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者必備離線地圖 新創APP Hikingbook持續登頂

▲Hikingbook創辦人兼執行長柯政祥因為喜歡登山,早在2015年便利用下班時間業餘開發登山APP。葉俊宏攝影
第259期
楊戎真

台灣多山,陡峭的山勢、多變的氣候以及茂密的林相,增添登山的樂趣與挑戰,但也因此增加了風險。台灣每年總會傳出登山者受困山中的事件或山難,很多是因為路徑不熟,在山中迷失了方向,加上手機收訊不良,無法及時與山下聯繫,兜兜轉轉找不到路,最終體力不支所致。登山有一定的門檻,需要體力、對路徑熟悉,也要事先規劃,不少人因而卻步。

緣起:愛登山的軟體工程師

一款協助使用者降低進入門檻的APP「Hikingbook」,於2016年1月上線。開發者柯政祥因為喜歡登山,具備軟體工程師背景的他,於2015年開始利用下班時間撰寫登山者專用APP,原因很簡單,只因:「當時市面上並沒有一個好用的工具支持我去爬山。」

Hikingbook首個版本介面相當簡單,只具備記錄的功能。柯政祥表示,登山的人喜歡「打點」,有點像「打卡」的概念,「老一輩的登山者很習慣去看別人的登山紀錄,看你幾點幾分走到這個地方、看到什麼樣的東西、往哪個岔路走,做這樣的地形描述。」

過去的做法是,先錄音起來或拍照,到山下再聽錄音,然後一一數位化,變成文字檔或其他格式,再放到網路上讓大家看。Hikingbook允許使用者記錄,將登山的時間、地點等資訊做成文字敘述,並可以將這些點串聯成一個行程。

 

離線地圖對於登山者至關重要。Hikingbook提供

▲離線地圖對於登山者至關重要。Hikingbook提供

 

崛起:社群推廣累積用戶

APP上線後,柯政祥時不時就去維護,希望做得更好,讓這個APP成為一個稱職的登山利器,「因為登山APP一定要有地圖,所以我在2. 0的時候,就想辦法把地圖做進去。」

2016年中,具備離線地圖功能的Hikingbook 2.0上線,柯政祥表示,那時他才開始有一點自信,也比較敢於做推廣,除了開臉書粉絲頁,也在PTT登山版宣傳,「那時候得到一些回響,大家覺得還不錯,相對當時其他台灣常用的APP,Hikingbook介面算是簡單好用,就開始有一些用戶進來。」

 

柯政祥希望透過Hikingbook,讓戶外探索變得更簡單。Hikingbook提供

▲柯政祥希望透過Hikingbook,讓戶外探索變得更簡單。Hikingbook提供

 

創業:協助登山者規劃路線

由於有越來越多人使用Hikingbook,2018年柯政祥順勢推出官方網站,一上線就有近千筆活動資訊上傳。當時的Hikingbook已經發展得頗為成熟,具備基本的登山功能:地圖、記錄、上傳、分享、匯入、匯出、GPS等。這些數據讓柯政祥思索,也許可以把Hikingbook作為一個創業的項目。

柯政祥表示,Hikingbook讓戶外探索變得更簡單,降低一般人親近自然的門檻,不需花很多時間、心力,就可安全走進戶外。對於已經踏入戶外的愛好者來說,可在活動過程當中避免被困住,降低不安全性,可以更好的享受當下。

因此,累積了既定基礎,柯政祥於2019年離開原職,正式成立「登山書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執行長,以Hikingbook APP訂閱為主要商業模式。

在Hikingbook介面上,有社群、路線、專欄、選物、規劃助手、離線地圖、探索等選項,在「社群」中可以找到其他登山者上傳的紀錄,記載總移動距離、總時間、爬升高度、下降高度,平均速度以及消耗的熱量等,並可以下載路線作為活動的參照。

Hikingbook如何協助登山者?柯政祥把整個戶外的活動分成「前、中、後」來說明。

 

規劃助手可以讓使用者事先規劃路線。Hikingbook提供

▲規劃助手可以讓使用者事先規劃路線。Hikingbook提供

 

1.規劃助手:規劃路線(前)

「規劃助手」功能提供前期的登山路線規劃,可以找到各種路線或使用者記錄作為參照,也可以探索周邊,找到可依循的路線。

2.記錄軌跡、離線地圖+安全守護(中)

過程中則具備「離線地圖」以及「記錄軌跡」的功能,確保自己安全,不會迷路。Hikingbook提供的離線地圖具有等高線,並有水源標示、山頭名稱,並提供「安全守護」的功能,可協助登山者與山下親友連線,讓山下的人安心,有急需時,得以有效、快速地通知山下。

3.活動分享(後)

活動完成後,記錄的資料可進一步分享與分析。柯政祥表示,相較其他登山APP,Hikingbook相對有「高度整合」的特性與優勢,有很多台灣在地的資料,且使用者不需要太多說明與教學就可自行操作。此外,Hikingbook也相對「穩定可靠」,由於登山關乎安全,離線地圖是否定期更新,或APP有漏洞(bug)時是否改善,都會影響登山者的體驗,甚至生命安全。

截至目前,Hikingbook下載量約40萬人,月使用人數約10萬,主要流量來自台灣,其次是香港,此外則是來自海外的一些自然流量,以及台灣人前往日本、韓國、歐洲等地進行使用。

 

產品導向的發展策略,讓Hikingbook不斷優化商品。Hikingbook提供

▲產品導向的發展策略,讓Hikingbook不斷優化商品。Hikingbook提供

 

經營:如何讓使用者願意付費?

