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雪 尋桐花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油桐的花季。愈粼粼攝影
第244期
愈粼粼
每年4至5月,在台灣許多丘陵山區,都能見到有著「五月雪」美稱的油桐花盛開。遠眺山巒,翠綠的山林中,點綴著一叢叢白花花的油桐樹。跟著這場悠然淡雅的五月雪,走進台灣山林吧!

每年4月至5月,是「油桐」的花季。在台灣許多丘陵山區,都能見到不逾掌心大的五瓣白花,以緩緩飛旋的身姿,靜靜地著陸在地面上,細緻柔軟的花朵層層鋪疊,美得令人不忍踩踏。桐花的開花量大,因而形成宛若白雪般堆積在樹蔭下的景致,故又得「五月雪」之美稱。

遠眺山巒,翠綠的山林中,點綴著一叢叢白花花的油桐樹,跟著這場悠然淡雅的五月雪,走進台灣山林,認識油桐這個植物吧!

 

遠眺山巒,翠綠的山林中,點綴著一叢叢白花花的油桐樹。Adobe Stock

▲遠眺山巒,翠綠的山林中,點綴著一叢叢白花花的油桐樹。Adobe Stock

 

油桐小故事

「油桐」為大戟科油桐屬的落葉喬木,在早期為一種經濟作物,其種子能夠用來生產「桐油」。桐油是一種比種輕的乾性油,可以作為防水塗料使用,過往會使用在雨衣、紙傘、油布等物品的製作上,亦是防水油漆的原料。而油桐木材輕軟、容易加工的特性,當時也曾被用於製造傢俱、樂器、木屐、火柴、牙籤等木製生活用品。然而隨著化學合成等新興技術的出現,油桐的經濟價值漸漸式微。

而每每提到油桐,總是會讓人聯想到客家文化。但其實油桐並不是台灣的原生植物,其原產地為中國長江流域。台灣開始大量種植始於1915年的日據時代,日本人因其經濟考量將油桐引進台灣。

當時油桐在苗栗以北與中部的山區廣泛種植,其中的桃竹苗地區,正是客家人主要的生活聚落。油桐樹與樟樹、香茅、茶葉等成為了代表早期客家人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那時候每到油桐結果的秋天,大人小孩都會忙著採摘油桐子來賣錢呢!

 

油桐花剛開時花心為淡綠色,之後會漸漸轉為紅色。愈粼粼攝影

▲油桐花剛開時花心為淡綠色,之後會漸漸轉為紅色。愈粼粼攝影

 

2002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開始舉辦「客家桐花祭」,將客家人早年「開山打林」的產業文化、敬謝土地的感念精神融入祭典中,期望讓沒落的油桐產業開展新機。如今於花季期間,驅車行駛在桃竹苗地區的台3線上,沿途就能看見翩翩桐花飛舞。

 

三年桐的果實外皮光滑,故又俗稱「光桐」。Adobe Stock

▲三年桐的果實外皮光滑,故又俗稱「光桐」。Adobe Stock

 

認識油桐樹種

在台灣能見到的油桐樹有兩種,一般泛稱的油桐指的是「三年桐」,取其栽種三年即可開始收成之意,其在台灣的種植數量較稀少。目前我們所見的油桐樹,幾乎都是俗稱「千年桐」的「木油桐」(又名「廣東油桐」)。從兩者的俗稱來看,就能知道三年桐的壽命較短。而木油桐之所以有千年桐的稱號,是因為與三年桐相比,擁有較長的經濟壽命。

 

千年桐的葉片基部,有一對「凸起的點狀物」,此為其杯狀腺體。愈粼粼攝影

▲千年桐的葉片基部,有一對「凸起的點狀物」,此為其杯狀腺體。愈粼粼攝影

 

兩種桐樹如何分辨呢?最簡單的方式可以依桐葉基部之腺體有柄、無柄來區分。「腺體」是植物為了繁衍,用來分泌蜜液以吸引昆蟲的部位。仔細觀察,會發現千年桐的葉片基部,有一對「凸起的點狀物」(參見附圖),此為其杯狀腺體。而三年桐的葉片基部則無此凸起物,既為腺體無柄,非常容易分辨。

除了從葉片分辨,待到秋天油桐結果,亦可從果實之特徵看出差異。三年桐因為果實的外皮光滑,故又俗稱「光桐」。而千年桐則與之相反,果實表面布滿皺褶紋路,因而得名「皺桐」。

了解了油桐的外型特徵,不妨於油桐花季走訪山林時,賞花之餘,別忘了學以致用,觀察桐樹的葉片,判斷眼前的植物是三年桐還是千年桐?也別有一番樂趣!

 

油桐喜歡日照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愈粼粼攝影

▲油桐喜歡日照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愈粼粼攝影

 

走進山林尋桐花

油桐喜歡日照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丘陵、淺山地區,就有機會發現油桐的身影。台灣各個縣市的油桐開花時間不太一樣,但花季約略落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花期間約1至3個禮拜。以下就介紹5個山林步道,把握稍縱即逝的花期,一「桐」賞花去吧!

1.新北汐止/內溝山翠湖步道

位於新北汐止的內溝山翠湖步道,早期作為開礦用的聯絡道路,如今經修繕後,為一條難度不高、平緩好走的休閒步道。沿途行經「北港二坑礦場遺址」與堰塞湖「翠湖」,步道亦可通往內溝山和老鷲尖南峰,遊覽可看之處非常多!

2.桃園龍潭/小粗坑古道

小粗坑古道為日據時期用於運送貨物往來桃園龍潭與新竹關西的牛車道,一度沒落的古道,因桐花而再度復甦、成為近年被為推崇的賞桐景點。古道前段路程平緩,後段則多為泥土路面與爬坡,挑戰性高。但沿途生氣盎然、還有涓涓流水聲相伴,是一條能夠環擁綠意、親近自然生態的健行路線。小粗坑周遭亦有多個觀光景點,近石門山、石門水庫、三坑老街、太平紅橋,相當適合安排一日遊的輕旅行。

3.新竹湖口/仁和步道

位於新竹湖口老街附近的仁和步道,為路程短、輕鬆好行走的賞花路線。與金獅步道相互連通,沿途能遊覽過往士兵演練用的壕溝與碉堡遺址。雖然仁和步道因鄰近高速公路時而吵雜,但遊賞完還能順道逛一逛鄰近的湖口老街,品嚐客家在地美食,悠閒愜意又能滿足口腹。

4.苗栗三義/四月雪小徑

四月雪小徑位於苗栗木雕博物館旁,為油桐、相思樹、樟樹等組成的林道生態,一路上有枕木鋪成的階梯,且路程皆可沐浴在林蔭之下,步道之山頂為視野開闊的慈濟茶園,整體行走下來舒適清雅,令人心曠神怡。

5.彰化員林/藤山步道

位於彰化員林的藤山步道,全程皆為柏油路面,道路寬大平緩,大人小孩都能輕鬆行走,沿途還設有許多趣味俚語看板,供民眾賞讀。行走於涼爽的樹蔭之下,兩旁還有許多攤販販售小吃與農產品,是一條熱鬧歡快的賞花路線。

