人視野哈德遜河畔的白屋莊園攝影⊙丹尼爾 文⊙陳荷
活動櫥窗企業充電站整理☉曾允盈
沒事不要創業台灣首位女性單車YouTuber Linda的創業路採訪⊙蕭硯駿、王安慈 整理⊙王安慈
每月選書了解會員分眾 電商績效再突破采實文化提供

財經觀點

名家專論我與周杰倫不在同一個時空夏言(《看傳媒》集團澳洲主筆)
財經搖滾投資股票需緩緩致富林茂昌
經貿財金人民幣國際化 力圖取代美元?梁路思、李淨瑤

全球焦點

中國經濟社會系列「中國長臂」在美被斬何清漣
香港觀點香港不正常 急壞港澳辦林保華
長看天下美國是烏戰最大輸家曹長青

GOODS

GOODS五月雪 尋桐花愈粼粼

生活風格

品味古時尚首度公開 一窺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心靈觀點看見台大 心靈的故鄉 陳金次

以自然為名,來「礁溪了了」體驗宜蘭在地風土文化

森林房曲面牆壁設計。礁溪了了提供
曾允盈

只要願意收拾行囊,穿過雪隧,來到宜蘭的溫泉鄉礁溪,一座回應土地的溫泉旅宿,正在等待旅客揭開秘境。

礁溪溫泉是住宿的一級戰區,了了礁溪卻彷彿把自己隱藏起來,董事長洪美芳提到,有點隱密的入口,讓人穿過小徑,別有洞天,正呼應著小而精緻的了了。

4

礁溪了了竹圍造景,如同早期鄉村場景。

14

空橋長廊指引旅人來到地下一樓接待空間。

9

建築夜間燈光展演。礁溪了了提供。

 

從土裡長出的地景

遠看像一座鳥巢,了了礁溪低調矗立在喧囂的礁溪市區,外圍一整圈不規則的竹構仿擬台灣早期四合院會種植竹林防風防盜的地貌。創辦人林思雨和林品佐夫妻分享,這個了了的主視覺,是與甘銘源建築師共同研究,由自然洋行建築師曾志偉打造出的碳化竹材,防蟲防蛀,預計使用年限僅七年。它低調融入礁溪在地,低調成為指標地景,更展現出建材的魅力。

外觀屏除建築物的稜角,營造出舒適的氛圍,正是了了給所有旅人的感受。親切的服務與寒暄,很快就能卸下疲憊。「你希望被怎麼對待,就這樣接待所有人。」是了了貫徹的宗旨,沒有制式化的SOP,只有屬於每個接待人員和旅客之間的默契,或許這就是除了在地自然風貌,也能感受在地文化底蘊的態度。

12

藝廊空間「Sunis」,每季邀請不同藝術家策展。

 

在地藝術的召喚

穿過竹林外牆走進了了,空橋長廊指引旅人來到地下一樓接待空間,彷彿阻絕喧囂的一場轉換,讓人能夠安靜沉澱下來。

要抵達接待空間,一定會經過藝術梯,再到藝廊空間「Sunis」,藝廊每季邀請不同藝術家策展,創辦人林思雨受到宜蘭村落美學計劃啟發,希望了了這個空間能成為在地藝術的據點,更以藝廊為延伸,對應一樓Habitat餐廳菜單的更迭。

是的,雖然了了礁溪基地面積不大,大型公共設施不多,卻把六十坪留給藝術。

1

別緻的蛋形minibar。礁溪了了提供。

6

房內茶器選用台灣在地品牌森雨制陶。

13

春池玻璃以100%回收玻璃製成的玻璃杯。

 

房間裡的大自然

參觀完藝廊,可以搭電梯直達房間。基地不大,共僅有31間客房、7種房型。以自然為名,更以大自然元素作為設計構想,包括「大地房」裡,設置的獨立「樹洞」,可以在寧靜空間裡閱讀、休憩,沉澱自我,不被打擾;「森林房」面對窗外一整片綠意,就像置身森林;最難訂到的「日出房」位於建築絕佳視野,可以遠眺龜山島;將湯屋安排在窗邊的「山丘房」,可以一邊泡湯一邊欣賞遠方山海。