有了產品與既定的使用者,接下來便是如何讓使用者願意訂閱、創造營收以支撐營運。柯政祥坦言,這點並不容易,Hikingbook從創業的第一天就在思考,如何讓使用者願意付費。

1.精準市調掌握需求與定價

Hikingbook透過「市場調查」直接詢問登山愛好者:APP具備什麼樣的功能,使用者會願意付費?什麼樣的價格,能找到第一群願意購買的人?柯政祥表示,通過市調確實了解使用者喜歡的功能以及願意買單價格,精準掌握消費者的需求,可以降低開發風險。

2.免費試用推廣

功能推出後,則透過一波「免費試用」進行推廣。柯政祥表示,「規劃助手」功能開發出來後,吸引了一些愛好者進來試用,當時約有數萬下載人次。儘管這些人不一定都會轉成「訂閱制會員」,但轉換數據顯示,Hikingbook在市場上是有價值、有吸引力的。這對當時尚未有營收的Hikingbook來講,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因為促使營收從零開始,進步到幾千、幾萬元。

3.持續優化產品

初步的成果,推動柯政祥一如登山般勇往直前,而行銷的方向,一直是以持續「優化產品」為導向。柯政祥表示,Hikingbook的成長策略是「產品導向的成長」(Product-led Growth,簡稱PLG),團隊成員主要分為:開發、行銷與顧客成功三組圍繞產品開發,不斷優化產品、優化訂閱流程,以提高訂閱轉換率。

 

為了拓展市場,Hikingbook開始往越野跑方向發展。Hikingbook提供

▲為了拓展市場,Hikingbook開始往越野跑方向發展。Hikingbook提供

 

翻轉:營收增長兩手策略

隨著訂閱戶增加,Hikingbook的營收逐年翻倍,但柯政祥坦言,直到2023年才打平,今年則規劃拓展市場,增加免費版的功能,擴大免費使用者的母數。柯政祥比喻,「當你前面大(指免費使用人數多)的時候,後面(指訂閱數)就會跟著大起來。」

1.拓展海外市場

為增加營收,Hikingbook開始拓展國外市場,目前台灣以外的下載量約有3萬多人,主要來自香港。柯政祥表示,在Hikingbook尚未對香港投入任何行銷資源時,就已經有一些付費使用者,他認為香港離台灣近,語言也較相通,值得進一步開發。

2.拓展APP領域

Hikingbook擴大營收的第二個策略是拓展APP領域,朝向更多的戶外活動型態發展,例如:露營、單車、跑步等。目前的第一個目標是「越野跑」,因為越野跑與登山類似,是在山徑上跑步,會需要登山的一些安全資訊。

 

柯政祥(左)與共同創辦人廖妘甄(右)帶著Hikingbook持續攻頂。葉俊宏攝影

▲柯政祥(左)與共同創辦人廖妘甄(右)帶著Hikingbook持續攻頂。葉俊宏攝影

 

持續登頂:創業沒有山頂,要持續成長

柯政祥坦言,由於是在「小眾」上耕耘,Hikingbook發展的過程非常艱辛,他笑說:「如果只是想要賺大錢,我就不會進來了。」作為一名登山愛好者,他希望將自己的專業跟喜好結合,「我希望喜歡的東西可以變得更好。」

柯政祥回憶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公司只有他與共同創辦人廖妘甄二人,因此可以任性地一週不工作,跑去澎湖享受花火節。但規模擴大後,新進員工就成為「監督」,督促他們不能自滿於現狀。他形容,儘管登山要攻頂,但創業沒有山頂,要持續成長,「你會覺得你好像到這個山頂,但到這個山頂之後,會發現有一個更高的山要往前突破。我覺得這也是我經營公司一個滿重要的概念,就是要持續成長。」

至於在低谷中如何堅守,他認為,對未來要保持樂觀,但同時要認清現實。他引用《從A到A+》一書中〈弔詭〉一文為例:美國海軍中將暨飛行員史托克戴爾(James Bond Stockdale)在越戰期間被俘時,被關押長達7年才獲釋。史托克戴爾如何挺過的?他的做法是,「我知道我現在的狀況是怎麼樣,我認清現實,我現在就是被關,但是我一直相信未來總有一天會被釋放。」柯政祥表示,擁有這樣的特質,才有辦法帶領企業往卓越方向發展,因為企業很容易遇到很多問題。

此外,要拉長時間看成果,「如果只看每個月的數字,就會發現起起伏伏,一下上、一下低。我後來慢慢把這個時間拉長,會發現雖然起起伏伏,但是跟去年的同期相比成長很多。」這時候柯政祥就會自問:「我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導致成功?」儘管無法一言以蔽之,但他認為,與Hikingbook不斷持續優化有關,「不斷改善產品、不斷改善公司內部的流程,讓它變得更順。」

柯政祥舉例,很多軟體工程師都以在Google或Apple上過班為榮,那是因為前人打造出一個令人稱羨的場域,他自我勉勵道:「我是不是也可以成為這樣的未來?未來我的小孩子們或其他人會不會覺得,台灣可以產生Hikingbook這樣的東西,會感到驕傲?」

專攻台灣蔬果植萃技術 「頂宏生技」從保養品牌到選物平台

▲頂宏生技創辦人江享訓。葉俊宏攝影
第259期
楊戎真

創立於2014年的「頂宏生物科技」公司,主要研發台灣植物萃取技術,包含:蓮霧、火龍果花、龍鬚菜、紅藻等,其萃取物應用在保養品、保健品,所創品牌「美膚娜娜」及其明星商品抗痘乳膏,深受大學生的喜愛。

 

「美膚娜娜」的明星商品抗痘乳膏,在大學生當中有很高的黏著度。頂宏生技提供

▲「美膚娜娜」的明星商品抗痘乳膏,在大學生當中有很高的黏著度。頂宏生技提供

 