挑戰ChatGPT 馬斯克推「不毀滅人類」AI

▲馬斯克認為AI聊天機器人在未來可能會對人類產生嚴重威脅。Adobe Stock
第244期
程帆

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開發一個「尋找真相」(TruthGPT)的新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以試圖了解宇宙的本質。他說,「我認為這可能是通往安全的最佳途徑,因為一個關心宇宙的AI,不太可能消滅人類。」

據《CNBC》報導,馬斯克在《福斯新聞》(Fox News)旗下著名節目《塔克卡爾森今夜秀》(Tucker Carlson Tonight)中稱,之所以要推出這種「尋找真相」AI,主要是想挑戰微軟旗下公司OpenAI發明的ChatGPT和谷歌的DeepMind等競爭對手。

2015年,馬斯克和阿特曼(Sam Altman)等人共同創立了OpenAI,但三年後離開了公司董事會。當時他表示,那是為了避免與特斯拉發生潛在的利益衝突。不過,後來馬斯克提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不認同OpenAI團隊的一些想法」。

馬斯克多次發推文表示擔憂,認為AI在未來可能會對人類產生嚴重威脅,「不管人們認為這種機率有多小,但並非微不足道。它具有破壞人類文明的潛力。」他示警,隨著AI不斷強大,它能學會如何以人類最信服的方式輸出文本,並有可能操控社會輿論。也許,在下一屆美國總統大選時,它的影響作用就會體現出來了。

對於AI的潛力和未來前景,谷歌旗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DeepMind的首席執行長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60 Minutes)節目採訪時推測,有朝一日AI也許會擁有自我意識。他指出,「哲學家們至今尚未給出『意識』的明確定義,但如果指的是『自我意識』或者諸如此類的東西……我認為,有一天人工智慧也會擁有。而且它可能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牛津大學著名人工智慧研究員博斯羅姆(Nick Bostrom)也說:「認為這些(AI)助手中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意識,也不是那麼誇張。」

四大數據突顯中國經濟之寒

▲中國經濟前景不妙,百姓要過苦日子。Getty Images
第244期
李正鑫

中國經濟走向眾說紛紜,經濟和金融數據都令人感到憂慮,從就業、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存款和家庭財富的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前景不妙,百姓要過苦日子。

4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將發布第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2023年首份「成績單」表現如何?中國浙商證券和天風宏觀等研究機構對第一季度GDP(國內生產總額,亦稱國內生產毛額)的增速預測值在4.4%~5%之間,平均預測值為4.61%。

北京官方近期公布了一系列數據,官媒稱中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有專家指出,這種復甦仍顯疲軟,就業、消費乏力,通貨緊縮陰影初顯等問題值得警惕。

四大數據看中國經濟

有四方面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進入「寒冬」,老百姓要過「苦日子」了。

第一、4月1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3月全國CPI(中國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產者物價指數,中國稱「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呈現通貨緊縮態勢。《華爾街日報》引述專家觀點認為,中國通貨膨脹率回落的部分原因,在於勞動力市場疲軟,這種情況往往會抑制價格上漲。中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青年失業率,2月份16至24歲的人口失業率略高於18%。

第二、據中華全國總工會公布的調查報告,中國從事外賣、快遞、網約車、出租車司機等自由行業的人員數量,高達8,400萬人之眾,而全國城鎮就業人口總數4.6億左右,相當於有將近20%的人正在從事以上的自由行業工作。背後的真實情況是:企業降薪、裁員,失業人數增加,只能從事就業門檻低的行業,而且以上從業人員的數量還在增加。這些從業者收入極不穩定,也沒有社會保險等福利保障。

第三、4月11日,中國央行2023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第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第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兆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多增4.54兆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兆元。3月,人民幣存款增加5.71兆元,同比多增1.22兆元。居民存款創新高,說明中國民眾對現在的經濟大環境持悲觀態度,人們都不敢花錢消費,反而更喜歡把錢存起來,這會抑制中國經濟的發展。

第四、根據中國上市的銀行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少數人消費無法帶動整體經濟,而消費的主力軍——大多數一般民眾,手中沒有多少錢,所以目前消費比較疲軟。

疫情後中國經濟未見復甦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煜輝日前指出,中國已進入通貨緊縮狀態,老百姓的6個荷包(指夫妻加雙方兩代老人的積蓄)全加下去,按照中國央行統計,中國14億人口中,目前有7億人有負債,若剔除未成年與高齡長者,接近全民負債程度。

在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處於不同程度的封城狀態,大批企業倒閉,出口訂單暴跌,失業人數劇增,民眾的消費能力在長期居家隔離中,受到嚴重壓制。

彭博社認為,中國家庭對收入和就業的預期,仍然低於疫情前的水平,而出口卻在持續回落,房地產市場也仍然相當脆弱。最新發布的一項官方數據顯示,隨著全球貿易前景趨弱,中國3月製造業活動也趨緩。

《路透社》4月14日報導認為,中國大約70%的家庭財富都在房地產領域,這種現象正在影響家庭消費,以及疫情大流行後的經濟復甦。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國央行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家庭的銀行儲蓄就已經增加了9.9兆元,超過了去年全年增加17.8兆元的一半以上。專家指出,如果說去年家庭儲蓄增加,是中國民眾受困於疫情限制措施沒有地方消費,這可以理解。那麼今年獲得消費自由的中國民眾,怎麼會不消費反而將錢存入銀行?這就很令人費解,或許人民預計要過苦日子,開始「居安思危」。居民儲蓄如果持續增加,勢必將會影響未來的經濟復甦力度。

習近平的夢:八方來朝

▲巴西總統魯拉展開訪中之旅,4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歡迎儀式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檢閱儀隊。Getty Images
第244期
苗薇

中共兩會後,習近平當局展開新一輪外交攻勢,繼法國總統馬克宏4月5至7日訪問北京後,時隔12年再次擔任巴西總統的魯拉(葡萄牙語: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也率領300人的龐大代表團於4月12至15日展開訪中之旅。美媒認為,習近平公開宣示他的內、外稱霸野心,但他不會成功。《法新社》15日報導說,重返政壇的巴西總統魯拉訪問中國,目的是強化與中國這個主要貿易夥伴國的經濟關係,同時也要利用這個機會重申巴西「重返國際舞台」,並且希望「能在烏克蘭戰爭中做調停人」。

中共展開「外交魅力攻勢」

在巴西總統訪中之前,法國總統馬克宏4月7日在中國接受採訪時,呼籲歐洲人在台灣問題上不要做北京或華盛頓的「追隨者」,並在國防問題上「少依賴美國人」,這番談話得到北京讚賞,卻引發國際輿論的譁然。

當時正在美國訪問的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在華盛頓的一次演講中說:「你不能今天保護烏克蘭,但明天說台灣不關你的事。」他轉述了法國總統針對台海議題的話,但沒有指名道姓。莫拉維茨基說,他相信,如果烏克蘭淪陷,如果烏克蘭被征服,那麼第二天中國可能會攻擊台灣。

《美國之音》4月15日報導,最近,中共展開了所謂的「外交魅力攻勢」。不到一週時間裡,習近平接連會晤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馬來西亞總理安華‧依布拉欣(Anwar Ibrahim)、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等國際政要。

3月20日習近平親自訪問莫斯科。訪俄期間,習近平反覆宣揚「百年未有之變局」,並鼓勵普丁與他「共同推動這一變局」。聯合聲明用語直接反美、反西方,宣示他內外稱霸的野心。或許「習皇帝」以為能像古代一樣迎來「八方來朝」。

最近兩年,中共先後推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挑戰以美國為首的秩序架構以及普世價值的概念。今年中國還將主辦首屆全球發展共享會議。

誰能接受中國的新秩序?