有趣的是,置身了了,就像一場與大自然互動共處的饗宴,由於外型不規則的圓弧形狀竹圍籠罩,因此隨陽光灑落,隨日夜光影,都能體驗不同的氛圍,營造宛如祕密樹洞的感受。

選用的建材、家具、飾品,更是千挑萬選,以友善環境為主,也有不少訂製款。包括牆面「樂土」,源於台灣水庫淤泥的再生應用材料,非常防水透氣;來自台東和屏東部落編織的台灣原生「月桂葉」盆籃;房內minibar擺放來自春池玻璃以100%回收玻璃製成的玻璃杯,茶具則是「森雨制陶」的作品,還有選書《在田中央》,傳達了了礁溪對建築的理念。

看得出來,任何一項備品都是礁溪了了概念的延伸。

2

一樓餐廳以洞穴概念打造。礁溪了了提供。

3

菜單結合在地特色。

3

隔日12點退房,可以慢慢享受Habitat餐廳提供的早餐。

 

在鑿穴中飲食

礁溪了了一泊二食,餐飲令人驚艷。越在地,越國際,由廚藝總監替房客設計季節限定菜單,透過在地食材與東西方料理的混搭,打造味蕾的驚喜。擅於發揮宜蘭在地產地、產季的優勢,讓料理有著精緻藝術的擺盤,卻滿是宜蘭的靈魂。

「Habitat餐廳」別出心裁的鑿穴設計,旅客彷彿在洞穴裡的半開放空間用餐。透過大片落地窗引入自然光線,窗外孟宗竹映入眼簾,樹影婆娑,綠意盎然,營造出既原始又前衛的氛圍。

夜晚的「Habitat」魅力迷人,清晨的「Habitat」澄澈動人,邀請遊人放慢腳步,在靜謐的鑿穴中沉靜,感受純粹的風味,宜蘭的況味,與大自然之間的緊密連結。

「了了分明,如如不動」是禪宗的境界,指能夠將世間的事實真相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心不受任何影響。來一趟礁溪了了,感受創辦者的巧思,將龜山島的美景、礁溪的風味、溫泉鄉的暖泉,與熱情的人情味,悉心安放在旅宿的每一處,等待到來的每個人用心感受。

第一名店 X 2023台北食品暨特色美食國際博覽會

看雜誌

【看雜誌2023年4月30日訊】「2023台北食品暨特色美食國際博覽會」於4月28日至5月1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知名食品企業「第一名店」,聯合日本知名食品廠商及台灣優良在地小農共20個攤位,於「日本美食祭」展區盛大展出,是本次食品展最受矚目的亮點。現場有來自關西、廣島、九州地區日本職人實演外,更有日本電視節目「料理東西軍」強力推薦美食,絕對讓您大飽口福。第一名店也推出各種試吃活動及優惠好康,讓參觀民眾吃飽喝足、買好買滿。另外,每天下午一點至兩點也邀請日本職人與料理名師輪番實演道地日式、台式料理及介紹台灣好物。

展場有許多民眾駐足購買產品

第一名店長期推動健康無毒食品。從日本引進第一品牌食材及頂級醬料。本次邀請多家日本百年老舖或知名食品廠商帶來自家明星商品跨海展出。如:山田胡麻辣油、富貴食研黃金芝麻醬、御多福萬能醋、三幸食品鰹魚高湯包、甘強酒造純正味醂、三島紫蘇香鬆、三輪山本手延素麵、宮島醬油白高湯、藤和花冬菇等。活動期間特別推出日本直送北海道第一品牌Bake de arles純鮮奶霜淇淋,千萬別錯過!延續數十年來尋找日本名物的精神,第一名店也十分關心在地小農,本次邀請多家優良廠商展售台灣各地名產如:彰化社頭珍珠芭樂、嘉義笨港胡麻油、澎湖現撈海鮮、月亮魚鬆、關鳳梨果乾等優質農特產品。