緣起:因孝心而生的品牌

談到創辦「頂宏生技」的緣由,執行長江享訓表示,他原本在英國讀書,立志成為一名精算師,未料母親罹患癌症,看到母親因病痛飽受折磨,他想要找出能夠緩解疼痛,且有助於細胞修復的治療成分,希望讓母親在抗癌的路上少受些痛苦。

閱讀大量文獻後,江享訓發現台灣蓮霧含有舒緩與修復細胞的成分,於是親自拜訪屏東枋寮的農家討教種植方法,並展開萃取測試。過程中,成大、工研院的博士生、教授、研究員都是他經常尋求協助的對象。從原料分析、萃取,一步步做到細胞修復的實驗,最後以數據檢視,發現蓮霧萃取液用在修復上,約能提高5倍的速度。江享訓因此大膽運用在母親的療程中,覺得效果不錯。

由於蓮霧萃取液頗具實效,江享訓萌生將原料商品化,造福更多人的想法,「頂宏生技」因而創立,且以「美膚娜娜」為品牌名。

初期,江享訓採用通路販售的方式,找明星代言,大打廣告,開大型記者會推廣產品。首發產品是一支採用壓力罐的氣泡瓶精華液,由於劑型特殊,做工複雜,代工廠無法維護品質,導致噴頭出現問題引發客訴,商品進到通路後全數被退回。

首波操作就出師不利,江享訓歸結原因,因為將力量放在做特殊劑型、新奇好玩的包裝上,認為消費者會喜歡,只想要差異化,太突發奇想,卻未掌握商品的核心。銷售的觸礁,讓他恍然大悟:「其實最主要是東西好不好用。我們當時只想創造曝光率,可是沒有思考到回購率。」

 

媽祖面膜讓美膚娜娜打開知名度。頂宏生技提供

▲媽祖面膜讓美膚娜娜打開知名度。頂宏生技提供

 

爆紅:「媽祖面膜」打響名號

雖然首戰未捷,但產品本身仍有可為。而讓「美膚娜娜」打響知名度的,是一款與大甲鎮瀾宮合作的「媽祖面膜」。江享訓表示,由於蓮霧萃取成分含有舒緩與修復效果,知名連鎖藥妝店看中這樣的商品力,於是洽談推出一檔有助「舒緩與修復」的面膜。這款與大甲鎮瀾宮聯名的「媽祖面膜」,上架後第一個月便創造了數萬片的銷量,一炮而紅。

江享訓提到,當時是拜媽祖、擲茭後,才選定了包裝圖案。也許是媽祖庇佑,面膜推出後不僅帶動「美膚娜娜」的知名度,同時也推動了頂宏生技把原本的委外代工,轉向研發、自主生產一條龍,除考慮到品質把關因素外,也可掌握商品的配方與製程。

媽祖面膜獲得消費者青睞後,「美膚娜娜」後續推出的抗痘系列商品,讓頂宏生技站穩腳步,商品也進到家樂福、寶雅、屈臣氏,日系J-MART佳瑪生活館、三友藥妝店等知名通路。

 

頂宏生技與蓮霧果農契作,有助地方創生。頂宏生技提供

▲頂宏生技與蓮霧果農契作,有助地方創生。頂宏生技提供

 

進化:推出「曦之麗」跨足保健品

儘管取得初步成績,但離「幫助更多人」的目標還很遙遠,江享訓想要讓這些原料的運用能夠「從外而內」,「我們從保養品開始做,是因為皮膚是最大的器官,與細胞修復最直接相關,且相對沒有侵入性。」

 

台灣沿岸的紅藻也是頂宏萃取的原料之一。頂宏生技提供

▲台灣沿岸的紅藻也是頂宏萃取的原料之一。頂宏生技提供

 

他認為醫、食同源,且國際正在走向食療保健品市場。頂宏生技於是開始將萃取液原料進行多功能的研究開發,例如:從最初的蓮霧萃取,開展更多植物的萃取,涵蓋:火龍果花、龍鬚菜以及台灣沿岸的紅藻,做成不同的保健食品,用西方科學的方式驗證中醫的食療概念,確保其效性與安全性。

除了自行研究,江享訓不斷尋求專業的幫助,包括與成大、工研院合作開發原料。江享訓認為,這些頂尖學術單位之所以願意協助,很大程度上是看到頂宏生技把台灣的原料開發成國際市場需要的東西,申請的地方創生計畫也因此能獲得政府的肯定。

 

海外參展是頂宏生技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方式。頂宏生技提供

▲海外參展是頂宏生技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方式。頂宏生技提供

 

目前頂宏生技的原料萃取技術,除了在台灣,也在日本、美國、新加坡、歐盟等地陸續取得發明專利,目前也加入了國科會計畫,今年會正式開始針對肺癌做相關的研究。

2020年,頂宏生技繼「美膚娜娜」後,推出第二個品牌「曦之麗」,主要便是將這些萃取物應用在保健品與保養品中,商品除了在台灣上架,也成功取得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認證,目前美國市場主要在沙龍、天然選品店內銷售,也受到美國中醫師的喜愛,將頂宏生技的商品導入其療程。

 

頂宏生技開發的萃取原料,目前也同時供應給其他品牌,朝向「原料讓更多人使用」的目標邁進。頂宏生技提供

▲頂宏生技開發的萃取原料,目前也同時供應給其他品牌,朝向「原料讓更多人使用」的目標邁進。頂宏生技提供

 

江享訓表示,很多品牌也在找天然的原料,頂宏生技開發的萃取原料,目前也同時供應給其他品牌,發展出為他人代工的模式,朝向「原料讓更多人使用」的目標邁進。

 