中共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又有多少國家能接受中國的新秩序?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國際秩序與戰略項目(Project on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Strategy)資深研究員布魯斯.瓊斯(Bruce Jones)認為,「到目前為止,它(中共)還沒有成功地讓任何人加入其關於全球政治秩序和安全的願景。我們還沒有看到。」

他說,相較於對全球經濟秩序的改變,中國在海洋秩序的企圖最能體現中國的野心。布魯斯.瓊斯於2022年11月在布魯金斯網站發表〈中國及其對世界秩序的挑戰〉(China and the Challenge to Global Order)一文時表示,「正是在這個領域,中國以最咄咄逼人的姿態挑戰並尋求破壞或推翻全球秩序的核心條款,即使它從現有制度中獲得巨大利益。」

《美國之音》報導認為,中國在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的行動,迫使中國的鄰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和澳洲不僅加強了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也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合作。

「百年大變局」是什麼?

旅美時政評論人士陳破空認為,習近平無法在國外成功,他所謂「為世界發展指明方向」、兜售「中國模式」建立所謂「人類命運共同體」、取代美國的國際圖謀,不可能實現。因為,習近平念念有詞的所謂「百年未有之變局」,是建立在習近平和王滬寧(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們對美國、西方和國際形勢的誤判之上。

香港作家顏純鈎日前在臉書上發文稱,百年歷史之大變局,只是習近平個人的情結,只是他催眠自己和中共黨員的囈語。今日中共內外交困,世界大變局或許不遠,不過不是習近平「解放全人類」,而是中國人民從習近平一人獨裁的魔掌下解放出來。

顏純鈎總結道:「當今世界的確到了百年大變局的前夜,三十多年前蘇共解體,下一個大變局就是中共解體。」

美國是烏戰最大輸家

▲俄烏戰爭爆發的起因無法解決,仗就得打下去。Adobe Stock
第244期
曹長青
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烏克蘭戰爭已爆發一年多。開戰不久我就撰文並做視頻預測,烏戰不會短期內結束,因戰爭爆發的起因無法解決,仗就得打下去。

戰爭爆發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受訪談到與俄國總統普丁見面不下30次,對普丁相當了解。隨後有日本民眾希望安倍出面調解,但安倍說必須先了解戰爭起因,婉拒了。安倍沒說什麼是「起因」,似有難言之處。芝加哥大學知名政治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則公開說出這個「起因」(他的視頻 https://youtu.be/JrMiSQAGOS4 已有2,900萬人觀看,超過任何政論節目):是美國的錯誤對俄政策,導致了克里米亞事件、今天的烏克蘭戰爭。

蘇聯解體、共產黨政權垮台後,俄國開始親西方,當時葉爾辛(Boris Yeltsin)總統甚至邀請美軍參觀俄國的核子基地,並邀請哈佛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來指導俄國經濟,使用一步到位私有化的「震盪療法」(Shock Therapy,又稱「休克療法」)結果把俄國經濟震得七零八落,陷入絕境。

但美國沒有張開雙臂歡迎結束了共產專制、已成為民選國家的俄羅斯,反而採取「圍堵、對抗」的後冷戰思維,甚至要肢解俄國再分成幾塊。車臣鬧獨立,甚至車臣搞的恐怖主義,背後都有美國CIA的支持,這是小布希總統跟普丁承認的。

克里米亞人民也可自由選擇

俄美公開交惡的重要轉折點是美國支持烏克蘭親西方勢力用街頭暴動把烏克蘭民選的親俄總統趕下台。俄國稱之「政變」。隨後發生克里米亞獨立、回歸俄羅斯,美國歐盟制裁俄國,美俄直接對立。

克里米亞原屬蘇聯,1950年代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烏克蘭人)心血來潮、大筆一揮送給了蘇維埃聯邦中的烏克蘭。蘇聯解體時,烏克蘭也宣布獨立,葉爾辛等人沒阻攔,因葉本人也是鬧獨立的(帶領俄羅斯從蘇聯獨立出來而當上總統)。俄國知識界和廣大民眾後來不原諒葉爾辛,根子就在這裡,認為是他配合西方肢解了蘇聯。普丁也是同樣看法,但因他是葉爾辛一手提拔,無法公開譴責恩師。而且,葉爾辛又恰恰是後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才選擇了反對蘇聯解體的普丁。

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當時親俄國的烏克蘭總統看到這一點,所以基本採取中立(偏向點俄國)的立場,這樣被兩邊都寵著,因此相安無事。後來在美國暗中支持下,街頭暴力推翻了基輔的親俄政府,烏克蘭就一面倒向美國。尤其是澤倫斯基上台後,把烏克蘭加入北約寫入《憲法》,並對兩個鬧獨立的烏東地區採取更嚴厲軍事鎮壓,導致俄烏關係全面破裂。

當年烏克蘭從蘇聯獨立後,克里米亞人民就鬧獨立,要求回歸俄羅斯,因俄國人在當地占多數,烏克蘭人僅占24%,不到四分之一。但因當時烏克蘭政府是親俄的,所以克里姆林宮出面壓制了克里米亞的俄國人,阻止他們鬧獨立。但發生了美國支持街頭運動推翻烏克蘭的親俄政府後,俄國就不再壓制克里米亞獨立了,所以那裡公投結果,97%支持獨立,然後回歸俄國。美國和歐盟從來不敢提由聯合國機構在克里米亞主辦公投,因為不管哪個機構出面,公投結果都會是回歸俄國,因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投票率高達80%以上)。

所以,克里米亞問題是美國用政變方式推翻烏克蘭親俄政府的一個結果。正如上面提到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等美國戰略學者強調的,是美國敵視、圍堵俄國的政策造成的。同時更是烏克蘭政治人物們的巨大短視錯誤:從地緣政治角度,烏克蘭與俄國接壤,基輔再親美也無法搬到美國旁邊。這個地理位置就決定烏克蘭應該採取與俄國和好的政策,或者至少應像米爾斯海默教授,和其他重量級美國的俄國問題專家如喬治.坎南(George Kennan)、史蒂夫.科恩(Stephen Cohen)、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等建議的,應該變成中立國,這樣不僅避免與俄國衝突,還能因「中立」而從俄美和歐盟都得到好處。而烏克蘭加入北約,成為美國屬下,就被俄國視為直接威脅,因從烏克蘭發射飛彈,幾分鐘就落到莫斯科。就像米爾斯海默教授比喻的,華盛頓絕不會允許中國在美國鄰國墨西哥部署飛彈,早年也曾不惜一戰來阻止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

