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於道 德馨留芳──悼張清溪教授

張清溪教授。
林雨潔攝影
李佳鴻

從大學時代就認識張清溪教授。那時剛考上台大,心情有些激昂興奮,在本系社會學之外,總想多修一些輔系,了解其他領域的知識。張清溪教授的「四人幫」經濟學當時就是經濟學理論的「聖經」,熟讀教授的書籍,讓我的經濟學從此奠定很好的基礎,日後甚至能為文分析國際政經局勢嬗變。

考上大學後,立刻投入社團活動,張教授就是指導老師。一開始聽聞老師很嚴肅,沒想到實際接觸後,發現老師為人親和,常常還會開開玩笑,但求學時代比較內向,也不敢多和老師交流,倒是和開朗健談的師母曹教授更為親近了些。

社會系、政治系研究所畢業後,張教授詢問我是否願意當他的經濟系助教?當時沒有特別想法,只覺得可以試試,就短暫接任助教一職。期間也兼任老師中央研究院研究計畫助理。

實際走出校園,步入職場,這時才發覺張清溪教授工作要求嚴格的名聲並不是空穴來風。老師教學論述、研究治學的嚴謹程度令我印象深刻,在系上,他也明辨是非曲直,始終堅持做對的事。

然而,與此同時,教授又有修煉法輪功而生出的慈善寬容之心。記得有一次,因為行政作業沒有聯絡好,教授劈頭蓋臉就訓了我一通;當時頗覺委曲,但沒有多想,只覺得是自己的錯,沒有聯絡妥當,下次改進。

沒想到過了幾天,張清溪教授竟然主動跟我致歉,說不該那麼嚴厲地訓人。我非常驚訝,從來沒有遇過這樣的老師,還反過來向學生道歉!由此可見張教授謙和有禮、大度寬容的君子風範。

當年同樣曾經接觸法輪大法的馬凱教授也認為,張清溪教授的轉變令人吃驚,難以置信。因為馬凱教授過去曾目睹張教授為了教育預算,在會議上對著官員激動地大聲發言、還會拍桌子,現在卻變得沒有脾氣了。

當助教過了一陣子,經濟系鍾谷蘭大學姐邀請我到她與朋友合作的《看》雜誌擔任記者,張教授也鼓勵我可以好好做,就這樣在《看》雜誌待了約一年半,期間寫了很多自己希望採訪的專題,盡情發揮記者專業;之後再參加國家考試及格,現在擔任管理師。

記得《看》雜誌要離職時,張教授曾找我談,希望我留在雜誌、到別的部門,但當時認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就婉謝教授的慰留,教授也尊重我的選擇,默默支持學生的生涯發展。

記得還有幾次到系館找張教授聊天,後幾年他越見親和,還就一些事情詢問我的意見,令我受寵若驚。

印象深刻的還有一次,教授有感而發指導我寫文章。他表示,好的文章都只有少數重點,如果字數過多,作文勝於內容,就不好了。這點學生一直牢記。

沒想到張教授竟然於2022年開春遽然逝世!乍聽消息,震驚到說不出話來,足足呆立了好久……之後旋即打電話給師母曹教授,好在師母聲音依然健朗,與師母聊了一下,確認不需擔心她後,我掛上電話。

失去一位良師益友的驚訝與傷感,久久無法撫平。

相信教授已圓滿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回歸天國世界,也祈願教授放心,您未竟的志業,學生會繼續戮力完成。

普惠金融的真諦!從《茶金》抵押大坪山說起

AdobeStock
陳佑寰(執業律師)

2021年11月公視推出的《茶金》電視劇廣受好評。故事的主人翁是日光茶廠的老闆吉桑,在台灣光復後面臨茶葉經營的困境,與其女兒薏心共同努力謀求突破。我們可從《茶金》中看到台灣茶葉產業的興衰榮枯,也可看見金融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相較於《茶金》故事背景中關於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的制度變革,以及政府對外匯管制的鐵腕執行,一般民眾比較容易了解且有感的金融議題應該是借錢的部分,特別是吉桑為了日光茶廠的營運及支付欠款而向萬頭家借錢。萬頭家可說就是地下錢莊,不僅趁人之危操作高利貸,還要求用吉桑家的祖產大坪山做擔保。所幸日光茶廠後來接了大單賺到錢,薏心得以協助還債並贖回大坪山作為吉桑的生日禮物。沒想到日光承辦人竟忽略大坪山已遭萬頭家設定抵押給向來覬覦該山頭的張伯公,於辦理贖回作業時竟未要求塗銷抵押登記而蒙受損失。

「吉桑」和「威尼斯商人」

從日光茶廠向地下錢莊借款被坑的橋段,我們更能體會現在司空見慣的「銀行」對民間金融需求的重要性。如果當時銀行的發展像現在一樣,日光應該可以拿大坪山向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利率也可符合市場行情並受到法律的約制(《民法》第205條已修正為: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十六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而不致於被地下錢莊坑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Robert J.Shiller)所寫的《故事經濟學》(Narrative Economics)一書提到,「故事」是文化、時代思潮及經濟行為發生快速變化的主要載體,而要明白複雜的經濟,我們必須將諸多與經濟決策相關但相互對立的流行故事納入考量。