透過「校園大使」活動,加深「美膚娜娜」在大學生心中的印象。頂宏生技提供

▲透過「校園大使」活動,加深「美膚娜娜」在大學生心中的印象。頂宏生技提供

 

行銷:掌握TA真實生活樣貌

談到如何推廣品牌,江享訓認為商品的「有效性」很重要,也要了解「目標客群」(Target Audience,簡稱TA)的真實生活,設法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美膚娜娜」採用開架方式銷售。頂宏生技提供

▲「美膚娜娜」採用開架方式銷售。頂宏生技提供

 

隨著消費者閱聽型態的轉變,行銷管道也不斷轉換。2014、2015年,「美膚娜娜」分別與崛起的知識內容媒體「台灣吧」、YouTube頻道「哈哈台」合作,之後再透過每年的「校園大使」活動,將「美膚娜娜」與「抗痘」印象植入大學生的心中。江享訓回憶,與「哈哈台」合作時,通路的銷售額成長約3到4倍,電商的銷售成長更超過5倍。

而在社群時代,「藝人式微,網紅崛起」,因此找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做口碑推薦非常必要。江享訓強調,必須悉心觀察顧客手機裡會看的內容、會追蹤的人。

此外,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優化)所帶來的自然流量,可以讓品牌大幅降低廣告費。頂宏生技的SEO主要與營養師、醫師、小兒科醫師合作,推出一些健康的專欄。

光是產出內容還不夠,江享訓認為維護更為重要,發出去的文章都要隨時優化,且重質不重量。透過Google搜尋,觀察所推內容的排行,最好要在首頁的第一行,如果排名掉了,就必須調整排版、文字,甚至標題。江享訓表示,過去「美膚娜娜」與「曦之麗」兩個品牌為了流量,每年投入的關鍵字的廣告開支,在做好SEO後幾乎可全數節省下。

 

「好蒔良選」不只是一個電商平台,而是讓消費者在消費的當下,就已經在做永續。好蒔良選臉書

▲「好蒔良選」不只是一個電商平台,而是讓消費者在消費的當下,就已經在做永續。好蒔良選臉書

 

永續:打造ESG選物平台「好蒔良選」

從「美膚娜娜」到「曦之麗」,頂宏生技一步步朝向最初的目標邁進。2023年,江享訓再成立「好蒔良選」,這是一個以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為核心的選物平台,希望「創造更多的價值」,讓它不只是一個電商平台,而是讓消費者在消費的當下,就已經在做永續。

江享訓強調,商品從原料開始就必須是一個永續的循環,他舉自家商品產出的過程為例,種植的農友不能使用化肥、農藥,必須有助於地力的恢復,且採契作方式,以便改善農民的收入。

在包裝與運輸上,也力求減碳。江享訓指出,電子商務最大的碳排來自運輸與包材。因此,「好蒔良選」與台灣品牌合作,避免國際運輸;在包材上,則與環保包材品牌「配客嘉」,以及「ECOCO宜可可循環經濟」合作,透過「智慧回收機」回收空瓶,消費者做回收就會拿到點數,「好蒔良選」會提供兌換金,購買時可直接抵用。

 

好蒔良選挑選商品以SDGs的17項指標為基準。好蒔良選官網擷圖

▲好蒔良選挑選商品以SDGs的17項指標為基準。好蒔良選官網擷圖

 

目前「好蒔良選」採寄售方式,依據聯合國17項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目標)的17項指標,整合了約20個台灣在地品牌加入,會員數快速增長中。「美膚娜娜」與「曦之麗」兩個品牌的線上銷售,也提升了四、五倍,江享訓表示,這是創平台之初始料未及的。他認為這是不同品牌會員交集產生的加乘效果,平台給了品牌曝光,品牌也協助推廣平台,等於大家一起「打團戰」。

除了網路上的平台,頂宏生技目前也規劃在桃園設立「休閒農場」,預計2025年年底竣工,讓這些品牌有一個可以落地的地方,除了販售商品,並設有親子體驗,也可與消費者溝通永續的概念,讓永續的願景得以傳承。

 

從原料、品牌到代工,再到選物平台,江享訓的初心從未變過,每一步都朝向「造福更多人」的宗旨與目標前進。葉俊宏攝影

▲從原料、品牌到代工,再到選物平台,江享訓的初心從未變過,每一步都朝向「造福更多人」的宗旨與目標前進。葉俊宏攝影

 

從原料、品牌到代工,再到選物平台,江享訓帶領頂宏生技多方位發展,雖然起心動念是為了研究原料讓更多人受益,並非創建品牌,只是過程中需要有金流來支撐研究,於是衍生了產品與品牌,但他的初心從未變過,每一步都朝向「造福更多人」的宗旨與目標前進。

企業充電站

第259期
整理☉曾允盈
每月推薦讀者新創投資、管理實務、電子商務、行銷業務、財經資訊等領域之實用課程與論壇資訊。

2025虛實行銷全面布局

 

2025虛實行銷全面布局

 

主辦單位「偉利科技Welly」為SEO專業服務商,本講座邀請業界頂尖創辦人及數位行銷專家,深度探討品牌行銷策略,分享豐富的實務案例及經驗,協助企業全面掌握2025年虛實整合行銷趨勢,包括數位廣告投放精準策略、搜尋引擎最佳化策略、線上線下整合策略,掌握2025年行銷先機。

 

時間:2024年9月18日 13:00~17:00

地點:IEAT會議中心1F(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50號)

報名費:早鳥票599元,雙人票3,800元

 

 

好市多新廠商 新品提案撰寫技巧

 