澤倫斯基上台後,採取更強烈對抗俄國的政策,並加大對烏東地區的軍事鎮壓(1.4萬人死亡,多數是俄國人),並把加入北約寫入《憲法》,這就觸及俄羅斯的底線,由此導致這場戰爭。目前烏克蘭已失去20%領土。將來烏克蘭人可能會追究澤倫斯基等對抗俄國政策導致的國土淪喪責任,因採取「中立」,領土不會失去,還能從俄國(烏克蘭產品最大出口國)和美國等西方得到兩頭好處。現在,領土失去了,更有大量生命損失(美國五角大樓的洩露文件說,烏軍陣亡人數遠超過俄軍)。

澤倫斯基們拒絕和談,普丁們騎虎難下

既然這場戰爭給烏克蘭帶來這麼大的損失,為什麼不致力結束?這很大程度與烏克蘭總統有關。澤倫斯基執政之前,只是一個演員。他曾在美國電視上說,他最大夢想是在好萊塢出名。現通過烏戰,他名揚全球,成為國際舞台的演員,這極大滿足了他的揚名之心。另外,戰前烏克蘭就是歐洲最腐敗國家,澤倫斯基前任時的國防部長被指控貪汙4億美元軍費。現通過烏戰,西方國家捐出巨款(僅美國就給了1,000多億美元)。在一個嚴重缺乏監督的歐洲最腐敗之國,澤倫斯基們被質疑拿到巨大好處。這也是美國內部共和黨不斷發出要監督對烏援助款的呼聲,而拜登們置若罔聞,因為他兒子杭特就是直接從烏克蘭拿到大筆贓款的人。

從俄國的角度看,普丁從來都沒有一個要占領整個烏克蘭的計畫,只是揮軍基輔附近,嚇唬演員總統澤倫斯基們,要他們放棄加入北約,放棄對烏東地區的鎮壓,成為中立國(不再對俄國構成威脅)。俄國的條件是公開明確的。當時澤倫斯基已派代表到白俄首都明斯克跟俄國談判,在幾乎就要達成協議之際,拜登們拿出大錢,出槍出炮,要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藉此機會用烏克蘭的犧牲來削弱俄國。在這種情況下,談判急轉直下被取消,並且對峙更加升溫,因烏克蘭提出要拿回烏東和克里米亞,這對俄國來說完全無法接受,尤其是克里米亞。

無論普丁、俄國人民還是克里米亞人民,都已經無縫融入一體,談回到烏克蘭幾乎像天方夜譚。而且,如普丁決定放棄,那他明年的俄國總統大選就別選了,一定會下台。任何俄國領導人只要放棄克里米亞,就會被俄國人民視為放棄領導職責,甚至賣國。所以,美國指示下的烏克蘭這個條件,等於是逼俄國必打這一戰。從目前俄軍在已占領的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布置幾千里的壕溝防禦線來看,俄國準備據守,沒有進一步占領烏克蘭的戰略,準備與烏克蘭(其實是與美國)長期拉鋸戰。

從拜登角度,他本來的戰略就是利用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來削弱俄國,所以戰前就一直公開強調美國不會出兵。再加上美元在全球的地位,美國可隨便大量印錢(全球買單),向烏克蘭提供資金武器,只要美國不死人,國內就反彈不大,就可以長期把烏戰打下去。最近北約會議甚至提出,要把烏戰打十年,由此更可看出拜登們要持久戰。而俄國人所以支持普丁(2023年3月民調支持率高達83%),也因為是知道了美國不想真正解決問題,就是一心想削弱俄羅斯,所以俄國人從知識界到廣大民眾,才會眾志成城地支持普丁。

 

川普幾次公開說,如他在白宮,烏戰不會發生;如他重返白宮,48小時內烏戰就會停火。Getty Image

▲川普幾次公開說,如他在白宮,烏戰不會發生;如他重返白宮,48小時內烏戰就會停火。Getty Image

 

川普重回白宮,烏戰48小時內停火

目前這種狀態,只有一個環節出現變化,烏戰才可能結束,那就是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拜登的民主黨下台,共和黨川普歸來。因為川普的全球戰略與左派拜登們不同,川普執政時希望聯合俄國共同對付中國。所以川普致力建立「美國日本印度」三角聯盟,稱之「印度太平洋戰略」意在遏阻中共擴展,保衛台灣和亞太地區安全。二戰後,第一次美日印結成三角聯盟。但這個戰略遭左派阻擾破壞,拜登們捏造俄國干預美國大選,川普被誣陷「通俄門」,導致川普投鼠忌器,還為了辯誣而與俄國保持距離,使聯俄抗中策略胎死腹中。如果川普2024年重返白宮,這個政策可能恢復,由此結束烏戰,改善美俄關係。

 

一場烏戰,全盤皆輸,烏克蘭、俄國、美國都是輸家。反而是隔岸觀虎鬥的中國漁翁獲利。Adobe Stock

▲一場烏戰,全盤皆輸,烏克蘭、俄國、美國都是輸家。反而是隔岸觀虎鬥的中國漁翁獲利。Adobe Stock

 

川普幾次公開說,如他在白宮,烏戰不會發生;如他重返白宮,48小時內烏戰就會停火。就是因為他會出面調停,找到解決方案。而失去拜登打代理人戰爭的軍火支持,澤倫斯基們就不會提出拿回克里米亞等要求,普丁那邊也不願長期打下去(已重創俄國經濟),所以最後在川普調解下,會有雙方妥協讓步的可能解決方案。否則,這個仗就一直打下去,俄國滅不了,只是國力削弱;烏克蘭也滅不了,因俄國沒有這個計畫,但雙方的生命損失會繼續。

美國當然也絕不是贏家。由於美國和整個西方聯手打擊俄國,逼迫俄國更傾斜中國(以及所有反美、反西方勢力)。俄國、中國再加上與俄國關係歷來友好的印度(人口今年超過中國),還有巴西(2億人口)和南非等金磚五國的經濟規模已超過美國,也超過歐盟,將會進一步「去美元化」,用人民幣和盧布等結算。這對美國構成巨大威脅,因美元不再是全球唯一通用貨幣,美國就無法再胡亂大量印製鈔票,美國的龐大國債危機就會越來越顯現,這對美國經濟政治甚至軍事都將產生巨大影響。所以,一場烏戰,全盤皆輸,烏克蘭、俄國、美國都是輸家。反而是隔岸觀虎鬥的中國漁翁獲利,不僅因美國戰略重心被轉移到歐洲,中共減輕了後顧之憂,由此增大了對台軍事壓力和威脅,而且全球大小國家都開始討好中國,不僅要強化跟中國的貿易關係,甚至希望跟中國聯手形成對抗美國聯盟,連法國的馬克宏都有這意圖,可見美國的損失有多大。

更嚴重的是,經過此一戰,不僅美俄成宿敵,中國和中東、甚至美洲的許多國家都從此不再懼怕美國,美國二戰以來建立的威信會從此走下坡路,哪怕川普回歸,也只能小幅拉抬,再沒有可能回到從前。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是烏戰的最大輸家。