誠然,許多源遠流長、耳熟能詳的故事,其背後蘊含著當時的經濟文化,特別是金融對產業與社會的影響。例如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筆下的名劇《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描寫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好友融資,而向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夏洛克借錢,卻簽下若借款未能如期歸還則須割下自己身上一磅肉的合約。沒料到安東尼奧的商船在海上發生意外事故而延誤歸期,使得他原本預期的還款來源不繼,素來與安東尼奧看不順眼的夏洛克乃藉機上法庭要求履行合約,磨刀霍霍要割取安東尼奧身上的一磅肉,等於是借刀殺人。

在安東尼奧受審的法庭上,冒牌的審判者最後很有智慧地要求債主夏洛克只能依借款合約的文義而割取安東尼奧身上的一磅肉,但不能流下一滴血,而且割的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於一磅,這顯然無法達成,等於是幫安東尼奧解套求生,讓人拍案叫絕。而以今日的法律制度來看,這紙割肉抵債的借款合約也會因為違反《民法》第72條的公序良俗條款而無效。如果當時有像現在一樣的銀行制度,其實安東尼奧也可向銀行進行貿易融資的操作與投保海上保險,而不需要向民間高利貸低頭。

《魷魚遊戲》中的456號遊戲者

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即使現今經濟社會已有銀行存在甚至銀行家數過多(overbanking),但不容否認在現實生活中,仍常見民眾或藝人因積欠地下錢莊或黑道鉅額借款而遭擄人甚至割肉的悲劇上演,令人不勝唏噓。

而在戲劇方面,Netflix於2021年9月推出的《魷魚遊戲》受到全球矚目且引發話題,故事的主人翁也就是遊戲者編號456的成奇勳,就是大債時代下被龐大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可憐蟲,可說是現實社會的縮影,乃引起不同國籍的觀眾共鳴。成奇勳欠下高利貸而被追債痛扁,還被迫簽下「放棄身體切結書」,則是威尼斯商人的現代翻版。就法論法,我們當然知道割肉抵債與高利貸都因為違反公序良俗與法律規定而無效,但現實生活中卻不能裝聾作啞粉飾太平以為悲劇並未發生。

聽聞悲慘世界的故事與現實,我們應該更能體會「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的真諦並希求具體實踐,也就是企業主與一般大眾都應該要有平等機會獲得健全的金融服務。否則,這類被地下錢莊追債或是被債務壓垮的人間失格慘劇將一再上演!

彰化就業中心助女力創業圓夢

編輯部

彰化就業中心主任李炎華表示,該中心採專人化、客製化、一案到底就業服務模式,從協助求職民眾釐清自我優勢、擬定職涯方向、求職準備到媒合工作等,提供完整就業輔導,並適時整合政府單位各項職業訓練、創業資源,研擬不同方案以提供求職大眾最適性的就業服務。

今年41歲的小靜原在餐飲業擔任主管,負責全臺開展店面業務,去年年初她受疫情影響被裁員,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彰化就業中心的建議下,參加該分署勞動學苑開辦的「複合式餐飲暨風味小吃培訓班」,經過菜單設計、中式、西式餐點烹調…等共380時小時的密集培訓,她在去年10月於鹿港成功創立屬於自己的甜品店,小靜表示分署職訓課程給她許多啟發,同時補足專業技能上的不足,讓她堅定創業信心,追求自我成就與歸屬感,勇敢迎向職涯下半場。

小靜被解僱之後,對於一個人在外打拚、奔波的日子感到身心疲累,加上彰化家鄉的父母年事已高,心裡的聲音催促著她「回家吧」。但在歸鄉尋職期間遇到疫情爆發,中南部餐飲業更是低迷,使她的尋職之路備感挫折,因而萌生創業念頭。經彰化就業中心就服員多次就業諮詢後,她接受推介參加勞動學苑開辦的「複合式餐飲暨風味小吃培訓班」職訓課程,從基礎餐飲學起。

培訓期間,小靜在協會講師的指導下,掌握了食材屬性配搭的基本概念,對於食材處理更加熟練,她自己也花很多時間不斷練習刀工,由於她對甜品具有敏銳度,嚐過的好味道就無法忘懷,經向講師請益,及自已一次次不斷的製作實驗,找出食材冷熱搭配的合宜度,再結合這幾年在餐飲業的工作經歷,一家全新充滿創意的甜品店在鹿港誕生了。

彰化就業中心除提供就業諮詢與職缺媒合外,並規劃多元就業促進課程,協助求職者運用自我優勢來做求職準備,具備進入職場前充足的知識、態度與技能,幫助民眾順利就業。

美俄會談不樂觀 烏克蘭僵局難有進展

哨子先生

 

俄羅斯最近真忙,要出兵到哈薩克幫集權總統平亂,還得繼續處理棘手的烏克蘭問題。

上次我們說過,美俄雙方將在今天於日內瓦展開會談。原本大家都期待這場會談可以化解長達一個多月的烏克蘭僵局,結果在會前,不管是美方還是俄方,竟然都直接表明:會談不會有結果。真是~歸剛欸~~

原本兩國在日內瓦的會談結束後,將考慮移動到布魯塞爾和維也納繼續進行對話,因為俄羅斯預計在這兩地與北約、歐安組織(OSCE)進行會談,美國也打算全程參與。

沒想到俄羅斯在周日先放話,表示絕對不會在美國施壓下做出讓步,並警告說兩國關於烏克蘭危機的會談可能會「提前結束」,意思是之後兩場會議可能不會有後續。

美國方面對會談也不抱有太大的期待,國務卿布林肯同樣在週日接受CNN採訪,他說:「我認為我們在未來一周內不會看到任何突破。」

布林肯認為,在俄羅斯「用槍指著烏克蘭的頭,並在其邊界附近部署10萬軍隊」的情況下,很難取得實際進展,意在指責俄羅斯沒有釋出誠意。

而且根據法新社報導,目前美國正考慮向波羅的海地區的前蘇聯國家派遣「更多北約部隊」,看來是沒打算對俄羅斯採取任何退讓?