第一名店天麴豬相關產品

第一名店自養健康豬肉品牌「天麴豬」也是本次參展重點。天麴豬是董事長王義郎與神農獎得主連錦樹先生合作,以無農藥的玉米、大豆為主食,添加日本鹿兒島綠茶和天然麴菌。經過210 天人道飼養,無施打瘦肉精、無抗生素、無生長激素。每一批豬隻都定期檢驗,確保豬肉品質優良健康。活動現場販售多項天麴豬冷凍熟食調理食品,如:料理東西軍鮮肉丸、天麴豬頂級滷肉燥、無骨排骨酥、獅子頭等,提供繁忙的消費者輕鬆加熱即可滿足味蕾的需要。現場還可品嚐到現作健康美味餐點如:天麴豬滷肉燥飯、港式蘿蔔糕、鮮肉丸湯、高粱香腸、鮮肉包、黑芝麻包等,喜愛台灣小吃的民眾,千萬別錯過。

第一名店天麴豬相關產品

2023台北食品暨特色美食國際博覽會

活動地點:臺北世貿一館 臺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

活動日期:2023年4月28日~5月1日 上午10:00-18:00

看雜誌第244期

NT$128

AI創新商機 科技擁抱房產

隨著科技發展,各領域商業活動逐步數位化,電商已殺成紅海,房地產業則才開始向科技靠攏。繼FinTech(金融科技)之後,PropTech(房產科技)成為熱門詞彙,整合AI、大數據、VR 等科技,透過精準配對、實境賞屋、智慧門鎖、實價登錄等運用,使得房地產交易更輕鬆、準確、透明。

==============

整合AI、大數據 房地產業數位轉型持續進化 ☉楊戎真

解決買房者資訊問題 「樂居」力促房價更透明 ☉楊戎真

JGB 金箍棒不動產管理系統 協助租屋代管業者數位轉型 ☉楊戎真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餐飲科技」產業地圖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餐飲科技」產業地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3個台灣「餐飲科技」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雲端POS/接單系統&數據分析:SaaS服務成為餐飲科技發展箭頭

💡 訂候位/CRM/會員點數&數位點餐系統:迎戰勞動力不足的餐飲產業危機

💡 自動送餐機器人&智慧販賣機:描繪無人化餐飲服務的未來藍圖

疫情大幅扭轉企業營運環境與消費者餐飲型態,構成台灣餐飲科技加速應用的關鍵轉捩點:例如2020年台灣餐飲業者導入POS系統比例達75.6%的歷史新高,建置線上點餐系統業者的比例亦自2019年的16.2%大幅成長至2022年達34.8%。

餐飲產業已成為繼零售產業後,各項數位科技在實體經濟應用中的最大實驗場域之一。主要推進動能在於對餐飲產業而言,有助於降低成本、提升營運效率、增進獲客/留客機會、輔助管理的科技應用不僅是業者短期應對疫情的選項,在疫情後更已轉化成為企業長期優化獲利結構與保持競爭力的「基礎設施」。

未來流通研究所調查台灣「餐飲科技」產業情報與企業動向,繪製「餐飲科技」產業地圖,以呈現主要業者經營數據&競合關聯。此外,餐飲科技持續朝向具複合功能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發展,惟為區分呈現各企業佈局,本次地圖以各家業者核心服務進行分類呈現。

雲端POS/接單系統&數據分析:SaaS服務成為餐飲科技發展箭頭

2008年EZTABLE創立、2011年益欣資訊成立、2012年iCHEF創立、2015年inline成立、2016年Ocard成立、2019年Eats365來台營運、2020與2022年LINE SPOT推出點餐外帶及線上訂位服務、2020年Google預訂服務上線、2022年新零售解決方案SaaS服務業者91APP跨足餐飲業,推出餐飲電商OMO解決方案。短短十餘年間,新創企業、大型集團、資本市場紛紛投入餐飲科技領域,使餐飲產業成為台灣繼零售產業後,各項數位科技在實體經濟應用中的最大實驗場域之一。

而拉動餐飲科技持續發展最重要的產業火車頭,為貫穿供應鏈採購、訂位候位、點餐支付、後場作業、外送平台、POS服務、電子集點、總部管理、CRM&數據分析等環節的餐飲科技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