香港不正常 急壞港澳辦

▲2023年4月15日,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出席香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式上發表講話。Getty Images
第244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2023年4月13日到18日,中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訪問香港6天。這是2011年6月時任港澳辦主任的王光亞訪問香港後,港澳辦主任再次蒞臨香港。然而兩者還有許多不同之處:

「整體香港都不正常」

第一,經過機構改革,現在的港澳辦直屬中共中央,中聯辦成為港澳辦的屬下機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是政協副主席的副國級而非以前的部級幹部了。夏寶龍來香港,帶著官威而來,應該叫做「考察」比較合適。

第二,王光亞訪問前已經大事宣傳並公布行程,而這次夏寶龍來,則是到來前夕的4月11日才由特區政府宣布,夏將來香港出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禮,行程也非常保密。也許這是因為香港太多恐怖分子,或者夏寶龍身價高過王光亞而必須做出的安排。

第三,王光亞訪問3天,夏寶龍則是6天。看來夏寶龍要解決的事情比王光亞多許多,因為香港的情況已完全不同當年了。2023年的港澳辦總預算支出約為1.06億元人民幣,比10年前多一倍,說明工作量的大增,所以訪問日期也須多一倍。

香港如何不同當年?套用4月11日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回應立法會特別財委會質詢的話:2021/22年度公務員辭職人數係回歸以來新高,香港整體勞動人口減少,各行業都搶人才,她形容公務員辭職情况屬於「唔正常裏面嘅正常,整體香港都唔正常」(不正常裡面的正常,整體香港都不正常)。其中各年齡組別公務員的辭職數字,40至49歲公務員共899人,較前一年大增近1.9倍,50至59歲公務員的辭職人數也大增逾1.7倍。以政府部門劃分,衛生署及康文署同屬辭職「重災區」,分別有逾200人辭職,較前一年度分別大增逾一倍和逾兩倍。

公務員職務是鐵飯碗,為何出現大批離職現象?楊何蓓茵回話中的「不正常中的正常」很有哲學觀念,意即因為香港不正常,所以公務員的大批離職就很正常了。問題是香港為何不正常?她就不能說了,否則不但烏紗帽會丟掉,搞不好還有《香港國安法》伺候!這就是不正常的香港的一角。

眼看香港變成空港

如果連公務員都要離職,其他行業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就是因為大批人才流失,移民至國外的結果。眼看香港變成空港,再笨的特區政府也不會不看到這一點。所以去年特首李家超的施政報告就發布了「搶才令」。看來政府非常愛惜人才的樣子,給予各種優待,但是就有專家指出,特區政府為何不是挽留人才而是要到外面搶奪人才?這就有難言之隱了。因為中共的方針就是「留島不留人」,挽留人才是留下香港人,違背中央旨意;踢走香港人才,搶奪中國人才,才是中央的本意。於是搶才過程也怪事連連。

今年2月21日,香港媒體報導,一位中國的「高端人才」賀建奎在手機社交平台上表示,已透過香港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簡稱高才通)來港生活及工作,並說「香港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我看好香港的前景」。賀建奎何許人也?多年前他任職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2019年底,賀建奎等3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引發世界非議,被深圳法院裁定「非法行醫」等罪成,判監3年及罰款。這則新聞很多人知道,特區政府居然「矇查查」(意指看不清楚)把「刑滿釋放分子」當高端人才搶來香港,引發全港譁然,後來被迫退聘。特區政府才如夢初醒,說要查清搶來的人才有沒有刑事紀錄。

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也湧現許多與「高才通」申請相關內容,包括申請攻略、獲批情况等,當中有用戶Helen在2月上旬發文稱獲批高才通,自己已懷孕約25週,計畫近期赴港預約醫院產子,並附上一張高才通電子簽證的截圖,又說自遞交材料至簽證獲批需時4天,「效率很高」。根據Helen在社交平台發布的內容,她於2月20日抵港,當日先後辦理身分證、到民政事務處宣誓地址證明、到家計會開懷孕證明,最後去威爾斯親王醫院初次辦理預約。她亦建立一個名為「2023香港生娃一起探討」的群組,希望與相同情况的人分享交流,《明報》2月22日發稿時已有34人參與。勞工及福利局(簡稱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未有正面回應孕婦獲批高才通的爭議,強調高才通目的為補充本地高學歷、高技術人才。入境處發言人則強調該處一直仔細分析中國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手法及趨勢,已全面加強對內地孕婦的入境配套措施云云。

大批中國人才的「摻沙子」取代香港人,能夠解決香港「空港」的問題嗎?

來香港前夕,夏寶龍4月10日出席港澳辦會議發言表示,需要「大興調查研究」,充分運用黨的創新理論和研究,解決港澳的新情况、新問題。看來他苦惱於不知道香港的新情況、新問題是什麼,才需要親自來香港考察。

夏寶龍「駕臨」香港立法會

夏寶龍在香港6天參與了超過30項活動。最引人注目的是駕臨立法會發表講話,這是第一個北京的香港直屬高官進入香港立法會。立法會大樓前一晚起就關閉,僅容許議員及相關工作人員進入,記者亦只能在大樓外採訪。議員參加交流會不能攜帶手機進入會議廳,要暫存在門外的儲物櫃,在場內必須戴口罩。

夏寶龍進入立法會顯然來體現「行政主導」而不是傾聽意見,將立法會納入「黨的領導」範疇。果然他要求立法會要維護特區政府的威信。立法會是民意機構,以監督政府為己任,現在要求立法會維護政府威信,當然就不是三權分立,而是共冶一爐。這當然不是兩制,而是具有共產黨特色的「一元化領導」。

夏寶龍還在中聯辦會見港區人代、政協時,呼籲建制派團結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由他來呼籲建制派的團結,可見因為建制派不團結。在踢走民主派這個「敵人」之後,就輪到建制派內部的爭權奪利了。

 

香港一國兩制被破壞,東方之珠變色,人才、資金大量流失,香港人還有可能搵大錢?Adobe Stock

▲香港一國兩制被破壞,東方之珠變色,人才、資金大量流失,香港人還有可能搵大錢?Adobe Stock

 

「親民秀」輕薄港人?

最妙的是他的親民秀,理應透過媒體大肆報導;然而卻是全部行程閉門進行,記者只能在門外守候。全日主要接觸普通市民的行程僅有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及鄰舍輔導會深水埗康齡社區服務中心,分別逗留約半小時,與中心內的少數族裔及長者交流。有參與交流的長者義工稱夏寶龍十分親切,夏寶龍更開玩笑說她較自己年長十幾年,但依然像「小姑娘」,並感謝和稱讚他們的工作。被接觸的民眾不是接受愛國愛黨的教育,而只記住「像個小姑娘」,是不是予人輕薄之感?