好市多新廠商 新品提案撰寫技巧

 

講師Lynn曾為台灣好市多(Costco)以及沃爾瑪(Walmat)的採購,現在轉型為零售講師。Lynn將透過總共三堂課清晰的教學,一步步帶你了解好市多的文化和後台提案撰寫的重點,讓優質商品能夠順利透過好市多的後台提案,成功上架到好市多實體通路,並打開海外市場。

 

時間:2024年9月19日~10月3日20:00~21:30

地點:線上

報名費:單堂1,000元,三堂課連報2,500元

 

 

連鎖加盟總部制度公開

 

連鎖加盟總部制度公開

 

專為希望拓展事業的企業主和創業者設計,由連鎖加盟資深專家桂世平,深入解析連鎖加盟的運作模式,點出成功總部的關鍵制度與管理技巧。從市場分析、實務案例、品牌行銷到營運策略,帶你完整了解成立連鎖加盟總部的「眉角」 。想透過連鎖加盟制度把事業做大?請務必了解本課程。

 

時間:2024年9月23日 9:30~16:30

地點:全國創新創業總會(台北市中正區和平西路一段150號12樓)

報名費:2,500元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四)

第259期
攝影⊙丹尼爾 文⊙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四)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系列,透過阿丹的鏡頭,記錄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一場野火。

前幾期的畫面中,呈現出訓練有素的「護林員」(Forest Ranger)點燃灌木叢,以便形成防火牆對抗主火的過程。

護林員是撲滅野火的精英消防部隊,其配備包含了畫面中的「全地形車」(All Terrain Vehicle,簡稱ATV),一般稱之為越野沙灘車。ATV按英文字面之意,就是「適合所有地形的交通工具」,可挑戰困難的環境,除沙灘外,還包括:沙漠、河床、泥沼、山林及碎石路等地形。

不過,這輛看起來剽悍無比的越野車,載送的可不是水,而是燃料。為的是靈活穿梭火場,以便支應護林員快速點燃灌木叢形成防火牆。

阿丹說,他很喜歡這張照片,因為可以從中感受到ATV奔馳的動感。主體ATV保持了清晰的影像,但背景和車輪則有移動的模糊感。畫面中的人物情境,彷彿戰場中躍馬奔騰的將軍,真是英姿颯爽啊!

阿丹補充道,當時天色已晚,拍攝本屬不易,為免整個畫面模糊一片,攝取時需與車體維持完全相同的速度。難度雖然高,但阿丹很高興還是拍出了心目中完美的照片。

自助洗衣店翻倍 小宅商機來臨

自助洗衣店翻倍 小宅商機來臨
第259期 2024年9月5日

搖滾吧財經

 

文⊙曾允盈

 

 

 

《看》雜誌關注商業經營,報導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期望和讀者一起走在關注、闡揚商業本質的道路上,培養對市場運作和財經語言的敏銳度。

有鑑於此,我們於8月底推出了自媒體頻道「財經搖滾」,邀請財經專家、同時也是《看》雜誌的專欄作家林茂昌,分享其長年來的投資經驗。林茂昌自2004年起即開始「財富自由」,並將經歷寫成《我的職業是股東》一書。如今,他將於頻道中不藏私地分享宏觀的投資視野、正向的投資心法。

林茂昌專長價值投資,在暢銷書《用心於不交易》中,曾經提到長線投資獲利的祕訣就是:「下好離手,不要動作。」他看重的是股票的價值,而不是價格,「如果你問我,手中的股票哪一檔獲利最高?我會告訴你,是被我忘掉的那一檔。」

林茂昌提倡的投資正道與真義,在一般人印象中血流成河的投資市場中,是一條穩健的道路,也與相信商業力量是正向循環的《看》雜誌,想傳達的投資理念不謀而合。

不少拒絕跨入投資市場的人,認為股票就等同於風險,林茂昌卻提到:「投資也有可能成為『正和遊戲』。」像期貨那樣的交易,贏家拿走輸家的錢,是「零和遊戲」。因為買賣的標的是一紙合約,合約上有明確到期日,買賣雙方在到期日當天,以現貨的市價來結算,這就有人賺、有人賠。

「正和遊戲」則是「總報酬越來越多」的遊戲,當買進一家好公司的股票,這家公司運用資本努力賺錢,你我則是耐心等待投資收益,這就是正和遊戲。「零和遊戲」和「正和遊戲」玩家關注的不同,正和遊戲的參與者,在乎的是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經營績效、競爭狀況和產業新知,而不是每天的線型走勢、成交狀況或行情預測。

這是一個物價水準持續上漲的時代。面對通貨膨脹,受薪階級的所得相對不斷縮水,是許多人共同的困境。學習理財管理,建立投資信心,隨時都能踏上財務正向循環的第一步。林茂昌的「財經搖滾」作為社會新鮮人的理財指南,必定可以帶來啟發。

商業經營

旅人視野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四)攝影⊙丹尼爾 文⊙陳荷
活動櫥窗企業充電站整理☉曾允盈
每月選書我的時間值多少錢?商業周刊提供

封面故事

專家觀點

財經搖滾理財第一步?給零存款的理財新手整理⊙《看》雜誌編輯部
財經搖滾藍領為何可以致富?林茂昌
長看天下醫術在於仁心曹長青

趨勢話題

GOODS

文化與生活

邊走邊看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文、攝影⊙高妍晨

品牌聯名創造話題,清心福全X貓貓蟲咖波第二波限量聯名

清心福全推出與貓貓蟲咖波聯名的限量造型書籤,呆萌模樣引爆少女心。清心福全提供
曾允盈

清心福全與超人氣的貓貓蟲咖波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超萌的加購聯名商品,引起咖波迷們暴動。除了先前推出的帆布刺繡提袋、刺繡別針、冰塊盒等,即將推出限量咖波造型書籤。