例如自雲端POS系統出發的iCHEF,為採用SaaS模式的代表性企業之一,目前海內外導入餐廳數已突破13,000家。成立初期以中小型餐廳為主要目標客戶群的iCHEF,近年積極擴大整合服務範疇,強化對於規模較大的連鎖型餐廳服務能力。除核心雲端POS服務外,亦陸續推出線上點餐、銷售分析、會員集點、成本控管、結帳支付、電子發票、人流分析、總部系統等功能。

明基佳世達集團旗下益欣資訊,提供雲端POS、自動化餐廳、雲端廚房、會員票券行銷等服務,在台累計客戶數達1.5萬家(含餐飲與零售)。2021年益欣資訊一站式服務LaaS平台(LaFresh as a Service)上線,以SaaS模式整合實體&線上點餐、外送平台、交易金流、會員行銷、總部管理等超過10項雲端數位工具。

由鴻海與王品集團共同投資的肚肚,提供SaaS架構的餐飲科技解決方案。自鴻海內部孵化的肚肚,成立後透過具擴展性的雲端特性快速打入市場。2022年肚肚以智慧POS系統為基礎,整合你訂、快一點、LINE、inline、Ocard、UberEats等第三方訂單/金流/會員社群相關的20家業者及逾6,000家餐飲門店,打造肚肚AppStore智慧餐飲生態系平台;本土企業外,香港iPad POS系統市佔率第一的Eats365,2019年正式來台營運。Eats365採取獨特的POS+模組+第三方整合架構,服務範圍橫跨全球19個國家/地區,導入餐廳數量超過2,000家。

訂候位/CRM/會員點數&數位點餐系統:迎戰勞動力不足的餐飲產業危機

台灣採全年無休營運型態的餐廳業者比例高達56.6%,形成餐飲業人力需求高漲的背景,加上疫情的推波助瀾,越來越多餐飲業者開始加速導入自動化系統,以彌補持續擴張的人力缺口。其中訂位、點餐等外場作業,為自動化系統/無人化設備取代速度最快的領域之一。

例如提供線上預訂候位等餐飲流程管理的inline,在台合作餐廳數逾6,000家、全球超過7,000家。2021年營業額突破新台幣3億元、觸及亞太區使用者超過2億,2022年與OpenTable達成業務與投資合作;2008年即投入網路預訂服務的EZTABLE,主要提供線上訂位及餐廳溫度計社群口碑聲量代營運服務,以操作餐飲品牌通路策略的「經銷商」定位做為下個10年發展方向;成立於2016年的串串創意,主要提供預約候位、取餐叫號、空桌偵測等智慧餐飲&零售解決方案,2021年營業額達700萬美元,代表性餐飲客戶包括麥當勞、漢堡王、Coco都可、快樂檸檬、壽司郎等知名品牌。

數位點餐&自助點餐系統在疫情下普及應用速度亦大幅提升,主要涵蓋桌邊掃碼點餐、LINE線上行動點餐/掃碼點餐、KIOSK/平板自助點餐設備等方式。其中LINE點餐服務以高達2,200萬的每月活躍用戶數為基礎,加上低導入門檻優勢,獲得大量中小型餐飲店家青睞。例如點點全球推出的快一點點餐系統,提供LINE線上點餐、雲端自動接單出單服務,在台服務餐飲業者已超過1萬家、會員數突破百萬,並與台灣大哥大、益欣資訊、LINE SPOT、Uber等業者展開策略合作;雲仲資訊推出的你訂LINE點餐模組,全台合作餐廳已超過4,000家。

另一方面,勞動力不足加上獲客成本大幅攀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餐飲業者開始導入會員管理系統,將銷售/行銷/客服等環節推向自動化,在降低成本與勞力負擔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藉由提升顧客終生價值創造出除了據點拓展與新品上架之外的成長來源。例如自智慧印章跨足會員管理系統的12CM Taiwan,旗下會員成長系統合作品牌超過1,000家,包括瓦城、丸龜、路易莎等知名餐飲客戶;提供CRM、集點等整合服務的Ocard,合作品牌數超過2,000家,並與beBit TECH旗下OmniSegment數據平台合作,藉由分析Ocard所蒐集到的訂餐、消費、體驗反饋等數據,強化顧客管理效益。