當然,夏寶龍會見了許多人,也談了許多問題,包括金融、經濟、科技、司法、選舉等等領域;然而他始終是黨官,必須政治掛帥,所以還是要談到導致香港出現翻天覆地變化的《香港國安法》,這也是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並且藉此恐嚇香港必須乖乖聽話。4月15日,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禮,形容「修例風波」是港版顏色革命,是「懸在頭上時時敲響的警鐘,每時每刻都在警醒著」。

為此,他表達反對遊行的立場。認為「遊行不是表達利益訴求的唯一方式」,警告環保民生等訴求很容易被騎劫;香港應形成包容共濟、求同存異、理性溝通的濃厚氛圍。他又說希望香港「天天辦會展、搞創科、拼經濟,跑馬、跳舞、炒股、搵大錢」。問題如今香港的白色恐怖,天天審訊政治犯,嚇壞全世界,怎麼可能天天辦會展、搞創科、拼經濟?而要香港人每天跑馬、跳舞,不是要香港人腐化墮落,產生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而香港的一國兩制被破壞,東方之珠變色,人才、資金大量流失,香港人怎麼可能搵大錢?

黨大還是法大?

而為了安撫香港人,他又不得不說,中央支持香港保持普通法制度,以及完善特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包括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

《香港國安法》是香港凌駕一切的法律,這個時候來說保持普通法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因為它們全部都要服從《香港國安法》,而《香港國安法》不但嚴苛,而且許多模糊地帶留給「黨」來解釋、來執行,由黨來介入,普通法有什麼用?1980年代中期,當時的人大委員長彭真就坦白地說,黨大還是法大,他也搞不清楚。當時是改革開放的巔峰時期他都搞不清楚,現在習近平要復辟毛澤東時代,《香港國安法》的執行就很明確的顯示,黨比法大,因為黨制定法律,要制定怎樣的法律,要解釋、執行怎樣的法律,一切都是黨說了算。

夏寶龍離開香港後,特首李家超總結夏的行程時交代政府未來工作,引述夏寶龍稱國家安全風險仍然潛伏,重申政府會盡早就《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希望最快在今年內、最遲明年完成。在香港鬧了整整20年的為23條立法,用當年23條立法的草案與現在的《香港國安法》比較,23條是太仁慈了。現在重訂23條,又會怎樣。

其實夏寶龍根本不必來香港考察,解鈴仍需繫鈴人,只要習近平團夥在中南海「鬥私批修」,靈魂深處鬧革命,好好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還香港本來面目,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中國長臂」在美被斬

▲中共設立「海外警務服務中心」,實際工作包括脅迫那些在海外公開反對中共政權的人以及被指控犯罪的人回國,被稱為「中國長臂」。Adobe Stock
第244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3月份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外交高峰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他會見了六位世界各地的領導人,利用西方共識中的裂痕,加強中國與「老朋友」比如法國的關係,抗擊來自美國的壓制。巴西總統魯拉(葡萄牙語: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的訪問對中國更具特殊意義,因為魯拉上台背後有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影子。

但在高興之事接連而至之時,中國也遇到來自美國的打擊。4月中旬,美國檢察人員在紐約拘捕兩名男子,指控其在曼哈頓唐人街一帶運作「祕密警察站」,表面看起來只是涉及幾個受僱於中國當局的海外華人,但事涉中國對外的紅色滲透,等於美國對「中國長臂」下手。

中國「祕密警察站」逾百個

2022年9月,非政府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發表一份報告,指中國浙江和福建省的公安部門在30個國家設立了54個「海外警務服務中心」,後迅速增逾百個,遍布全球53個國家。中方公安部門曾指這些中心負責的是行政職責,包括更新中國駕駛執照。但是,保護衛士指控,有證據表明,這些機構的實際工作包括脅迫那些在海外公開反對中共政權的人以及被指控犯罪的人回國,在西班牙、塞爾維亞和莫三比克的中國海外警署都有參與「勸告」疑犯回到中國。

兩個月後,保護衛士於2022年11月7日發文說,14個國家的政府已經在調查中國海外警署,包括歐洲的奧地利、捷克、德國、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荷蘭、英國、加拿大、智利、奈及利亞和美國。從後續情況來看,這些國家並未公布調查結果與處理方式,但美國在中美關係日益惡化之際卻採取了行動。前述在美國紐約被捕人士為61歲的盧建旺與59歲的陳金平,二人均為紐約市居民,面臨被起訴圖謀為中國充當間諜代理人,以及妨礙司法公正。

 

中國從2014年7月就開始推出「獵狐2014」,大張旗鼓地開始在全世界追捕外逃貪官與國企高管。Adobe Stock

▲中國從2014年7月就開始推出「獵狐2014」,大張旗鼓地開始在全世界追捕外逃貪官與國企高管。Adobe Stock

 

祕密警察站這類「中國長臂」如何養成?

保護衛士的報告指出,中國「警僑事務海外服務站」起源於地方政府,比如福建、浙江等。而這些海外服務站在境外「勸返」行動中發揮了直接作用。所謂「勸返」,開啟於「獵狐2014」全球追逃貪官行動。

中國從2014年7月就開始推出「獵狐2014」,大張旗鼓地開始在全世界追捕外逃貪官與國企高管。在一共8集的《聚集中國打擊外逃貪官行動》系列中,全方位地描述了中國全球追逃的情況。所謂「國際合作」,在這個系列中講得非常清楚:中國同意按國際慣例,與所在國分享境外追贓,美國、加拿大和澳洲三國與中國之間雖然尚未簽署《引渡協定》,但已有多種形式的司法執法合作,可協助完成追逃追贓。

這些國家為何要協助中國追逃追贓?皆因1984年國際刑警組織正式接納中國作為成員國,以及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及多個反腐敗協議。《反腐敗公約》是聯合國歷史上通過的首個用於打擊國際腐敗犯罪的法律文件,2003年12月9日至11日在墨西哥南部城市梅里達舉行的聯合國國際反腐敗高級別政治會議上推出,供各國簽署。根據規定,該公約將在第30個簽署國批准後第90天生效,中國於2003年12月簽字表示參加並於2005年10月正式加入,同時決定有關公約同時適用於香港及澳門兩地。

中國對反腐敗國際合作比較積極,除《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外,中國還加入了《引渡條約》、《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和《移管被判人條約》等。

因為有這些國際條約為基礎,2014年媒體即揭露中國共與6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06項各類司法協助條約。作為打擊腐敗的主要部門,中國最高檢察院先後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機構簽署了檢察合作協定;中國公安部與44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機構建立了65條24小時聯絡熱線,同59個國家和地區的內政警察部門簽署了213份合作文件。助逃追贓按照國際慣例讓協助國參與分享被沒收的資產(分享比例按協助情況定為40%~80%)。

中國外逃貪腐官員多在金融業、壟斷性國有企業、交通、土地管理、建築等行業以及稅收、貿易、投資部門等任職。「獵狐2014」行動開始後,主要途徑是引渡、遣返、勸返、異地追訴等。美國、加拿大和澳洲是傳統的移民國家,生活條件好、教育品質高,是排名最靠前的幾個貪官藏匿地,據說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貪官一條街」和「腐敗子女村」。