1

咖波與清心福全聯名的別針一共5個款式。清心福全提供

不論是咖波粉還是文具控千萬別錯過!清心福全與貓貓蟲咖波推出的限量聯名書籤,立體造型完整呈現咖波圓滾滾的呆萌模樣,手裡抱著清心福全的紅色小愛心,每次翻書都充滿樂趣。

先前推出的多款聯名商品也備受粉絲們喜愛,刺繡提袋的袋身為硬挺的帆布材質,繽紛光澤感的刺繡,讓可愛的咖波變得耀眼奪目,且大容量設計,無論是清心福全飲料杯,或恰好瓶都能裝得下。 

刺繡別針共有5款造型,可愛爆棚,每一款都必須收藏!還能隨意搭配在刺繡提袋上,讓你一秒化身可愛富翁!

半截造型提袋共有咖波及黑貓蟲共2款,毛茸茸的觸感讓咖波與黑貓蟲更立體、更療癒,「正面」宣示可愛霸主,「背面」還有精美刺繡。

除了各式咖波周邊小物,清心福全接連推出兩波咖波造型紙杯,共計18款,不論是紙杯或者各式聯名周邊商品,喜歡咖波的粉絲們別忘了準時到門市搶購。

08/26-09/01 【國際一週大事】

哨子先生

🌐 以色列尋獲6人質遺體 引發全國大罷工抗議

以色列軍方1日宣布在加薩走廊發現6具人質在部隊抵達前遇害,引發全國抗議,將近5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納坦雅胡處理人質問題不當,要為人質之死負責,並立即達成釋放人質協議,以色列總工會會長表示2日將發起「全面罷工」,預計對國內經濟造成重大衝擊。

 

🌐 中國半導體巨頭倒閉 400員工一夜失業

中國GPU晶片設計大廠「象帝先」於30日宣布公司解散,這家市值達150億人民幣的獨角獸企業在一夜之間倒閉,導致400多名員工失業。象帝先曾被譽為「中國輝達」,且在8月20日才宣布與超雲數字技術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如今因資金短缺突然倒閉。

 

🌐 中共施壓太平洋島國論壇 移除挺台灣參與文字

第53屆「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領袖會議30日發布公報,重申台灣以「台灣/中華民國」名義參與地位不變。然而,在中國特使施壓下,PIF官網當晚突移除原公報,31日早上重新上架後,有關台灣參與地位的文字已被完全移除。

 

🌐 南韓再爆色情影像社團 政府緊急下令徹查

近日南韓Telegram上有多個私密社團利用「deepfake」技術,把女性在公開平台上所發布的照片製作成色情內容。受害者從演藝人員到學生都有,目前涉及學校已高達500多間,受害者還因此被跟蹤與性暴力威脅,韓國政府於29日緊急召開應對會議並下令徹查。

 

🌐 中共軍機首度侵犯日領空 日本政府強烈抗議

日本防務省27日表示,一架中共偵察機在26日上午首次入侵日本領空,向中國政府提出嚴正抗議,稱此舉嚴重侵犯日本主權並威脅國家安全,日本政府已召見中國駐日代理大使施泳給予警告,要求中方不得再犯。中國外交部回應正在核實情況,強調無意侵犯他國領空。

助力中小微企業,中企署目標4年內培育4萬名AI人才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及參與代表力挺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提供
曾允盈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於29日下午舉辦「中小微企業應用AI轉型升級說明會」,凝聚八大工商團體、產業公協會與資訊服務業者代表,共同與中小微企業推動數位轉型。

中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家數98.9%,其中近九成為製造業及服務業,是臺灣經濟的核心力量。中小微企業數位人才缺口日益擴大,經濟部將積極培育數位與AI人才,在企業中導入AI技術來改善營運效率,進而提升整體產業鏈的競爭力。

為此,中企署將加速推動「培育人才」、「提供工具庫」及「導入應用」三項措施,目標在4年內培育4萬名AI人才,並推動4萬家中小微企業應用AI服務。

在培育AI人才方面,中企署將辦理AI工具應用課程,提供全年不打烊的線上學習平台「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滿足各產業領域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在提供AI工具庫方面,將與國際大廠及資訊服務業者合作,提供中小微企業技術支援,發展創新AI工具。

在導入AI應用方面,也將結合各產業公協會的力量,共同培訓AI種子顧問,並與產學研團體合組AI專家服務團,針對全國各地數位化程度不同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客製化的陪伴輔導並導入AI解決方案。

目前中企署已結合產業公協會、研究機構、法人、資訊服務業者、智庫與工商團體的資源,在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開設「AI主題專區」,提供25堂AI課程、38種工具的介紹,未來將持續上架更多課程與工具,著手訂定產業次領域AI教案,全方位支援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及AI應用需求,順利實現升級轉型,為整個產業鏈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歡迎全國中小微企業多加運用「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AI主題專區」,網址:https://www.smelearning.org.tw

說明會現場氣氛熱烈,與會者包括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全國工業總會、全國商業總會、工業協進會、工商協進會、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電電公會及外貿協會,以及來自各地的產業公協會,涵蓋金屬、機械、紡織、車輛、工具機、塑膠、電子設備、食品加工、連鎖加盟、觀光、食品等多個製造業及服務業領域。

微軟、Google、AWS、Meta、Line、聯發科及宏碁等資通訊業者均共同參與分享,更有超過800名業者在線上參與,共同協助中小微企業掌握數位及AI工具,加速轉型升級。