自動送餐機器人&智慧販賣機:描繪無人化餐飲服務的未來藍圖

做為最早投入送餐機器人開發的國家,中國大陸在相關技術與產品發展上相對成熟,已孕育出普渡、擎朗等知名企業。截至2022年,處於工作狀態的擎朗機器人約3.5萬台,日本、韓國、歐美與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即胃納近1萬台。擎朗計劃將海外市場貢獻度自目前的近30%提升至50%,至2025年整體運行台數拉高至目前的3至5倍。同樣具備高知名度的普渡科技,全球累計銷售超過5.6萬台機器人。例如擁有2,100家餐廳的日本雲雀餐飲集團,於2021-2022年期間即採購3,000台普渡機器人,協助緩解當地餐飲業因高齡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危機。

台灣方面,目前投入市場應用的機器人亦多以技術成熟度較高、售價較低的普渡與擎朗機器人為主,推估市佔率超過80%。甲電國際、禾煜科技、季河資訊、鴻匠科技等企業均與普渡科技達成代理銷售合作,擎朗則與宇集創新共同布局台灣機器人市場。其中甲電國際機器人已打進王品、豆府、春水堂等知名餐飲集團;禾煜科技則擁有鼎泰豐、涮乃葉、旭集等代表性客戶,累計銷售量超過100台。此外,工研院於2023年推出戶外外送機器人「Cubot ONE」,並與7-ELEVEN合作,於高雄軟體園區展開為期一年的外送服務試營運。

做為零售傳統細分業別之一,自動販賣機近年陸續導入5G、AI、自動化、數據分析、溫度控制、殺菌等技術,不僅銷售品項自傳統的零食飲料大幅拓展至熟食、鮮食等商品類別,部分機台更結合食飲品烹調備製套件,提供客戶現場客製化服務。例如黑沃咖啡2021年推出AIOT智能咖啡販賣機,強調可調製出與門市品質相同的現煮咖啡,全台營業據點達32處;超商龍頭業者7-ELEVEN於2021年推出咖啡智FUN機,強調平均咖啡調製時間僅35秒,並同步搭配導入4度/18度/熟食便當等販賣機型,總計智FUN機鋪機數已超過1,500台;近年積極跨足各項無人化設備(如無人電話亭KTV)的迪比科電子,旗下CoCoCafe機台鋪設數量已超過200台。

智慧販賣機新創業者方面,代表性業者包括創立於2018年的自由食間,以小型無人鮮食商店為定位,全台營業據點達56個;以銷售熟食便當為主的好食GO,擁有4座中央廚房與15處營業據點,目標2023年底達成100家加盟店的目標;創立好食機自有品牌智慧販賣機的三奕智慧,與連鎖便當販售最大品牌悟饕達成合作,推出客製化便當販賣機,已進駐台北101、微風南山、大直捷運站等商辦與交通節點,三奕智慧亦與佳世達集團旗下拍檔科技(益欣資訊母公司)達成策略合作,朝向美國上市櫃目標邁進;設備商方面,大型智販機製造商立展興,已取得KFC(蛋撻販賣機)、荷風中國菜、亞尼克等指標型餐飲客戶。

 

原文轉載自 未來流通研究所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餐飲科技」產業地圖

大牙創業賣飾品,合體黑澀會美眉張甯兒,力拼7位數營收

藝人大牙創業賣飾品,與黑澀會美眉筱婕(張甯兒)多年後再次合體,為品牌List.U拍攝商品照。周宜霈提供
編輯部

藝人大牙(周宜霈)近年來進軍八點檔演員,精湛演技獲得各界好評,不時也會參與綜藝節目錄製,沒想到近期她又多了一個新身分,與朋友合夥創業,在網上開始賣起了各類的飾品,各種時下最具話題性的耳環、戒指、手鍊等,通通都由她親自從國外挑選與採購。

不過長年以藝人身分亮相的大牙就透露,自己會創業當老闆真的是誤打誤撞,最一開始只是因為自己是個非常愛買飾品的人,網路上的飾品品牌幾乎都買過,甚至擁有多家會員的VVIP,買到還有飾品老闆主動贊助她,她也習慣在每次八點檔拍攝中,大量更換不同的飾品,因此在一次與朋友開玩笑的談話中,意外促成了合作創業的契機。