「獵狐」結束,相關機構卻部分保留

綜合上述情況分析,中國現在這種所謂「祕密警察站」,估計是當年「獵狐2014」國際司法合作的「遺物」。異議人士及其他各種刑事犯罪,例如保護衛士報告中提到的「欺詐和電信詐騙犯罪」,應該是中國那些被保留的福州市和青田縣的警僑海外服務站挾帶的「私貨」,不在當年中國與多國反腐追逃合作的範圍之內。因此,「保護衛士」指控中國這種「海外110」行動,使用不正規的手段去針對海外中國人或是其留在中國的家屬,破壞了正當的法律程序和嫌疑人的基本權利,同時也規避了雙方的雙邊警務與司法合作,違反了國際法規。

這種違反國際法規的行為,是否會被追查,完全視這些祕密警察站所在國政府與中國政府的關係而定。2015年1月1日,獵狐行動結束,中國公安部宣布從69個國家和地區逮捕了680人,這些反腐合作而暫時允許存在的勸返工作點卻沒有盡快收攤,如今終被美國予以打擊。

以上,就是中國海外祕密警察站的來龍去脈。

音樂是神賜予人間的最美禮物

▲清音雅樂,是神賜給人間的最美禮物。Adobe Stock
第244期
青蓮

音樂,相傳是上古時期神傳授給人類的。在人類文明史上,音樂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它不僅可以陶冶情操、療癒疾病,還有很多玄妙之處。清音雅樂,是神賜給人間的最美禮物。

音樂的起源是神傳文化

在中華文明的開端,遠古的三皇五帝時期,記載的是一個人神共在的時代。人類的文化及所有保障生存的技能技藝,包括文字、藝術,醫藥、種植等都是神所傳授。

根據史載,在遠古三皇時代,伏羲製作了琴瑟用來彈奏樂曲,神農又進一步完善成制並流傳後世。那時人們就已經懂得利用音律來平衡自然界的陰陽。相傳朱襄氏統治天下時,經常出現的沙塵強風天氣令萬物散落,果實無法成熟,這是天地間陽氣過盛的緣故。朱襄氏命大臣士達彈奏五弦琴瑟,以樂音招來陰氣,調和過盛的陽氣,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到了陰康氏帝時,天地間陰氣過多,使人陰氣鬱結,筋骨收縮無法舒展。陰康氏便命人創作了樂舞,人們在隨著音樂舞蹈的過程中,鬱積之氣得以疏導而出,令筋骨通暢放鬆。

中國古老的智慧中很重視「陰陽」的概念。陰與陽是宇宙中的規律,是一切事物的本源、萬物的起源,也是自然界萬物消長的根本動力。

「藥」「與「樂」同源

古老的中華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人體也同樣遵循天地的陰陽規律,陰陽失調就會導致人生病。音樂能夠平衡天地間的陰陽之氣,對人體也有同樣作用。而音樂療病理論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黃帝的史官倉頡在造字時,「藥」即與「樂」同源。在中國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具體提出了「五音療疾」的觀點。中醫認為,五音即「宮、商、角、徵、羽」五種不同音調的音樂,傳達了五種不同的情感與心志,對應人的五臟與五行(金、木、水、火、土),可以治療相對應的疾病。

「宮、商、角、徵、羽」即西樂中的「Do、Re、Mi、Sol、La」。「宮調」平穩柔和,對應人的脾臟;「商調」急促清脆,對應人的肺臟;「角調」高暢悠長,對應肝臟;「徵調」熱情高亢,對應心臟;「羽調」淡蕩清邈,對應腎臟。人們在聆聽過程中,情志與曲調的節奏頻率交相感應,與五臟規律共振,由此達到調理臟腑,平衡身心,恢復健康的目的。

除了將音樂用於治療疾病,並提出系統的音樂療癒理論,黃帝還將音樂運用到了戰場上,讓音樂的玄妙發揮到了極致。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黃帝與蚩尤大戰于涿鹿(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雙方皆有神仙參與。黃帝久戰不克,心中煩躁。九天玄女於是幫助黃帝找到東海下七千里深「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的神獸「夔」。用「夔」的皮做成大鼓,骨頭做成鼓槌。大鼓敲響,聲傳五百里,威震天下,蚩尤的軍隊隨之膽寒潰敗。黃帝的士兵也有人被鼓聲的巨響震昏,黃帝命風后用竹子製作管樂,以銅鑄鼎及弦琴,絲竹管弦並奏,昏迷的士兵就神奇般的甦醒了。

 

人們聆聽音樂時,情志與曲調的節奏頻率交相感應,與五臟規律共振達到調理臟腑、平衡身心,可以治療疾病。Adobe Stock

▲人們聆聽音樂時,情志與曲調的節奏頻率交相感應,與五臟規律共振達到調理臟腑、平衡身心,可以治療疾病。Adobe Stock

 

音樂在現代戰爭中療傷治病

近代戰爭中也有用音樂療傷治病的例子。據資料記載,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野戰醫院裡擠滿了傷患,連地上都躺滿了傷兵。由於戰場遠離美國本土,戰地醫院缺少醫藥,再加上天氣炎熱、蚊蟲叮咬,傷口感染及死亡的人數非常多,傷兵們士氣十分低落。

為緩和傷患們壓抑的情緒,一位醫生開始播放一些人們喜愛的樂曲,試圖轉移病患的注意力。沒想到這個舉動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而且手術癒合期也明顯縮短。

現在科學研究證明,當人處在優美悅耳的音樂環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音樂可以治療疾病,已經成為包括科學界在內的廣泛共識。

人類的火星夢真能實現嗎?

▲殖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如果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人類移民火星的夢想還能順利實現嗎?Adobe Stock
第244期
青蓮

殖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火星是除了月球外,人類腳步可以到達的最近一顆行星。但如果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人類移民火星的夢想還能順利實現嗎?

2023年了,距離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一直在努力實現的宏偉計畫——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馬斯克曾在國際火星學會大會上表示,計畫在2024年讓SpaceX飛船完成無人登陸火星測試,若成功了,將正式開展「火星移民計畫」,爭取在2050年前後在火星上建造宜居城市。但是,馬斯克的夢想能成真嗎?4月20日,SpaceX在德州進行星艦(Starship)超重型推進器軌道飛行測試,火箭雖然順利離開發射台,但升空後4分鐘便爆炸。

人類火星探索踢到鐵板?

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開啟。1975年美國政府分別向火星發射了「維京1號」(Viking 1)、「維京2號」(Viking 2)探測器,成為人類首個登陸火星的探測案例。蘇聯人在1988年7月也先後將「福波斯1號」(Phobos 1)、「福波斯2號」(Phobos 2)送上火星。只不過蘇聯人運氣有些差,「福波斯1號」登陸失敗,「福波斯2號」雖然成功到達火星,但在傳回一部分資料後就離奇失蹤。

1991年蘇聯解體後,前蘇聯太空人、退役空軍上校波波維奇(Pavel Popovich)將帶到美國的福波斯2號機密檔案公開,其中包括一段畫面。畫面顯示,有一個巨大的圓柱狀物體正從太空中緩緩降下,慢慢消失在火衛一的背後,這個物體的外形尺寸均勻對稱,不像一般不規則的星體。當年這段畫面曾被蘇聯官方祕密剪去。