看雜誌第259期

NT$128

自助洗衣店翻倍 小宅商機來臨

過往記憶中轉角的「自助洗衣店」,因為疏於打理、無人看管,通常燈光晦暗、環境冷清。然而這幾年不同以往,自助洗衣店不只可洗衣服,甚至環境舒適、型態多元,逐步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模式。財政部統計指出,自助洗衣店家數在2018年到2022年5年之間突飛猛進,成長幅度將近一倍之多,搖身一變成為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新型態規模產業。

===============

小宅效應 台灣自助洗衣店家數5年翻倍 ☉曾允盈

商用洗衣龍頭 上洋「SeSA 洗衣吧」解決自助洗衣店痛點 ☉曾允盈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餐飲業OMO」大幅成長,數位化、國際化趨勢

未來流通研究所提供
未來流通研究所

根據主管機關調查,2023年營運受疫情干擾的台灣餐飲企業佔比自2022年79.9%降至33.5%,大幅下滑46.4個百分點,顯示餐飲產業已逐步擺脫疫情影響。取而代之的則是食材成本波動劇烈、人力短缺、人員流動率高、營運成本急遽攀升折損盈利空間等問題成為後疫情時代中業者迎面而來的困境與限制。

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路的高滲透率影響下,過往以實體店舖做為主要服務場域的餐飲業迎來整合線上與線下營運的全通路OMO浪潮,加上歷經疫情對於實體營運場構成的嚴峻衝擊後,越來越多餐廳業者著手導入會員&點數機制、社群網路行銷、線上訂位/點餐、自助結帳與送餐機器人等各式數位化&自動化技術,以彌補餐飲業長期以來將資源高度集中於現場環境與直面消費者互動模式而形成的數位營運缺口。

近年海外市場中可以看到許多由餐飲業者主導投資或併購科技新創企業的代表性案例,例如Chipotle投資自駕物流車新創Nuro、百勝餐飲集團陸續收購Dragontail Systems、Kvantum、Tictuk、以及Sweetgreen收購廚房機器人新創Spyce等,在在反映出後疫情時代中全球餐飲產業均朝向高技術密集度營運模式轉型的明確趨勢。

以面臨嚴峻高齡少子化及實質薪資增長遲滯等挑戰的日本外食產業為例,彙整代表性日本餐飲企業於財務報告中所提及的應對措施關鍵字可以看到,數位化、自動化、省力化、海外擴張、併購以及人力資源投資不僅是當前多數餐飲企業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所採取的共通性策略,亦為推動企業保持增長腳步的重要戰略。

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台灣餐飲產業關鍵情報,發布台灣「餐飲業OMO」產業地圖,羅列彙整不同餐飲服務型態代表性企業外,並以門店數做為劃分指標,結合貫穿整體餐飲產業的外送宅配服務、數位化技術應用以及海外佈局三大策略主軸,做為觀測台灣餐飲產業邁向下世代發展的重要分析基礎。

應對獲客成本攀升,OMO數位化技術加速滲透:外送宅配、會員經營、點數體系、社群&網路行銷、數位廣告日益普及

台灣餐飲產業規模歷年均呈現穩健成長趨勢,惟2020及2021年受疫情影響,產業增長幅度降至0.6%及-1.0%,但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也同步加速業者開展線上數位布局的腳步,加上近年LINE、inline、91APP、Ocard、Oddle、beBit TECH、漸強實驗室、iCHEF、Omnichat、星益欣、鼎新、精誠、12CM Taiwan等科技業者大舉投入餐飲領域,在技術導入門檻顯著降低的推進下,線上訂餐&訂位、會員經營、數據分析、會員點數經營系統等OMO數位化工具於疫情後快速滲透進入台灣餐飲產業。

根據主管機關調查,2023年餐飲企業經營網路社群、與外送平台合作、線上點餐以及線上訂位等服務的比例均較2019年疫情前顯著提升,其中又以線上點餐服務提升19.4個百分點最為顯著。

例如本次調查中門店數自2019年的232家快速增至309家的手搖飲店迷客夏,導入LINE訂餐模組後將點餐系統與會員管理系統結合,消費者成為LINE官方帳號好友後即可進行線上訂餐,有效增加新客觸及與既有客戶回購表現外,也可基於會員實際消費歷程投放分眾推播訊息。

本次調查中於短短數年間躍居台灣火鍋業龍頭的築間幸福鍋物,在台店數已超過130間。為提升消費者服務體驗,築間集團於2019年導入與LINE官方帳號連結的Ocard CRM系統後正式啟動會員制度,可透過會員系統標籤與數據分析成果進行會員經營與再行銷。截至2024年Q1集團會員數已突破210萬人,營業額亦持續創下新高。

做為早餐店數位化營運代表性案例的Q Burger,旗下店舖數自2019年的173家快速增長至近360家。Q Burger與SAP、Salesforce等技術供應商合作,以自有APP、ERP、CRM、POS等數位工具與系統為核心、貫穿整體經營與服務流程。不僅前端APP已全面支援線上點餐、會員集點以及線上支付等功能,後端作業系統亦能夠進行即時損益與分時人流等數據分析,並於2023年首度嘗試導入智慧取餐櫃服務。

目前Q Burger累計會員數已超過60萬名、透過APP進行的訂單營收貢獻度及線上支付比例均超過50%,展現出以數位工具優化連鎖型餐飲業經營的優異實力。

應對勞動力不足挑戰,業者持續導入自動化設備:中央工廠&製餐設備、自助點餐/結帳、送餐機器人、語音點餐受青睞

台灣餐飲業薪資福利費用率約為26.59%,遠高於零售產業10.40%的水位,顯示在適齡勞動人口規模持續縮減以及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趨勢下,餐飲產業在勞力密集度及勞動力成本方面均將成為最受衝擊的核心服務業別,進一步構成近年業者積極導入各項自動化技術的重要背景。