1

圖說:大牙創業賣飾品,曬出多張韓國批貨照。周宜霈提供

 

不過完全沒有商業背景的大牙,創起業來可以說是吃盡苦頭,與朋友一起飛去南大門親自帶貨,但卻一句韓文也不會講,帶著不流暢的英文,與草創期少少的經費,在南大門足足走了五天,從早上9點飾品批發市場開門,一路逛到下午5點,不但一整天餓著肚子,回想那個時候的辛酸,大牙笑稱:「被飾品閃到快瞎掉!真的是挑到覺得自己快青光眼!」

大牙也曬出多張去韓國批貨的「挑夫照」,笑稱自己每天都大包、小包在韓國捷運上上下下,真的苦到很想放棄,而且面對滿是韓文的報價單,大牙根本一竅不通,只能現場畫圖標記飾品長相,而多到難以計算的飾品,每一個都要親自細數、報關,讓大牙直搖頭:「簡直是阿鼻地獄!」她還透露,自己也剛好在出差的時候碰上生日,印象深刻就是生日禮物是當天獲得可以坐計程車來回批發市場的待遇,為此她還感動到差點哭出來!

大牙也透露,List.U希望能提供各類選品,首波以飾品為出發,主打閨密主題,特別找來的昔日的黑澀會美眉「老么」筱婕(張甯兒),替飾品拍攝宣傳照,而兩人多年後重新同台合作,大牙也大方分享,筱婕(張甯兒)已經不是那個當年有點怕生的小女孩,在鏡頭前的熟練度非常好,很能掌握攝影師想要的東西,也因此可以有默契、快速地完成拍攝。目前網站開站二個月,大牙也表示,第一步希望努力往月營收七位數努力。

自然洋行曾志偉操刀秘境旅宿「了了礁溪」,母親節推出優惠

一樓餐廳以洞穴概念打造。了了礁溪提供
編輯部

蘭陽溪宛若一條母親河,灌溉蘭陽平原物產的豐美。2021 年開幕的「了了礁溪」,一泊二食的服務,主打在地食材,吸引許多民眾前往住宿,享用當季在地食材的美食料理。因應五月母親節的溫馨氣氛,「了了礁溪」特別推出住房活動,讓來訪的朋友們慰勞母親的辛苦。想給媽媽一個驚喜的民眾,務必把握難得的機會。

3

圖說:了了礁溪獨特建築竹罩外觀設計。了了礁溪提供

 

由自然洋行建築團隊操刀的「了了礁溪」,特殊的竹罩外觀,加上燈光設計,使日夜景觀皆有別於其他民宿。透過竹罩的光影變化,營造室內空間如詩般的氛圍。

房間以各種自然地景命名,如:森林、大地、溪流、平原、山丘、微風、日出等,以「森林」房間為例,因其面對溫泉森林公園而得名;入住『微風房』可在露台感受微風吹拂;「日出」則可遠眺龜山島的日出美景。

3

圖說:日出房間則可遠眺蘭陽平原的日出美景。了了礁溪提供

 

位於一樓的 HABITAT 餐廳,面對窗外是一大片綠意,鋪陳著對生活的慢享,對人生的反思;而餐桌上則有蘭陽平原專屬在地食材,如:「紅魽魚/日式冷湯/李子冰沙」食材即是來自在地的新鮮海產。

配合sunis藝廊本季展覽『荼蘼』,邀來德國藝術家Luzia Simons的錄像作品展出。作品皆以花朵作為創作主題,呈現生命從盛放到消逝的不同美感,呼應『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的了了概念,同時感受季節氛圍。

2

圖說:了了礁溪特色餐點主打在地食材。了了礁溪提供

5

圖說:左起了了礁溪總經理廖宜鍵、春秋國際執行長吳正中、了了礁溪董事長洪美芳、了了礁溪創辦人林品佐、了了礁溪創辦人林思雨。了了礁溪提供

 

廚藝團隊也從藝廊擷取靈感入菜,轉化作品觀念,發想「豚白湯/伊比利火腿/桃子」,讓料理如同藝術品般精緻。主廚融合法餐、義餐、日式料理等的手法,展現宜蘭在地即國際的謙和與氣勢。