另一方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同樣踩緊底線,回應俄羅斯「不得擴充新成員國」的要求。週五北約外交部長針對烏克蘭問題舉行視訊會議,會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北約不能對侵犯國家主權的行為作出妥協,北約允許每個國家選擇自己的進程加入北約。」

意思是烏克蘭加不加入,是我們自己的決定,俄羅斯管不著!

「我們準備與俄羅斯進行軍備談判,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但這必須是對等的。」斯托爾滕貝格:「我們不能陷入這樣一種局面:有二等成員國,然後北約作為一個聯盟不允許保護這些成員國。」

他最後再指責俄羅斯:「俄羅斯的侵略行動嚴重破壞了歐洲的安全秩序。」

外交部長會議後,各國外交官員也紛紛發表意見,內容不外乎是絕不接受俄羅斯的條件、北約成員會更加團結,但也會持續跟俄羅斯對話。

看起來本週會談參與的所有組織單位,沒有一方願意提出任何「妥協」的可能性,烏克蘭僵局短期內到底解不解得開呢?很抱歉我只能留下一個問號,接下來只能等待,看看時間會不會帶來轉機。

哈薩克暴動持續 背後原因不只能源價格爭議

哨子先生

 

哈薩克動亂持續擴散中,且情況越演越烈,由於現在網路被斷,外媒獲得資訊困難,只知道目前有數十位抗議者被擊斃,13名安全部隊士兵喪生,上百人被抓。

從網路上混亂的畫面可以看到,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雕像被抗議群眾以繩索拉倒,讓人想起當年列寧雕像在東歐各國廣場倒下的歷史場景。

哈薩克一向被認為是中亞地區經濟相對優渥、政局穩定的國家,為何忽然出現如此大規模暴動?原因看似很簡單,背後的因素卻不簡單。

反抗導火線:天然氣價格暴漲

哈薩克政府去年底宣布,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將取消全國天然氣的價格上限,政府的說法是應該讓天然氣價格回歸市場,讓國際貿易環境決定,而且增加的收入可以拿來為石油工廠更新設備。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百姓一點也不買單,尤其是住在哈薩克西邊的居民。

哈薩克本身是產油大國,儲藏量世界排名第七。在政府的長期控制下,天然氣一直屬於低價能源,大部分哈薩克人也將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

就在政府取消天然氣價格上限的隔天,產油重鎮、位在哈薩克西邊的曼格斯套州(Mangystau)天然氣價格立刻翻漲一倍,從每升60堅戈(哈薩克貨幣)漲到120堅戈。政府這種暴力調漲法,民眾當然吃不消,對當局的不滿瞬間引爆。

一開始是不滿天然氣價格太貴而上街,但是政府的高傲回應,才是真正激起全國怒火的引爆點。

示威出現兩天後,政府發現事態不對,也立即調降天然氣價格,但總統托卡葉夫(Tokayev)卻高調指責抗議群眾都是「非法份子」,強調政府的權威和決策不可質疑。這種不可一世的態度,讓民眾對當局的長年積怨一夕爆發,暴動一發不可收拾。

多年民怨來自:前總統勢力陰魂不散

托卡葉夫的談話絕對不是失言,而是精準表達出統治階層多年來的傲慢心態。雖然托卡葉夫名義上是民選總統,但其實是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Nazarabyev)在2019年爆發反政府示威時,倉皇退位下安排的接班人。

這位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之於哈薩克,就有如現任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他在蘇聯還沒解體前就已執政多年。哈薩克獨立後,納扎爾巴耶夫更是屢次修改憲法讓自己連任,前前後後算起來,納扎爾巴耶夫統治哈薩克超過35年。

這麼漫長的時光,納扎爾巴耶夫家族的影響力早已深入全國,即便他礙於民怨將總統大位讓給托卡葉夫,但是托卡葉夫的妻子正是納扎爾巴耶夫的二女兒,也就是說第二任總統是他的女婿,退位的納扎爾巴耶夫其實是以「太上皇」之姿繼續「垂簾聽政」。

女婿托卡葉夫上任後,還很狗腿的把首都名字改為岳父的名字——「努爾蘇丹」,以彰顯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哈薩克的貢獻。

納扎爾巴耶夫家族長期控制哈薩克數個能源企業,加上2013年,哈薩克政府與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概念下,陸續簽訂多項合作條約,將最大油田賣給中國石油集團。2017年,哈薩克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與中國達成協議,承諾每年向中國固定出口天然氣,總計獲利至少10億美元。

這也是為何民眾在聽到政府宣稱要把漲價的利潤拿去更新產油設備時,會這麼不高興。你們全家多年來透過石油買賣、與中國合作,賺了多少錢先不說,國家企業不僅沒有優先照顧人民,現在還想拿走我們更多的錢。

執政者最終絕招:求助俄羅斯

從網路上陸續釋出的影片來看,目前哈薩克狀態依然混亂,民眾闖入公共大樓燒毀辦公室,最大城阿拉木圖(Almaty)的機場被示威者攻佔,政府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實施宵禁並全面斷網。

即使總統托卡葉夫已宣布內閣總辭,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火速辭掉「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一職試圖安撫民怨,但是狀況似乎沒有緩解,西部地區的示威者已開始組織化並提出改革訴求,要求政治全面自由化,真正還權於民。