蘇聯官方曾說福波斯2號失蹤前拍攝並成功傳回37張照片,其實還有第38張。從最後一張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畫面上方馬鈴薯形狀的星體是火衛一,然而在它的下方,竟然懸浮著一個巨型圓柱狀不明物體,這個不明物體的形狀,和之前在火衛一上空拍攝到移動的不明物體非常相似,形狀均勻對稱,也呈圓柱形長條狀,按照比例測算,直徑大約有1.5公里,長度超過20公里。這個物體靜靜地懸浮在火衛一的下方,隨後,福波斯2號就突然失聯了。

還有一張照片顯示,火星地面有一個空中物體的投影,這個巨大的陰影呈現規則的紡錘狀,兩頭尖、中間粗。根據圖片比例分析,形成陰影的物體長度至少有20公里。據陰影尺寸,可以排除掉火星探測器和火星的衛星,科學家對此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

「火星男孩」如是說

福波斯2號突然失蹤,和這些照片影像中的不明物體有什麼關聯,成為無法解開的謎團。直到有一天,一個自稱來自火星的俄羅斯男孩說,福波斯2號是被火星上的高級智慧生命毀掉的。

據俄羅斯《真理報》2007年報導,火星男孩波力斯卡(Boriska Kipriyanovich)於1996年出生在俄羅斯,從小就表現出異於普通小孩的能力,7歲時就擁有遠超普通人的知識儲存量,掌握許多科學界的高深專業術語。

他說以前的火星有人居住,他的前世就生活在火星,那裡的文明已經發達到可以進行星際旅行。火星上有兩種太空飛船,一種是橢圓形,一種是三角形。橢圓形的飛船體積龐大,上下6層,可以容納眾多三角形太空飛船,能夠飛往宇宙任何地方,從火星上起飛,瞬間就能抵達地球。火星男孩說的太空飛船的形狀,與福波斯2號傳回的影像中的不明物體形狀是不是很吻合?

火星男孩說,火星經歷了一場毀滅性災難之後,大氣層消失殆盡,火星居民不得不生活在地下城裡,一直到今天。他告訴媒體,火星上現在仍然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蘇聯發射的火星探測飛船福波斯就是被火星人銷毀的,因為福波斯會釋放對火星有害的輻射,被火星人檢測後直接銷毀了。

波力斯卡的說法相當令人震驚。福波斯失蹤時,他尚未出生,一個7歲多的孩子是如何知道的?假如波力斯卡說的是真的,也就是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那麼人類殖民火星的夢想還能實現嗎?

人民幣國際化 力圖取代美元?

▲中國大陸一直在吹「人民幣國際化」的風,到底人民幣國際化成功率有多少?Adobe Stock
第244期
梁路思、李淨瑤

中國大陸一直在吹「人民幣國際化」的風,到底人民幣國際化成功率有多少?對此,香港《看中國》週報訪問了香港經濟學家、財經專欄作家羅家聰。

人民幣僅限國際貿易

羅家聰表示,中國早在20年前,也就是2003年或2004年就開始將人民幣國際化了,「但是這20年,進展都僅限於一些貿易。如今,一部分錢是用來買貨物,剩餘的大部分主要放在市場,買其他東西例如金融資產、衍生工具或一些不急用的東西。」他表示,拿投資來説,根本沒縫隙讓人民幣插上一腳,因為美金在全球交易的占比是九成,就算排名第二大的歐元的占比也很小,更別說人民幣,還不知道排第幾位。

羅家聰分析,貿易成長在金融海嘯後便停滯和慢下來,因為已改變了整個長線經濟成長的格局。人口成長方面,「現在很多地方都跌到零,尤其在許多有錢的地方。有些地方有人口成長,比如非洲,但他沒有錢。」

在貿易方面,羅家聰分析,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支付上人民幣只占2%、3%。北京這幾年搞很多小圈子,拉攏了很多自己的陣營,包括俄羅斯和中東,甚至一些是被制裁或被貼標籤是恐怖的國家,但還是帶不出人民幣的新占比,顯示那些國家幫不了中國大陸。他歸納原因是:一、這些國家常年處於戰爭或動亂狀態,很難進行大規模貿易;二、有些伊斯蘭國家的法規和制度不同,在貿易方面有很多阻滯;三、更重要的是,這些地方主要是出口資源,導致大家都在爭做出口生意。

中國消費力不足

羅家聰認為,現在中國企圖想扮演美國的角色,扮演一個消費國,但問題就是做不到,「中國的消費能力和傾向不像美國。歐美國家,特別是歐洲,雖然不是很大,但人們肯消費,文化上傾向於消費,也消費得起。」歐美國家有能力消費的原因是人均收入高,即使整個國家GDP成長低,但以每個人計算,屬於富裕等級。例如日本或一些北歐國家,經濟成長低,甚至沒有成長,但很多人都很有錢,買得起東西。

反觀中國,人均收入排名在全球50到60的位置,沒有很多有錢人,大多數是窮人。如果只有少數人手握大量財富,那些人不會花費太多錢。一般人沒能力花錢,自然就不能與做出口貿易的盟友建立長久的貿易關係。「大家都是出口貿易時,所出口的貨物是不是對方想要的貨物?中國的出口有一部分是製成品,但都是相對平價的,未必能賺到大筆外匯。」

另外,羅家聰表示,手握太多不流通的貨幣對國家沒有好處,就算中國真是出口那些資源國需要的東西,可以配合,但總額數量卻不對等。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常年貿易數字是處在一個不平衡的狀態,處於單邊流向,「單邊流向不是很好,因為跟你一起玩的那幫貿易國家,他的貨幣不流通,伊朗、朝鮮、巴西的貨幣都不流通,給了你的時候,你的人民銀行或財政部握著這些貨幣,你怎麼辦?」

長期來説,若收了「一倉庫雜幣」,不能達成貿易平衡的話,就會造成一直累積別人的貨幣。羅家聰分析,「反過來說,巴西或俄羅斯握著很多人民幣,結果會如何?他也沒辦法全數買回你的東西。當一直累積太多人民幣,結果也是要想出路。你有沒有一個出路給人家呢?」

美金有很多出路

羅家聰直指,美金與人民幣的不同點是,美金有很多出路,全世界有幾個大金融中心,有很多市場、產品和基金提供投資和購買,包括匯市、股市、債市「這些投資領域被美國、被美金壟斷了。美金壟斷了九成時,你握著人民幣能夠做什麼?什麼都做不了!」

雖然習近平近來積極拓展外交,但羅家聰並不看好:「現在那些中東、巴西說要跟你貿易往來,其實他們已經計算好了,有一部分人民幣是可以用來買你的東西。但要他們額外握著人民幣、累積人民幣,我想他們是肯定不願意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都是眼高手低。」

羅家聰直指核心:「所以,你說要人民幣國際化,你的動機不只是在貿易方面,一個雙邊貿易那麼簡單?想在金融市場插一腳,完全看不到有這個可能。」

羅家聰認為中國的根基已經變差很多,「以前說中國GDP的國際占比是約40%,現在中國地方債務都超過了100%的比例,你已經是一個債務國了,這麼高的比例,你還能給多少利息?你看人民幣給的利息是比較低的。」因此,羅家聰斷言,無論貿易和金融,中國大陸都很難在國際上做出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