結合建築、藝廊、美食,讓來訪「了了礁溪」成為獨特的住宿經驗,開幕至今一直是網路熱門話題。在母親節將至的時刻,「了了礁溪」也推出大方優惠,五月份的四個週末,子女若與母親同行入住,「了了礁溪」將提供母親住房當日折扣後的半價優惠;母親節的當週週末(5/12~14),安排有手做花藝活動,以精緻的手工花束獻給親愛的媽媽,感受節日的溫馨與美好。

吳念真擁勞碌放大命格,成為台灣最「無法退休」的歐吉桑

吳念真導演做客星座國師唐綺陽podcast節目宣傳舞台劇《清明時節》。《清明時節》提供
編輯部

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日前去上星座國師唐綺陽podcast節目宣傳舞台劇《清明時節》,是繼林懷民之後的第二位資深劇場人前往,唐綺陽自稱這是古人系列,能陸續邀請到台灣劇場翹楚相當期待。提到吳念真的星盤時,稱吳念真木星在六宮,是勞碌放大的命格。吳念真導演問何時能退休?唐綺陽語出驚人直言「你至死方休」,吳大喊好悲慘!唐接著解釋吳念真將持續身為一位資深文青及社會觀察家的姿態發光發熱,繼續推動社會影響力。是一個被需要所以必須存在的人,能夠一直活得很有滋味,到老還能持續運作,不會笨、不會老掉,且不會變成討人厭的老人。

聊到代言,吳念真表示第一次代言是在40幾歲的時候,當時廣告導演是侯孝賢,要幫啤酒廣告配音,因此開啟的代言之路。提到寫作之路,吳念真當時視台灣文學大師鄭清文為偶像,指說鄭當時在銀行上班還能寫小說,沒有經濟壓力,因此影響了他,大學則選擇報考會計系,並開始同時寫起小說。自稱會計系還唸得不錯的他,不僅大二當上班代表,還獲得聯合報小說獎,甚至當時有電視台製作人找上門,開啟劇本之路,唐笑稱吳念真「你不是工作狂,誰是工作狂!」

1

《清明時節》2023昇華版將由金鐘視帝游安順、台灣第一媳婦張玉嬿擔綱男女主角。《清明時節》提供

 

綠光創藝台灣文學劇場經典劇場系列之作《清明時節》為吳念真導演最鍾愛的劇本,這次將四度搬演,除老班底柯一正、張靜之,並加入新面孔張玉嬿與游安順,佈景與音樂將全面昇華,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身為資深劇迷的星座國師唐綺陽早在2010年就看過《清明時節》第一個版本,唐表示:當時的男女主角是王識賢跟林美秀,也看到吳導也是其中一角,吳回應:「我演一個冰果室老闆,今年第四度加演,我還是詮釋同一個角色。有一幕劇中男主角跟外遇對象在冰果室告別時,覺得自己寫的很動人。但演出時我都不敢動,我怕自己動了,觀眾會笑!」作為一位獅子座的吳念真,疑惑地提出一般獅子座會喜歡醒目的東西,但自己不是,反而相反,唐綺陽立即開釋:「你整個人就很醒目了,你的醒目來自於光芒藏不住。」

今年70歲的吳念真提到死亡議題,表示早已預立遺囑。對於死亡的看法就是不要造成別人困擾,覺得獨子吳定謙未來要處理兩次,希望自己的身後事以植葬處理就好。不過年輕時很浪漫的想法想選海葬,但怕很多人暈船會一邊吐一邊撒(骨灰),還是算了!吳念真也透露今年下半年度將推出「人間條件八」,是一齣描寫老年人需要被聆聽、被注意、被尊重的悲喜劇,深有同感的唐老師也表示,不要當一個打擾人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期許可以成為一位自我認同並吸引人的老年人。