眼看政權不保,托卡葉夫決定將示威定調為「境外勢力煽動」、「恐怖份子威脅」,回頭向老大哥求助,要求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公約組織(CSTO)派兵協助解決動亂。俄羅斯何樂不為,立刻派出空降部隊進入阿拉木圖「維穩」。這倒是引起美國的緊張,白宮立即向俄羅斯放話:全球都在緊盯你們。

但除了放放話,美國能起甚麼作用呢?中亞地區一向被俄羅斯和中國所牽制,領導人不是親中就是親俄。西方國家尤其美國,在這裡實在沒啥著力點。

文章寫到這裡,剛剛最新消息傳出,總統托卡葉夫宣稱哈薩克街頭的基本秩序恢復,並點名有多少「武裝罪犯」死亡,全國各地已開始設立檢查哨,稍晚總統將會發表談話。

顯見在俄羅斯的軍事協助下,這把革命之火又迅速地被澆熄,哈薩克民眾的訴求再度遭到當局漠視。

原本我想把這篇文章的結尾停在這場「天然氣革命」會不會是「哈薩克之春」的正式到來?看來答案已呼之欲出。

 

西安封城亂象頻生 居民拿遊戲主機換泡麵

哨子先生

 

陝西省西安市從2021年12月23日凌晨0時起封城,到今天1月5日午夜12時,已經滿14天。封城兩週後,西安疫情不僅沒有趨緩,反而逐漸陷入絕望。

原本可以「兩天出門購物一次」的限令,從不知何時起已被取消,所有人禁止出入社區,餐廳不開門,快遞停止寄送。沒菜可買沒外送可叫,西安居民們「彈盡糧絕」,有人吃了一週的泡麵,嘴都爛了。外地人來西安辦事被關在飯店裡頭,沒水沒食物,打電話到處求援只換來踢皮球。

有女孩的父親心臟病發,好不容易出了社區到醫院,卻因該區屬於風險地區,醫院不願意救治,最後過世,女孩的痛心控訴文隨後被當局刪除。在封城之下,連死亡都不能被討論。

400人民幣才能買到一箱菜,想吃泡麵必須用Switch主機做交換。西安人被打回原始時代,居民間以物換物,為得就是搞點食物來吃,問題是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這樣的方式能撐多久?

說好的政府提供「免費菜」呢?抱歉,網友目擊,政府只是來拍一拍發菜的畫面,拍完,菜就拉回去了。甚麼分送免費菜,都是作秀。

 

1月1日晚,西安政府下達「社會清零」,要求在4日前完成清零目標。此命令一下西安人更慌了,至今每天仍有上百人確診的西安,要如何在三天內完成清零?甚麼叫「社會面」?難道是把風險區所有居民全部遷往別處集中隔離,剩下的人沒發病就是「社會面隔離」?

同樣被關在西安的前華商報首席記者、財新傳媒記者江雪記下了這部分:

「新年到了,我所在的小區內,家家戶戶門上都貼了封條。因為另一棟樓上有兩例確診病例的人,聽說按照最新的社會面『清零』政策,如果再有病例,我們小區的住戶,就要全體被拉走集中隔離。

在小區單元群裡,我簡直能感受到大家都在瑟瑟發抖。12月31日半夜,被全體拉走集中隔離的糜家橋小區,就在我家附近。」

 

推特上今天流傳一部影片,是大批可能確診者被安置在西安某處天橋底下,但現在寒天凍地,沒有暖氣的情況下,睡在橋下一夜,即使沒病死也要被凍死了。

有位網友分享自己同棟住在18樓的老先生,受不了連日折磨,選擇從窗前跳下結束生命。

西安絕境未解決,隔壁的河南疫情也開始告急。

根據河南當局最新消息,3日至少新增24例確診病例,並宣佈鄭州部分地區封閉、禁足民眾出門。另一城禹州市3日宣布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全市所有居民居家隔離、禁止出門,全市所有汽機車不得上路,所有商場超市除保障日常生活物資供應之外,暫停其他經營活動,所有門店及外賣經營單位一律暫停營業。

武漢封城的悲劇尚未落幕,西安難道又要重演2020年的歷史?最可憐的,仍然是沒資源、沒人脈,只能被關在家中求助無門的小老百姓。

 

以情廢義 以私廢公? 《瑯琊榜》中的義與不義(二)

▲為私者,則以情廢義、以私廢公,汲汲營營終如鏡花水月、夢幻泡影。Adobe Stock
第230期
雲玥

《瑯琊榜》,2015年的經典權謀陸劇,豆瓣評分高達9.4,雖已歷時六年,卻一直都是觀眾心中的神劇,不少人都刷了無數次。除了精彩的劇情,劇中亦展現了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行為準則,雖在權謀中,依舊維持人應有的良善與道義,處處映照邪惡之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詭詐。

該劇劇情由胡歌飾演的赤焰軍少帥林殊(化名梅長蘇),回到金陵城欲揭開十二年前的冤案所開展,而冤案的主謀則是寧國侯謝玉以及懸鏡司首尊夏江。正面的代表人物為林殊、靖王,為了洗雪這場冤案,梅長蘇輔佐靖王登上太子之位,而靖王則一開始就畫下底線:不會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也無法將正直的人當作棋子。

在爾虞我詐的權謀中,是否真能如靖王所願?而為了揭開真相,難道不能有所妥協,甚至敵人狠、你比敵人更狠?情義的取捨,交織在一場場的謀劃之中,重情重義對照薄情寡義或無情無義,情義是否總是相伴而生?是否存在有情無義,無情有義?