調查顯示,2023年導入自動線上訂位與線上點餐系統的餐廳業者比例分別達46.0%及40.7%。在需要較高投入門檻的自助結帳機台與送餐機器人方面,導入比例亦分別達5.3%及15.3%。

例如近年王品、鼎泰豐、千葉火鍋、豆府、築間、瓦城、勝博殿、春水堂、饗賓、麥味登、王座國際、涮乃葉、雞湯大叔等多家知名餐飲集團均已陸續導入送餐機器人,以降低員工體力負擔及人員配置密集度,同時確保現場作業安全性。

數位點餐系統與自助結帳機台以摩斯漢堡、麥當勞等連鎖西式速食餐廳為開端,自2016年後在台普及率逐年攀升,尤其在經過疫情期間非接觸點餐浪潮後,民眾接受率顯著提高,目前已成為不少餐廳業者新展店舖中的標準配備。

例如本次調查中擁有超過210家門市的梁社漢排骨,自設立初期即以無現金支付及Kiosk自助點餐機為特徵,搭配KDS與CMS叫號取餐系統,在較低人力配置的情況下維持餐廳前台作業效率;擁有超過70家門市的鬍鬚張,旗下已有逾46%的店舖為導入掃碼點餐、Kiosk自助點餐機、KDS廚顯系統、廣告叫號等自動化服務的鬍鬚張iPLUS+二代門市,並與星益欣合作於2023年發布配備AI多國語音辨識Kiosk、現金Kiosk自助點餐、智慧取餐櫃等設備的鬍鬚張未來科技概念店。

本次調查中門店數位居第2的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已建置8座搭載AI技術的智慧工廠,有助於確保機台最佳稼動率並達成食材追溯。2024年路易莎推出手機點餐、門市平板、電子觸控螢幕點餐等雲端智慧化點餐系統,同時於門店中導入自動奶泡機、自動填壓機等智慧製作設備,以提高製餐與結帳效率;聯發國際2024年在台推出的UG樂己手搖飲品牌,導入AI製茶機,以打造全台首座全AI系統化手搖店為目標。

此外,2024年台灣大哥大、LINE、inline、碩網資訊宣布推出餐飲企業AI語音預約服務外,中華電信亦自主研發AI語音訂位助理,並與饗賓集團達成合作,陸續導入旗下果然匯、饗泰多等品牌中應用。

打破市場天花板,海外版圖擴張&併購成為第二營收支柱:疫情後台灣業者揮軍東南亞、日本、北美、澳洲等海外市場

餐飲產業長期以來均為台灣服務輸出及品牌出海的重要業別,若以海外投資目的地區分,歐洲及美國於2020年後成為台灣餐飲業主要投資目的地,其中又以歐洲蟬聯多年餐飲業對外投資金額首位。2023年歐洲與美國佔整體餐飲業對外投資比例分別達59.0%及18.5%,其他佔比較高的目的國家包括菲律賓(8.7%)、泰國(6.1%)及日本(4.4%)。

各項次產業別中,以做為台灣獨特餐飲優勢代表的手搖飲業海外布局最為積極。根據主管機關調查,2023年具海外布局意願的飲料店業者比例高達14.3%,較2019年疫情前顯著提升9.7個百分點。

本次調查中,門店數量TOP 10手搖飲業者中已有7家業者跨足海外市場經營(若加計50嵐家族旗下KOI則為8家)。例如長期側重海外市場營運的美食達人(85度C),2023年中國與美國市場合計營收貢獻達86%。

2024Q1美國首度成為85度C最大海外營收來源,預估至2026年底85度C在美門市數量將突破100家;六角國際旗下日出茶太在全球63個國家營運超過1,400家門市,海外營收貢獻度超過60%。除東協市場後,亦持續開拓北美及歐洲市場、並深入印度、土耳其等國家;此外,聯發國際旗下歇腳亭以及雅茗集團旗下快樂檸檬亦均以美國為主力市場展開積極布局。

咖啡館與餐廳業者亦持續拓展海外事業,其中又以在數位技術與自動化布局方面成效卓著的業者表現最為出色。例如本次調查中門店數量位居平價餐廳首位的八方雲集,於2020年跨出亞洲、於美國設立合資公司並展開複合式餐飲事業。

截至2024年5月,八方雲集已切入香港(55家)及美國(8家),旗下梁社漢排骨、百芳、八方麵屋等品牌亦持續拓展香港市場。2023年路易莎於新加坡開出首家門市後持續拓展,並同步規劃進軍印尼、埃及、中國及美國市場。築間集團於2023年啟動海外展店計畫,已於香港旺角打造首座築間海外餐飲聚落,預計2024年底於日本大阪設立首家東北亞分店。瓦城泰統集團2023年宣布啟動30500計畫,以美國市場做為全球布局首站,目標於2030年達到全球30個品牌、500家門店里程碑。2017年啟動海外布局的繼光香香雞,海外門市規模已突破430家,並於2024年宣布與85度C共同開拓美國市場,計劃10年內於全美展店達150家、達成全球千店目標。

此外,黑沃咖啡、成真咖啡、乾杯、炸雞大獅、肉多多、晨間廚房、橘焱胡同集團、四海遊龍等企業亦均持續積極探索海外商機。橫跨多元餐飲領域的出海浪潮,反映出台灣餐飲產業於疫情後積極的海外布局戰略,亦為業者在面臨高齡少子化社會、內需市場長期增長趨於平緩的挑戰中所採取的突圍策略。

原文轉載自 未來流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