綠光創藝今年再次推出後座力最強的舞台劇《清明時節》,以2023昇華版本加演重新亮相,將於6月起陸續與高雄、台中、台北觀眾見面。故事發生在台灣的1950年代的某個小鎮上,在銀行工作的輝昌(游安順 飾),不僅一表人才更擁有令人羨慕的金飯碗,然而嚮往自由的輝昌在八年的婚姻之中與元配(張玉嬿飾)漸行漸遠,並與外遇對象梨花(張靜之 飾)產生情愫。為守護自己的婚姻,秀卿不惜與丈夫對簿公堂,卻還是難留他的心。在秀卿與梨花之間,輝昌給不出任何承諾,作出讓兩個女人都心碎的決定,卻也開啟了她們的成長、釋然之路。導演吳念真認為「外遇」是一個千古不變的話題,即使故事發生在1950年代,仍禁得起時代考驗,值得探討。

4月29日臺中國家歌劇院《叫我林彩香!》首演,帶媽媽一起來看戲

《叫我林彩香!》劇照。主辦單位提供
編輯部

在逐步解除限制的後疫情時代,人們漸漸習慣了在家窩居的生活,出門好好吃頓飯或看場電影都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春河劇團便希望在此,透過年度新劇《叫我林彩香!》帶人們開始重新體會出門享受一齣劇的美好。

《叫我林彩香!》作為公視劇作《我的婆婆怎麼這麼可愛》的前傳,其故事便是在講述婆婆林彩香的過去,究竟她是面對了哪些人生抉擇,才成為今天這位能以幽默化解人生許多殘忍時刻的婆婆。

全台巡演,臺中首演 超強卡司齊聚一堂

《叫我林彩香!》為2023春河劇團新作,即將在今年度於全台進行巡演,臺中場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則作為首演場,在4/29與各位見面。

此劇將由知名評論家、作家 柯志遠擔任編劇,並由春河劇團團長 郎祖筠擔任導演,而由首次踏入舞台劇的演員 鍾瑶 擔任林彩香。

彩香的母親則由明華園總團的首席小生 孫翠鳳,彩香的阿嬤則是受過金鐘獎肯定過的歌仔戲演員 高玉珊擔任。還有郭耀仁、吳定謙、楊小黎、吳怡霈、徐淳耕等知名演員也會參與演出。

編導演陣容可謂是相當豪華,而在全台許多縣市皆有演出,除了台中首演場,還包括桃園、高雄、臺南、雲林、台北及新竹等地,若希望能欣賞到不同演員間的合作互動,也可以考慮不同地區的場次來多看幾次喔!

那麼可愛的婆婆彩香,也會有那麼可愛的少女時代嗎?

故事從林彩香的少女時代開始,出生在一個傳統的香鋪大家庭中,作為三女兒,除了面對家中長輩們的期待外,成績優異的大姐和很會撒嬌的二姐,兩個姐姐常常令彩香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讓自己被看見。

在家庭中屢屢遭受挫折的彩香,到了校園,在期待著自己能與偶像林青霞一樣活出自己樣子的同時,先遇到了對她死纏爛打的陳一朗,才又遇到了那位屬於她的心靈伴侶蘇通,甜甜蜜蜜、青澀又甘甜的一場戀愛即將上演。

蘇通也是一位文青,原本想當老師的他,卻因為家庭變故必須接下家中的餅舖「珍賀齋」,彩香也從原本的”師娘”,搖身一變變成"老闆娘”,也就是電視裡的婆婆,從未經營過餅舖的夫妻二人,在彩香媽媽(孫翠鳳飾)的協助下,逐漸步入軌道,也讓母女之間的鴻溝漸漸打開。

故事跨越的時間是相當長的,除了描述青春少女外,成了人妻進入家庭階段的彩香,也是這齣劇的重要情節,在這時,當初在家裏頭與母親的衝突與矛盾,才逐漸地因為諒解與同理而化解。正所謂母親辛酸,只有當媽的人才能懂的。

春河劇團這次帶來的演出《叫我林彩香!》將在4/29於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演,並在5/6於桃園展演中心、5/20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6/10於臺南文化中心、7/29於雲林表演廳、8/18-20於臺北城市舞台及9/16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等全台各地舉行巡演,希望所有來欣賞演出的觀眾們都可以找到自己與彩香有共鳴的地方,並且能在未來面對困難時,能成為自己心裏頭那個最堅強的林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