 

情義是否總是相伴而生?是否存在有情無義,無情有義?Adobe Stock

▲情義是否總是相伴而生?是否存在有情無義,無情有義?Adobe Stock

 

以情廢義 以私廢公?

懸鏡司首尊夏江與寧國侯謝玉共同策劃一場謀逆案,藉此除去當時頗有威望的祁王以及統領赤焰軍的主帥林燮,兩家人受到株連而慘遭滅門,七萬赤焰軍被全數屠戮。統帥林燮之子林殊雖然倖存,卻身中火寒之毒,經歷削皮挫骨拔毒之苦後,相貌已經大變。浴火重生的林殊成為江左盟宗主,並化名梅長蘇再度回到帝都金陵,扶持當時備受冷落的昔日好友靖王蕭景琰成為太子,最終平反赤焰冤案,主謀夏江與謝玉得到應有的懲罰。

一場冤案,始於「以情廢義、以私廢公」的人性之惡。此處所說之情,並非一般所談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情分,而是人與生俱來的七情六慾,儒家講的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與佛家的「喜、怒、憂、懼、愛、憎、欲」大致相同。高興是情、喜愛是情,而厭惡也是情。

義者,是指合宜的事情,或正道、正理。順情縱欲、任性而為,與依據義理而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相左的。當一個人過度受情感、情緒所左右,或對於某些事物的愛好太過執著、強烈,便會迷失本心,喪失行事之義理,而無法遵照正理而為。

夏江與謝玉可以說是「以情廢義、以私廢公」的典型人物,且兩人有著極大的共通點,均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透過這樁謀逆案,夏江保住了懸鏡司(《琅琊榜》中虛構的執法單位,只聽命於皇帝,位階高於「刑部」)與首尊之位,而謝玉則從一個低階軍官,成為一品軍侯,並成為東宮太子的心腹。

由於當年的太子祁王有意廢止懸鏡司,夏江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勢,不惜構陷祈王謀逆。此外,他的紅顏知己璇璣公主為滑族人,滑族遭到大梁滅國,赤焰軍正是消滅滑族的主力。璇璣公主在掖幽庭(《琅琊榜》中的虛構地名,關押罪臣家眷與其後代,作為奴隸勞役之處)隱忍偷生,受到夏江元配寒夫人的解救,才得以逐漸壯大自己,但夏江卻薄情寡義,為了璇璣公主拋棄同門師妹的結髮妻子,導致元配離家。

夏江的謀劃乃為了一己之私、一己的喜好,罔顧夫妻間的恩義以及國家之大義,步上一條走向地獄的誣陷之路,並從此萬劫不復,不惜殺害徒弟夏冬的夫婿,對於親近的人尚且如此,其他因為阻礙其目的或可能使其事蹟敗露的人,更是一一剪除。

謝玉亦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年輕時他愛慕蒞陽長公主(不管愛慕的是人還是其背後的權位),當時蒞陽長公主與在金陵當人質的南楚世子宇文霖有私情,並已懷上孩子,謝玉與前任皇后謀劃,設計讓蒞陽長公主飲下催情酒失身於他,不得已只好下嫁,此其不擇手段之一。

與東宮太子的謀劃中,謝玉更是處處算計,首鼠兩端,一方面自己輔佐太子,另一方面卻讓自己的兒子謝弼靠向譽王,打兩手牌,以免在任何一方失利後,影響自己的權勢。謝玉無所不用其極,動用其親家天泉山莊的江湖勢力,對付不利於己的官員,對天泉山莊卓家父子謊稱這些官員均是襄助譽王的黨爭之士,令不明真相的卓家父子對他言聽計從。而當他殺害天泉山莊莊主孩子事實被揭露後,絲毫不顧兩家已結為親家,且卓家父子處處為其賣命的情誼,欲滅其一家以自保。

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他是如何認知的?在其長子蕭景睿規勸他莫誤入歧途時,他振振有詞地說:「歧途?!朝堂之爭,哪有正歧之分?!勝者,自然為正!」一切以成敗論,無關乎正義、公理。並以「謀大事者不拘小節」來自我開脫。但義與不義,豈是小節?

順應義理而為 方為正義之士

相較謝玉與夏江,《瑯琊榜》一劇中,除了主角的正義光芒,其他配角亦處處體現正義之舉。謝玉的長子蕭景睿為人謹守道義,他邀請梅長蘇來到金陵城養病,並住在自己家中,當其弟謝弼得知梅長蘇在府上後,立刻告訴了譽王,譽王請出皇后娘娘前往謝府欲幫譽王向梅長蘇示好。蕭景睿得知謝弼做此安排時,不顧兄弟之情,斷然拒絕謝弼的請求,他告訴自己的弟弟:「我邀蘇兄來京,說好只是休養,那麼,保他平白不受紛擾,便算是我的諾言。」

當謝弼一再相勸時,蕭景睿雖然了解弟弟的為難處,但依舊厲聲說道:「接見時,皇后娘娘替譽王招攬示恩,你讓蘇兄如何應對?再者,若娘娘要有什麼超乎尋常的恩重賞賜,你讓蘇兄接還是不接?無端陷朋友於兩難之境,絕非道義所為。」他強調:「無論如何,我不能這樣對朋友。」蕭景睿所為,可以說是捨棄與弟弟的情分,維護了做為朋友的道義。

蕭景睿命運多舛,名義上雖為謝玉的長子,但其父親為南楚世子宇文霖。其母蒞陽長公主在睿山上的一處寺廟生下他,其時天泉山莊的卓夫人亦在該寺誕下一子,兩個初生嬰兒在黑暗中掉落,抱起時已無法分辨屬於何家。而隔日其中一子卻喪命(遭謝玉所派的殺手所殺),因此皇帝賜名蕭景睿,讓他當卓、謝兩家之子。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人物是言侯爺,由於對官場的失望,一心求道的他早已不問政事。但是當梅長蘇為了營救落入夏江手中的赤羽營副將衛錚而求助於他時,言侯爺表示自己受到「震動」,他雖不喜歡梅長蘇陰詭之士的身分,卻敬佩他解救忠良的決心,明知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明知會陷入夏江的陷阱,明顯是一個不明智的決定,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道義上,他必須支持梅長蘇,並且鼎力相助。

看重義理無偏私,摒除心中的執念,在情義兩難全時,方能不違道義良知而行。正義者之謀,在於為公理、為道義;為私者,則以情廢義、以私廢公,所求但為己利,為己謀,汲汲營營而終如鏡花水月、夢幻泡影。

人生調理機

▲蘋果瑪芬。
第230期
文、攝影☉劉惠宜
劉惠宜
在山村長大,中學讀音樂班,大學念英語系,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EMBA學位。充滿好奇,勇於嘗試。一雙眼,看著社會百態,直視內心。在典籍與大自然陪伴下,抒寫一篇篇真誠雋永之作。曾任廣播電視記者、主播、節目主持人、業餘音樂演奏者。更重要的是,還燒得一手好菜呢!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不斷企求「改變」,基於對現況的不滿,或想要精益求精。改變,與上進畫上等號。不確定的是,在經過十個改變之後,就百分之百優於先前的版本。人要洗心革面地改變,談何容易。名人偉人傳記讓人自慚形穢,小說電影裡的好康與奇遇怎麼就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作文題目「改變人生的一句話」,學生時代很會寫。如今,改變我人生的不是高談闊論的大道理,而是──食物調理機。它只是讓我有好東西吃。

當我看到胡蘿蔔汁教學影片裡不用濾渣的神奇,這成了我的第一道飲品。接著把冷凍莓果拿來打一打,果實裡的籽也打碎,不成問題。

我滿懷期待地把堅果倒進調理杯,灑上一點鹽。五十秒後,倒出來的是溫熱流動的堅果醬!舔一舔它濃厚香醇的滋味,心花啵啵啵地一朵朵綻放。再把堅果醬塗上發酵了十五小時、酒香四溢的歐式麵包,配上浸泡一夜、一分鐘打製完成的杏仁飲──啊,原來一個人在家也可以玩得這麼高興、高貴!

我好好地坐在餐桌旁,望著眼前的食物、精潔的器皿,才發現:我很少善待自己。我可以為朋友、為家人嚴謹執行食譜,端出一道道佳餚,但我卻不會這樣招待自己,即使有值得慶祝的事或是當我需要安慰。

 

蔓越莓歐式核桃麵包。

▲蔓越莓歐式核桃麵包。

 

突發奇想將堅果醬加上無糖純可可粉,做成巧克力堅果醬。把麵粉、奶油、蛋與牛奶放進調理杯,拌成麵糊,煎個可麗餅。淺麥色的奶香餅皮抹上巧克力醬,放上蘋果、腰果、蔓越莓乾,捲起這片五彩繽紛,咬一口,向自己賠不是。

食譜上的材料,並不總是買得到,例如搜遍各大購物網,獨缺南瓜派香料。雖然它的味道可用肉桂粉頂一下,但我真好奇,當這欽定的香料灑下去,點石成金的光芒會不會讓我倒退三步。人說自助天助,這樁懸案在cookie的協助下破案,瀏覽網頁時跳出的文章揭開了南瓜派香料的成分及混合比例。像一位煉金術士,我循線悉心調製,把它加到蘋果瑪芬裡──是不是天作之合,真正相處就知道了。

烘烤時從烤箱裡飄出的香味,沁入五臟六腑,好像在香氛泳池裡自由式裸泳,每個毛細孔在溫暖香甜裡奢侈地深呼吸。陽光下水花四濺,耀眼晶亮無法直視,迸射著點石成金的光芒。

猶記得鮮奶油總是打不發的黯淡歲月,沒想到這台調理機也能輕易「打發」這項差事。我將打好的鮮奶油與現磨花生醬、煉乳混合,看能不能變出冰淇淋。忐忑不安地打開冷凍庫,挖一口嚐嚐……我搖搖頭,嘆口氣:

難怪英文會用decadent來形容無法自拔的美味。

我躺在沙發上幻想著以後一球賣八十,兩球一百五的發財歲月,慶幸當初立志要改變生活、練「斷、捨、離」的功夫時,沒把烘焙給離了,如今家裡還多個新成員。攪拌杯裡成分不同,比例不同,或是相同成分不同比例,迎接的就是一場場萬花筒般的奇遇。生活裡元素不同,占比不同,也能打造出其不意的嶄新生活。勇於嘗試、發明創新的愛玩天性,在廚房裡不受任何壓抑,開朗自信也在鍋碗瓢盆兒裡找回來。

這不是業配文。

狂風山口 馬駝鹿山環線Day3(上)

▲風之山口營地看不到別德馬冰河和對岸的山頭,只能看到雪山從小山丘的後方緩緩升起。
第230期
文、攝影⊙方世宇
來自府城台南,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大學開始熱衷旅行,從俄羅斯冰箱到埃及烤箱,從伊斯蘭世界到古馬雅文明。不是很在意享受一頓美食、住上豪華旅館,卻執著多走一步路、多看一眼風景。2016至2017年間完成為期319天的拉丁美洲18國旅行,2018年完成為期82天的登山徒步旅程,登上南美洲、非洲及歐洲最高峰,曾造訪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以及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基地營。

(接續上期)

因為帳棚不夠穩固的緣故,我和別隊的兩個法國人睡在破舊的風之山口營地小屋裡。早上起床發現食物袋被老鼠咬了幾個洞,裝燕麥還有麵包的袋子都破了,即使放在背包裡還是難以倖免⋯⋯我們只能自嘲這裡的老鼠應該相當的「有機」。

 

路過湛藍的小水潭,美不勝收。

▲路過湛藍的小水潭,美不勝收。

 

因為早晚外頭都很冷,我們和幾個法國人都在小屋裡的桌子吃早餐。吃完早餐後,和昨天差不多時間,早上10點多拔營出發。

 

被美景包圍。

▲被美景包圍。

 

逐漸看到別德馬冰河。

▲逐漸看到別德馬冰河。

 

馬駝鹿山環線(Vuelta al Huemul/Huemul Circuit)第三天,從風之山口營地(Campamento Paso del Viento)出發,沿著別德馬冰河(Glaciar Viedma)的東緣往南走,爬上海拔1,023公尺的馬駝鹿山口(Paso Huemul),後方還是別德馬冰河,前方則是別德馬湖(Lago Viedma),然後一路下到別德馬湖畔的蜂巢灣營地(Campamento Bahía de Hornos)紮營。

 

今天的路線,其實路跡算明顯。

▲今天的路線,其實路跡算明顯。

 

我們一路沿著別德馬冰河的東緣走。

▲我們一路沿著別德馬冰河的東緣走。

 

剛開始的步道相當好走,大約走了一個小時,整片的別德馬冰河再度出現在右手邊(西邊),而回頭向北看去,是一排完全被白雪覆蓋的山峰。我們一路沿著別德馬冰河的東緣往南走,經過了峽谷、濕草原,然後是山壁,旁邊是懸崖。

 

通過一大片濕草原。

▲通過一大片濕草原。

 

上坡似乎永無止盡,因為角度的關係,每次以為到達高點時,後面還藏著上坡。

▲上坡似乎永無止盡,因為角度的關係,每次以為到達高點時,後面還藏著上坡。

 

接著背對冰河開始攀爬布滿大石塊的大斜坡,上坡似乎永無止境。從冰河吹來的風勢越來越強,背著大背包很容易失去重心,常常要停下來稍作等待。原本以為歷經昨天的艱辛,今天可以稍微輕鬆一點了,結果根本沒有這回事。

 

剛開始的步道相當好走,草坡和石路都沒什麼難度。

▲剛開始的步道相當好走,草坡和石路都沒什麼難度。

 

抵達馬駝鹿山口的時候已經下午3點多。

▲抵達馬駝鹿山口的時候已經下午3點多。

 

好不容易經過5個小時左右,終於爬到了今天的最高點,海拔1,023公尺的馬駝鹿山口。後方還是別德馬冰河,前方則是別德馬湖。冰河逆時針繞了馬駝鹿山口半圈,我們切西瓜通過山口。

此時已經下午3點多,我們往下走了一點,找個沒有風的地方坐下來休息吃午餐。(未完待續)

風味點綴 香草小盆栽

第230期
文☉李士霆 圖☉Adobe Stock
小小的窗台綠意綻放,形形色色的葉片香氣撲鼻,種植「香草」不只賞心悅目,最大的樂趣莫過於享受收成,用親手栽種的香草料理入菜,為生活增添風味!

香草,是許多人栽培居家盆栽的熱門選擇。看著小小的窗台上,綻放的叢叢綠意,感受形形色色的葉片間,撲鼻的青草香。賞心悅目之餘,最大的樂趣莫過於享受收成,香草不只看得到、聞得到,還能入菜「嚐」得到!

 

香草植物

 

英國廣播公司「BBC Lifestyle」頻道的料理節目,很能引人對栽植香草心生嚮往。看著技藝精湛的廚師,一邊解說著做菜步驟,一邊以華麗的刀工分解食材,偌大的料理台上,放置了幾盆茂盛的香草盆栽,需要時隨時都能摘取新鮮嫩葉。不一會兒功夫,外觀精美、外加香草點綴的菜餚就能端上桌。

自己種植香草,不但實用又能享受居家園藝的樂趣,在每天例行的澆灌與養護中,收穫著生活的充實感。隨著修剪打理的一撫一過,雙手也染上了香草淡淡香氣,光聞著心情就特別好!

每種香草都有其獨特的風情,從學習種植到採收品嚐,整個過程都令人著迷不已。以下就介紹4種常見的香草植物與其在料理上的簡單應用,給有意嘗試香草培植的朋友做參考,一起用香草為生活增添風味吧!

 

羅勒的香氣滲入米飯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

▲羅勒的香氣滲入米飯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

 

羅勒(Basil)

談起羅勒,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羅勒是不是就是九層塔?其實正確地說,九層塔是羅勒的一個品種,而羅勒家族種類繁多,常見的還有甜羅勒、檸檬羅勒、紫羅勒、泰國羅勒、聖羅勒等品種。

義大利料理中使用的為「甜羅勒」,葉片圓潤,葉面微微下垂,與九層塔尖尖的葉貌很不一樣。味道上甜羅勒較清爽宜人,九層塔則較為濃烈。

羅勒除了做成青醬外,在翻炒料理中做調味也很適合,簡單搭配雞肉或海鮮做成炒飯,快速又容易製作,羅勒的香氣滲入米飯的滋味更讓人回味無窮。

 

義大利料理中使用「甜羅勒」,葉片圓潤,葉面微微下垂。

▲義大利料理中使用「甜羅勒」,葉片圓潤,葉面微微下垂。

 

培植特點

羅勒多為一年生植物,但也有多年生品種。喜歡日照充足的環境,尤其夏天長得特別快,香氣也會較為濃郁。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種植最為適宜,保持土壤濕潤但也不要過度。

當羅勒長出花芽時,養分會被花吸收,葉子因而變得瘦小、質地變硬,如果此時仍希望能採收到柔軟嫩葉,就要適時地修剪,甚至剪掉花芽。

 

佛卡夏麵包是使用迷迭香的經典食譜。

▲迷迭香細細的主枝上密布細長的葉片,蘊含的精油量高,香氣持久強烈。

 

迷迭香(Rosemary)

迷迭香,外型像一隻隻毛茸茸的綠色觸手,細細的主枝上密布細長的葉片,蘊含的精油量高,因而香氣持久強烈,輕輕搓揉葉片,就能在手上留下氣味。依其植株形狀主要分為兩大類:主幹向上生長的「直立品種」,與枝條貼地面生長的「匍匐品種」。

迷迭香可為料理增添香氣,在烘烤肉類或蔬菜時,加入迷迭香能讓味道更豐富。除此特別推薦用於製作麵包,在麵團中加入切碎的迷迭香葉片,讓香氣融入麵粉中,如著名的佛卡夏(Focaccia)麵包,就是使用迷迭香的經典食譜。

 

迷迭香細細的主枝上密布細長的葉片,蘊含的精油量高,香氣持久強烈。

▲佛卡夏麵包是使用迷迭香的經典食譜。

 

培植特點

迷迭香為多年生植物,具有堅韌的耐旱特性,在貧瘠的土壤上也能適應良好,充足的日照能孕育出濃烈的香氣。宜保持種植環境的通風性,否則容易造成葉片枯黑,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透過修剪枝葉確保通風。

 

奧勒岡非常適合與番茄、起士搭配的菜餚,做成義大利菜的紅醬實用性最高。

▲奧勒岡非常適合與番茄、起士搭配的菜餚,做成義大利菜的紅醬實用性最高。

 

奧勒岡(Oregano)

奧勒岡外型可愛,矩圓狀或心型的葉片對生,四葉層層堆疊,宛如朵朵盛開的綠色小花。奧勒岡品種豐富,義大利奧勒岡、希臘奧勒岡香氣濃郁,是料理常使用的品種;黃金奧勒岡、肯特奧勒岡則多用於園藝栽培。

奧勒岡又名「披薩草」,清香中帶有辛辣味,非常適合與番茄、起士搭配的菜餚,做成義大利菜的紅醬實用性最高,用於義大利麵醬汁或是燉肉料理都很對味,能幫助肉類去腥提味。也常與檸檬一起做成醬料,如酸甜的墨西哥莎莎醬。

 

奧勒岡四葉層層堆疊,宛如朵朵盛開的綠色小花。

▲奧勒岡四葉層層堆疊,宛如朵朵盛開的綠色小花。

 

培植特點

奧勒岡為多年生植物,具匍匐性,修剪枝葉可避免過於橫向生長。與大部分的香草植物一樣,需要充足的日照與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土壤中混入小碎石能幫助排水。其生命力強,耐旱的特性切勿過度澆水,建議等土壤表面變乾後再補充水分。

 

將蒔蘿葉切碎與馬鈴薯一起蒸煮,再加入奶油或美乃滋、粗鹽調味,就能做出 口感柔滑、層次豐富的「蒔蘿馬鈴薯」。

▲將蒔蘿葉切碎與馬鈴薯一起蒸煮,再加入奶油或美乃滋、粗鹽調味,就能做出 口感柔滑、層次豐富的「蒔蘿馬鈴薯」。

 

蒔蘿(Dill)

蒔蘿直立的莖桿上,有著如羽毛般延伸的尖細葉片,綠嫩的色彩特別美麗。常被誤認為茴香,兩者雖然外型相似,但茴香氣味較甜,蒔蘿在味道上則有較明顯的辛香味。

蒔蘿最著名的料理方式,就是與魚類烹調,可使肉質變的滑嫩順口,亦能除去腥味,常與鮭魚、奶油烹飪製成歐風料理。在此特別推薦「蒔蘿馬鈴薯」:將蒔蘿葉切碎與馬鈴薯一起蒸煮,再加入奶油或美乃滋、粗鹽調味,就能做出口感柔滑、層次豐富的綿密滋味!

 

蒔蘿直立的莖桿上,有著如羽毛般延伸的尖細葉片,綠嫩的色彩特別美麗。

▲蒔蘿直立的莖桿上,有著如羽毛般延伸的尖細葉片,綠嫩的色彩特別美麗。

 

培植特點

蒔蘿為一年生植物,性喜陽光但不耐熱,因此建議於秋季種植。因為根部容易受損不適移植,一開始栽種時最好採露天或植於容量較深的花盆裡。須留意土壤的保水性,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較能保持濕潤又避免積水。